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长沙县跳马乡何时拆迁?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8-17 13:16:29
热度:

长沙县跳马乡何时拆迁?热心网友:今年8月份热心网友:和你有关系吗热心网友:呵呵,那还不晓得要何年何月哦热心网友:长沙大河西先导区“两型产业”发展规划 一、规划背景和规划依据(一)规

热心网友:

今年8月份

热心网友:和你有关系吗

热心网友:呵呵,那还不晓得要何年何月哦

热心网友:长沙大河西先导区“两型产业”发展规划 一、规划背景和规划依据(一)规划背景设立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大举措,其实质是探索一条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途径。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建设好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对于落实国家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探索“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扩大长株潭城市群辐射功能、促进中部地区快速崛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产业和经济的发展是先导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产业发展是先导区发展的支撑和引擎。产业发展的方向、方式、规模和质量,决定了先导区建设与发展的方向和成败。而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是指导和促进先导区产业发展的前提。(二)规划依据   制定本规划的主要依据包括但不限于:   1.《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建设总体方案》(长发[2008]12号);   2.《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条例》(草案);   3.《湖南省“十一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4.《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5.《长沙市“十一五”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   6.《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   7.岳麓区、宁乡县、望城县及宁乡经开区、望城经开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   本规划的区域范围即先导区1200平方公里的规划区,并以先导区的起步区和核心区为规划重点。   本规划主要围绕将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建设成为“两型社会”的示范区、高新产业的集聚区、城乡统筹的样板区、生态宜居的新城区和支撑发展的增长极的战略定位,分析先导区产业发展当前面临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明确先导区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战略定位、发展重点、主攻方向和空间布局,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与保障措施。   二、现实基础和优劣分析   (一)面临的有利条件   1.先导区发展“两型产业”,是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把先导区建设成为“两型社会”示范区,核心是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和现有的良好基础,分析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趋势,利用经济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突破经济发展中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加速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特征的内生型、循环型经济和“两型产业”发展,形成符合“两型社会”要求的经济发展增长极。发展先导区“两型产业”,既是先导区“两型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客观需要,也是形成区域经济带动效应的战略选择。   2.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为先导区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从上个世纪产业转移的特点来看,发达国家在将部分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同时,着重发展金融、产品设计、品牌营销、企业整合管理等现代服务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利用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市场容量大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积极吸引外资,承接了上一轮国际产业转移。进入二十一世纪,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和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进行了新一轮的大调整,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新的趋势:一是国际分工向产业、产品分工和生产程序分工转型,价值向上游(研发、设计等)和下游(品牌营销、渠道管理、各种售后服务等)集中,在价值高端化的同时,形成了服务产业的新型态,生产过程分阶段、根据要素密集条件和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来优化配置生产资源;二是服务产业转移(服务外包)正逐渐成为突出特点。近年来,新兴服务行业不断扩张,大型呼叫中心、数据库服务、远程财务处理、金融后援基地等新的服务业务快速衍生,服务外包迅猛发展。   这种新的国际产业分工和外包服务带有一定劳动密集和知识技术密集双重性质,符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的要求。先导区有相对丰富的人才科技资源、较强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和较好的网络基础设施条件。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可以为先导区发展“两型”产业、创造后发优势带来新机遇。   3.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辐射作用增强、产业转移加快,长沙区位优势比较明显。   近十年来,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和经济辐射出现了两大趋势。