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说 > 清洁节能 > 正文

郑州新奥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关注热度:81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专家解说】:“能源”这一术语,过去人们谈论得很少,正是两次石油危机使它成了人们议论的热点。能源是整个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驱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自工业革命以来,能源安全问题就开始出现。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国际能源安全已上升到了国家的高度,各国都制定了以能源供应安全为核心的能源政策。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在稳定能源供应的支持下,世界经济规模取得了较大增长。但是,人类在享受能源带来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利益的同时,也遇到一系列无法避免的能源安全挑战,能源短缺、资源争夺以及过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关于能源的定义,目前约有20种。例如:《科学技术百科全书》说:“能源是可从其获得热、光和动力之类能量的资源”;《大英百科全书》说:“能源是一个包括着所有燃料、流水、阳光和风的术语,人类用适当的转换手段便可让它为自己提供所需的能量”;《日本大百科全书》说:“在各种生产活动中,我们利用热能、机械能、光能、电能等来作功,可利用来作为这些能量源泉的自然界中的各种载体,称为能源”;我国的《能源百科全书》说:“能源是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提供人类所需的光、热、动力等任一形式能量的载能体资源。”可见,能源是一种呈多种形式的,且可以相互转换的能量的源泉。确切而简单地说,能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资源。 能源亦称能量资源或能源资源。是指可产生各种能量(如热量、电能、光能和机械能等)或可作功的物质的统称。是指能够直接取得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气、煤层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能源(Energy Source )亦称能量资源或能源资源,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各种能力和动力的物质资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未来国家命运取决于能源的掌控。能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程度以及人均消费量是生产技术和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 能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资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及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能源供需形势发生根本改变,基本摆脱了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瓶颈”制约。进入2010年以来,我国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统筹能源发展和改善民生,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增强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国家继续加快大型能源基地建设步伐,在推进大型煤炭基地、大型煤电基地建设的同时,着重推进大型核电、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和城乡电网改造工程等方面的建设,增强能源科技装备自主创新能力。 2009年至2012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从30.66亿吨标煤增长到34.8亿吨标煤,年均增长2.1亿吨标煤。2013年全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6.2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3.9%。2013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4977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22%。分类型看,水电发电量86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3%,占全国发电量的17.4%;火电发电量39108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78.6%;核电、并网风电发电量分别增长12.6%和35.5%。 2013年10月,智研咨询讨论通过《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加快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强化节能优先战略,全面提高能源开发转化和利用效率,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我国将逐步形成山西、鄂尔多斯盆地、西南、蒙东、新疆五个综合能源基地,在中东部建设核电站,形成5+1能源开发总体格局。预计到2030年,西部的五个综合能源基地的一次能源供应能力将占到新增能力的85%,构成中国一次能源的基本框架与格局。我国能源需求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能源发展仍处于增长较快的历史阶段,我国能源产业投资前景乐观。 1
 
关键词: 郑州 有限公司

[ 专家说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专家说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资讯
热门推荐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