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浒苔是什么?从哪来?和三峡大坝有关吗?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8-17 13:38:59
热度:

浒苔是什么?从哪来?和三峡大坝有关吗?热心网友:浒苔 。浒苔(Enteromorpha),亦称“苔条”、“苔菜”。绿藻纲,石莼科。藻体鲜绿色,由单层细胞组成,围成管状或粘连为带状。

热心网友:浒苔 。浒苔(Enteromorpha),亦称“苔条”、“苔菜”。绿藻纲,石莼科。藻体鲜绿色,由单层细胞组成,围成管状或粘连为带状。细胞排列与种有关,单核,淀粉核一至多个。色素体片状,1个。单条或分支,管状膜质,丛生,主枝明显,分枝细长,高可达1米。基部由假根丝组成盘状固着器附着在岩石上,生长在中潮带滩涂,石砾上。无性或有性生殖,配子可营养性生殖,生活史为孢子体和配子体同形世代交替[1]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水体富营养化等原因,造成海洋大型海藻浒苔绿潮暴发。大量浒苔漂浮聚集到岸边,阻塞航道,同时破坏海洋生态系统,严重威胁沿海渔业、旅游业发展。多数种类海产,广泛分布在全世界各海洋中,有的种类在半咸水或江河中也可见到。中国沿海潮间带均有生长,东海沿岸产量最大。可食用和药用。浒苔是绿藻纲石莼科的一属,约有40种,中国约有11种。中国常见种类有缘管浒苔、扁浒苔、条浒苔。多数种类海产,广泛分布在全世界各海洋中,有的种类在半咸水或江河中也可见到。常生长在潮间带岩石上,泥沙滩的石砾上,有时也可附生在大型海藻的藻体上。虽然它的植物体非常纤细,肉眼看去呈绿色细丝状,是由多细胞构成的。形态与海边常见的孔石莼幼体相似,不同的是浒苔具有许多分枝,而孔石莼的幼苗呈条带装,在解剖镜下观察可发现,浒苔的藻体内常有许多气囊。形态特征浒苔(Enteromorpha),亦称“苔条”、“苔菜”。绿藻纲,石莼科。藻体鲜绿色,由单层细胞组成,围成管状或粘连为带状。细胞排列与种有关,单核,淀粉核一至多个。色素体片状,1个。单条或分支,株高可达1M。基部由假根丝组成盘状固着器。无性或有性生殖,配子可营养性生殖,生活史为孢子体和配子体同形世代交替。管状膜质,丛生,主枝明显,分枝细长,高可达1米。基部以固着器附着在 岩石上,生长在中潮带滩涂,石砾上。浒苔藻体直立,管状中空或者至少在藻体的柄部和藻体边缘部分呈中空,管状部分由单层细胞组成。藻体单条或者有分枝,圆柱形,有时部分扁压。藻体基部细胞生出假根丝,向下形成固着器。每个细胞有1个细胞核,1个片状叶绿体,常有1个或者多个蛋白核。营养繁殖时,藻体断裂形成新藻体。无性生殖是形成顶端有4条鞭毛的游动孢子。有性生殖为同配或者异配。单细胞藻类个头小,表面积大,所以吸收养分快,又因为它们很容易死亡或被动物吃掉,所以一旦有合适的条件,它们就会以惊人的速度不停地繁殖、繁殖、繁殖。大量繁殖的藻华生物不仅会堵塞鱼类等的呼吸生物,致其死亡,而且会遮蔽射入水体的阳光,使固着在水底的其他藻类因缺少阳光而死去;有的藻华生物还会释放毒素,并在鱼和贝类中积累,水鸟或人类在摄食这些鱼和贝类之后便会中毒;藻华生物本身死亡之后还会腐烂分解,从而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从而彻底让它爆发的水域成为“死水一潭”。生态危害浒苔虽然无毒,但是和赤潮一样, 大量繁殖的浒苔也能遮蔽阳光,影响海底藻类的生长;死亡的浒苔也会消耗海水中的氧气;还有研究表明,浒苔分泌的化学物质很可能还会对其他海洋生物造成不利影响。浒苔爆发还会严重影响景观,干扰旅游观光和水上运动的进行,这正是这次人们想要竭力消除的最大不利影响。所以,国外已经把浒苔一类的大型绿藻爆发称为“绿潮”,视作和赤潮一样的海洋灾害。有专家出于安抚人心的考虑,说这次浒苔爆发没有什么负面影响,严格来说是不确切的。好在浒苔爆发的治理相对比较容易,只要持续不断地打捞,等到水中的营养元素消耗得差不多了,绿潮自然会逐渐消退。相比之下,赤潮的治理就困难多了。