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生态退耕 为当地政府提出产业发展思路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8-17 12:37:34
热度:

生态退耕 为当地政府提出产业发展思路【专家解说】:退耕还林工程着眼修复区域生态经济系统,是我国涉及面最广、规模最大、投入最多、政策性最强、与农民关系最密切的生态建设工程。我国退耕还

【专家解说】:退耕还林工程着眼修复区域生态经济系统,是我国涉及面最广、规模最大、投入最多、政策性最强、与农民关系最密切的生态建设工程。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是以县域为单位实施的,所投入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依靠自然生产力必然增殖相应的生物资源,形成区域资源生态经济比较优势,促成农林主导产业的形成与发展。退耕区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村、农业和农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退耕还林成效在于对资源生态经济内涵的开发,资源生态经济学认为,资源生态经济系统有着自身的生态经济阈值—规模阈(如生物再生能力限制阈、环境容量限制阈、资源开发利用规模阈等)和配比阈(如植物资源间生态经济功能配比阈、区域内外市场容量间配比阈等),资源开发利用要同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阈值相协调[1]。
1分析背景
1.1四川第一轮退耕还林四川省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经历了试点示范、全面启动、调整适应和巩固成果等四个阶段[2],涉及21个市(州)178个县(市、区)600余万农户,完成退耕地造林89.09万hm2、荒山造林93.33万hm2、产业专项造林8.73万hm2。至2012年,退耕地实现经济收益面积64.02万hm2。2001年,杨西岳[3]、李贤伟[4]进行了退耕还林与产业结构调整中相互关联的问题思考,均提出了发展特色产业思路。2006年,帅克等[5]从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角度,系统地分析了四川省退耕还林主要发展模式和机制,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2009年,张洪明等[6]对四川退耕还林种植类型(30余种)、经营模式(9种)和经营机制(6种)进行了综述,认为初步形成了既有数量又有质量、既有规模又有效益覆盖第一、二、三产业的退耕还林后续产业体系。2011年,杜万全[7]提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培育了大量林产品资源,随着时间推移和经营管理的加强,各种林产品资源还会不断增多,必将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1.2后续产业与县域经济“国家要生态、地方要发展、农民要增收”,“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形象地表达了退耕还林建设中农户、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关系[8]。王小龙[9]指出,由于退耕还林的私人承包很难保证工程的实施具有稳定的激励相容性,农户的自利行为至少在3种场合会偏离社会生态利益目标,即多种经济林、间种或复耕、少投入,从而使退耕还林政策偏离社会最优。刘东生等在比较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后认为,由经济增长催生的生态改善需求(退耕还林),最终还要靠经济增长来满足。何家理等[11]通过对秦巴山区实证调查研究认为,应发挥“自然区域为单元”的资源优势,克服退耕还林工程中生态效益外显与经济效益内隐现象。崔绍芳[12]开展商品型生态农业与退耕还林工程系统相互耦合研究认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及效果的巩固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商品型生态农业发展的长期影响。刘耀森[13]认为退耕还林是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4个核心关系:一是退耕还林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二是退耕还林与后续产业发展的关系;三是退耕还林与农民增收的关系;四是退耕还林与小城镇建设的关系。杨明等认为,必须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农民积极发展后续产业,积累产业发展基金,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产业带,构建合理的产业链等问题的研究,促进后续产业的健康发展。退耕还林带来土地生产格局的改变,承接着以生物为基础的自然再生产和社会经济再生产过程。