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什么是三线建设?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8-17 10:53:05
热度:

什么是三线建设?【专家解说】:我国“三线”建设的概念 所谓"三线"的范围,一般的概念是,由沿海、边疆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三道线。一线指位于沿海和边疆的前线地区;三线指包括四川、贵州、

【专家解说】:我国“三线”建设的概念 所谓"三线"的范围,一般的概念是,由沿海、边疆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三道线。一线指位于沿海和边疆的前线地区;三线指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西部省区及山西、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省区的后方地区,共13个省区;二线指介于一、三线之间的中间地带。其中川、贵、云和陕、甘、宁、青俗称为大三线,一、二线的腹地俗称小三线。根据当时中央军委文件,从地理环境上划分的三线地区是:甘肃乌鞘岭以东、京广铁路以西、山西雁门关以南、广东韶关以北。这一地区位于我国腹地,离海岸线最近在700公里以上,距西面国土边界上千公里,加之四面分别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太行山、大别山、贺兰山、吕梁山等连绵山脉作天然屏障,在准备打仗的特定形势下,成为较理想的战略后方。用今天的区域概念来说,三线地区实际就是除新疆、西藏之外的中国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 以"三线"建设为核心的西部开发      对西部地区的第二次大规模开发要算是"三五"时期开始的"三线"建设了。"三线"建设与对当时国际形势的估计是密切相关的。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对中国一直实行军事和经济封锁的政策,在中国周边建立了半月形军事包围圈,但当时"苏联老大哥"还与中国人民站在一边,对中国进行了真诚的援助。但是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把中苏两党之间的思想分歧扩大到国家关系方面,不断对中国施加压力。1960年7月16日,苏联政府背信弃义,突然照会中国政府,单方面撕毁了对中国的援助合同,井决定自1960年7月28日到9月1日,撤走全部在华苏联专家,井向中国逼债,妄图以此迥使中国就范,把中国纳入它的全球战略轨道。同时在中苏边界不断对我国进行武装挑衅,进犯我国的领土,煽动边民叛逃。在采取种种手段都达不到目的的情况下,公然走上了联美反华的道路。]963年7月25日,苏联同美国、英国在莫斯科签订了旨在限制中国等无核国家发展核武器的条约,即《关于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试验的条约》。而同时,美苏在世界上挥舞着核大棒,扬言耍对中国进行核打击。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苏对立已发展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数千公里的中苏边境线上一片紧张气氛。印度尼赫鲁政府也乘机向中国提出领土要求,并派部队入侵我国。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我国领导人借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联的工厂都在欧洲地区,在后方没有建立战略基地而受到希特勒攻击的教训,做出了备战备荒,建设"三线"的决策。      一、二、三线的划分,主要考虑国防与国防建设的需要,同时也考虑经济建设的需要。也就是说,一、二、三线的划分,不纯粹是军事的考虑,在可能的范围内,也考虑了经济的合理布局。按此项原则,"三线"地区大致是以甘肃省的乌鞘岭以东、山西省雁门关以南,京广铁路以西和广东省韶关以北的区域的广大地区。共范围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七省(区)的全部或大部分地区,以及河南、湖北、湖南、山四省的西部地区,共约31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3。其中又分为西南"三线"和西北"三线"两大片,西南"三线"包括四川、贵州、云南三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湖南西部(湘西地区)和湖北西部(鄂西地区)。西北"三线"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省(区)的全部或大部以及河南西部(豫西地区)和山西西部(晋西地区)。"三线"建设的布点与选址原则是靠山、分散、隐蔽、大分散、小集中。1965年"三线"建设拉开帷幕,1966年全面展开。1966年开始的第三个五年计划,以加快"三线"建设特别是国防工业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建设西南和西北的"三线"工程项目,其中西南"三线"又是重中之重。"三线"建设的重点项目有:修筑连接西南的川黔、成昆、贵昆、襄渝、湘黔等几条重要交通干线,建设攀枝花、酒泉、武钢、包钢、太钢等五大钢铁基地以及为国防服务的10个迁建和续建项目;煤炭工业重点建设贵州省的六枝、水城和盘县等12个矿区;电力工业重点建设四川省的映秀湾、龚嘴,甘肃的刘家峡等水电站和四川省的夹江,湖北省的青山等火电站;石油工业重点开发四川省的天然气;机械工业重点建设为军工服务的四川德阳重机厂、东风电机厂,贵州轴承厂;化学工业主要建设为国防服务的项目。1965-1975年的11年,是"三线"建设投资比较大的时期。1966-1975年的"三五"、"四五"期间,累计向"三线"地区投资1173.41亿元,"三五"期间"三线"建设投资额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高达52.7%,"四五"期间下降到41.1%。      "三线"建设是当时特有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的产物。由于当时面临苏联巨大的军事威胁,"三线"建设的核心是国家的国防安全,不能将经济建设放到主要地位,因此,无论在纵向上与建国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比,还是在横向上与同时期的东部地区比,经济效益是比较低的。由于"三线"32厂远离大城市,不自己建设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就不能生存,因而从一开始这些企业的各种社会保障、后勤服务一应俱全,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尽管如此,"三线"建设对于促进内地经济发展、改善经济布局起了很大的作用。    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西部开发      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加快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战略决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三次对西部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开发。