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期的杜甫的诗风有什么不同?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8-17 08:13:45
热度:
不同时期的杜甫的诗风有什么不同?【专家解说】:杜甫不同人生际遇中的诗风的变化 2007年09月03日 星期一 20:15 《望岳》赏析:杜甫不同人生际遇中的诗风的变化杜晓勤:各位网
【专家解说】:杜甫不同人生际遇中的诗风的变化 2007年09月03日 星期一 20:15 《望岳》赏析:杜甫不同人生际遇中的诗风的变化杜晓勤:各位网友大家好,下面我们具体欣赏一下杜甫创作的诗歌,下面来看《望岳》这首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杜甫早年的作品,杜甫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落第之后开始漫游齐赵,这首《望岳》诗就是在开元25年去泰山时所作,泰山为五岳之首,近岳而望,尚未登岳,所以题为《望岳》。这首诗描绘了泰山高大磅礴的气象,以及想像自己登顶后的心情,洋溢着年轻人特有的蓬勃向上的朝气。除了这首诗,杜甫还写过两首《望岳》诗,分别是中年游华山和晚年游衡山的作品,由于不同的人生阶段和际遇,可以看到杜甫诗风的转变。因为诗人还没有登上泰山,而只是在泰山的脚下,向往着登上泰山,禁不住问同行的人“岱宗夫如何?”泰山怎么样呢?是一座什么样的山呢?当然诗人知道泰山是一座什么样的山,所以他自问自答,说“齐鲁青未了”。齐鲁大地郁郁葱葱,一片平川,而站在泰山之上就可以远望俯瞰齐鲁大地。岱宗怎么样呢?可以登上山顶,远望一望无际的齐鲁平原,泰山就是这样的一座山。是在一片一望无际的平原之上,陡然耸立的这么一座山。“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写的是泰山之美之高。天地造化,为人类为人间造了这么一座美丽的大山。又因为泰山之高,所以泰山之南之北,阳坡和阴坡呈现出不同的光景,阳面是白天、是早晨,阴面则因为高山的阻挡、山峰的阻挡,以致于光线昏暗,像黄昏一样,既说了泰山之高之大,又为我们描述了泰山南北的这种奇妙的景象,而这些是诗人在山下就能够远望得到的,就能够看得到的景色。所以第一句、第二句和第三句、第四句都是诗人站在山下远望的情景,所看到的美丽的景色,但是到第三联、第五和第六句的时候,诗人就开始想象自己登上泰山之后的那种感受了。他说“荡胸生层云”,假如我现在站在泰山之巅的话,泰山的山顶上云朵飘荡,站在如此之高的峰巅,我一定会禁不住心潮澎湃,激情汹涌在心中,就像白云朵朵飘荡在泰山之巅一样。这时再往远处看,归巢的飞鸟在浩渺的天空中飞向远方,以至于自己要睁裂眼框才能目送归鸟的远去。既然登上山顶可能会看到这样壮美的景色,诗人就下决心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无论泰山怎么的难登,我也要登上泰山的峰顶,只有这样才能俯瞰群山,饱览天地秀色。这样一首诗因为写于诗人的青年壮游时期,因而充满着热情,充满着理想和憧憬。而从这首诗的结构来看,前面是向岳而望,面对着泰山,远望着悬想着自己登顶之后会看到的壮美的景色,使得诗人不由得向往、憧憬,然后登顶。而登临绝顶之后心胸荡漾,归鸟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把诗人登顶之后心潮澎湃激动万分的情景表现得很生动,这首诗锤炼字词出神入化,像“生”和“入”都用得很好,“割”很有力度很深刻。诗人并没有拘泥于细小景物的描写,不是着眼于局部,而是大笔泼墨,从宏观着眼,显得气宇轩昂,大气淋漓、元气充沛,令人读了之后感觉很有气势、很壮观。杜甫之后还写过两首《望岳》诗,我们不妨进行一下比较。诗人中年写过游华山的诗,七律,意境也完全不一样。望岳(西岳)西岳崚嶒竦处尊, 诸峰罗立似儿孙。安得仙人九节杖, 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 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後, 高寻白帝问真源。