一是由于自身资本积累、管理相对成熟和沿海综合成本攀升,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技术转移加速;二是长江经济带继珠三角经济带之后,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主轴带,并正在形成西部以成渝为中心的长江上游经济圈,和中部以长沙、武汉、南昌为中心的长江中游经济圈。湖南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和长沙作为湖南省会中心城市,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将有可能使以长沙为核心的长株潭城市群成为长江中游经济圈的中心之一。   4.长沙综合经济实力和河西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近年显著提升,是实现先导区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2007年长沙GDP突破21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61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16000元和6316元。大河西先导区规划范围内,GDP约260亿元,工业总产值约580亿元;分布5个产业园区。长沙高新区已基本形成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现代产业体系,2007年共完成技工贸总收入1000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880亿元,分别占全省、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33%和96%。望城经济开发区、宁乡经济开发区和含浦科教产业园等,为先导区实现产业聚集和配套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平台。   5.先导区科技教育人才资源丰富,为产业升级提供了一定的智力人才保障。岳麓山大学城建设已初具规模,集聚了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国家“211工程”重点院校,在读大学生30万以上,研究生近5万人,每年大学毕业生近8万人,两院院士46名。先导区拥有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和信息服务基地,建有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高新区设有17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综合创新能力在全国56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排名第六,是全省创新资源最丰富、创业体系最完善的区域。   6.先导区自然生态条件优越,腹地广阔,是发展“两型”产业的天然环境。先导区内自然环境条件优越,拥有国家级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和象鼻山、谷山、大王山、莲花山、泉水冲、乌山等6个森林公园,多处全国知名的旅游胜地。先导区沿湘江分布,水环境容量较大。山水洲城融为一体的城市形态在全国独一无二。良好的自然生态既为先导区建设“两型社会”提供了难得的基础本底,也是先导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都市农业等新型产业的天然环境。   (二)面临的不利条件   1.地区间的竞争不断升级   从我国周边现实情况来看,越南、印度、泰国及南亚几个国家,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已经明显低于我国东部地区,甚至也低于我国中部和西部较发达地区。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走高,从沿海到内陆,劳动力成本也随之增加。就长沙而言,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方面的比较优势不断削弱。近两年来,在生产要素成本迅速提高的东部沿海,不仅是国际跨国公司,甚至连东部国内知名制造业企业也纷纷将产业转移目标地瞄向东南亚及南亚地区。   长沙周边分布有湖北的武汉城市圈、江西的昌九城市带、广西的柳州市等。这些地区的钢铁、汽车、通讯设备、电站成套设备和大型机电设备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业发达,产业优势明显。特别是武汉据有沿江大港优势,经济规模已大大超过长沙。所有这些都构成了长沙周边城市大规模吸纳国际国内资本、技术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从而凸现长沙的相对劣势。   2.能源短缺的矛盾日益尖锐   长沙是一个典型的能源短缺城市。湖南省无油少煤,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本省电煤需求;湖南省的水电开发空间十分有限,到2007年底,湖南省水电装机达790万千瓦,已占经济可开发容量的80%。水电与火电2007年比例约为47:53。总体看,湖南在电力结构、电力总量、电网调节能力和布局等方面均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能源不足既制约产业的发展,也凸显加速发展能源资源节约型产业的紧迫性。   3.先导区基础设施薄弱   在先导区与河东区的沟通上,目前的跨江交通通道远不能满足需要。由于对外的主要交通节点集中在河东,在跨江交通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对外交流受到较大制约。先导区与长株潭城市群及更大空间范围的对外通道也急须进一步拓展。先导区主干路网、电力电信、供水排污等主要基础设施薄弱。同沿海或沿长江大都市相比,先导区范围内港口、铁路、机场条件差距更大。长沙港最大泊位能力仅为千吨级,设计年通过能力仅120万吨,相比最大泊位能力可达2000吨级的南昌港和年货物通过能力超过4800万吨的武汉港,差距明显。   4.成果转化率低、产业集群度小、产业关联度弱,服务业、尤其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   虽然先导区具有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但这些资源与发达地区相比尚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成果转化率低。先导区内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等虽有一定基础,但规模不大、龙头企业不足;产业门类不少、产业集聚不够、产业关联度不强。尤其是以总部经济、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大型商业等为主的服务产业严重滞后,更是大大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规模发展。   