实施这一战略,是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20世纪80年代,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一个大局,就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使之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比如本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就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生产力不发达,要在一个时期实现同步富裕、同等富裕是不现实的,必然会有的先富起来,有的后富起来。在发展战略布局上,必须有全盘的构想。      与此相适应,在生产力布局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经历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演化过程。20世纪80年代初期,理论界提山了"梯度推移"理论。梯度推移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我国地域空间经济发展水平可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带,巾、西部地区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技术力量薄弱,资金不足,大多数地区处于"中间技术"地带,有的甚至处于传统技术地带;而沿海和部分中部地区则具有"先进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力量。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时序选择应当是:由东向西,按技术梯度,使"先进技术"地带逐渐向"中间技术"地带。"传统技术"地带推移。随着经济发展,通过转移的加速,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梯度推移理论提出之后,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政策制订上,都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七五"计划对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战略的阐述,侧重点也与梯度推移理论的含义基本相同。比如东部沿海地区的目标是"大力   开拓新兴产业,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使产品向高、精、尖、新方向发展";中部地区要"加快电力、煤炭、有色金属、磷矿、建筑材料的开发和建?quot;,"加快长江中游沿岸地区的开发,使之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布局由东向西逐步转移的重要纽带";西部地区则是"大力提高各族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为进一步开发建设作好人才准备"。      "七五"以后,由于实行了由东向西逐步梯度推移的政策,业已存在的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拉大。从"九五"开始,国家逐步实行了缓解东西部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其他设施建设项目;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增强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实行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加快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步伐,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强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联合与技术合作等。      1999年6月17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西安举行的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说,现在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应该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明确提出,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抓紧研究西部地区大开发。江泽民总书记强调,加快开发西部地区,对于推进全国的改革和建设,对于保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是一个全局性的发展战略,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社会意义。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从现在起,这要作为党利国家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了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指示精神,1999年8月,朱镕基总理先后赴西部六省区实地考察和调研。1999年11月15-17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八个方面具体部署了2000年的经济工作,其中一项就是:抓住时机,着手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2000年1月19-22日,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在京召开了西部地区开发会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集中力量抓好关系西部地区开发全局的五项重点工作,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快人才培养。至此,西部大开发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第三次西部开发与前两次西部开发显著不同的地方是,这次西部开发是在我国赢得了宽松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改革开放20年取得了丰硕成果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因而,可以按照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实施西部开发的具体措施。这次开发还面临着世界新技术革命、国际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的巨大机遇,因而可以实现跳跃性发展。现在,我们已经摈弃了计划经济模式,经济体制正在实现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因此,西部开发不能沿用以前的模式,必须要有新的思路。借鉴我国西部开发史上的经验教训无疑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