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现在的大学生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有哪些特点?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8-17 11:17:20
热度:

现在的大学生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有哪些特点?【专家解说】: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当代大学生的素质结构
陈海洋(重庆工学院商贸信息学院,重庆市 400050)
摘 要:文章针对当前我国

【专家解说】: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当代大学生的素质结构 陈海洋 (重庆工学院商贸信息学院,重庆市 400050) 摘 要:文章针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并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新世纪对人才素质需求,提出了在高等教育发展到大众化阶段后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些基本素质和如何培养这些素质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19(2004)04-0019-03 在心理学上把人的机体的某些解剖生理学上的特点,即包括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结构与机能的特点称为素质。素质是人生具有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是人类世代遗传的产物,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素质对人的能力的形成,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人的事业成功提供了可能性。从教育学上讲,素质是指人通过后天的社会实践和学习获得的内在生理和心理品质特点。广义的素质包括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科学知识、身心健康状况、审美观点和劳动技能水平等诸方面的内容。它是通过素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环境的长期作用和影响而沉淀在人们身上的内在生理、心理和文化品质特征,是人身上各种素质的综合体现。不同的社会和时代需要人具有不同的素质,也就需要为培养这种素质的人的教育,因为,不同社会和时代的教育能够培养不同素质的人才。人类除了肩负着社会发展、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外,还肩负着发展人类自身的任务,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只有培养教育出一代又一代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能繁荣昌盛。当前,人类社会已经跨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时代正在全面向我们走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不断发展,国际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高等教育能否适应这种竞争的需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这就要看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具有什么样的素质。我国高等教育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的进程中,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一、大学生应该具有务实精神和求实秉性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虽然从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要看到全国还有一部分人处于贫困状况,一些贫困地区的老百姓还没有完全脱贫致富。全国人均GDP仅有900美元。特别是三农问题的症结还比较严重。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总体上的小康水平到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发展变化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人们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需要她的建设者们具有务实精神和求实秉性。特别是我们的大学生将在这个过程中承担重任。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都迅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要培养学生实实在在的学习精神和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学校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德育观念,认真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切实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思路,作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其次是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再次是教师要以身作则,在工作中做学生的表率。“身教重于言教”,特别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政治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其自身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务实精神的培养。因此,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首先做到。要通过各种途径,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和求实秉性,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大学生也只有具备了务实精神和求实秉性,才会踏踏实实地努力学习,去掌握今后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学校才会具有良好的学风。 二、大学生应该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拼搏精神和开拓能力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确定。小康社会是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比较完备的社会,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的社会,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竞争更加激烈的社会。