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以环保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主要考核指标?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8-17 10:33:40
热度:
应以环保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主要考核指标?【专家解说】:">当然是环保效益为先、 最好是能在发展环保的同时发展经济、 (二)硬件设施限制,不得已而为之 高校现有的
【专家解说】:">当然是环保效益为先、
最好是能在发展环保的同时发展经济、
(二)硬件设施限制,不得已而为之
高校现有的硬件设施层次参差不齐,很多大学已经切实实行刷卡计时洗澡,对烧煤锅炉及炊具进行改造,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对淋浴喷头及控制阀进行科技优化,对照明实行人性化控制,其目的是在短期投入与长期回报、经济效益与节能环保之间寻找平衡点。但众所周知,由于政府及学校政策及条件的不同,无法达成一致的统一。因此而造成水、电、设备使用、耗材等教学资源惊人的浪费,总是让人心痛无比却又无能为力。
(三)激励机制不充分
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高效使用需要充分的激励机制。目前, 高校自身缺乏科学的成本核算机制与竞争机制,而政府仍然采用计划的方式来配置教育资源,于是出现布局结构和规模的不合理,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此外, 政府的拨款方式对高校间竞争机制的引入激励不足,对高校提高效益和自主融资能力的激励不够, 而投入到高等教育中的有限资源,又有许多没有花在教学与科研的刀刃上,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这些都是不充分的激励机制造成的。
二、节能环保型校园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一)树立科学观念,提高节能环保意识,营造节能环保氛围
1、加强相关宣传教育,倡导健康消费,树立节约发展环保的新理念。高校应加强引导和教育,充分利用宣传部门、各种学生社团、主题班会、校级活动、广播站等把节能环保观念纳入校风教育,作为校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建设节能环保型校园理念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使广大师生员工树立科学发展观和适度消费观,养成节能环保习惯,形成节能环保风尚,营造出一种全校从上而下的的气氛。让节能环保这一美德自觉地贯穿到与大家的生活有关的衣、食、住、行、用、学等各种行为中去,从不同的方面为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服务,形成科学创建节能环保型校园的良好氛围。高校作为育人重地,应加强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与发展观的培养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让节约和环保成为每一名大学生健康科学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2、树立功在千秋的理念及成本与效率意识。目前,高校正处在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管理过程中如何有效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是我们在建设节约型校园中亟待解决而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高校是一个办学经营的实体,管理者应该精心地运作和管理学校的各种资源。成本问题是高校能否持续发展的大问题,控制和降低办学成本的核心在于如何使校内的有限资源运用得更为有效,同时又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如何将学校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绝不是喊喊口号就可以决策的,资源配置的决策首先要建立在成本意识上,其次是必须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校内资源配置系统,紧紧围绕机制与环境、投入与产出和资源的共享三个重要环节,把统筹财力与协调理财结合起来,把量力而行和尽力而为结合起来,把节约财力与循环经济结合起来。坚持节能环保发展,建设节能环保型校园。
(二)高校领导应对建设节约型校园承担更多的责任
坚持节约发展,建设节能环保校园,领导是关键。这就要求高校领导要对建设节约型校园承担更多的责任,加强科学管理,完善领导决策程序,重视决策、执行、监控和反馈四个环节,提高决策质量。要采取一切措施,不断完善硬件和软件,为师生节约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在软件方面建立资源节约责任制度及相应的奖惩制度,形成资源节约的激励机制,加强检查和相互监督,自觉抵制各种浪费及不环保的不良行为,尽量消灭一切浪费资源的漏洞和死角;在硬件方面,学校可以利用网络传递文本,探索无纸化的办公和教学互动方式,避免校内公文、作业、论文打印以及教学设施使用上的严重浪费,推行旧教材的适当重复利用,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对烧煤的锅炉或炊具等进行改造或更换,向国外先进节能环保观念及技术学习。
(三)建设节能环保型校园的关键在于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节能环保要成为人的自觉行动还需要制度来约束。健全制度,统筹规划,搞好顶层设计,是建设节能环保型校园的基础,也是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当务之急。高校应认真研究制定节约资源的具体规划和措施,把节能环保型校园建设纳入学校的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确保节能环保型校园建设的计划性、广泛性、深入性、持久性和有效性。
(四)建立健全建设节能环保型校园的长效管理机制
建设节能环保型校园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是一项需要各方联动的系统工程。既要建章立制,弥补体制、机制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诸多漏洞,还必须建立相关领导班子机构管理监督部门,并从学校的宏观大过程和职能部门的微观子过程两个层面都建立起管理策划、实施运行、检查与管理评审、持续改进的建设节能环保型校园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建设节能环保型校园工作过程的监视和控制,使建设节约型校园工作程序化、制度化。
古语云:毋以恶小而为之,毋以善小而不为;节能环保是一项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节能环保的校园可以带动整个社会的节能环保,而节能环保型校园的建设, 关键在于培养环保理念,树立理性发展和勤俭节约的意识,努力构建和谐节约型校园,需要其中每一位师生及社会各界坚持不懈的努力。相信,节能环保有你我共同的参与,明天天会更蓝,水会更清,生活也将更美好!
