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清朝的(施琅大将军)生死年月和事际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8-17 15:45:21
热度:

清朝的(施琅大将军)生死年月和事际热心网友: 施琅(1621—1697年),字尊侯,号琢公,福建省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人,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方集镇。清初著名将领;由于投靠清廷统一台湾,

热心网友: 施琅(1621—1697年),字尊侯,号琢公,福建省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人,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方集镇。清初著名将领;由于投靠清廷统一台湾,亦有人称他为卖国贼。施琅出生于农民家庭,十七岁即作贼,曾随黄道周出关抗清。清顺治三年(1646年),施琅与施显到安平(今安海),跟随郑成功出兵南澳抗清,为成郑成功部下。施琅1651年在南澳下愿南下广东勤奋王。后又因为郑成功命他回厦门“未还其兵公”而产行不满情绪。经后施琅因醉酒杀亲兵曾德再触犯军法。被郑成功扣押。后来,施琅用计逃脱,不久,施琅背弃民族投降了满清,与郑成功对抗,甘当华夏罪人,先任满清同安副将,继任同安总兵,1662年升任福建水师提督。 郑经接替郑成功后,以匡复大明,光复华夏为己任,誓与满清建虏对抗到底。其长子郑克臧聪明能干,做事井井有条,从来没有过失,很受郑经的宠爱。郑经病逝后,冯锡范毒死郑克臧,立11岁的傀儡郑克爽为延平王,冯锡范专横,贪赃枉法,大失人心。 1664年施琅建议,乘他率兵攻取金厦新胜,“进攻澎湖,直捣台湾”,使“四海归一,边民无患”。1667年,孔元章赴台招抚失败后,他即上《边患宜靖疏》,次年又写《尽陈所见疏》,强调“从来顺抚逆剿,大关国体”,不能容许郑经等人顽抗,盘踞台湾,而把五省边海地方划为界外,使“赋税缺减,民困日蹙”;必须速讨平台湾,以裁防兵,益广地方,增加赋税,俾“民生得宁,边疆永安”。他分析双方的力量,指出台湾“兵计不满二万之从,船兵大小不上二百号”,他们之所以能占据台湾,实赖汪洋大海为之禁锢。而福建“水师官兵共有一万有奇,经制陆师及投诚官兵为数不少”,只要从中挑选劲旅二万,足平台湾。他主张剿抚兼施,从速出兵征台,以免“养痈为患”。施琅这一主张,受到以鳌拜为首的中央保守势力的攻击,以“海洋险远,风涛莫测,驰驱制胜,计难万全”为借口,把他的建议压下来。