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金华有多大?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8-17 10:58:30
热度:

金华有多大?【专家解说】:金华的城乡建设虽然历史悠久,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其发展速度却比较缓慢。金华城乡之间的建筑物多呈低矮破旧之状,1949年金华市区的建成区面积仅为1.86平方千

【专家解说】:金华的城乡建设虽然历史悠久,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其发展速度却比较缓慢。金华城乡之间的建筑物多呈低矮破旧之状,1949年金华市区的建成区面积仅为1.86平方千米,道路长度1.3千米,整个城区连宽3.5米以下的小街小巷加在一起,道路长度也不过10.5千米,人均居住面积只有5.6平方米,基础设施落后,绿地面积稀少,供水、环卫、公交等市政公用事业则是一片空白。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人民政府逐步加大城乡建设力度,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建设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而突飞猛进。从2000年开始,金华市政府和建设主管部门抢抓国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等机遇,大胆改革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积极组建城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和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加快城市建设速度,仅金华市区每年就有数十亿元建设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委、市政府还适时地提出了“提升工业化、加快城市化、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全市上下围绕建设浙江中西部城市和浙中城市群目标,通过“改旧城、美环境;建新区,提档次”等手段,努力构建城市的道路框架、绿化生态、城市景观、城市保洁系统,认真做好“吃(供水、燃气)、住(房屋、小区)、行(道路、公交)、乐(广场、公园)”四篇文章。通过“加强规划、注重建设、讲究美观”来提升乡镇建设水平;通过抓建设行业管理,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使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市区建成区面积由1995年的23.1平方千米扩大到了2005年底的66.5平方千米,浙江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的雏型已初步显现,已成为浙闽赣皖四省九地市协作区的龙头城市。 道路 建国初期,市区的道路窄而弯曲,高低起伏,没有人行道和地下管道(线)设施,多为青石板和石子铺设。新中国成立后,城市道路不断发展,1995年以来,道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市政府加快路网建设,积极搭建环路经济,不仅10多条断头路逐一打通,10多条城市干道得以拓宽改造,而且对长达20千米的内环路按现代城市标准进行了全面改建,还新建了45.04千米的二环路,路宽均达80米,拉开了131平方千米的道路框架。其中长达15千米的城市中轴线——八一街(含迎宾大道),北已延伸至尖峰山脚与国家风景名胜区双龙对接,南伸到湖海塘畔与南山自然生态区亲近。道路由1995年底的长176千米、面积169万平方米,扩大到2005年底的长488.05千米、面积1197万平方米。 桥梁 建国初期,市区桥梁仅有9座。1992年,随着金华城市向江南发展,以及浙赣铁路城区段的各道口改建成公铁立交桥,市区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城市桥梁的数量快速增长,档次逐步提高,城市各类大小桥梁由1995年的34座,增长到2005年的90座,其中立交桥16座。内环北路三层公路立交桥和“华东第一拱”双龙大桥等一大批现代化大型桥梁相继建成,市区“三江”上新建改建了10多座造型各异的桥梁。 供水 1961年前,市区居民的饮用水均取自井水和婺江等江河水。东市街水厂建成后,市区供水事业不断发展,先后又建成了河盘桥水厂和山嘴头水厂,并实施了沙金兰引水工程,新建了金沙湾水厂,让市区人民用上了来自几十千米外的沙畈水库优质自来水。2005年底,市区供水管道长696千米,日生产能力达54万吨,用水普及率100%。同时,市属各县(市)城区居民也先后饮用上了来自各地水库的优质自来水。 排水 新中国成立后,市区的排水系统才逐步建立完善,并从雨、污合流排放改为分流排放,1989年建成第一条污水截流干管,将市区的部分污水管纳后经管道排入婺江。2002年,建成金华市秋滨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8万吨。2005年,市区排水管道总长964.78千米,年污水排放量为5225.2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34.55%。 供气供热 1985年以前,市区除了驻金部队建有燃气站外,市民们都以柴火和煤饼为主要燃料。1988年,市区建成首座石油液化气储配站后,市民逐渐普及用液化气为燃料。1997年后市区江南、江北先后建成管道液化气站,2004年,江南又建成管道天然气供应站,江南部分居民改用天然气取暖烧饭。2005年,市区液化气供气总量15215吨,用气户数13.5万户,天然气供气总量164.54吨,用气户数9809户。 金华是全省实行供热较早的城市之一,1996年,市开发区利用热电厂的热量开始向市区江南的工厂单位供热。2005年,供热能力达150吨/小时,供热面积 10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3万平方米。 公共交通 金华解放时,整个城区仅有10余辆人力黄包车和几乘名叫“过山龙”的竹轿作为交通工具,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始有人力脚踏三轮车供人代步之需。1977年,城区公交车正式开通营运,20世纪80年代,出租车开始在市区营运。至2005年,市区共开通公交线路54条,有公交车辆449台,出租车862辆。 环境卫生 民国时期,市区虽配有少量清道夫,设置木置垃圾箱,但环境卫生极差,露天粪缸遍布,沟渠污水四溢。新中国成立后,加快环卫设施建设,成立了环卫管理和实施机构,落实专项经费,逐步扩大清扫保洁面积,建立垃圾填埋场统一消纳垃圾。金华发明的生态公厕不仅获得了国家专利,并在全国推广。2005年,市区道路清扫保洁面积已达620.8万平方米,清运生活垃圾量21万吨,开放公厕153座。并通过了国家卫生城市的考核验收。 园林绿化 建国初期,市区除天宁寺、侍王府和极少数私人宅邸有园林、花园之外,比较像样的只有一个中山公园。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加大绿化建设力度,先后建造了人民广场、城墙背花木基地、解放门绿地、八咏滩绿地、火腿公园等。90年代以来,市区园林绿化加速发展,提出了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目标,编制了金华生态市建设规划,增加资金投入,使园林绿化的规模、档次不断提高,其中生态建筑已成为市区的一大亮点。至2005年底,市区的高品位广场公园已达29个,园林绿地面积已达2226.9公顷,绿化覆盖率37.7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01平方米。 房屋建设 1949年,市区最高建筑为四层高的杭江旅社,城区各类房屋总建筑面积为4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30.6万平方米,市民的人均居住面积只有5.6平方米。为此,各届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房屋建设,为解决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还先后建设了直管公房、安居工程、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来保障,房屋建筑面积每10年都要成倍翻番,特别是经过1992年至1995年和1998年至2004年两个房地产开发高潮期, 2005年,市区商品房施工面积450.0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05.30万平方米,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24.69平方米,名列全省地级市之前茅。 新区建设 为加快市区城市建设步伐,1992年市政府报经省政府批准后,在江南设立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1994年又设立了金磐扶贫经济开发区。2002年,市政府按照市区“一中两翼两三角”的规划布局,在突出“一中”:市中心区块的南伸北延和旧城改造的同时,积极安插“两翼”:设立金东新区和婺城新区;努力开拓“两三角”:金三角和金西两个开发区,使市区经济和城市面积迅速提升,一片片现代化的新城区拨地而起,其中仅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成区面积就已达28平方千米,被誉为“绿水新城、文化新城”的金东新区已成为市区城市建设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