回答者: 猪肉王子LH | 四级 | 2010-2-28 12:53
做地球环保小卫士(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做地球环保小卫士。
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受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特大沙尘暴在我国一次又一次发生,它将会掩埋草地、吞毁家园,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的生活,使我们难以生存。绿色的草地将会变成沙漠,大树将会永远卧倒在地,而我们也不会快乐生活:幸福没有了,亲人没有了,连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也会在茫茫宇宙中粉碎,就像玻璃摔在地上一样。然而这不仅是沙尘暴带来的灾难。
现在,连南极也遭到了污染破坏。因此,地球上失去了最后一块净土。泰山原来是被人们观赏的好地方,居然也成了保护区。
而我们,难道就只能袖手旁观吗,难道我们只能看着这美丽而脆弱的地球永远消失在人间吗?从此,我们能看到风吹草地见牛羊,白云下面马儿跑的那种景象吗?虽然我们只是小学生,但是我们还可以为家乡做出一点贡献,让定西在希望中崛起。
“真正检验我们对环境的贡献不是言辞,而是行动。”虽然我现在做得只不过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我坚信要是我们人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心,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携手保护我们的家园,自然会给人类应有的回报。在温暖的摇篮--草原上小憩;在慈祥的笑脸--天空下成长,在爱的源泉--河流中沐浴
地球表面的2/3虽然被水覆盖,但其中97.5%是咸水,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又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冰川、冰雪。人类可利用的淡水只占全球水总量的0.26%,而这些淡水大部分是地下水。实际上,人类可以从江河湖泊中取用的淡水只占水总量的0.014%。有人比喻说,在地球这个大水缸里可用的淡水只有一汤匙,而这一汤匙水又遭到严重污染。
据联合国统计,全球淡水消耗量自20世纪初以来增加了约6―7倍,比人口增长速度高2倍。全球目前有14亿人缺乏安全清洁的食用水,即平均每5人中便有1人缺水。估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30亿人缺水。波及的国家和地区达40多个,主要为非洲和中东地区,印度、秘鲁、英国、波兰及中国部分地区亦会受到影响。
在全国600多座建制市中,有近400座城市缺水,其中缺水严重的城市达130多个,全国城市每年缺水60亿立方米,日缺水量已超过1600万立方米。缺水给城市工业产值造成的损失在1200亿元以上,且呈增长之势。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按国际上的通行标准,人均拥有水资源2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边缘,人均有水1000立方米为起码的要求线,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16亿~17亿,以16.5亿人计算,届时我国人均水量1700立方米。
预计到2000年,我国年缺水量将猛增到180多亿立方米。如果我们把水的有效利用率提高10%,每年可节水400多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已从1980年的20%提高到现在的30%左右,有的城市已达到70%。但我国城市水的重复利用率还是较发达国家低许多,一些重要产品的单位耗水量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
目前我国因污染而不能饮用的地表水占全部监测水体的40%,流经城市的河段中78%不适合作为饮用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64%的人正在使用不合格的水源。据水利部门对全国约七百条大中河流近十万公里河长检测的结果表明:我国现有河流近1/2的河段受到污染,1/10的河流长期污染严重,水已失去使用价值,这使前述缺水状况雪上加霜。由于污染严重,目前淮河上游一半支流的河水完全失去利用价值,干流在枯水期完全不能利用的水占62.5%。水资源占全国总量12%的珠江由于污染也出现缺水,不少河道发黑、发臭;广州市区河段水质已劣于五类标准,江水中含有毒物质超过了20余种,为此广州市被迫花巨资改向几十公里以外的西江和东江去取水。进入90年代,长江流域的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每年平均约达142亿立方米,占全国年均排污总量的40%,上海市的取水口已由昔日的黄浦江伸向了长江干流中心。目前,我国以水库作为供水水源的能力为每年5400亿吨,虽然多数供水水源的水质良好,但已有1/3的水库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水和空气一样,是人和一切生物所必需的。人离不开水,动植物也离不开水,科学家早已证实,早期的原始生命缘于水。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水是生命之源。在自然界中,大海、江河、湖泊、冰川以及地下水,构成了一个水的世界,科学家称它们为水圈。水圈和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在海洋出现之前,地球和太阳系中的其它行星一样,没有任何生命。海洋的暖湿气流是形成云雨的主要因素。在阳光的照射下,大量的水蒸气涌向天空,随着气流飘向大陆,在冷空气的作用下,形成降雨,一部分雨水通过江河重新回到两极和大海,另一部分则渗透到地下,成为地下水。而在南北两极和大陆高寒地带,降水是以雪的形式出现的。由于气温过低,大量的积雪又难以变成坚冰,于是便形成了冰川。我国的喜马拉雅山和昆仑山上的冰川,是青藏高原和新疆地区的主要水源地,连我们的母亲河黄河、长江,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冰峰雪线。每年夏季,当太阳的光辉照射到冰峰的时候,融化的冰雪顺着沟壑江河,流向原野,流向牧场,成了当地人畜饮用和农牧灌溉的主要水源。
丰富的水资源给万物带来生机,使生态保持平衡。从太空观察,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星球,71%的地球面积为水所覆盖,然而,人们很难想象,传统观念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已开始成为稀有资源,水资源保护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据科学家估计,地球储水总量13.7亿立方公里,而淡水却只占其中的2.5%。淡水的68.7%又封存于两极冰川和高山永久性积雪之中,这么一来,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可利用淡水,存在于地下蓄水层、河流、湖泊、土壤、沼泽、植物和大气层中,这当中又有很大一部分不易取得。根据联合国关于一个国家如果每人每年供水不足1000立方即为缺水国家的标准来看,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淡水占有量仅占世界的8%,人均淡水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3,是众所周知的贫水国家。