三、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效益优先、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导向,以产业园区、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为载体,围绕建设高新产业集聚区、“两型社会”示范区、城乡统筹样板区、生态宜居新城区和经济发展增长极的总体要求,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并举、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并举、信息化与工业化并举,构建和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工业信息化、产业集群化、价值高端化、市场国际化、营销品牌化和自主创新的充分融合与互动发展,使产业成为先导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持续支撑和强大引擎。   (二)基本原则   加快先导区产业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扩大对外开放,最大限度激发先导区发展的活力;必须坚持统筹协调、实施基础先行,迅速形成产业承载功能;必须坚持创新驱动、转变增长方式,大幅提升发展规模、质量和效益;必须坚持环境优先、促进和谐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产业与环境、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必须坚持突出重点、发挥辐射功能,以重大项目、重点产业、核心片区先行,带动和促进区域产业发展。   (三)主要目标    着眼于带动全省、辐射全国、对接全球,到2020年力争把先导区建成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示范区、高新产业的集聚区、城乡统筹的样板区、生态宜居的新城区、支撑发展的增长极,实现核心区基本建成、再造一个新长沙的宏伟目标。   ——两型社会的示范区。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全面控制,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生态环境质量全国领先。到2020年,先导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挤身于全国省会城市先进水平。   ——高新产业的集聚区。新型工业化取得显著成效,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两型产业”体系。到2020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4000亿元以上。   ——城乡统筹的样板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率先建成共享型的社会事业体系、普惠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创业型的社会就业体系、服务型的社会管理体系。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60000元和40000元以上。   ——生态宜居的新城区。以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为目标,坚持环境优先,基础先行,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化城市综合服务设施,成为生态良好、功能完善、品质优雅、生活舒适的宜居新城。到2020年,建成区面积达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0万人左右。   ——支撑发展的增长极。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大幅提升,产业和人口迅速集聚,成为支撑长沙、带动全省、辐射全国的重要发展引擎。到2020年,先导区核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3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300亿元。   四、战略定位和发展重点由于国际产业分工与转移新趋势的影响和世界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制造业已经转型为整个生产过程与现代服务业充分融合、产业分工向上下两端服务产业领域延伸、产业价值向服务产业领域集中的“先进制造业”,并催生出总部经济、金融后援服务、现代物流、服务(包括信息、软件、设计等等)外包等新的经济形态,即现代服务业。当工业化进程由中期向后期迈进的时候,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会超过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现代服务业会超过传统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会超过生活性服务业成为先进制造业的强大支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互促进、互动融合,成为最符合“两型社会”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的两大核心产业。   (一)战略定位   先导区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就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并举、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并举、信息化与工业化并举,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充分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充分融合和产业集群化、价值高端化、市场国际化、营销品牌化与自主创新的充分融合,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擎、以房地产业和现代都市农业为基础的先导区现代产业体系。   (二)发展重点   1.先进制造业   (1)做强高新技术产业   一是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以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屏(TFT)等为主的新型显示器件和以印制电路板、激光陀螺、集成电路与芯片为主的新型元器件;以各类应用软件、网络管理软件、嵌入式软件、信息安全软件及软件开发平台、软件构件等为主的软件开发;以动漫卡通、游戏、创意设计和数字传媒与数字视讯产品为主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二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光伏产业和风力发电电机与成套设备;大力开发和应用太阳能、风能与氢能等新能源与再生能源技术及产品;农用与工业化沼气成套设备;区域冷热电联空调机组;脱硫除尘成套设备、工业废水生化再处理设备、固体废物处理设备以及环境在线监测设备等。   三是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以连续化带状泡沫镍、无汞电解二氧化锰、锂离子电池材料和镍氢电池负极材料等先进电池材料,以及镍氢动力电池等先进电池产品;以高纯金属、超细及纳米金属、稀土金属为主的新金属材料及高性能合金、高精尖铜铝钢等的板、管、带、箔材与下游产品;以硬质合金、人造金刚石、工业陶瓷、NiMnCo片状触媒、粉末触媒等为主的硬质材料及相关产品;以应用于游艇、集成建筑、轨道交通、整体浴室等为主的复合材料和UV树脂、连续SiC纤维、模压SMC/GMT、粉末冶金、喷射沉积等为主的复合材料及相关下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