退耕区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农业经济,拥有的基本生产资源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初级劳动力等。县域经济的发展既需要促进内部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优化配置,又要突破县级行政区划的约束充分利用县域外部的各种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郑循刚对四川退耕还林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进行了SWOT分析,总结了四川退耕还林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组织运行模式、区域模式和产业模式。赵志远将简阳市作为协调型县域发展模式代表,即具有以乡镇为单位,农工商、产供销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特点。该模型形成过程一般是以发展商品性农业为基础,兴办农产品加工业起家,然后再拓展农产品的加工链。包括纵向产业链(农产品由粗加工发展到深加工、精细加工)和横向产业链(为农产品加工业配套的包装工业、销售业、运输业和其他服务业)。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四川第一轮退耕还林形成的产业资源存量,已成为当地重要的农林产业资源,应在县域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价值。资源地理分布和社会经济基础的差异性,物种的多样性与同构性,影响着存量资源产业价值的发挥,需要开展存量资源(物种规模)县域间的产业基础优势对比分析与研究。
1.3分析方法按国家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调查口径,确定产业基地物种。收集四川省2012年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调查统计数据和2013年四川省林业产业年报统计数据。假定市州范围内同物种预期收益(较)大值作为区域该物种基地产业化条件下第一产单位面积年“公允价值”,规避物种价值实现的时序性、地理分布和社会经济的差异性,并基于2013年年报的林业产业基地(含退耕还林)规模计算相关物种基地第一产的潜在价值。用2013年林业产业年报中第一产产值与同年四川统计年鉴中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计算各县农林协调系数。借用区域经济学中区位商分析法开展产业物种、原料基地的农村经济发展区位优势分析。若LQij>1,则认为i物种(原料林)在j县(市州)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比较优势,且值越大,表示比较优势越大,或产业专业化、或特色化水平越高;若LQij≤1,则只为县域内自给性商品生产。
2结果与分析
2.1原料基地区位分析
2.1.1基地林存量分析四川省至2013年底林业产业基地规模达831.0万hm2,基地类型的基本结构受退耕还林工程影响较小,仅有两类变幅超过1%,说明退耕还林物种选用存在产业禀赋的“路径依赖”。“路径依赖”使退耕还林形成的资源自然地融入该区域既有的产业基地。退耕还林除未参加2007年起的珍稀用材林基地建设而外,均对各类基地规模做出较大贡献。其中特色经济林、笋用竹产业的贡献率表明退耕还林对林业产业有着丰富与完善的作用(参见表1)。
2.1.2基地林县域区位优势原料基地生产经营属林业第一产业,具有资源密集、劳动密集的特点,是县域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地产值区位商衡量着相关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这种优势是相对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而言。根据前述假定条件,我们测算四川省(不含非退耕还林的一般用材林)林业产业基地潜力年产值1716.02亿元,具有经营发展优势的县域拥有相关潜力年产值1367.53亿元。优势县域相关原料基地的潜在产值占全省相应产值的69.9%~98.5%,以此占比作为产业基地地域聚集度指标,则生物质能源林>食用油林>森林蔬菜>笋用竹>药材林>特色经济林>饮料林>调香林>珍稀用材林>材用竹>工业原料林>干果林>桑树及其他>一般用材林>水果林,可见聚集度越高则基地地域特色内涵越大。将潜在年产值与县域区位优势力乘积作为产业发展优势,表2列出各原料林类型产业发展优势前10名相关县。
2.1.3二产结构分析根据产业结构理论,经济发展过程也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二产是产业升级的推动力。2013年,四川省有林产加工企业6658家,但规模企业仅391家,亿元产值以上的龙头企业124家,表现出:一般性加工比重大,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低,技术更新改造和技术进步没有取得大的进展,产业结构升级缓慢。林业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的构成比为37.9∶34.9∶27.2[17],产业尚以提供原材料物资产品为主,属于较为低层次的产业结构。基于林业产业资源密集性和四川产业资源的底蕴,我们认为较长时间内,一、二产间联动变化不明显。利用2013年各县林业一、二产比值关系,估算各产业基地类型二产潜在产值,加工能力假定是现有规模企业实现设计产能,据此分析二产结构状态。规模企业代表着行业现代化水平的高低,其贡献是二产升级的根本。分析表3可以看出,四川林业产业资源具有1499.72亿元的潜在二产年产值,其中现有规模企业贡献率为47%。实木类加工产能较好地满足了上下游市场的需求;以纤维板为代表的工业化加工产能过剩,受制于上游原料市场;以竹材制浆为代表的材用竹工业化加工产能不足,制约着原料存量的生产利用;以高附加值产品为方向的经济林加工规模尚处较低的起步区间。四川林业二产结构的升级在于竹材加工产能大幅度提升(资金密集)和经济林高附加值产品的创新研发(技术密集)的突破。