水资源短缺造成的最为严重的后果,便是一些国家的人民身体健康状况恶化。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现在发展中国家有10亿人喝不上淡水,全世界每年有1000万人死于因饮用脏水或污染水引起的疾病。而更令人不安的是,在世界许多地区,都隐伏着国与国之间为争夺水资源而发生冲突的危机。水资源危机中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便是城市缺水问题,在联合国列出的最有可能面临缺水问题的城市名单中包括我国的北京和上海,另外还有开罗、孟买、雅加达、墨西哥等特大城市。
我国是个多山多河的国家,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江河有1500多条。但我国人口众多,相对而言,水资源比较贫乏。就全世界而言,工业的高度发展,不仅对淡水的使用量越来越大,排放的大量污水对江河湖泊以及大海的污染也日甚一日,以至使大海出现赤潮,江河鱼虾绝迹,有的甚至成为臭河、死河。
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已成了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
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必要的生活资料,又是制约城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各地工农业和城乡建设的迅猛发展的需要,各地区对地下水源的需求量迅猛增长,水源紧缺问题也将日益严重。我们要把有限的地下水资源更加合理地开发利用保护好,使之更好的为江西经济建设服务,特别着重的贡献于新兴科技工业园、新社区建设和农林生态开发事业,最终把江西建设成为现代工业与生态环保经济紧密结合的新型社会。
一、江西省各地区地下水资源环境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危害
1.1 区域性水位下降使单井涌水量和泉流量减少。单井用水量减少造成水井报废,或掉泵,含沙量增加,使设备维修费与耗电量增加。更为严重的是使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下沉与塌陷,造成人与牲畜伤亡建筑物开裂、倾斜、倒塌、埋没;而泉流量减少则破坏了古建筑物与文物的保护,甚至因泉水枯竭使古井和旅游景点失去了应有的旅游价值。
1.2 地下水遭受污染的危害。
1.2.1 对人与动物的危害。遭受污染的水中含有毒害物质如:汞、铬、铅、砷、酚、农药、放射性物质、病菌等。这些物质使人和动物饮用后中毒,会使人发病、死亡。
1.2.2 对工业的危害。腐蚀各种机械设备和建筑工程体,对锅炉用水、洗染业、酿造与食品、化工、造纸、冶金、铸造业等影响很大。
1.2.3 对农、林、牧、渔业、养殖业与环境的危害。被污染的地下水用于农田灌溉,会降低农业设备的功能,使土壤恶化而抑制农林作物的生长,使家畜、牲畜、鱼类发病、死亡。有毒确的农、林、牧、渔、养殖产品进入集贸市场又继续毒害广大消费者。
1.3 合理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
1.3.1 很多地方有水找不到水。一些偏远地方地下水得不到开发利用而仍然在炊用不洁静的沟、塘及超标井水。比如,占江西省总面积80%的山地、丘陵、和低岗地中大部份地区的地下水未能得到开发。又如鄱阳湖流域许多地区长期存在的地下水中铁、锰元素含量偏高没有得到净化处理而仍然饮用或弃之不用。至使一些地区农业旱地用水得不到彻底解决而欠收,也使扩大农田种植面积工作受到一定制约。
1.3.2 现有的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应用和保护。许多地方把大量的具有保健、医疗、休闲品尝功能的优质水用于建筑、消防、冲厕、灌溉等,随意排放冷源、热源用水,一些地方对水的利用率极低(重复使用率为零),消耗高,浪费大。又由于各单位争先打井和超量抢水,使地下水水位下降水量减少。
1.3.3 已知的特殊高价值地下水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许多矿泉水产品还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和优势在市场上流通。一些地热资源作为理想的环保型能源尚未得到全部开发利用,其应有的社会经济和自然效益还未得到全部体现。
1.3.4 水文地质环境灾害等问题。有些地方地下原生水水质严重超标,仍旧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少数地区因饮水引起的地方病时有发生。如:肝胆病、血吸虫病、氟斑牙、虐疾等仍然存在;鄱阳湖区地下水中含铁锰元素严重超标等水质净化问题大部份未能得到解决。鄱阳湖地下水渍害仍在继续影响农业生产;江西省境内各市、县一些病险水库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其蓄水防汛、防旱功能已经退化,甚至留下安全隐患,急需加固治理;低丘、山岗地含水层薄弱引起的水源地缺水问题仍然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可能发生的地面、地下流水毁坏公路、铁路、地下硐室与遂道、工程建筑、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石灰岩溶洞塌陷、矿山采空区地陷、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等灾害现象危胁着少数地区的工矿、交通生产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3.5 一些地方由于盲目性、随意性选址,草率建造工业园区、和房地产楼群区,因此不可避免地遇到了水文地质环境方面的问题。比如:有些开发商把耗水量特别大的工业基地选择在缺水区而被迫停建、缓建或改建其它项目,或追加远距离引水工程。由此延长了建设周期,造成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有些工程直接建在石灰岩溶洞上面,引起塌方、地陷或墙体开裂、倾斜,甚至倒塌、被掩埋;少数新建或新迁进的企业随意排放污水和固体废物,造成地表水、地下水的严重污染,治理费用大于或接近该企业产值;少数地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违反国家土地法规,暗地挖掘、偷运土料,使含水层暴露于地表受污染或随意填埋河湖两岸低湿地进行造地经营,直接破坏了经过长期耕种的优质土良田蓄水功能和原有的湿地植被净水功能,使各种动植物绝种或外迁(如南昌市二十年前的青山湖、艾溪湖、瑶湖及赣江两岸有许多珍贵水鸟,现在难见踪影);有些土方工程直接堵塞城区河道或大面积填埋具有重要防洪功能的泄洪低地,将给防洪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二、原因分析
2.1 开采量过大是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水源减少、水质恶化甚至枯竭的原因。一些地方对地下水的开采处于无政府状态,他们不顾地下水资源客观条件,不断扩大建设规模,发展耗水量大的工业,乱打井和超量开采。开采的井位和层位、时间都过于集中,又由于建筑施工和矿区疏干排水等,造成水位下降、泉流量和单井涌水量减少,甚至水源枯竭。
2.2 地表污水、废物、垃圾是造成地下水遭受污染和的主要原因。工业、医疗废水排放和工业与生活垃圾、垃圾水、汛期洪水、腐烂动植物和粪便水、农业化肥、灌溉水直接注入由于施工开挖使含水层出露的地段污染地下水;或是污水经过孔、坑、槽或江、河、湖、塘、沟、溪等渗入含水层污染地下水;一些地区的地下水源被贪婪的毒鱼活动破坏;也有少数地区水源被外国侵略者投放细菌武器破坏,至今仍在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2.3 对地下水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出现问题的原因。
