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清华大学核物理研究院简介 招生信息 录取分数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8-17 08:32:13
热度:

清华大学核物理研究院简介 招生信息 录取分数【专家解说】:核 研 院 简 介核研院筹建于1958年,始建于1960年1月。早期称清华大学原子能基地,1962年起名为清华大学试验化工

【专家解说】:核 研 院 简 介 核研院筹建于1958年,始建于1960年1月。早期称清华大学原子能基地,1962年起名为清华大学试验化工厂(简称试化厂)。1979年3月经学校批准更名为核能技术研究所(简称核能所)。1990年11月10日,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简称核研院)。2003年9月经清华大学2003-2004学年度第1次校务会议讨论通过,更名为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简称核研院)。更名后原有设计院资质保留,名称仍为“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核研院俗称“200号”,这是屏蔽试验反应堆最初在校内基建项目的编号。 1964年,清华大学有关专业师生在此建成了自行设计的屏蔽试验反应堆,完成了动力堆屏蔽实验,此后又与有关部门合作,完成了溶剂萃取法核燃料后处理新技术研究,为我国核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9年11月,核研院设计建设的5兆瓦低温核供热试验反应堆建成并运行成功,它是世界上首座投入运行的“一体化自然循环壳式供热堆”,也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新型水力驱动控制棒的反应堆,至今已完成了核能热电联供、低温制冷和海水淡化等一系列试验。目前我国第一座200兆瓦低温核供热工业示范堆的设计工作,已被国家批准立项由核研院承担。 核研院负责承担的国家863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反应堆,于1995年6月开始动工兴建,2000年12月建成达到临界,2003年1月实现满功率并网发电。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被国际核电界公认为21世纪新型核电站的首选堆型之一。这座先进反应堆的建成,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掌握了高温气冷堆技术的国家之一。 近年来,核研院研究成功了国际领先的分离高放废液的中国“TRPO流程”和国际首创的“钴60集装箱检测系统”,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40多年来,核研院完成了几十项国家重点科研任务,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有160项成果获部委级科技成果奖,18项成果获国家级奖,139项专利获权。1990年12月,核研院荣获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命名的“全国高等学校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1992年4月,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的“全国先进集体”称号。2001年7月,核研院党委荣获中组部命名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与此同时,核研院党委还被中共北京市委命名为“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核研院在科研的基础上,利用本院优势,努力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在功率电子器件和整机、核同位素工业仪表、精细陶瓷及新型材料、稀土分离与深度加工等方面先后开发了一批先进的高技术产品,为国民经济做出了贡献。 核研院不仅是科研基地,也是人才培养基地。现有9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1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一个博士后流动站。从1982年至2004年,该院共授予626名研究生硕士学位,112名研究生博士学位。近年来,核研院还面向全国为在职干部和技术人员举办现代科学技术短训班,促进知识更新。 概 况 核研院研究生办公室与各研究室协调配合,负责研究生从招生入学到毕业分配各环节的教育管理工作,包括报考、招生、培养、考核、答辩、毕业分配等。研究生办公室从思想道德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两方面开展工作,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核研院的研究生培养以其本身的科研结构特点呈现出多学科、多方向的专业结构。从反应堆的结构设计、操作运行、安全控制、燃料制备、废料处理、新能源技术、管理政策与环境评价等方面,涉及了核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与电气工程等七个一级学科,十一个二级学科。 核研院作为全国高校里最大的一个研究机构,拥有一支走在世界核领域前列的科研队伍。他们在为国家尖端技术攻关奋战的同时,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跨学 科的专业技术人才。从1982年开始招收研究生以来,已有近150名研究生取得博士学位,700名研究生取得硕士学位。现有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为了积极配合学校在2011年将清华建成一所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的高校。核研院正在拓宽自己的研究领域,其官方名称于2003年10月由"核能技 术设计研究院"改为"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将核研院的研究领域定位在以核能与新能源为主,发展新材料、环境与资源管理。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需要大量能源供应,核能与新能源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契机,相关技术人才将有广阔的国内外就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