正因为有这个好处,科学家们反而希望大型绿藻能够多多繁衍,抑制赤潮的发生,只要在绿潮爆发前能及时打捞掉一部分就行了。当然,最有效的治理办法是不要让海水富营养化,从根本上断绝赤潮或绿潮发生的人为因素——不过,这可是环保工作的一大难点。从2008年6月中旬开始,大量浒苔从黄海中部海域漂移至青岛附近海域,青岛近海海域及沿岸遭遇了突如其来、历史罕见的浒苔自然灾害。青岛是2008年夏季奥运会帆船比赛场地。浒苔曾一度对帆船运动员海上训练造成影响,截至7月5日青岛海陆已清理浒苔40多万吨。到7月15日,清除浒苔100多万吨。青岛奥帆比赛水域和青岛沿岸浒苔基本清理完毕。2011年5月28日,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在我国东部沿海发现浒苔。当时,在江苏盐城外海(120°29′E-120°35′E,33°52′N-34°20′N)发现浒苔绿潮,覆盖面积约6.8平方公里,分布面积约340平方公里。随后,浒苔绿潮覆盖面积和分布面积不断扩大,并随海流和风向向偏北方向漂移。2011年7月,大面积浒苔登陆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山东近海海域。一些沙滩上堆积着厚厚的浒苔,海水浴场状如大草原,给沿海养殖和旅游业带来不利影响。从2011年7月6日以来,青岛、威海、日照沿海海岸各海水浴场沙滩都有不同程度的浒苔出现。山东沿海正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浒苔打捞清理工作。据现场情况看,今天沿海浒苔规模比前两天有大幅增长,浅海一线随处可见浒苔,而且大部分浒苔已登陆。青岛各大浴场都已有浒苔上岸。青岛浴场人员已组织人员和大型装备24小时进行清理,只要有浒苔上岸就进行清理。从往年的情况来看,浒苔大规模来袭,沿海旅游都会受到影响。如果有大面积浒苔,游客尽量减少下水。浒苔缠身对身体有一定危害。[2] 针对各界对浒苔发生沉降后是否会导致水体污染并由此引发次生灾害的问题,中国有关海洋专家表示还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浒苔沉降后会产生污染,不会对青岛近海造成次生灾害。2012年7月,山东青岛,浒苔再次来袭。栈桥沿海两侧堆积了成片的浒苔,就像一片草场。10日,青岛市政公用局启动浒苔处置应急预案,第一时间进驻浒苔暂存场。截至目前,已接收浒苔161车,合计5151吨。青岛已经连续6年遭遇大规模的浒苔登陆。青岛也在不断完备预警机制和处理方式,但无奈的是,浒苔源头的堵截治理,仍是一个难解的“僵局”。2013年6月根据国家[5] 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6月14日监测资料综合分析结果,北纬35°27′以北青岛管辖海域的浒苔覆盖面积38平方公里,分布面积6727平方公里,达到《青岛市海洋大型藻类灾害应急处置工作预案》中的灾害Ⅳ级预警(蓝色)标准。据此,青岛市已经于6月15日正式启动浒苔灾害Ⅳ级应急响应程序。[6] 2013年7月2013年07月03日,山东省青岛市,受洋流和风向的影响,最大的一波浒苔从7月2日开始从海面向青岛飘来。3日一早,青岛沿海普遍被大面积浒苔所覆盖,其严重程度堪比2008年的首次浒苔灾害。据了解,从的研究来看,浒苔最初形成于江苏外海,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年6-8月进入盛长期,此时正好飘浮到山东半岛,而山东半岛的地形正好将浒苔拦截,形成灾害。[7] 区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调集力量备战“浒苔”。 设在沙子口中心渔港和小麦岛码头的两个海上浒苔卸载点已经投入使用,近百艘渔船每天轮流打捞阻击浒苔。[8] 2013年7月4号,青岛老尹家海参加工厂研制出用养殖池中夏天的浒苔做冬季海参、鲍鱼“过冬粮”的办法,既解决了浒苔入侵养殖池的危害,也解决了冬季海珍品喂食的饲料问题。