2.3.1 各地区水文地质人员奇缺、科技情报交流少,不知地下水情是各地有水找不到水的重要原因。全省境内各市、县的水文地质科技情报由水文地质工作部门编制,并且呈送至各市、县级政府水利局。而当地许多企事业、和城建、规划、设计、环保部门却缺少这些基础性资料。用水单位、施工单位和社会职能部门与找水专业队伍联系少,交流少。
2.3.2 各地区对地下水资源开采处于无序状态是造成地下水严重浪费、水源不足的原因。水利、地矿、城建、环保、卫生及农林、工矿等部门各行其是、各谋其利、各自封闭保守,同处一地的几个单位互相争水。用水的不管水,管水的不知水,知水的无权问水。协同开发意识差,水的重复使用率低,水的多种功能价值失去的太快。
2.3.3 对矿泉水及地热水开发慢、效益差的原因:现有财力的投入不够。人们对矿泉水的多种功能与效益认识不足。社会媒体对矿泉水的宣传不够。少数成品牌的矿泉水厂经营管理不善,无法解决营销淡季困难。外贸部门、招商引资部门及投资者关注这一领域的人太少了。市场上带欺骗性的劣质假冒矿泉水带来的不良影响就更减少了普通人群对矿泉水的兴趣。
2.3.4 水文地质环境灾害及治理方面问题出现的原因:有些是自然现象造成的。如地下水含铁、锰等微量元素超标,水源地含水层浅薄,水渍害等;有些是社会经济活动带来的。如:矿井涌水、大量排水引起水位下降、和非法投药毒鱼活动等;也有少数地区是由外国侵略者投放生化武器造成的地下水环境灾害。对水文地质环境灾害的治理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解决。主要是目前社会经济技术还欠发达,社会力量投入不够。
2.3.4 有些重点工程和开发建设,没有首先进行前期的区域性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评估和地下水用水规划,就随意性盲目选址建设,是造成缺水困难和遭受环境灾害的原因。对乱挖掘、乱填土违法行为缺少有效的监督、举报、制止措施,是使破坏国土环境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
三、防治措施
3.1 防治地下水位下降、水源减少的方法。
(1) 合理布置井位,严格控制单井用水量和群井密度,优化开采量。(2)实施人工回灌工程,(3)加强水土保持,改善植被条件,增加土壤蓄水功能。(4)强化社会职能部门的作用,对全省各地区的地下水源进行科学管理,不断完善全省水文地质长期观测系统,保障对地下水开采情况的调查、监督与优化控制。
通过对以上措施的有力实施就能使地下进行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调度补给。水位回升,改善水质状况,增加泉流量,最终达到永久性地满足全社会对水的需求。
3.2 防治地下水污染的措施。
3.2.1 预防措施:(1)建立卫生垃圾坑,预防固体废料(如工业垃圾和城市垃圾)对地下水的污染。(2)完善下水道系统,建筑污水处理设施,以防止城乡污水排放对地下水的污染。(3)建造各种防渗帷幕和地下层状排水设施,以预防工业废水、污水的漏失和排放对地下水的污染。(4)选择坚固、稳定、干燥、隔水的地层,构筑放射性废料容器,以预防放射性堆放物对地下水的污染。(5)在农村推广应用沼气技术,试建大粪消化池,逐步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代替长效农药,对病死家禽先行焚烧再坑埋,严禁在池塘、水溪、河、湖中毒鱼等。以预防农业用水对地下水的污染。(6)在重要水源地周围建立三级卫生防护带,以预防饮用地下水遭受污染。第一级为戒严带,要求水井周围不得设置污染源(如:厕所、渗水沟坑、粪坑,垃圾堆和废渣堆等),并建立经常性卫生检查制度:第二级为限制带,要求单井或群井影响半径范围内不得使用污水灌溉,不得施用持久性或剧毒性农药,不得铺设污水管道、垃圾场或其它污染源工程,不得从事破坏土层活动。第三级为监视区,应经常进行流行病学观察,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3.2.2 治理措施:发现地下水受到污染后,首先应切断污染源,然后立即采取补救措施,防止污染物进一步扩散。(1)补排措施,采用人工补给或强烈抽水的方法,使地下水得到稀释净化,以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2)堵截措施,在含水层外围边界处,设置一条垂直断面防渗墙或防渗帷幕,进行堵截。把污染体限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其进一步扩散。(3)采用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对污染物进行净化处理。
3.3、对地下水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问题的解决措施。
3.3.1 解决各地区有水找不到水的问题。(1)加强地下水资源科技情报交流工作。国家主管部委或各级政府委托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专业部门,对各地区常年、适时的编制区域性水文地质现状报告及水文地质图,分发给各地区市、区、县级主管部门,并对各地企业、事业单位用于开发建设所需的基础性资料实施有偿提供,收取少量的水文、工程,环境地质调查、咨询与资料编制费用,以便及时性、永久性地解决科技情报流通少、慢、差、无的问题。(2)大力传播水文化,创办《江西水文地质》。由水文地质专业队伍和技术协会牵头组织、管理,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科研、院校、社会人士共同支持、参与,创办全省水文地质专业刊物――《江西水文地质》。要求该刊物在今后历史时期中,对各地进行长久性和即时性的发布地下水环境开发与保护的最新信息。应根据各地区水文地质实际情况,要特别地优先考虑到用水困难地区,有针对性地刊登科普论文和找水、用水成功实例,普及找水、用水、管水、治水知识。尽可能多地选登各种体栽的文章,大量记载各地找水实际中的奇人、奇事,客观地展现专业队院人员的基地生活和野外情趣,充分反映历代找水人的艰辛探索和聪明智慧,使人们加深对水文地质人员的认识和理解,增加人们对开发水源、保护环境的浓厚兴趣。(3)通过各种渠道培养找水专业技术人才,结合本专业实践开展科技兴国活动。继续长久的执行在岗人才终身再教育制度,扎实做好专业技术传、帮、带工作,改变技术队伍的人才录用只限于考文凭、考职称的简单形式。打破专业技术与科技情报封闭保守的落后局面,创办各种形式的科普教育活动(如:征集论文、专家赴各地现场咨询、技术讲座、短训班、中长期进修班、交流会、岗位技术竞赛、优秀项目评奖等)。各地区科协应高度重视在全省范围内大量吸收找水治水能手、社会活动家等人群加入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学会,使“中国科技水神”遍布各地,永远服务于全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3.3.2 解决对地下水源严重浪费的问题。(1)建立地下水科学管理系统。完善运行机制,彻底改变目前对地下水管理的无序状态。需根据行业主管与水文工程环境学科对接的原则确认长期从事水文、工程、环境地质的广大的野外第一线人员是开发、保护地下水的主力军,应以各地的专门从事水文地质的单位主管地下水源开发工作,从而实现各个不同行业的众多单位共谋发展,协同开发利用,各献其力,各显其能,各得其利。(2)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用水性质分类定价,重视用水过程中的多功能保值意义,优化用水程序,实施节水再生,提高重复使用率。
参考资料:我还有好多,可格子不够了
最好是能在发展环保的同时发展经济、
(二)硬件设施限制,不得已而为之
高校现有的硬件设施层次参差不齐,很多大学已经切实实行刷卡计时洗澡,对烧煤锅炉及炊具进行改造,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对淋浴喷头及控制阀进行科技优化,对照明实行人性化控制,其目的是在短期投入与长期回报、经济效益与节能环保之间寻找平衡点。但众所周知,由于政府及学校政策及条件的不同,无法达成一致的统一。因此而造成水、电、设备使用、耗材等教学资源惊人的浪费,总是让人心痛无比却又无能为力。
