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谁知道窑洞保护的意义 窑洞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8-17 09:22:44
热度:

谁知道窑洞保护的意义 窑洞的可持续发展【专家解说】:  陕北窑洞建筑的发展方向文章通过针对陕北窑洞现状的调研分析,对陕北地区继续保留和发展窑洞建筑,提出了符合实际的思路和对策。人类

【专家解说】:  陕北窑洞建筑的发展方向   文章通过针对陕北窑洞现状的调研分析,对陕北地区继续保留和发展窑洞建筑,提出了符合实际的思路和对策。   人类上古时期的地理气候形成了平均海拔为千米以上的黄土高原,得天独厚的黄土资源造就了窑洞这种居住形式。目前我国窑洞主要分布在甘肃、山西、陕西、河南、宁夏等五省区,陕西省的陕北窑洞因其特殊的高原地貌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支。陕北窑洞有悠久的历史,原始社会时期就出现了窑洞式横穴,在近代,陕北窑洞曾支撑中国红色革命走向胜利。靠崖式窑洞和独立式窑洞是其主要存在形式。   靠崖式窑洞:靠崖式窑洞是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往往数洞相连,或上下数层,有的在洞内加砌砖券或石券,以防止泥土崩溃,或外砌砖墙,以保护崖面。规模较大的在崖外建房屋,组成院落,成为靠崖窑院。   独立式窑洞:从建筑和结构形式上分析,独立式窑洞实质上是一种掩土的拱形建筑,先以夯土或砖石形成基墙,而后在其上用砖石起拱发券,最后上部覆土完成。独立式窑洞四面临空,故布局灵活,可形成三合院、四合院以及窑洞混合院落,应用非常广泛。   21世纪以来,随着陕北黄土高原经济的发展,多媒体和网络的普及,人们的观念慢慢发生变化,在陕北地区窑洞被当成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先富起来的中青年人开始急切地“弃窑购房”或“弃窑建房”。2006年延安市杨家岭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杨家岭大部分居民都希望住商品房,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城区购买商品房,其中年轻一代占绝大多数。施工粗糙、品质低下、能耗极高的简易砖混房屋在黄土高原村镇已随处可见,缺乏个性的、形体过于简单的高层住宅在陕北延安等中等城市里也比比皆是,一方面能源和资源消耗成倍增长,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把陕北的城镇装扮的相当都市化、时尚化,让人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窑洞居住功能的地位正在受到商品住房的严重挑战,除了许多被废弃的窑洞之外,大部分保留的窑洞只被单纯的用做旅游建筑(“红色圣地游”和“黄土风情文化游”),与此同时延安市许多公共建筑也缺乏陕北地区的地域特色,窑洞对陕北地区建筑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小,目前窑洞发展在陕北地区正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那么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窑洞的发展是否已经走到了它生命的尽头?当然不是,笔者认为原因有以下4点。   ①从生态节能角度来看,古老窑洞有许多可以继承的优点,冬暖夏凉、节地节能、生态环保。2006年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介绍说,中国建筑能耗已占全社会终端能耗的27.5%左右,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相同气候地区发达国家的2~3倍,因此建设部正在推广适合我国国情的低技派建筑技术,此举不仅会降低开发成本,而且还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因此很有必要在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继承与窑洞相关的节能技术。   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地少人多,发展成本低廉、容易建造的低技术生态建筑(如窑洞等民居)更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更容易发挥综合效益。在陕北地区,应用当地可再生可循环建筑材料(黄土,青石),运用挖掘加固方式建造新型窑洞建筑是一条切合可行的途径。   ③国际上研究未来建筑的建筑师们,提倡减少建筑在建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损害,避免建筑过度消耗能源,而窑洞正是他们努力研究和发掘的对象之一,这些建筑师们认为它是人类回归自然的建筑形式,是未来可以改良使用的建筑。