施琅的议谏被束之高阁,甚至裁其水师之职,留京宿卫,长达13年,但他仍然矢志复台报仇,坚韧不拔。在京之日,他注视福建沿海动向,悉心研究风潮信候,“日夜磨心熟筹”,以俟清廷起用。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十月,清政府平定了“三藩”之乱后,施琅终于在李光第等大臣的力荐下,复任福建水师提督之职,加太子少保衔。他回到厦门后,便“日以继夜,废寐忘食,一面整船,一面练兵,兼工制造器械,躬亲挑选整搠”,历时数月,使原来“全无头绪”的水师“船坚兵练,事事全备”。1683年6月14日,施琅督率军由铜山出发,很快攻克了郑氏集团在澎湖的守军刘国轩部,此后,施琅又一面加紧军事行动,一面对占据台湾的郑氏集团施以招抚。在施琅大军压境之下,郑克塽茫然的说:"人心风鹤,守则有变;士卒疮痍,战则难料.还是应当请降,以免今后追悔莫及."郑克塽毕竟是聪明的,听从了刘国轩的劝告。8月13日,施琅率领舟师到达台湾,刘国轩等带领文武官员军前往迎接。 施琅入台之后,自往祭郑成功之庙,对郑氏父子开辟台湾的功绩作了高度的评价,自称克台是为国为民尽职,对成功毫无怨仇。(原祭郑成功文:自同安侯入台,台地始有居民。逮赐姓启土,世为岩疆,莫可谁何。今琅赖天子威灵,将帅之力,克有兹土,不辞灭国之诛,所以忠朝廷而报父兄之职分也。独琅起卒伍,于赐姓有鱼水之欢,中间微嫌,酿成大戾。琅与赐姓,剪为仇敌,情犹臣主。芦中穷士,义所不为。公义私恩,如是则已。“祭毕,施琅哽不成声,热泪纵横。郑氏官兵和台湾百姓深受感动。赞扬施琅胸襟宽广,能以大局为重。冷静处理公义私怨的关系,远非春秋时期的伍子胥所能比拟。以上几个方面显现施琅攻打台湾不为私仇,而是为统一国家立下汗马功劳。他一开始就坚决反对“迁界”。他说:“自古帝王致汉,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直到1683年他率兵占领台湾后再“请于朝”,沿海迁民才“悉复其业”。于是被弃的民田“渐次垦辟”,从福建到广东,沿海“禾麦”,“一望良畴”。人民无限感激施琅,都异口同声地说:“台湾未平,此皆界外荒区。平后,而荒烟野草复为绿畦黄茂,圮墙垣复为华堂雕桷。微将军平海,吾等无以安全于永久也。” 施琅复台捷报抵京时,正值中秋佳节。康熙看到大明最后一块抵抗根据地终于沦陷了,喜不自胜,即解所御龙袍驰赐,亲制褒章嘉许,封施琅为靖海侯,世袭罔替,令其永镇福建水师,“锁钥天南”。康熙三十六(1697年),施琅卒于住所,葬在惠安黄塘虎窟口同声地说康熙加赠太子少傅,谥襄壮,命官3次谕祭,并于泉州府学前建祠祀之。其是,“两岛八闽皆顷德”,纷纷为之树碑扬誉。十九都有“靖海侯”坊,阳义辅立康熙制诗句“上将能宣力,南纪尽风流”,同安等地立“绩光铜柱”、“泽普南天”、“勋高大树”、“泽沛甘棠”等碑坊,表彰施琅的丰功伟绩。