营养成分浒苔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粗纤维、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 其中铁含量在中国食物营养成分表上记载为我国食物之最[9] 。同时还含有脂肪和维生素。在浒苔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其中缘管浒苔的限制氨基酸为赖氨酸,氨基酸评分为79;条浒苔的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氨基酸评分为80。浒苔的脂肪酸组成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分别为50.5%、12.7%和36.8%,其中包括近4%的奇数碳原子脂肪酸。因此浒苔是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低脂肪、低能量,且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天然理想营养食品的原料。浒苔可以食用,新鲜苔条晒干后可以吃,把它切碎磨细后,撒在糕饼点心中有一股特殊香味。条浒苔是沿海人们经常采摘食用或用作饲料的藻类,可以鲜食,也可晒干贮存苔条苔条也可以烹食。还有人们把苔条拌入面粉中作苔条饼,既增色又具独特的清香味。在日本被叫作“青海苔”(あおのり),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海藻类食品。不过,食用浒苔还是人工养殖的好,野生浒苔因混有其他水草和泥沙,口感很差。福建南部用浒苔作调味品和食品。江苏、浙江称浒苔为“苔条”,为市场上常见食品。食品苔条;或者加工成动物饲料,但是,这样的处理方式无法消耗大量的浒苔,达不到治理污染的目的。市场上作为低级燃料的生物油价格约1500元/吨,而这种生物油通过深加工后市场价值每吨可达数千元甚至上万元。即使撇开治理浒苔污染的收入,当形成规模化生产、成本降低后,将浒苔变成生物油的技术同样“钱景”无限。浒苔粉;浒苔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 其中铁含量为我国食物之最。将浒苔制成粉末, 作为食品的辅料使用, 既可以丰富食品的色泽, 更提高了食品的营养价值。目前, 浒苔粉已被应用于面粉和面条的生产中。也有厂家将浒苔粉作为汤料包的重要辅料。在浒苔粉的生产过程中, 烘干和制粉常会对产品的色泽和营养造成负面影响。笔者采用的护色剂配方, 在脱盐的同时也有效防止了叶绿素的损失。35 的低温烘干技术既能防止叶绿素的损失, 又有效降低了营养成分的损失。浒苔片食品的开发;浒苔本身的腥味, 使浒苔原味食品的推广遇到了阻力。徐大伦等曾研制了软包装的浒苔汤汁休闲食品。在保证浒苔营养成分不受严重损失的基础上,将浒苔制成片状, 并调制成各种风味, 将浒苔片定位于休闲即食食品。感官评定结果显示, 玉米风味的浒苔片更易为人们所接受。[9] 探索海洋绿潮副产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对于系统解决海洋绿潮带来的环境、生态、经济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药用价值浒苔的纤维质有解毒烟碱的作用,对吸烟者有好处。条浒苔含碘较多。肠浒苔可供药用。《本草纲目》对浒苔描述说:“烧末吹鼻止衄血;汤浸捣敷手背肿痛。”日本大阪的科学家1999年发表的一篇论文还认为,给小白鼠使用浒苔提取物可以显著抑制皮肤癌恶化。研究进展2010年6月,复旦大学宣布,浒苔灾害浒苔灾害该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张士成副教授和陈建民教授课题组将海洋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海上“绿潮”的大型海藻浒苔成功地转化制成了生物质油,从而有望使浒苔这一污染的“元凶”成为一种制造新能源的绝佳原材料。