这首《望岳》是望西岳华山而写,显然不像写泰山那样,从大处着眼,如此壮观,用的比喻也和写泰山的不一样。写泰山的那一首是“齐鲁青未了”,以意取胜,没有直接描写泰山之高大。但是这首诗写华山的是直接描写,说西岳崚嶒,又说周围的那些小山峰像儿孙一样拱卫着华山主峰,用儿孙来比喻,没有诗人写泰山那样那么有神韵和有气势。写泰山时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也是说泰山的主峰如此高大,可以俯瞰周围的小山峰,但是这里用“似儿孙”来比喻华山主峰旁边的小山峰,就显得有些气势不够,(描写和比喻都较平较俗)而且诗人用了许多具体的地名来写华山,“安得仙人九节杖”等都是华山的地名,用实际的地名就显得太坐实了,而没有写泰山时那样浪漫和超脱。而且诗人在这个时候,登山的热情也不像年轻时登泰山时那样充满着信心。登泰山时有一种坚强的意志和人生的热情,但是到了华山脚下,诗人已经中年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年轻时那么多的热情了,所以诗人说,“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诗人不想马上登华山,只是想等秋天凉爽之后再去登一下华山,这种登山的想法已经不太急切了。他在晚年所写的望衡山诗呈现出另外的艺术风貌。成为了排律,多达14韵,28句,篇幅加长,表现的内容也和他写泰山和华山的两首《望岳》完全不一样了,诗人在这首望衡山的诗里更注重神话传说、祭祀礼仪的东西。望岳(南岳)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欤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巡狩何寂寥,有虞今则亡。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紫盖独不朝,争长崇相望。恭闻魏夫人,群仙夹翱翔。有时五峰气,散风如飞霜。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牲璧感衰俗,神其思降祥。在这首诗里杜甫着重描写了南岳衡山的神仙传说,虽然这座山充满着神仙之气,是一座灵山,但是诗人也仍然没有马上去攀登,而且他这种攀登此山的欲望更不及中年时想要攀登西岳这么强烈了。《望岳》(西岳)中说“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想等秋天凉爽之后再登。而这里说“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直接说没有时间攀登这座山峰,老人已经没有攀登山岳的欲望,而只是在心中礼拜它而已。从三首望岳诗我们可以看出,杜甫诗歌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风格和心情。《春望》是杜甫五律的代表作下面再看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诗写于至德二年(757),这个时候诗人杜甫还陷于安禄山军队所占据的长安,诗人望见山川和草木的感触,表现了战乱和家书不易得到的心情。诗人把国事和家事融于一诗之中,思家心切,正是爱国情深,而感家流离,正是哀国残破之情的流露。这首诗写得情景交融,意在言外,是杜甫五律的代表作。前几讲我们在讲杜甫被困长安的时候,说他行动还比较自由,没有被胡兵所拘押,他还有游览访友的自由,而且也写了《哀王孙》、《哀江头》这样的诗作,而这首《春望》也是杜甫春天时在长安独自游览、观赏春光的流露。虽然国家残破了,处于战乱之中,但是山河依在,山山水水依然故我,青山还是那个青山,绿水还是那个绿水,并没有因为战乱而青山不在,绿水不流。而长安城中虽然被安史叛军所占领着,烧掠抢夺,无恶不作,但是长安城中春色依然像往年一样到来了。草木也依然长得那么郁郁葱葱,但是物是人非,面对这样美丽的春景,观景人的心境却和往年不同了,以前是在太平盛世游春,感受着春天的美好,大家心情舒畅愉快,但是现在却是国破家亡。长安是被安史叛军占领的沦陷区,这个时候再看到春花露水,春天绽放的花朵上的露珠,就不再象以前那样晶莹美丽,而是好像诗人眼中的泪水一样,好像看到花朵也在流泪了。因为时局是如此的动荡,时局是如此的不堪回首。