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含有哲理的成语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8-17 12:18:38
热度:

含有哲理的成语【专家解说】:哲理成语资料汇编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

【专家解说】:哲理成语资料汇编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 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履--音吕,革履,就是鞋子。 度--音夺,忖度,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后面的度字,音杜,作名词用,就是尺子。 之--文言代名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坐--同座,就是座位,这里指椅子、凳子一类的家具。 操--操持,带上、拿着的意思。 罢--罢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 无--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评点 这个郑国人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他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闹出了大笑话,连鞋子也买不到。而现实生活中,买鞋子只相信脚码而不相信脚的事,也许是不会有的吧?但类似这样的人,倒确是有的。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题,只从本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本本上写得有的,他就相信,本本上没有写但实际上存在着的,他就不相信。在这种人看来,只有本本上写的才是真理,没写上的就不是真理。这样,思想当然就要僵化,行动就要碰壁。 两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注释 故--缘故,这是原因的意思。 去--离去,这里是指太阳与地球的距离。 日中--太阳当顶,这是中午的时候。 车盖--这是车篷。古代,人乘坐的兽车上的篷,形状象伞,用来遮蔽阳光和雨。 盂--音于,古时一种装饮食品、敞口的器皿。 沧沧--清冷,使人感到有寒意的意思。 探汤--汤,就是热水。探汤,就是把手伸到热水里,感到烫热的意思。 决--决定,决论,就是判断的意思。 孰--文言疑问人称代词,就是“谁”的意思。 多知--知识丰富,博学多才的意思。 评点 这个故事说,人们看问题不能各执一端,而要避免主观、片面性,要学会客观地、全面地分析问题。孔子被称为圣人、天才,好为人师,但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只好被人讥笑。 拔苗助长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 悯――――耽心、忧虑的意思。 长――――生长、发育的意思。 揠――――拔的意思。 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 谓――――告诉。 病――――劳累。 予――――文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 趋――――赶去。 非徒―――不仅只是。 评点 此则寓言从反面生动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遇事如果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只能是好心办坏事。 平漫屠龙 朱漫学屠龙于支离益。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注释 屠――――屠宰,宰杀牲畜。 殚――――尽,用完用尽。 家――――家庭的财产。 技――――屠龙的本领。 评点 世界上并没有龙这种东西,但朱泙却硬要去学杀龙,结果只能是耗费光阴,所学非所用。由此可见,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 祠--音词,祠堂,封建社会中祭祀祖宗或先贤、烈士的地方。这里是祭祀的意思。 舍人--部属,在自己手下办事的人。 卮--音之,古代饮酒用的器皿。 固--固然,本来的意思。 安--文言疑问词,怎么、怎样的意思。 亡--不存在,这里是失去、得不到的意思。 战国策--我国一部古书的名称。原来只是一些零散的材料,记载我国战国时代谋士和说客的政治活动及其言辞。西汉人刘向将这些材料进行了整理和校订,按照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排列起来,一共编成三十三卷,简称《国策》。 点评: 这个画蛇添足的人,不仅骄傲,而且愚蠢,弄巧成拙,到口的酒反被别人喝了。喝不成酒事小,害人害已事大。有的人办事,总是觉得自己高明,比别人了不起,于是不顾客观实际,主观武断,失败的,不论对国家、人民或自己,都具有危害性。 狐假虎威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一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枣犹百兽之畏虎也。” 注释 荆宣王--就是楚国的国君楚宣王。他是楚肃王的儿子,名字叫良夫。 北方--指我国当是中原一带的各个诸侯小国家。 昭奚恤--人名,楚国当时著名的将领。 江一--人名,魏国人,很有智谋,当时在楚国做事。 长--音掌,长官,首领的意思。 然--就是这个样子,(回答)“对”的意思。 评点 这个故事主要的意义不在于表现狐狸的聪明,而在于揭露它的狡猾,指出:有的坏人为了欺负好人和干坏事,总要找到一种势力作为靠山,打着一块招牌,掩护自己,吓唬别人。善良的人们,要透过表象,识破这种骗术。 鲁侯养鸟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 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鸟也,非以鸟养鸟也。 注释 昔――――从前、过去的意思。 御――――指鲁侯亲自迎接的意思。 觞――――动词。敬酒的意思。 九韶―――古代舜时一种音乐的名称。 太牢―――指猪、牛、羊三牲做的供品。 脔――――切成块状的肉。 评点 世界上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纷繁芜杂的;人们做事都要看清对象,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如若不然,必然招致鲁侯养鸟的可笑结局。 叶公好龙 子张见鲁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礼。托仆夫而去,曰:“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尘垢,百舍重研,不敢休息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之好士也,有似叶公子高之好龙也。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经,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今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诗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敢托而去。” 注释 子张--孔子的学生,姓颛孙,名叫师,春秋时陈国人。子张是他的外号。 鲁哀公--春秋时代鲁国的国君,姓姬,名叫蒋。 士--封建社会里,对知识分子的泛称。 舍--音社,古代计算路程的单位,一舍等于三十里。 趼--音俭,同“茧”字,就是脚底上长出的硬皮,俗称老茧。 写--这里是用刀、笔刻画的意思。 窥--音亏窥伺,就是探望、偷看的意思。 牖--音有,窗户。 施--有意,伸出、延伸的意思。 诗--就是《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共三百零五篇,多数是民歌。这里所引的诗句,见《诗经》“小雅”的部分的《湿桑》篇。 敢--语助词,冒昧、对不起的意思,用在句子开头。 新序--我国一部古书的名称,是西汉著名经学家、散文家刘向编辑的。书中记述了许多的古代历史的故事。 评点 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 朝三暮四 宋有狙(jù)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 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已也,先诳之曰:“与若茅,朝四而暮三,足乎?”从狙皆伏而喜。 注释 狙--音居,猕猴,一种猴子的名称。 损--损失,减少的意思。 家口--本意是人口,这里是家里的粮食的意思。 充--充实,这里是满足的意思。 俄--俄顷,不久的意思,表示时间短暂。 匮--音溃,缺乏,不够的意思。 驯--音寻,驯服,顺从的意思。 诳--音狂,欺骗,瞒哄的意思。 若--文言人称代词,就是“你”、“你们”的意思。 茅--音叙,橡实,一种粮食。 评点 这个故事原来的意义,是揭露狙公于弄的骗术,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防止被花言巧语所蒙骗。但是后来,这个故事的意义有了些变化,被引申为反复无常,用来谴责那种说话、办事经常变卦、不负责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