在220—320℃的水热条件下,浒苔经过10—30分钟即可得到生物油,1吨浒苔可制成230千克生物油。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生物油不仅可以作为低级燃料直接燃烧,也可以经过进一步精制得到不同级别的生物质液体燃料或化工产品,同时,还得到以乙酸为主的水溶相产物,可以作为化工原料。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清洁能源研究中心田原宇教授开展了将浒苔炼化为生物原油的研究,开发了高含水生物质带有预处理的连续快速水热液化制取液体燃料技术。实验结果显示,浒苔在220℃-270℃,1吨干浒苔能提炼出300-350千克生物原油,400千克木醋液和150千克半焦等。生物原油经过分离精制即可生产出适合汽车使用的汽油和柴油。这一高含水生物质制取液体燃料技术适用于所有淡、海水微藻类。截止2013年5月,山东科技大学已建成年处理1000吨藻类生物油快速热解中试装置。产生原因青岛浒苔灾害爆发的主因原因是污水处理厂,菌藻关系理论指出:在正常情况下藻类和菌类保持着自然水体中的有机物与营养盐、水质的清洁与污浊、上下游食物链等复杂的生态平衡,并能保持自然水体的自净;人类污水的排入就会打破这种平衡,造成各种水质灾害和环境灾难。水体能承载有机物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水体中的有机物浓度过量就会促使水中的菌类过量繁殖造成水体污浊乃至水体腐败、黑臭,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称之为“菌类污染”或“菌类水质灾害”,该过程我们称之为“菌类过程”。水体能承载无机氮、磷等营养盐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水体中的营养盐浓度过量会促使水中的藻类过量繁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称之为“藻类污染”或“藻类水质灾害”,该过程我们称之为“藻类过程”,如青岛绿藻灾害、太湖蓝藻灾害、海洋赤潮、海洋绿潮等。按照国家GB18918-2002一级A标准,中水的主要指标为:COD:50mg/L、总氮:15mg/L,总磷:0.5mg/L[18]。由于污水处理成本的原因,我国的污水处理一般只进行二级处理,很少以消除无机氮磷为目的的三级处理,即执行一级B标准(主要污染物为COD:60、总氮:20、总磷:1 [18] ),其中的COD主要为难降解的物质[19],因此,中水的主要性质为:污染物以无机氮磷为主的较清洁的无机污水,会使水体发生藻类污染。现在大多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的核心是二级处理:曝气氧化,以好氧菌群的过量繁殖来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17];从而产生大量以好氧菌为主体的恶臭的胶状污泥和大量无机盐(以无机氮磷为主),无机氮磷溶入水,经过过滤饱含无机氮磷、看似清洁的、COD达标的中水流出;而水体是以菌类过程—藻类过程的反复的循环过程来维持水体的生态平衡,由于菌类过程已在污水处理厂内发生,排出的中水会产生藻类污染从理论上说是必然的爆发哪种海洋藻类灾害与海水温度、营养盐的浓度、藻类的竞争能力等多种因素有关;如:Fong等人实验发现:低营养盐浓度下,浮游微藻为优势竞争者;高营养盐浓度下,附着性大型海藻及片状蓝藻为优势竞争者。[10] 重要事件2014年6月23日,浒苔全面入侵山东青岛沿海海域,这也是浒苔自2008年以来第7次入侵青岛海岸。据了解,为了应对浒苔入侵,青岛市浒苔指挥部启动浒苔灾害级应急响应,90艘渔船随时待命,组成应急打捞船队,110艘渔船作为应急打捞预备队。截至目前,海上处置平台2台浒苔压榨机已安装调试完毕,4艘打捞船配合海上浒苔处置平台,已在前海一线开展浒苔打捞工作。[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