(三)激励机制不充分
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高效使用需要充分的激励机制。目前, 高校自身缺乏科学的成本核算机制与竞争机制,而政府仍然采用计划的方式来配置教育资源,于是出现布局结构和规模的不合理,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此外, 政府的拨款方式对高校间竞争机制的引入激励不足,对高校提高效益和自主融资能力的激励不够, 而投入到高等教育中的有限资源,又有许多没有花在教学与科研的刀刃上,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这些都是不充分的激励机制造成的。
二、节能环保型校园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一)树立科学观念,提高节能环保意识,营造节能环保氛围
1、加强相关宣传教育,倡导健康消费,树立节约发展环保的新理念。高校应加强引导和教育,充分利用宣传部门、各种学生社团、主题班会、校级活动、广播站等把节能环保观念纳入校风教育,作为校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建设节能环保型校园理念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使广大师生员工树立科学发展观和适度消费观,养成节能环保习惯,形成节能环保风尚,营造出一种全校从上而下的的气氛。让节能环保这一美德自觉地贯穿到与大家的生活有关的衣、食、住、行、用、学等各种行为中去,从不同的方面为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服务,形成科学创建节能环保型校园的良好氛围。高校作为育人重地,应加强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与发展观的培养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让节约和环保成为每一名大学生健康科学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2、树立功在千秋的理念及成本与效率意识。目前,高校正处在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管理过程中如何有效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是我们在建设节约型校园中亟待解决而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高校是一个办学经营的实体,管理者应该精心地运作和管理学校的各种资源。成本问题是高校能否持续发展的大问题,控制和降低办学成本的核心在于如何使校内的有限资源运用得更为有效,同时又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如何将学校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绝不是喊喊口号就可以决策的,资源配置的决策首先要建立在成本意识上,其次是必须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校内资源配置系统,紧紧围绕机制与环境、投入与产出和资源的共享三个重要环节,把统筹财力与协调理财结合起来,把量力而行和尽力而为结合起来,把节约财力与循环经济结合起来。坚持节能环保发展,建设节能环保型校园。
(二)高校领导应对建设节约型校园承担更多的责任
坚持节约发展,建设节能环保校园,领导是关键。这就要求高校领导要对建设节约型校园承担更多的责任,加强科学管理,完善领导决策程序,重视决策、执行、监控和反馈四个环节,提高决策质量。要采取一切措施,不断完善硬件和软件,为师生节约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在软件方面建立资源节约责任制度及相应的奖惩制度,形成资源节约的激励机制,加强检查和相互监督,自觉抵制各种浪费及不环保的不良行为,尽量消灭一切浪费资源的漏洞和死角;在硬件方面,学校可以利用网络传递文本,探索无纸化的办公和教学互动方式,避免校内公文、作业、论文打印以及教学设施使用上的严重浪费,推行旧教材的适当重复利用,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对烧煤的锅炉或炊具等进行改造或更换,向国外先进节能环保观念及技术学习。
(三)建设节能环保型校园的关键在于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节能环保要成为人的自觉行动还需要制度来约束。健全制度,统筹规划,搞好顶层设计,是建设节能环保型校园的基础,也是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当务之急。高校应认真研究制定节约资源的具体规划和措施,把节能环保型校园建设纳入学校的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确保节能环保型校园建设的计划性、广泛性、深入性、持久性和有效性。
(四)建立健全建设节能环保型校园的长效管理机制
建设节能环保型校园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是一项需要各方联动的系统工程。既要建章立制,弥补体制、机制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诸多漏洞,还必须建立相关领导班子机构管理监督部门,并从学校的宏观大过程和职能部门的微观子过程两个层面都建立起管理策划、实施运行、检查与管理评审、持续改进的建设节能环保型校园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建设节能环保型校园工作过程的监视和控制,使建设节约型校园工作程序化、制度化。
古语云:毋以恶小而为之,毋以善小而不为;节能环保是一项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节能环保的校园可以带动整个社会的节能环保,而节能环保型校园的建设, 关键在于培养环保理念,树立理性发展和勤俭节约的意识,努力构建和谐节约型校园,需要其中每一位师生及社会各界坚持不懈的努力。相信,节能环保有你我共同的参与,明天天会更蓝,水会更清,生活也将更美好!
回答者: 猪肉王子LH | 四级 | 2010-2-28 12:53
做地球环保小卫士(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做地球环保小卫士。
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受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特大沙尘暴在我国一次又一次发生,它将会掩埋草地、吞毁家园,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的生活,使我们难以生存。绿色的草地将会变成沙漠,大树将会永远卧倒在地,而我们也不会快乐生活:幸福没有了,亲人没有了,连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也会在茫茫宇宙中粉碎,就像玻璃摔在地上一样。然而这不仅是沙尘暴带来的灾难。
现在,连南极也遭到了污染破坏。因此,地球上失去了最后一块净土。泰山原来是被人们观赏的好地方,居然也成了保护区。
而我们,难道就只能袖手旁观吗,难道我们只能看着这美丽而脆弱的地球永远消失在人间吗?从此,我们能看到风吹草地见牛羊,白云下面马儿跑的那种景象吗?虽然我们只是小学生,但是我们还可以为家乡做出一点贡献,让定西在希望中崛起。