国家破亡了,何时才能恢复山河?何时才能过上以往那样安居乐业的生活呢?这个时候再看到鲜花,就不由得想起昔日安宁的生活,就更加为眼前的这种国破丧乱而伤心。“恨别鸟惊心”,这个时候再看到天上的飞鸟,鸟儿可以在天上自由的飞翔,而人却被封锁在长安城中,没有自由。这是一幅多么让人惊心的画面。安史之乱爆发之前,人们在江边散步的时候,听到鸟的叫声是多么欢快,我们的心情多么的欢愉,这个时候听到鸟的叫声,却不由得让我们心惊,为什么?因为鸟儿能够自由的飞翔,能够飞出长安城进进出出,能够在蓝天中翱翔,能够飞向远方,飞到远在城外的家人的身旁去,而自己呢?却像笼中鸟被困于长安城中,多长时间没有能够得到家人的消息了!所以一见到鸟儿在那里自由的飞翔,快乐的鸣叫,就不由得更让诗人感到内心的伤痛。所以诗人接下来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争打了三个月了,一直没有停息,因为战争阻隔,自己和家人的联系也断绝了不止三个月,这个时候的一封家书是多么的宝贵,多么的难得。而在这个时候,诗人又感到自己已经越来越老了,“白头搔更短”,因为担惊受怕,妻离子散,国破家亡,诗人种种忧愤,使头发变得越来越花白了,越来越稀疏了,以至于稀疏得快不能插上簪子了。所以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的感情,诗人看到的是山河破碎,触景伤怀,热爱祖国,思念家人,而且寄托着内心的情怀,寄情于物。整首诗沉郁顿挫,每一句都能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心中无限的哀痛,但是诗人又没有完全的倾泻出来,而是以一种含蓄、委婉的方式曲折地表露出来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达诗人对国家的感情,用“花溅泪”、“鸟惊心”来说明诗人心中的惶恐和惊惧,用“家书抵万金”的夸张来说明对家人的思念,用“白头瘙更短,浑欲不胜簪”来反映诗人为国破家亡伤怀的这种心境。整首诗一脉贯通而又不平直,情景兼具而又言辞朴实,格局严谨而不板滞,以五律近体而写得气韵浑厚,是前人少有的。这首诗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成为后来无数个仁人志士在战乱时期盼望和平、和家人团聚的感情寄托。“生平第一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刚才我们欣赏的是杜甫的《春望》,写的是他在战乱中盼望胜利,感慨国破家亡的心情。下面再欣赏一首杜甫得知战争快要结束,胜利的喜讯传来后心情的一首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首诗作于广德元年,这个时候诗人已经52岁了。唐军在洛阳横水附近打了大胜仗,收复了一些失地。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人纷纷投降,第二年广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杀,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当时正漂泊在梓州的杜甫听到这个好消息之后,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而且诗人在题下有一个注脚“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就是写他听到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心情。“剑外”就是剑门关外,诗人在此泛指蜀中地区(今四川地区),蓟北就是蓟门以北,就是现在的北京附近,当时安史叛军的老巢。“剑外忽传收蓟北”,诗人在剑门关外听到官军收复蓟北的消息后,“初闻涕泪满衣裳”,诗人禁不住涕泪纵横,哭起来了。一般来说,人在大喜之时,常常会喜极而泣,高兴得禁不住哭起来。所以诗人用“初闻涕泪满衣裳”来表达自己听到这个好消息之后高兴至极、心中欣喜的心情,而且不仅仅是诗人自己是那么的欣喜,他的妻子和孩子也一扫往日愁容,“却看妻子愁何在”,看看妻子和孩子,他们以前的愁容哪里去了?