市场经济不仅要求人们具有理智的头脑和清醒的法制意识,而且要求人们具有基本的社会公德。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人们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坚忍不拔的毅力,顽强不屈的拼搏精神和不断进取的开拓能力。大学生在学习中要注重培养这些素质,要把这些素质用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为将来接受社会的挑选奠定扎实的基础。美国学者柯林·博尔在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未来的人应该具备三本护照,一本是学术性的;一本是职业性的;第三本是证明自己具有强烈事业心和进取开拓能力的护照。当前,我国大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不少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出现了脆弱、忧郁、焦虑、孤傲、自满等心理障碍。当然,大学生群体所暴露出来的这些心理障碍很多是学生个体所处的家庭环境以及从小学到中学所受的教育过程中积累潜伏下来的。例如,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溺爱保护过多、缺乏独立生活和自我调节的能力;部分中学教育重成绩,轻能力,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教育,缺乏对学生完善人格的培养等。大学生的这些心理现象,与现实社会的外部环境产生了不统一、不协调的倾向,如果我们在培养过程中不加以引导和克服,他们今后很难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竞争的挑战。其实学生在大学的学习和工作中处处都有竞争,如各级学生干部的竞选上岗,优秀专科生升本科的考试等等无处不含有竞争。这就要求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心理指导,随时注意引导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信心;培养学生承受挫折、战胜困难的顽强意志;培养学生敢于迎接挑战的勇气;随时注意给学生创设竞争的环境,形成竞争的氛围,从而逐渐树立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在竞争中去拼搏,在拼搏中去开拓创新,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执著追求和正确人生观的高素质人才。 三、大学生应该具有未来意识和善于学习、创造的能力 新世纪是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急剧变革的社会,飞速的发展和急剧的变革使得在缓慢变化的社会中呆惯了的人们会感受到巨大的冲击,感到很不习惯,很不适应。大学生从各个不同的地区来到学校,其生活习惯、地区风情千差万别,大家聚集在一起,首先要学会适应新的环境,适应新的大学学习生活节奏;其次要逐步培养自己的未来意识,树立未来观念,养成预想未来的习惯,学会预测、预见、设计和构想未来的本领,使自己能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大学教育要具有面向未来的倾向性,培养的学生要能主动适应和对付未来的快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冲击。再次,大学生要学会学习和创造,所谓学会学习和创造主要是指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图书资料、计算机和数据库等多种信息媒体,准确及时地寻找到所需的信息和知识,有较强的理解、消化、吸收、概括和应用这些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即学会对于信息和知识的捕捉、评价判断、选择、组织、应用和创造的能力。当今世界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不仅导致了社会信息和知识总量的急剧增加,使得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与知识和智力的结合愈来愈紧密,同时,随着社会知识拥有量的不断增加,知识更新的周期正在逐步缩短。因此,我们在衡量一个人素质的高低不单纯看这个人拥有了多少知识和信息,而主要是要看这个人获取、处理和创造信息与知识的能力的大小。大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核心的学科理论,还要求他们掌握基本的技能,教会他们学习和创造的能力。 四、大学生应强化全球意识和具备国际交往能力 现代社会是网络时代的社会,信息高速公路的使用要求大学生具有全球意识,并且要具备国际之间的交往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我国一些大城市正在向着国际化的大都市发展,提出要再用几年的时间尽快建成国际一流水平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前一些具有特色的中小城市也提出了类似的发展目标。国际化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从1994年底,中关村联通美国信息高速公路以来,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建设,目前,计算机网络已经连接各个大中小城市,高层次的网络已经广泛开始应用,机关单位的无纸化办公,全球范围内信息的传送等等,网络已经与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密不可分。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不仅要积极引进外国的资金、智力和技术,而且要积极创造自己的名牌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还要积极向国外输出资本、技术和人才,在全球范围内搜集信息,配置资源,进行国际化的生产和销售。要参与这样的国际竞争,关键是需要参与竞争的人具有这种素质和能力。当代大学生是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学校要培养他们的国际意识,全球意识,要培养他们参与全球交往、竞争和合作的能力。而联系、交往和合作的能力是新世纪所要求的人们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因此,大学教育要培养一代能熟悉世界各种事务,熟练掌握和应用多种外语以及计算机等多种信息媒体的现代人才,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当代大学生应具备合作意识协调能力 当今社会是高度综合和统一的时代,因为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出现许多统一的理论和综合的技术。纵观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牛顿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的发现,将以质量为核心的低速有形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进行了统一的理论描述。