“真正检验我们对环境的贡献不是言辞,而是行动。”虽然我现在做得只不过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我坚信要是我们人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心,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携手保护我们的家园,自然会给人类应有的回报。在温暖的摇篮--草原上小憩;在慈祥的笑脸--天空下成长,在爱的源泉--河流中沐浴
地球表面的2/3虽然被水覆盖,但其中97.5%是咸水,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又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冰川、冰雪。人类可利用的淡水只占全球水总量的0.26%,而这些淡水大部分是地下水。实际上,人类可以从江河湖泊中取用的淡水只占水总量的0.014%。有人比喻说,在地球这个大水缸里可用的淡水只有一汤匙,而这一汤匙水又遭到严重污染。
据联合国统计,全球淡水消耗量自20世纪初以来增加了约6―7倍,比人口增长速度高2倍。全球目前有14亿人缺乏安全清洁的食用水,即平均每5人中便有1人缺水。估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30亿人缺水。波及的国家和地区达40多个,主要为非洲和中东地区,印度、秘鲁、英国、波兰及中国部分地区亦会受到影响。
在全国600多座建制市中,有近400座城市缺水,其中缺水严重的城市达130多个,全国城市每年缺水60亿立方米,日缺水量已超过1600万立方米。缺水给城市工业产值造成的损失在1200亿元以上,且呈增长之势。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按国际上的通行标准,人均拥有水资源2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边缘,人均有水1000立方米为起码的要求线,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16亿~17亿,以16.5亿人计算,届时我国人均水量1700立方米。
预计到2000年,我国年缺水量将猛增到180多亿立方米。如果我们把水的有效利用率提高10%,每年可节水400多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已从1980年的20%提高到现在的30%左右,有的城市已达到70%。但我国城市水的重复利用率还是较发达国家低许多,一些重要产品的单位耗水量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
目前我国因污染而不能饮用的地表水占全部监测水体的40%,流经城市的河段中78%不适合作为饮用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64%的人正在使用不合格的水源。据水利部门对全国约七百条大中河流近十万公里河长检测的结果表明:我国现有河流近1/2的河段受到污染,1/10的河流长期污染严重,水已失去使用价值,这使前述缺水状况雪上加霜。由于污染严重,目前淮河上游一半支流的河水完全失去利用价值,干流在枯水期完全不能利用的水占62.5%。水资源占全国总量12%的珠江由于污染也出现缺水,不少河道发黑、发臭;广州市区河段水质已劣于五类标准,江水中含有毒物质超过了20余种,为此广州市被迫花巨资改向几十公里以外的西江和东江去取水。进入90年代,长江流域的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每年平均约达142亿立方米,占全国年均排污总量的40%,上海市的取水口已由昔日的黄浦江伸向了长江干流中心。目前,我国以水库作为供水水源的能力为每年5400亿吨,虽然多数供水水源的水质良好,但已有1/3的水库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水和空气一样,是人和一切生物所必需的。人离不开水,动植物也离不开水,科学家早已证实,早期的原始生命缘于水。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水是生命之源。在自然界中,大海、江河、湖泊、冰川以及地下水,构成了一个水的世界,科学家称它们为水圈。水圈和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在海洋出现之前,地球和太阳系中的其它行星一样,没有任何生命。海洋的暖湿气流是形成云雨的主要因素。在阳光的照射下,大量的水蒸气涌向天空,随着气流飘向大陆,在冷空气的作用下,形成降雨,一部分雨水通过江河重新回到两极和大海,另一部分则渗透到地下,成为地下水。而在南北两极和大陆高寒地带,降水是以雪的形式出现的。由于气温过低,大量的积雪又难以变成坚冰,于是便形成了冰川。我国的喜马拉雅山和昆仑山上的冰川,是青藏高原和新疆地区的主要水源地,连我们的母亲河黄河、长江,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冰峰雪线。每年夏季,当太阳的光辉照射到冰峰的时候,融化的冰雪顺着沟壑江河,流向原野,流向牧场,成了当地人畜饮用和农牧灌溉的主要水源。
丰富的水资源给万物带来生机,使生态保持平衡。从太空观察,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星球,71%的地球面积为水所覆盖,然而,人们很难想象,传统观念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已开始成为稀有资源,水资源保护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据科学家估计,地球储水总量13.7亿立方公里,而淡水却只占其中的2.5%。淡水的68.7%又封存于两极冰川和高山永久性积雪之中,这么一来,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可利用淡水,存在于地下蓄水层、河流、湖泊、土壤、沼泽、植物和大气层中,这当中又有很大一部分不易取得。根据联合国关于一个国家如果每人每年供水不足1000立方即为缺水国家的标准来看,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淡水占有量仅占世界的8%,人均淡水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3,是众所周知的贫水国家。
水资源短缺造成的最为严重的后果,便是一些国家的人民身体健康状况恶化。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现在发展中国家有10亿人喝不上淡水,全世界每年有1000万人死于因饮用脏水或污染水引起的疾病。而更令人不安的是,在世界许多地区,都隐伏着国与国之间为争夺水资源而发生冲突的危机。水资源危机中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便是城市缺水问题,在联合国列出的最有可能面临缺水问题的城市名单中包括我国的北京和上海,另外还有开罗、孟买、雅加达、墨西哥等特大城市。
我国是个多山多河的国家,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江河有1500多条。但我国人口众多,相对而言,水资源比较贫乏。就全世界而言,工业的高度发展,不仅对淡水的使用量越来越大,排放的大量污水对江河湖泊以及大海的污染也日甚一日,以至使大海出现赤潮,江河鱼虾绝迹,有的甚至成为臭河、死河。
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已成了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
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必要的生活资料,又是制约城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各地工农业和城乡建设的迅猛发展的需要,各地区对地下水源的需求量迅猛增长,水源紧缺问题也将日益严重。我们要把有限的地下水资源更加合理地开发利用保护好,使之更好的为江西经济建设服务,特别着重的贡献于新兴科技工业园、新社区建设和农林生态开发事业,最终把江西建设成为现代工业与生态环保经济紧密结合的新型社会。