一扫而空。胜利了,漫长的战争、残酷的战争结束了。这个好消息是以前所没有想到的。所以一家老小高兴得不得了,再也不会为之发愁了。诗人紧接着想到,既然战争结束了,那么我们就不用再这样在外漂泊了,我们可以回老家了,所以就要收拾行李了,“漫卷诗书喜欲狂”,自己禁不住开始收拾起散乱在房中的书籍,高兴得都要发狂了。从这个细节,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一个老病之身的杜甫在得到官军的捷报之后,马上又重新振作起来,向往着回到东京田园之后安居乐业的动人场面,诗人心中是多么的高兴啊,是“喜欲狂”,狂到什么程度呢?狂到下面的诗句也是以一种近乎疯狂之情的流露:“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在大白天,诗人都要引吭放歌,而且要借着酒来唱歌。一般来说,在晚上喝酒是正常的,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亲朋之间把酒言欢是人之常情,但是在大白天喝酒唱歌是多么奇怪啊,可见诗人欣喜若狂的程度。“青春”有两种说法,学界通常的说法是,“青春”是和“白日”相对,指美好的春天。诗人说我在白天要放歌纵酒,在春天的大好风光中回到自己的故园和家乡。另外一种说法,这里的“青春”是美酒的名称,是说他要带着青春酒,一路纵酒放歌,返回故园。这两种说法都能够说得通,都可以反映出诗人激动欣喜的心情。最后两句诗人用了四个地名,按理说,出蜀应该是先出巫峡,然后是巴峡,然后是襄阳和洛阳,杜甫对沿途的路线、行经的地点先后顺序不会不知道,但是诗人太高兴了,禁不住就吟诵而出“即从巴峡出巫峡”这样地点前后错乱的句子来,但这恰好显示出诗人因为激动不己,思维太快,以致字句错乱了。“便下襄阳向洛阳”,诗人从蜀中回老家,一路上也不会只经过巫峡、巴峡和襄阳,但是诗人无暇考虑那些小地方,归心似箭,似乎出峡后只需经停这三站就可以回到故乡洛阳了,这反映出诗人当时多么欢快和欣喜的心情啊。这两句的句式结构,“即从”、“便下”,如此的快捷,用流水对反映出诗人急切返回家乡,安居乐业,享受战争胜利成果的欢畅的心情。整首诗写了诗人忽闻捷报喜极而泣的心情,而诗人又一反常态,出于狂放。我们知道杜甫大多数时候是比较深沉的,比较老成的,但是诗人在这里却用了一个“狂”字作为诗眼,处处写他喜极而狂的情景。“白日放歌”是喜而狂,“放歌纵酒”也是,“青春作伴”一路饮酒回故乡,也是喜极而狂,最后两句如此快速的路程,也是喜极而狂,这种地名的联用显得一气流注,诗歌的节奏显得迅捷而有气势。诗人用词很准确,欲、何、须、好、即、便这些连接词的运用就使得整首诗气脉相连、一气流转。清代杜甫研究专家王嗣奭《杜臆》中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他人决不能道”。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说,此乃“(老杜)生平第一快诗也。”通过这首诗我们知道杜甫也有畅快淋漓的时候,喜极而狂的时候,只是甚少(如果和李白相比的话)。《登高》是杜诗七言之冠下面再看杜甫老年所作,百感交集,慷慨激越的诗,就是《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诗写于767年,杜甫正寄居于夔州。从755年开始流浪漂泊,倍尝生活艰辛,八年之中一直过着流浪漂泊的生活。到公元767年的时候,虽然安史之乱结束四年了,但是地方军阀互相火拼,国家仍然一片混乱。这个时候,杜甫已经是一位漂泊受难饱经沧桑的65岁的老人了,他感受到了安史之乱的沧桑,时代的混乱,家道的衰败,也感受到了仕途的坎坷,晚年生活的艰辛,百感交集,写出了这首被称为杜诗七言之冠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风是秋天的急风冷风,天是高天凉天,猿啸是哀鸣阵阵。急促凉冷的秋风吹拂着大地,高远清寒的天空,都让人感觉到秋天的一种寒意。耳边听着阵阵猿猴的哀鸣,不由得心生百种哀感。“渚清沙白鸟飞回。”再往江边看,江水那么的清澈,沙子那么的洁白,但是飞翔在沙上的鸟儿被疾风吹打得斜歪着身子,都快要被吹转回来了。可见当时江边的风是多么的大。