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孩子抗压抗挫能力差怎么办?哪里能提高孩子的这些能力的。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8-17 15:28:45
热度:

孩子抗压抗挫能力差怎么办?哪里能提高孩子的这些能力的。热心网友:确实,人生总难事事顺心,也因而充满挑战,但如果每次都把挑战看成压力,则自然是压力重重、无以复加。其实很多时候,只要从

热心网友:确实,人生总难事事顺心,也因而充满挑战,但如果每次都把挑战看成压力,则自然是压力重重、无以复加。其实很多时候,只要从不同角度面对就会有不同结果,就是因为压力造成的健康问题是在于“反应”而非压力本身。既然如此,从生活上改变负面想法,就是提高抗压能力最重要的一步。  1. 学习主动掌控  因为人一旦感觉无控制能力时,大脑理性分析中心就会停顿,只会作情绪性反应,陷入“自我打败”的思考方式。  ●由于负面想法几乎都是自动想法,所以我们需要不时自我提醒,也就是要随时察觉自己的想法,做出修正。  ●很多时候的压力,都是和心理上觉得孤立无助有关,这种感觉往往是长期“学习无助”而来的结果,亦属部分人的“人格特质”,要除掉这种特质,就必须积极学习乐观态度。例如,把坏的状况看成最坏不过如此,把它当成是短暂的、偶然的,进行自我对话,告诉自己一定可以克服等等。  ●有些人感到面对任何压力都很痛苦,这是由于他们长期自我设限,让思维停顿在过去的体验中,认为自己缺乏控制压力的能力,但实际上可能只是从未尝试而已。这也属于一种“学习无助”的行为。所以记住,凡事先不要往坏处想、遽下结论。  ●另一种情况是过于把“事件表面化”,只根据个别有限信息,便做出全部负面的结论,例如工作上遇到一、两次障碍就认定自己毫无能力,从此缺乏信心。其实换个方式,尝试只做个人能力范围内的事,认识您能够认识的事情,循序渐进,则压力自必下降,记住:“不妄作,则身安。”  ●还有一种“自我打败”的思考,就是认为放弃自己所有的想法,压制自己的要求,每件事都附和别人,就可与人融洽、没有压力。但这种随风摆柳的“顺民”心态,最终却可能变成“我是受害者”的结局。所以适时表达想法和需求,更能减少不必要的压力,亦即做到了主动掌控。  ●最后,当然不能把“主动掌控”变成“全面控制”。我们应该认识到生活中,并不需要大小事情都在我们的控制之内,如果要凡事都可预期,这既不可能,也不切实际,应该欣赏及感激能掌控的部分。毕竟,什么事情都在掌握之中,人生有何挑战?只要记住“不妄求,则心安”就够了!  尽管生命中许多事情的发生是难以预期、难以控制的,但是我们可以学习控制我们对事情的反应。近年来,流行语中的“酷”,其实就是一种带有控制压力反应的方式,“泰山崩于前”,仍能面不改色,虽然有点夸张,却是抗压能力强的写照。其实能把握“掌控”技巧,就是增强了抗压能力,只是必须谨记:“是掌控自己的生命而非他人的生活。”学习可弯曲但不要折断,要追求卓越而非完美,不要为了别人的期望而变成奴隶,目标可以订得高,但应符合现实。毕竟,“快乐”是每一个人的生存权,而无法“释压”却是快乐最大的障碍!  2. 寻找支持:找回自己,重新定位。  认清自己所面对的问题,寻找适当渠道的支持,是另一个提高抗压能力的方法。不管是家庭、朋友、同窗还是心理咨询、社区机构、宗教团体,尽量找到可信赖的人,倾吐心声是疏解情绪压力很重要的方法。在生活中建立这类可支持你的精神资源,是活在“病态年代”必须要做的事情。  3. 适当释放、舍得放下  能够把压力放下,等于找到“再生”的力量。当您无法把压力转化时,最好的方式当然是放下。所谓“如释重负”,当感到工作或生活把您压得喘不过气、身心俱疲时,适时“暂停”就是最佳方法。俗话说:“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意即再蓄动能,只不过大部分人往往知易行难。关键其实在于能否思考生命的意义,作出适当的取舍。不过即使无法停顿,还是有下列三大方式可以释压:  ●体力消耗:运动或劳动,只要不致过度劳累,就是符合压力反应的“打”或“跑”反应(见第八章),因此可借以降低压力。  ●口头方式:可通过倾谈、大叫、谩骂、哭泣等方式把压力释放,只要没伤害第三者,这不失为一种短暂有效的方法。来一个“尽诉心中情”,确实可把压抑的情绪宣泄出来,降低压力反应的程度。其中放声痛哭、泪流满面,更是疏解眼前压力的最佳方法。研究发现,眼泪中含有脑啡、神经传导物质等,尤其是情绪性的眼泪含有肾上腺素,证明大哭一场的确是纾压良方。其实,像大哭一样,大笑一番也可降低压力激素,协助抗压,增加免疫抗体。事实上,拥有丰富的幽默感甚至可提升认知能力、增加创造性思考能力、增强解决事情的能力,当然也代表抗压能力的提高。  ●转移焦点:乾坤大挪移,转嫁压力。斯坦福大学的Sapesky教授发现,当受压的动物攻击其他动物时,它们体内的“压力荷尔蒙”会下降,当然人类不该用攻击他人的方式纾压,但用物件代替,仍有不错效果,如踢沙包、沙发,以之当作假想发泄对象。有些困境也可以采取正面面对的方式,整天担心患重病的亲人,倒不如把焦点转至寻找可行的治疗方式;担心失去工作,干脆只关注在怎样做好工作上,等等。  基本上,上述提到的都是一些可以提高抗压能力的方法,只要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做些改变即可达成,但最重要的还是“行动”。很多流行的纾压模式,就是因为耗费时间,最后往往反而以增压收场。因此,务必以适合个人情况作为依据,切勿盲目跟风。综合来说,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把握主动”、“寻找支持”和“舍得放下”三大原则,则压力造成的后果,自然会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