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急需2011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要点摘录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8-17 13:36:11
热度:

急需2011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要点摘录【专家解说】:2011年三大热点主题: “保民生”、“调结构”和“促新兴”详细主题:1、就业问题 2、民主监督 3、教育公平 4、医疗改革 5

【专家解说】:2011年三大热点主题: “保民生”、“调结构”和“促新兴”
详细主题:
1、就业问题
2、民主监督
3、教育公平
4、医疗改革
5、调控房价
6、事业单位改革
7、通胀预期
8、司法公正
9、贫富差距
10、低碳经济
11、网络问政
12、依法拆迁
13、养老保险
14、户籍改革
15、反腐倡廉
16、网络扫黄
今后五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进步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按2010年价格计算,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55万亿元.

--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结合起来,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挖掘中国内需的巨大潜力,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产业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产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进步4个百分点.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城镇化率从47.5%进步到51.5%,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支持政策,着力推进重大科学技术突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促进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进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进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进步扶贫标准,减少贫困人口.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进步保障水平.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进步并稳定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政策范围内的医保基金支付水平进步到70%以上,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9,000亿元,其中中心财政赤字7,000亿元,继续代地方发债2,000亿元并纳进地方预算,赤字规模比上年预算减少1,500亿元,赤字率下降到2%左右.

--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进步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治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更加注重稳定物价总水平,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公道的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增长目标为16%.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综合运用价格和数目工具,进步货币政策有效性.进步直接融资比重,发挥好股票、债券、产业基金等融资工具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

--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密切监控跨境资本活动,防范"热钱"流进.加强储备资产的投资和风险治理,进步投资收益.

--要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并推进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工作.

--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中国主要产业品总体供大于求、粮食库存充裕、外汇储备较多等有利条件,努力消除输进性、结构性通胀因素的不利影响,消化要素本钱上涨压力,正确引导市场预期,果断抑制价格上涨势头.

--要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全面加强价格调控和监管.一是有效治理市场活动性,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把握好政府治理商品和服务价格的调整时机、节奏和力度.

--大力发展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生活必须品、重要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给.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农超对接",畅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和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制度,把握好国家储备吞吐调控时机,搞好进出口调节,增强市场调控能力.

--加强价格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特别要强化价格执法,严厉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继续增加政府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支出,增加对城镇低收进居民和农民的补贴.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

--加强农村和中小城市商贸流通、文化体育、旅游、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促进文化消费、旅游消费和养老消费.推动农村贸易连锁经营和同一配送,优化城镇贸易网点布局,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地理信息等新型服务业态.

--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长效机制,重点解决城镇中低收进家庭住房困难,切实稳定房地产市场价格,满足居民公道住房需求.

--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今年要再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共1,000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50万户.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中心财政预算拟安排补助资金1,030亿元,比上年增加265亿元.

--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果断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制定并向社会公布年度住房建设计划,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单列保障性住房用地,做到应保尽保.重点增加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严格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调整完善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有效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

--改造提升制造业.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重点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进步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技术工艺系统集成水平,进步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重点行业企业跨地区吞并重组.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和配套政策.

--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设高性能宽带信息网,加快实现"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示范应用.大力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

--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积极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进步能源利用效率.推进传统能源清洁利用,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坚持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认真落实西部大开发新十年的政策措施和促进西躲、新疆等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各项举措.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产业基地,继续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

--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无论是一般贸易还是加工贸易出口,都要继续发挥劳动力资源上风,都要减少能源资源消耗,都要向产业链高端延伸,都要进步质量、档次和附加值.

--积极扩大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不断进步服务贸易的比重.坚持进口和出口并重,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进口,促进从最不发达国家和主要顺差来源国增加进口,逐步改善贸易不平衡状况,妥善处理贸易摩擦.

--推动对外投资和利用外资协调发展.加快实施"走出往"战略,完善相关支持政策,简化审批手续,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到境外投资提供便利.鼓励企业积极有序开展跨国经营. 今后五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进步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按2010年价格计算,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55万亿元.

--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结合起来,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挖掘中国内需的巨大潜力,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产业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产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进步4个百分点.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城镇化率从47.5%进步到51.5%,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支持政策,着力推进重大科学技术突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促进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进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进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进步扶贫标准,减少贫困人口.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进步保障水平.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进步并稳定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政策范围内的医保基金支付水平进步到70%以上,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9,000亿元,其中中心财政赤字7,000亿元,继续代地方发债2,000亿元并纳进地方预算,赤字规模比上年预算减少1,500亿元,赤字率下降到2%左右.

--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进步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治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更加注重稳定物价总水平,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公道的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增长目标为16%.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综合运用价格和数目工具,进步货币政策有效性.进步直接融资比重,发挥好股票、债券、产业基金等融资工具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

--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密切监控跨境资本活动,防范"热钱"流进.加强储备资产的投资和风险治理,进步投资收益.

--要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并推进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工作.

--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中国主要产业品总体供大于求、粮食库存充裕、外汇储备较多等有利条件,努力消除输进性、结构性通胀因素的不利影响,消化要素本钱上涨压力,正确引导市场预期,果断抑制价格上涨势头.

--要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全面加强价格调控和监管.一是有效治理市场活动性,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把握好政府治理商品和服务价格的调整时机、节奏和力度.

--大力发展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生活必须品、重要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给.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