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国内外地热资源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8-17 13:35:53
热度:

国内外地热资源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专家解说】:国外:优势能源状况决定供暖结构供热方式的选择和发展随着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能源资源、经济环境、能源技术水平等情况的差异而
国外

【专家解说】:国外:优势能源状况决定供暖结构供热方式的选择和发展随着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能源资源、经济环境、能源技术水平等情况的差异而 国外:优势能源状况决定供暖结构   供热方式的选择和发展随着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能源资源、经济环境、能源技术水平等情况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城市集中供热始于前苏联。俄罗斯也是世界上集中供热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自1924年开始集中供热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无论是从热负荷的数量、热网的长度、热电厂的规模,还是从供热综合技术各方面来衡量,俄罗斯在国际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中,莫斯科有世界上最大的热网、最大直径的供热管道、最大功率的热电厂。目前,俄罗斯城市集中供热占总热量需求的86%%,其中热电厂供热占36%%,大型及超大型锅炉房占46%%。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热电冷联供系统建成并投入运行的国家。丹麦几十年来一直不遗余力地发展热电联产,每座大城市都建有热电厂和垃圾焚烧炉用于集中供热。热电联产、天然气和再生能源满足丹麦全国3/4的热负荷需求。自1970年以来,丹麦经济增长了70%%,但能源消耗总量却仍保持在上世纪70年代的水平,这要归功于能源利用的高效率和建筑保温技术的改善。近年来,日本集中供热(冷)系统发展速度也较快,特别是以东京为中心的关东地区尤为明显,已占日本全国的60%%,集中供热(冷)系统比较注重节能和环保,如采用热电供给系统、蓄热槽及利用城市废热作为能源等,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德国集中供热总热量为1961万GJ,也是集中供热发展较好的国家。韩国集中供热的历史与中国相当,基本上都是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韩国供热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以及技术之先进均使人刮目相看。韩国集中供热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全面引进芬兰的供热先进技术和经验,扬长避短,达到了技术先进、投资效率高、施工运行管理方便、安全的目的。世界各国几十年的供热发展证明,热电联产是最有效的生活用能供应方式。   除集中供热外,国外还有与其优势能源相对应的供热方式。日本、冰岛、法国、美国、新西兰等都大量利用地热采暖。冰岛地处北极圈边缘,气候寒冷,一年中有300~340天需要取暖。但该国缺煤少油,常规能源极其贫乏,他们依靠得天独厚的地下热水,全国有85%%的房屋用地热供热。地热采暖是发达国家最大的地热直接利用项目,占地热资源总利用量的33%。 国内:热电联产为主,新型供热方式为辅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在能源政策上提出了节约与开发并重的方针,在城市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各地城市供热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由于有多种能源可供选用,产生了多种供热方式,以满足不同类型建筑和地区的需要,为人们选择最优化、最适宜的供热方式提供了可能。我国供热所用能源包括:煤炭、燃油、天然气、电能、核能、太阳能、地热等,但是集中供热所用能源目前仍以煤炭为主,北京、上海和有资源条件的城市开始使用天然气、轻油或电。目前,我国的供热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热电联产、区域锅炉、分散锅炉、电热地膜、热泵技术等,已经逐步形成了以热电联产为主、集中锅炉房为辅、其他先进高效方式为补充的供热局面。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供热产业热源总热量中,热电联产占62.9%、区域锅炉房占35.75%、其它占1.35%。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热力网输送热能系统发展很快,全国设有集中供热设施的城市已占到42.8%,尤其是三北地区13个省、市、自治区的城市全部都有供热设施,形成了较大规模,并正在向大型化发展。全国城市集中供热面积中,民用住宅建筑面积占59.76%、公共建筑面积占33.12%、其他占7.11%。目前,我国城市供热绝大多数以保证城市冬季采暖为主,用于生活热水供应仅是很少一部分,用于夏季供冷就更少了。城市供热已从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向山东、河南及长江中下游的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发展。各地区都努力从现有条件出发,积极调整能源结构,研究多元化的供热方式,实现供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