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生物质覆盖对土壤生物的影响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8-17 10:48:54
热度:

生物质覆盖对土壤生物的影响【专家解说】:中国人工林保存面积已超8亿亩 森林覆盖率达18.21% 2007年8月22日,首届中国生态小康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举行。下午14:30

【专家解说】:中国人工林保存面积已超8亿亩 森林覆盖率达18.21% 2007年8月22日,首届中国生态小康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举行。下午14:30,举行生态小康总论、循环经济专场、节能减排专场。中国网进行现场直播。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办公室主任曹清尧就我国的生态生态现状及建设目标作了精彩演讲。 他首先介绍了我国生态建设取得的成绩。我国造林绿化事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人工林保存面积已经超过8亿亩,森林面积达26.3亿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21%。全国初步形成了以工程造林为主体,社会造林和义务植树共同发展的造林绿化新格局。 中国生态建设目标:2010年森林覆盖率超19% 曹清尧指出,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我国生态建设的目标是:力争到2010年,使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19%以上,大江大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和主要风沙区的沙漠化有所缓解,全国生态状况整体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林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到202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重点地区的生态问题基本解决,全国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林业产业实力显著增强;到205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基本实现山川秀美,生态状况步入良性循环,林产品供需矛盾得到缓解,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中国计划造林任务超过10亿亩 总投资达数千亿元 重点林业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曹清尧指出,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相继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等六个林业重点工程,规划范围覆盖了全国97%以上的县,计划造林任务超过10亿亩,总投资达数千亿元。 国家林业局曹清尧:森林缺乏导致中国六大生态危机 曹清尧指出,由于历史原因,及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我国生态条件十分脆弱,尤其是,我国森林资源稀少,人均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仅分别为世界的1/4、1/6。由于森林的缺乏,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影响当前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六大生态危机。 生态危机之一:沙漠化。沙漠化居全球生态危机之首,正在逐步从生态危机延伸为生存问题、贫困问题、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心腹之患。全国荒漠化土地达26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9%,沙化土地17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8.2%,全国有4亿人口直接饱尝沙害的痛苦。 生态危机之二:水土流失。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1/3,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其养分相当于4000万吨化肥。全国8.2万座水库总库容的三分之一被泥沙淤积。过去50年中,因水土流失而损毁的耕地在270万公顷左右,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特别是农村的发展。 生态危机之三:干旱缺水。半个世纪前,鲁迅先生说过一句非常深刻的话:“林木尽伐,水泽湮枯,将来的一滴水,将和血液等价。”由于森林锐减和湿地退化,形成了世界性的水荒。全球60%的陆地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1/3的人口生活在中度或重度缺水环境之中。我国是世界上的贫水大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全国约有400个城市供水不足,缺水60亿吨以上;农村居民有4300多万人饮水困难,农作物年均干旱面积达到3.8亿亩,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300亿元。 生态危机之四:洪涝灾害。俗语说“穷山必有恶水”。近些年来,洪涝灾害肆虐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十分严重。由于森林被大量砍伐,孟加拉国洪水灾害由历史上每50年1次上升到20世纪后期的每4年1次,我国长江流域过去500年共发生53次大洪水,而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就发生了近20次。 生态危机之五:物种灭绝。根据专家测算,由于森林的大量减少和其他种种因素,现在物种的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从1900年以来,人类大概已毁灭了已存物种的75%。1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30年中,全球野生动物的数量减少了35%。我国处于濒危状态的动植物物种数量为总量的15—2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生态危机之六:温室效应。近100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30%以上,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北极地区的冰盖因此减少了42%,海平面上升了约50厘米。1960年以后,由于温室效应,全球气温上升了0.5-0.7度。 中国建湿地自然保护区473个 45%得到有效保护 自然生态保护工作得到有力加强 曹清尧介绍说,全国林业系统管理的自然保护区达到1700多个,面积18亿亩,占国土面积的12.49%,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大熊猫、兰科植物等15大物种被纳入国家重点保护项目,建立野生动物拯救繁育基地250多处、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保育基地400多处和规模培植基地1000多处,大量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形成了稳定的人工种群,物种资源稳中有升。湿地保护成为亮点,目前共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473个,现有自然湿地的45%得到有效保护。 06年林业总产值首超1万亿元 十五林业科技贡献率达35% 2007年8月22日,首届中国生态小康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举行。下午14:30,举行生态小康总论、循环经济专场、节能减排专场。中国网进行现场直播。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办公室主任曹清尧就我国的生态生态现状及建设目标作了精彩演讲。 林业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曹清尧说,林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聚集度不断提高。2006年林业总产值首次超过1万亿元。除木材、人造板、干鲜果品、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森林旅游等传统产业外,林业生物柴油、生物酒精和生物发电等生物质能源等新兴产业已显示出勃发的生机。 林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十五”期间,共到位各类林业建设资金2120亿元。林业科技贡献率达到35%。形成了以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防沙治沙法、退耕还林条例等为框架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 1998-2006年中央投入870多亿元用于生态建设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胡恒洋说,针对上个世纪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当中出现的生态日益恶化的情况,1998年,国务院制订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从那以后,结合1998年开始发行建设国债以来,我们开展了史无前例的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工作。 1998年到2006年,我国在中央政府安排的国债投资,用于生态建设的投入达到了870多亿元,用于林业的生态投资达到了20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农业方面的草原保护、水土保持保护,全国用于生态环境建设的不亚于数千亿元。 我国建设投资的主要任务是基础设施建设。1998年以来,相继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风沙源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例如从1999年开始,国家已经安排退耕还林1.39亿亩,中央累计投入1300多亿元。 追问: 。。。。恩,有联系吗?可以详述下吗? 回答: 可以追问… 追问: ...看着我有点糊涂。。详述下,哥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