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和非洲的一些国家,近年来都在建筑改良使用方面进行了许多可贵地探索,如澳大利亚新南威尔的白崖山区的现代化新型岩洞住宅,就沿用了当地传统的方法创建,很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④陕北既是落后的地区,又是面临区域发展的现代化建设地区,种种现象表明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陕北地区也无奈地迷失了自身的定位。若想解决此问题,除在城市规划上因借地形,还要寻找地域建筑文化做支撑,才能更好地完成城市定位。窑洞作为陕北传统的地域建筑符号,其作用不容忽视,它是陕北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以上分析看,陕北地区的均衡发展确实离不开窑洞的发展,窑洞经过改良创新,在建筑形式、建筑功能、节地节能等方面还可以走的更深更远。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陕北地区经济发展对窑洞建筑的影响,笔者在陕北做了现场调查。从调查结果看,普通的陕北群众都很认同窑洞这个文化符号,保留和发展窑洞在陕北地区有相当的群众基础,但是,由于卫生条件差、交通不便等原因,窑洞建筑又不能完全满足当地群众对现代生活的追求。那么到底如何发展窑洞?已经有许多专家学者在进行窑洞改良设计的时候,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如陕北延安宝塔区枣园乡新窑洞示范区的建造。此新窑洞示范区由大队统一规划,北京某建筑师提供设计方案,村民自筹资金统一建设。建成之后,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和社会效益。示范区特点如下(平面图见图1、图2):   ①钢筋混凝土结构与传统石窑拱形结构相结合,既能保留其冬暖夏凉的特色,又能进一步加强窑洞结构的稳定性。   ②整个空间功能分区比较清晰。地下室存储杂物;一层为客厅、客卧和厨房——公共空间;二层为主卧(内设有传统土炕和土灶)、次卧、起居室——私密空间,保证了动静分离,保留了当地民居特点。   ③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天然气、锅炉、道路和排水沟)。   枣园乡新窑洞示范区,既保留了陕北地区的地域性,考虑了陕北人的生活习惯,又运用了现代技术对窑洞进行改良,部分设施达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作为一个窑洞建筑的示范点,为发展窑洞提供了积极思路。陕北窑洞的保留和发展除了因借以上的思路,还应该注意以下5个方面:   1.合理、系统的科学规划窑洞建筑群。传统的较为零散的窑洞建筑布局必将得以改变,代之而起的应是以一个相对集中的生活居住区域为单位(如一村或村小组)、合理选址、统一规划、一次建成的居住区。以建设窑洞居住小区为目标,将总体的水、电、暖等供、排系统集中于一个体系,并将室外环境及配套设施统一纳入总体规划之中。这样既可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降低建设成本,又为新型窑洞建筑总体功能的升级创造条件。另外,因山就势地规划窑洞群,或是顺着山势呈等高线布置,或是潜隐在大片土坡之下,使其最大限度地与大地融合,这样也不会影响黄土高原村镇特有的景观意象。   2.在建筑设计方面,应使用建筑语言抽象表达窑洞醇厚朴实的气质和冬暖夏凉生态的特点,不加分析地完全模仿照搬现代符号语言,建造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使得陕北城镇千城一面、千楼一面,从而失去了陕北的地域特色,模糊了革命圣地的身份。   3.在建筑功能方面,过去陕北窑洞主要用作居住功能,今后要拓宽其使用功能,窑洞要扮演多类型建筑的角色。除保留修葺老窑洞发展红色旅游和农家乐之外,还可以修建窑洞办公建筑、窑洞疗养院、窑洞银行(国内国际已有许多成功范例,如延安市杨家岭窑洞宾馆,俄罗斯创建的“山洞医院”)。改变窑洞平面形状的单一,适当扩大单体跨度,设置必要的防护体系,增加科技含量,对窑洞建筑再设计,完全可以增加其使用功能。   4.窑洞发展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政府应加强窑洞周围生态环境的治理。陕北曾以其沟沟坎坎养育了整个中国革命,但也因为那时的过度开垦,如今的陕北出现了相关的后遗症——水土流失现象,沙尘暴天气,甚至山体滑坡。因此相关部门制定环境工程政策,坚持退耕还林、封山绿化,加大对地质灾害治理的研究和投资,对保护发展窑洞有重要意义。   5.使用简易成熟的现代技术克服传统窑洞阴暗、潮湿、通风差等缺点,整合古老窑洞冬暖夏凉、节能节地等优点,建造新型窑洞。   a.采用简易成熟的技术,对窑洞内部进行通风、防潮除湿、采光的技术改造。如靠崖式窑洞,可以在靠崖那一侧设天井通风除湿,或者建造“前大后小”喇叭口的靠崖式窑洞改善采光问题;   b.结合陕北地区太阳辐射资源丰富、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的气候特点,加强太阳能多种利用(建造阳光玻璃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种植向日葵,提炼葵花油),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