一、江西省各地区地下水资源环境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危害
1.1 区域性水位下降使单井涌水量和泉流量减少。单井用水量减少造成水井报废,或掉泵,含沙量增加,使设备维修费与耗电量增加。更为严重的是使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下沉与塌陷,造成人与牲畜伤亡建筑物开裂、倾斜、倒塌、埋没;而泉流量减少则破坏了古建筑物与文物的保护,甚至因泉水枯竭使古井和旅游景点失去了应有的旅游价值。
1.2 地下水遭受污染的危害。
1.2.1 对人与动物的危害。遭受污染的水中含有毒害物质如:汞、铬、铅、砷、酚、农药、放射性物质、病菌等。这些物质使人和动物饮用后中毒,会使人发病、死亡。
1.2.2 对工业的危害。腐蚀各种机械设备和建筑工程体,对锅炉用水、洗染业、酿造与食品、化工、造纸、冶金、铸造业等影响很大。
1.2.3 对农、林、牧、渔业、养殖业与环境的危害。被污染的地下水用于农田灌溉,会降低农业设备的功能,使土壤恶化而抑制农林作物的生长,使家畜、牲畜、鱼类发病、死亡。有毒确的农、林、牧、渔、养殖产品进入集贸市场又继续毒害广大消费者。
1.3 合理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
1.3.1 很多地方有水找不到水。一些偏远地方地下水得不到开发利用而仍然在炊用不洁静的沟、塘及超标井水。比如,占江西省总面积80%的山地、丘陵、和低岗地中大部份地区的地下水未能得到开发。又如鄱阳湖流域许多地区长期存在的地下水中铁、锰元素含量偏高没有得到净化处理而仍然饮用或弃之不用。至使一些地区农业旱地用水得不到彻底解决而欠收,也使扩大农田种植面积工作受到一定制约。
1.3.2 现有的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应用和保护。许多地方把大量的具有保健、医疗、休闲品尝功能的优质水用于建筑、消防、冲厕、灌溉等,随意排放冷源、热源用水,一些地方对水的利用率极低(重复使用率为零),消耗高,浪费大。又由于各单位争先打井和超量抢水,使地下水水位下降水量减少。
1.3.3 已知的特殊高价值地下水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许多矿泉水产品还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和优势在市场上流通。一些地热资源作为理想的环保型能源尚未得到全部开发利用,其应有的社会经济和自然效益还未得到全部体现。
1.3.4 水文地质环境灾害等问题。有些地方地下原生水水质严重超标,仍旧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少数地区因饮水引起的地方病时有发生。如:肝胆病、血吸虫病、氟斑牙、虐疾等仍然存在;鄱阳湖区地下水中含铁锰元素严重超标等水质净化问题大部份未能得到解决。鄱阳湖地下水渍害仍在继续影响农业生产;江西省境内各市、县一些病险水库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其蓄水防汛、防旱功能已经退化,甚至留下安全隐患,急需加固治理;低丘、山岗地含水层薄弱引起的水源地缺水问题仍然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可能发生的地面、地下流水毁坏公路、铁路、地下硐室与遂道、工程建筑、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石灰岩溶洞塌陷、矿山采空区地陷、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等灾害现象危胁着少数地区的工矿、交通生产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3.5 一些地方由于盲目性、随意性选址,草率建造工业园区、和房地产楼群区,因此不可避免地遇到了水文地质环境方面的问题。比如:有些开发商把耗水量特别大的工业基地选择在缺水区而被迫停建、缓建或改建其它项目,或追加远距离引水工程。由此延长了建设周期,造成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有些工程直接建在石灰岩溶洞上面,引起塌方、地陷或墙体开裂、倾斜,甚至倒塌、被掩埋;少数新建或新迁进的企业随意排放污水和固体废物,造成地表水、地下水的严重污染,治理费用大于或接近该企业产值;少数地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违反国家土地法规,暗地挖掘、偷运土料,使含水层暴露于地表受污染或随意填埋河湖两岸低湿地进行造地经营,直接破坏了经过长期耕种的优质土良田蓄水功能和原有的湿地植被净水功能,使各种动植物绝种或外迁(如南昌市二十年前的青山湖、艾溪湖、瑶湖及赣江两岸有许多珍贵水鸟,现在难见踪影);有些土方工程直接堵塞城区河道或大面积填埋具有重要防洪功能的泄洪低地,将给防洪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二、原因分析
2.1 开采量过大是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水源减少、水质恶化甚至枯竭的原因。一些地方对地下水的开采处于无政府状态,他们不顾地下水资源客观条件,不断扩大建设规模,发展耗水量大的工业,乱打井和超量开采。开采的井位和层位、时间都过于集中,又由于建筑施工和矿区疏干排水等,造成水位下降、泉流量和单井涌水量减少,甚至水源枯竭。
2.2 地表污水、废物、垃圾是造成地下水遭受污染和的主要原因。工业、医疗废水排放和工业与生活垃圾、垃圾水、汛期洪水、腐烂动植物和粪便水、农业化肥、灌溉水直接注入由于施工开挖使含水层出露的地段污染地下水;或是污水经过孔、坑、槽或江、河、湖、塘、沟、溪等渗入含水层污染地下水;一些地区的地下水源被贪婪的毒鱼活动破坏;也有少数地区水源被外国侵略者投放细菌武器破坏,至今仍在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2.3 对地下水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出现问题的原因。
2.3.1 各地区水文地质人员奇缺、科技情报交流少,不知地下水情是各地有水找不到水的重要原因。全省境内各市、县的水文地质科技情报由水文地质工作部门编制,并且呈送至各市、县级政府水利局。而当地许多企事业、和城建、规划、设计、环保部门却缺少这些基础性资料。用水单位、施工单位和社会职能部门与找水专业队伍联系少,交流少。
2.3.2 各地区对地下水资源开采处于无序状态是造成地下水严重浪费、水源不足的原因。水利、地矿、城建、环保、卫生及农林、工矿等部门各行其是、各谋其利、各自封闭保守,同处一地的几个单位互相争水。用水的不管水,管水的不知水,知水的无权问水。协同开发意识差,水的重复使用率低,水的多种功能价值失去的太快。
2.3.3 对矿泉水及地热水开发慢、效益差的原因:现有财力的投入不够。人们对矿泉水的多种功能与效益认识不足。社会媒体对矿泉水的宣传不够。少数成品牌的矿泉水厂经营管理不善,无法解决营销淡季困难。外贸部门、招商引资部门及投资者关注这一领域的人太少了。市场上带欺骗性的劣质假冒矿泉水带来的不良影响就更减少了普通人群对矿泉水的兴趣。
2.3.4 水文地质环境灾害及治理方面问题出现的原因:有些是自然现象造成的。如地下水含铁、锰等微量元素超标,水源地含水层浅薄,水渍害等;有些是社会经济活动带来的。如:矿井涌水、大量排水引起水位下降、和非法投药毒鱼活动等;也有少数地区是由外国侵略者投放生化武器造成的地下水环境灾害。对水文地质环境灾害的治理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解决。主要是目前社会经济技术还欠发达,社会力量投入不够。