在这样又大又急又冷的秋风的吹拂之下,诗人眼前看到的又是无边的纷飞的落叶。“无边落木萧萧下”,枯黄的树叶在狂风吹拂下发出萧萧的声音。“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水在狂风鼓动下滔滔滚滚而来。在如此的情景下,长江边,听着这种波涛声,看着这种落叶景,诗人心中产生了什么样的感受呢?即使是一般的正常人,在这种秋景秋风秋声的包围环绕下,也禁不住会感受到秋天的肃杀哀怨之情,更何况诗人此时的境遇又是那样的悲惨。前四句写景,接下来诗人就要抒情了,抒发内心的感慨了。“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是离乡之万里,漂泊之万里,无所依靠寄人篱下的万里。悲秋,本来就是秋天,让人感到悲怨。这不是在自己的故乡,是作客他乡为思乡之情所苦时,所感到秋天的悲怨之气。作客他乡寄人篱下,这种际遇本身就很凄惨,而且是经常要碍于时局动荡、人事变动等各种因素,不停地漂泊、流浪、迁徙的万里旅途,诗人一直没有安定感,怎不使人心生悲怨呢?这一句写诗人万里漂泊,常常流离失所的漂泊的际遇。接下来写自己的身体, “百年”就是老年,诗人年纪很大了,是一个衰老之身,而且不仅仅是一般的衰老之身,是多病缠身的衰老之身,是老病交加。年纪既老,身体又多病。可见诗人是拖着颤巍巍的老病之身登上高台的,放眼望去又是一片肃杀的秋景,诗人怎不心生悲怨?退一步讲,如果此时有朋友陪伴,和诗人一起登高远望,也许心情还会好一些,还可以互相安慰一下。但现在是诗人“独登台”,是孤独地登上高台,极目远眺。这两句诗从十个方面诉说了诗人此时的心境。“万里悲秋常作客”这是五个意思,“百年多病独登台”又是五个意思。可见诗人是百感交集,各种悲怨因素都集中到一起,造成了这种悲愁哀怨的心境。在这样一种心境下,诗人登台之后当然就感慨万分了。“艰难苦恨繁霜鬓”,国难、家仇、离乡之远、漂泊之艰、生活之难、多病之躯、悲秋之气、孤独之心,这一切的一切,所有的所有,这些辛苦、这些愤恨,所有的这种愁怨,都使得诗人的鬓发变得霜白,而且白发越来越多了,“艰难苦恨繁霜鬓”的“繁”是动词。“潦倒新停浊酒杯”,潦倒指诗人的身体很不好了,病情很严重了,也有人说是指诗人境况潦倒不济。诗人说,因为自己生了病,病得很厉害,以至于连一杯可以浇愁的浊酒都喝不了了。这是多么的悲惨啊!俗话说“借酒浇愁愁更愁”,那么无酒浇愁、不能喝酒浇愁,是不是也是愁更愁呢?在这样的生活中、心境下,连酒也不能喝了,生活的乐趣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呢?诗人写到这里的时候,虽然结束了,却让我们沉浸在对诗人这种痛苦、悲怨、苦恨的感叹之中。整首诗写了诗人更高远眺之后百感交集的心情,国难家仇溢於言外。诗人并没有直接抒写自己对国家破亡家乡千里的愁怨,但是我们可以从每一字每一句中分明感受到诗人心中的愁怨。这首诗的结构上是前景后情。前四句写的是萧瑟肃杀的秋景,可以感觉到诗人的哀怨之情,景皆含情。后面是直接的抒情,这就显得有情有景,章法上有错综变化之妙。整首诗句句对仗,字字各皆合律,体现出诗人对近体诗声律的高超驾御能力。杜甫自小对诗歌的声律很有精研,只不过到他晚年的时候,到夔州时期,在诗歌声律上的讲究更为精妙了,这首诗不仅情感意蕴沉郁顿挫,而且声韵节奏也是铿锵顿挫。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胡应麟在《诗薮》中也说“此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移,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此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杜甫诗歌作品的具体欣赏我们就先讲到这里。
-
杜甫描写玉门关的那些戍边战士豪迈气概是什么诗句2024-08-17
-
收集有关下列人物的生平事迹和主要成就,并作简要点评(邓稼先、贝多芬、李白、杜甫、闻一多、苏轼)任选52024-08-17
-
求《梦游天姥吟留别》、《登岳阳楼》/杜甫;《菩萨蛮》(其二)/韦庄的练习202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