近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又将有形物体运动速度趋于光速时的质量、长度和时间随速度的变化作出了统一的理论描述,克服了前者的局限性。随后,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发现又统一了经典电学、磁学定律,揭示了以能量为核心,以光速运动的新的物质运动形式的存在,并且用统一场论描述了这种物质运动的规律。当代,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基因工程的研究正在导致生命与非生命界限的消除。许多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拓宽了人们的思路和眼界。时代正在赋予人类新的使命,建立起能够描述更新物质运动形式的统一理论。 当代技术的发展也正在呈现高度综合的趋势。20世纪50年代以前,往往是一种技术“替代”另一种技术。50年代以后更多地出现的是多学科技术的组合和综合。当前的多媒体技术就是融合了电脑、电话、电视、电传、录音、录像等多种技术,与光导纤维电缆结合,才实现了声像图文并茂的,高速、优质、大容量的,发射、传输、接收、储存和再现的功能,导致了全球第二次信息革命。日本经济的起飞和社会的迅猛发展,依靠的一项重大技术政策就是“在引进中寻求综合,在发展中寻求创造”。当今和未来世界,没有综合就没有创造发明,没有综合就没有技术、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没有综合就没有未来。 在这样一个时代,任何一项研究成果都需要跨学科、跨部门人才的通力合作,任何一项跨地区、跨部门的研究都需要研究者具有强烈的合作意识和高度的协调能力。更需要那些具有广博知识和精湛技能的综合型人才。要培养这样的人才,需要开始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采取措施鼓励学生选修这类课程,鼓励学生选修第二专业,培养学生智力的综合机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造就更多的综合性人才。为了适应这种社会需要,许多专业性学院正在向综合性大学发展,以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 总之,当今社会是一个法制初步完善,科技飞速发展经济快速增长的社会;是一个社会急剧变革,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更加激烈的社会;是一个交往更加频繁,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机会更多的社会;是一个正在逐步向国际化、信息化、现代化迈进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要求大学生必须要具有健全的体魄和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具有最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掌握最基本的学科理论和基本技能,而且还要具有最基本的社会公德和法制观念,对己、对人、对事、对物都要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既具有自尊、自重、自爱的独立人格,又具有尊重、理解、宽容和学习他人的美德;既具有民族自尊和爱国主义精神,又具有尊重、理解其他民族的宽阔胸怀和帮助贫穷落后国家的国际主义精神;既具有高度发展的认知能力,开拓创新的精神,丰富的情感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又具有勇敢承担风险的事业心和敢于承担重任的社会责任感,并且能够脚踏实地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自己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变革自我的创造能力。 21世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世纪,而小康社会是全社会都在从事教育、全民都参与学习,通过学习发展个性,提高素质,改善生活质量,逐步向学习化社会过渡的社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要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的全新教育体系,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交叉,创造全方位的教育发展环境。这种发展环境就是要保证社会上每个人时时处处都能接受教育,连续不断的进行学习。学习的目的不只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同时也是为了发展自身个性,创造美好生活,学习本身成为了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学习的内容不只是科学文化知识和掌握现实的技能和本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中要预测、设计和创造未来。学习的过程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即参与到生产实习、社会实践中去,参与成了学习的重要手段。随着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个性化,学习的形式日趋多样,学习的内容日趋丰富多彩,学习的手段更为灵活,学习的针对性和趣味性将日趋高效优质。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就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去迎击挑战,去发展自我。在这个充满活力的竞争社会中去拼搏,去贡献自己的青春年华。 《当代大学生公众形象调查》发布 http://education.163.com 2005-09-15 09:47:29 来源: 新华网 作者:代小琳 本次调查的负责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卢德平教授表示,对于大学生群体的各种社会评价并不一定与大学生群体的真实生存状态完全吻合,其中有一些可能还存在着很大偏差。大学生群体以其创新的知识、激进的行为、进步的观念引领社会潮流,而社会环境在接纳和包容这些的时候,往往由于其相对的滞后性而对大学生群体的发展形成制约,这些制约在公众舆论上往往表现为负面的评价或严峻的批评。 恋爱 11.2% 只有11.2%的人认为目前大学生谈恋爱是出于真诚相爱,而其余的比例则分别分布于“生理、心理需要”、“排遣孤独”、“大家谈,随大流”等选项。大学生在公共场合“情侣动作过于亲密”被视为最普遍、最典型的负面表现。 学习 学习态度非常好 8.5% 学习态度较好,能认真完成作业 41.7% 态度一般,敷衍了事 38.8% 专家表示,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精神,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绝对不能说很乐观。如今的大学生与高考制度恢复后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大学生发愤苦读的形象表现出巨大的反差。 心理 10% 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大学生目前的主要心理问题是“精神萎靡不振”。有10%左右的调查对象认为,目前大学生存在“自杀倾向”。至于造成这类心理问题的原因,一半以上的调查对象将其归咎于“就业压力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