2.3.4 有些重点工程和开发建设,没有首先进行前期的区域性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评估和地下水用水规划,就随意性盲目选址建设,是造成缺水困难和遭受环境灾害的原因。对乱挖掘、乱填土违法行为缺少有效的监督、举报、制止措施,是使破坏国土环境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
三、防治措施
3.1 防治地下水位下降、水源减少的方法。
(1) 合理布置井位,严格控制单井用水量和群井密度,优化开采量。(2)实施人工回灌工程,(3)加强水土保持,改善植被条件,增加土壤蓄水功能。(4)强化社会职能部门的作用,对全省各地区的地下水源进行科学管理,不断完善全省水文地质长期观测系统,保障对地下水开采情况的调查、监督与优化控制。
通过对以上措施的有力实施就能使地下进行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调度补给。水位回升,改善水质状况,增加泉流量,最终达到永久性地满足全社会对水的需求。
3.2 防治地下水污染的措施。
3.2.1 预防措施:(1)建立卫生垃圾坑,预防固体废料(如工业垃圾和城市垃圾)对地下水的污染。(2)完善下水道系统,建筑污水处理设施,以防止城乡污水排放对地下水的污染。(3)建造各种防渗帷幕和地下层状排水设施,以预防工业废水、污水的漏失和排放对地下水的污染。(4)选择坚固、稳定、干燥、隔水的地层,构筑放射性废料容器,以预防放射性堆放物对地下水的污染。(5)在农村推广应用沼气技术,试建大粪消化池,逐步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代替长效农药,对病死家禽先行焚烧再坑埋,严禁在池塘、水溪、河、湖中毒鱼等。以预防农业用水对地下水的污染。(6)在重要水源地周围建立三级卫生防护带,以预防饮用地下水遭受污染。第一级为戒严带,要求水井周围不得设置污染源(如:厕所、渗水沟坑、粪坑,垃圾堆和废渣堆等),并建立经常性卫生检查制度:第二级为限制带,要求单井或群井影响半径范围内不得使用污水灌溉,不得施用持久性或剧毒性农药,不得铺设污水管道、垃圾场或其它污染源工程,不得从事破坏土层活动。第三级为监视区,应经常进行流行病学观察,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3.2.2 治理措施:发现地下水受到污染后,首先应切断污染源,然后立即采取补救措施,防止污染物进一步扩散。(1)补排措施,采用人工补给或强烈抽水的方法,使地下水得到稀释净化,以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2)堵截措施,在含水层外围边界处,设置一条垂直断面防渗墙或防渗帷幕,进行堵截。把污染体限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其进一步扩散。(3)采用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对污染物进行净化处理。
3.3、对地下水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问题的解决措施。
3.3.1 解决各地区有水找不到水的问题。(1)加强地下水资源科技情报交流工作。国家主管部委或各级政府委托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专业部门,对各地区常年、适时的编制区域性水文地质现状报告及水文地质图,分发给各地区市、区、县级主管部门,并对各地企业、事业单位用于开发建设所需的基础性资料实施有偿提供,收取少量的水文、工程,环境地质调查、咨询与资料编制费用,以便及时性、永久性地解决科技情报流通少、慢、差、无的问题。(2)大力传播水文化,创办《江西水文地质》。由水文地质专业队伍和技术协会牵头组织、管理,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科研、院校、社会人士共同支持、参与,创办全省水文地质专业刊物――《江西水文地质》。要求该刊物在今后历史时期中,对各地进行长久性和即时性的发布地下水环境开发与保护的最新信息。应根据各地区水文地质实际情况,要特别地优先考虑到用水困难地区,有针对性地刊登科普论文和找水、用水成功实例,普及找水、用水、管水、治水知识。尽可能多地选登各种体栽的文章,大量记载各地找水实际中的奇人、奇事,客观地展现专业队院人员的基地生活和野外情趣,充分反映历代找水人的艰辛探索和聪明智慧,使人们加深对水文地质人员的认识和理解,增加人们对开发水源、保护环境的浓厚兴趣。(3)通过各种渠道培养找水专业技术人才,结合本专业实践开展科技兴国活动。继续长久的执行在岗人才终身再教育制度,扎实做好专业技术传、帮、带工作,改变技术队伍的人才录用只限于考文凭、考职称的简单形式。打破专业技术与科技情报封闭保守的落后局面,创办各种形式的科普教育活动(如:征集论文、专家赴各地现场咨询、技术讲座、短训班、中长期进修班、交流会、岗位技术竞赛、优秀项目评奖等)。各地区科协应高度重视在全省范围内大量吸收找水治水能手、社会活动家等人群加入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学会,使“中国科技水神”遍布各地,永远服务于全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3.3.2 解决对地下水源严重浪费的问题。(1)建立地下水科学管理系统。完善运行机制,彻底改变目前对地下水管理的无序状态。需根据行业主管与水文工程环境学科对接的原则确认长期从事水文、工程、环境地质的广大的野外第一线人员是开发、保护地下水的主力军,应以各地的专门从事水文地质的单位主管地下水源开发工作,从而实现各个不同行业的众多单位共谋发展,协同开发利用,各献其力,各显其能,各得其利。(2)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用水性质分类定价,重视用水过程中的多功能保值意义,优化用水程序,实施节水再生,提高重复使用率。
参考资料:我还有好多,可格子不够了
-
节能环保与生态建设方面的股票?2024-08-17
-
求生态农业模式图网站?2024-08-17
-
该图是我国某地生态农业系统图。读图,回答13~14题。 小题1:图中各字母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①a一粮2024-08-17
-
怎样建立与生态养殖于一体的循环养殖方法?2024-08-17
-
下列有关农田生态系统和生态农业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 B.农2024-08-17
-
下列有关农田生态系统和生态农业的描述中,正确的是2024-08-17
-
生态猪养殖基地应该选在什么地方怎么管理?2024-08-17
-
某生态庭院生态系统各成分的组成和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建立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物质和2024-08-17
-
农田生态系统和生态农业都是一种______2024-08-17
-
常见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2024-08-17
-
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你认为下列行为中有悖于这一保证的是A.研究采煤、采油新技2024-08-17
-
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你认为下列行为中有悖于这一保证的是A.研究采煤、采油新技2024-08-17
-
什么样的农业属于生态农业?2024-08-17
-
《山西省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的内容。2024-08-17
-
下列各项人粪尿无害化处理中,不科学的是:a.兴建生态厕所,b.高温堆肥,c.建沼气池,d.加水稀释202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