2.2产业物种区位分析
2.2.1物种区位优势分析退耕还林工程栽植的树种涉及100余种[6],纳入产业资源统计的物种(类)41种。经济林一直是退耕还林关注重点,物(品)种选择也最为活跃。四川25种具有产业禀赋的经济林物种中分布最广的是核桃,最窄的是橄榄。相关区位分析表明,具有区位优势县域最多的物种是梨。优势县域数表达了物种自然地理的属性,发展区位优势不足30个县的物种具有较明显区域特色,如橄榄、芒果。利用物种优势县数与分布县数比值做出的发展策略,比值≥75%的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林,比值在50%-75%的进行专业化发展,比值<50%的进行一般性发展。以进入县域内发展优势的物种(类)排序前3名为收敛条件,可分析单物种发展产业基地的优势县域规模,花椒、梨、核桃、柑橘位居前三。将物种潜在产值与县域区位优势力乘积作为产业发展优势,发展优势排位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程度较高。
2.2.2物种产业市场分析四川林业产业资源涉及177个县、41个物种(类),县域物种组合达2684种。借用二产企业规模产值标准,分别县域、物种进行归类。通过表5可以看出,不论是否具备区位商优势,各产值规模均有县域(物种)分布。不具备区位商优势,且有较大产值规模,似乎相悖。事实上,区位商更多地表达县域内所有发展物种间的对农村经济贡献的比较优势,产值规模与区位优势力的结合才较好地表达物种在全省的产业发展优势。物种县域产值不同,资源价值实现的市场着眼点不同。A级拥有参与省际、国际交流的资源规模,已成为或具备成为县域支柱产业,可按照全国产业地区专业化分工的基本格局,培植或加入区域产业集群,以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参与大区域与国家乃至国际经济的大循环,如柠檬、核桃、柑橘。B级具有形成县域主导产业或优势产业的资源规模,培植龙头企业是实现(市)区域资源聚集,以大区域产业链的中间产品,或特色产品参与省内市场流通,如用材树种、笋用竹、油橄榄。C级存有输出域外的资源量,加大扶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根植性企业,以原生产品、或农副初加工产品供给市域市场,适宜各类水果。D级基本上保持满足当地需求的资源量,属于传统农业生产,应以原生产品参与域内农贸市场交易。
3问题与讨论
(1)退耕区县域经济是农业经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需要从发展县域经济的视角重视和评估以退耕还林为代表的林业资源产业禀赋。县域经济是“五个统筹”的最直接操作平台,是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县域经济发展在于充分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发挥主导产业的关联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整个县域经济协调发展。(2)“分散小家庭、并网大基地”形象地描述了以退耕还林为代表的林业产业资源经营格局。天生弱质的农户生产以小农经营形式为主,自我集累、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农林产业要跨越传统经济地位,须“并网”资源实现产业化利用。“并网”是县域经济发展工作重点,建立包含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营大户在内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以适应退耕区社会经济发展。当前,应重视专业合作社对提高农户自组织程度,开展产品初加工,带给农户规模经济效益和农产品加工增值效益的作用发挥。(3)2014年我国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工程,在满足生态治理需求的基础上,农户拥有高度的物种选择权。本文分析表明,不少物种具有传统经营价值,但从产业化利用高度来看,则不具备发展优势,其原因有二:一、区域内加工产能滞后,带来资源市场有限;二、同等区域发展其他物种的农村经济价值优势更大。二者均需要在新一轮退耕还林中加以规避,防止资源过剩,或采用短视物种。(4)区域经济学的区位商分析方法,属于地理经济范畴。作为对植物资源的分析评价,应该加以植物地理相关的分析。本文尽管较好地分析了四川省现有林业产业资源区位优势,但因数据的局限使用了“潜在产值”这一概念,是值得商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