热心网友:施琅(1621—1697年), 打台湾收复台湾维护国家统一

热心网友:施琅(1621—1696年),字尊候,号琢公,福建晋江衙口人 生于天启元年(1621年),卒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   少年弃文习武 追随恩主附清 辅佐郑氏创业 施氏全家被囚 愤然二次降清 重新披挂上阵 郑氏收复台湾( 初展海战雄风 清廷招抚无期 运筹平台方略 康熙终定进剿 复任水师提督 徒议南风北风 尽显英雄本色 大陆台湾一统 首倡海防思想 彰显能臣风范

热心网友:施琅(1621-1696),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人。他自幼生长在海滨,熟悉海情。少年时代从师学剑,武艺超群;壮岁从戎后,转战疆场,屡建战功,是一位智勇双全、功勋卓著的良将。 施琅早在出任福建水师提督、挂靖海将军印后不久,即于康熙六年(1667)、七年(1668)连续两次向康熙提出进取台湾的主张。 施琅的主张提出后,康熙即调他到北京,面述复台大计。由于一些朝臣的竭力反对,施琅的主张不但没有能够被采纳,而且还被免去了福建水师提督的职务,改授为内大臣。 在此之前,清军也曾发动过两次进攻台湾的进攻。康熙三年(1664)十一月,施琅率领郑氏降将周全斌、杨富等官兵船只向台湾进发,遇风而还。第二年五月,施琅又率领众将出征台湾,五月三十一日,舟师驶抵澎湖,突遇狂风暴雨,各船除沉没者外,其余均被漂散。两次东渡均无功而返,清廷这时又怀疑这些降将暗通郑氏,所以下令将所有郑军降将调入北京归旗,部众分散到各省屯垦,船舰全部焚弃,攻取台湾的计划就此搁置不提。清廷转而对郑氏政权采取招抚的方针,但在以后的几次招抚中,均因种种原因没有达成协议。 康熙十三年(1674),大陆发生“三藩之乱”,郑经企图趁机占据大陆沿海,于是他率军参与角逐。数年中,清郑双方在战场上呈拉锯状态,双方的关系也不断地以战争和和谈的形式交替出现。但是,经过长达5年的拉锯战之后,郑军土地日蹙,财源枯竭,连年在台湾和大陆沿海厉行重税摊派和强抽乡勇当兵,激起人民群众的普遍不满和反抗。而且,郑氏集团内部也是争权夺利,危机重重,导致上下离心,普遍失去信心。康熙二十年(1681),“三藩”叛乱被彻底平定,至是全国大陆基本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日趋巩固,渡海进攻台湾,消灭郑氏割据政权因而再次提到日程上来。自郑成功逝世以后,台湾郑氏政权逐渐丧失了其原有的朝气,已发展成为阻碍全国统一的障碍。消灭郑氏政权,进取台湾,对清政府来说已是巩固边防,完成统一大业的当务之急。 在是否攻取台湾的问题上,清内部也曾产生过意见分歧。施琅、姚启圣力排众议,坚决主张收复台湾。1681年2月,郑经病死,诸子争位,清政府认为平定台湾的时机已经到来。在内阁大学士李光地的支持和推荐下,施琅恢复福建水师提督一职,并出任攻台统帅。康熙下诏“宜乘机规定澎湖、台湾……将绿旗舟师分领前进,务期剿抚并用,底定海疆”。1682年11月,清廷又同意了施琅“专征”的要求,让福建督抚只负责“催趱粮饷”,而由施琅“相机自行进剿”。施琅有了充分的权力,避免了意见分歧、贻误战机的可能,这才能够大胆放手地把渡海攻台的计划付之实施。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1683年7月8日),施琅率领水陆官兵2万余人、战船200余只,从铜山(今东山)出发,向澎湖、台湾进发。这时台湾方面由刘国轩亲率所有精锐坚守澎湖,除把水陆官兵2万余名、大小船舰200余只集中澎湖外,还在妈宫、风榧尾、西屿头、牛心湾等各冲要地点加筑炮城14座,沿海筑造女墙壕沟20余里,安设铳炮,严防待敌,准备与清军决战。7月9日,清军到达澎湖八罩岛(今望安岛),并在此停泊。10日,清军向澎湖岛郑军发起攻击。清先锋蓝理率七船冲入郑军中,共击沉、焚毁郑氏船只14艘,焚杀郑氏官兵2000余人。而这时的刘国轩却缺乏主动进攻精神,把胜利希望完全寄托在可期而不可必的海上风暴上,因而几次坐失了出击的有利机会。 经过此役,清军已有了必胜的信心。经过几天的休整,16日,清军兵分三路,向澎湖再次发起进攻。清军东路战船50艘,从东侧莳上攻入鸡笼山、四角山,为奇兵夹攻;西路战船50艘,从西侧内堑直趋牛心湾,为疑兵牵制;中路由施琅亲率大乌船56艘,分作8股,每股7船,各作三迭,约定各以五船合攻一船,直攻娘妈宫,余船肋艘分为两股,担任后援。清军到来,刘国轩急督诸船迎战。 战斗从早上七八点钟开始,经过八九个小时的激战,清军以众击寡,到下午三四点钟,郑军已全线崩溃。这一战,清军先后焚毁、击沉和俘获郑军大小船只近200艘。杀死郑军将领头目300余名,士兵12000余名,尸浮满海。另有165员将领和4800名士兵全部倒戈投降。只剩下刘国轩带31艘小船逃回台湾。清军阵亡官兵329人,负伤1800余人,船只毫无损失,可谓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