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细菌是怎样被发现的【阅发明第一架显微镜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8-17 14:06:56
热度:

细菌是怎样被发现的【阅发明第一架显微镜【专家解说】:是一个叫列文的人发现的 一滴普通的雨水放到显微镜下,就呈现出一个令人惊奇的世界——这 里有成千上万的“小动物”(微生物)生活着。

【专家解说】:

是一个叫列文的人发现的 
一滴普通的雨水放到显微镜下,就呈现出一个令人惊奇的世界——这 
里有成千上万的“小动物”(微生物)生活着。第一个揭开这个惊奇世界秘 
密的,是17世纪最著名的显微镜专家——列文虎克(1632—1723)。 
??列文虎克出生于荷兰的德尔夫特,因为家境贫寒,16岁便离开学校当 
了学徒。在好奇心驱使下,列文虎克把工余时间都用来研究、磨制、装配 
玻璃透镜。在他看来,通过各种凹凸透镜观察世界简直是一种享受。 
??开始,列文虎克用自己磨制的透镜装配成的显微镜,观察蜜蜂蜇人的 
“针”,看蚊子叮人的嘴,以及小甲虫的腿等等。随着制镜手艺的不断提 
高,列文虎克制成了能放大200倍的显微镜,这是当时最好的显微镜。 
??一天,列文虎克用显微镜观察干草浸剂,惊奇地发现一些从未见过的 
“小虫子”在不停地蠕动。他把这些“小虫子”叫作“微动物”,这就是 
首次被人类发现的微生物。列文虎克认为自己发现了新的未知世界,就把 
这一消息公诸于众。此后,每当他在这一领域有所收获,便写信报告当时 
世界最著名的科学研究管理机构——英国皇家学会。1677年,他报告自己 
观察到狗和人的精子 ;1680年 ,他报告发现了酵母里含有球形的小颗粒 
(即酵母菌)。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放大镜看到细菌和原生动物的人。为了 
表彰和鼓励列文虎克的研究工作,英国皇家学会吸收他为会员,一个小学 
徒终于成了著名科学家。 
??从此列文虎克工作更勤奋了,成果也不断产生。1684年,他通过观察 
血液,准确地描述了血红细胞。1702年,他在观察轮虫时,偶然发现雨水 
中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是怎么来的呢? 为了解开这个谜,他做了一个实 
验:收集开始下雨时的雨水来观察,里面并没有微生物。到了第四天再观 
察,就有许许多多微生物和灰尘出现在雨水中。因此,列文虎克得出了一 
个结论:风能将空气灰尘中的微生物带入水中。以后经过对昆虫、海贝和 
鳝鱼等的研究,列文虎克进一步指出:微生物不是从河泥或沙子中产生的, 
而是和动物一样,有卵、幼虫等完整的繁殖过程。这一有趣的发现使列文 
虎克名扬世界。

  1. 农民常把人畜粪便堆积在一起,高温沤制农家肥料.此举可以( ) A.使细菌、真菌大量繁殖 B.将有
    2024-08-17
  2. 农民常把人畜粪便堆积在一起,高温沤制农家肥料.此举可以( ) A.使细菌、真菌大量繁殖 B.将有
    2024-08-17
  3. 农民常把人畜粪便堆积在一起,高温沤制农家肥料.此举可以( )A.使细菌、真菌大量繁殖B.将有机物分
    2024-08-17
  4. 农民常把人畜粪堆积在一起,高温沤制成农家肥料.此举可以( ) A.使细菌、真菌大量繁殖 B.将有
    2024-08-17
  5. 高温堆肥就是将人粪尿、禽畜粪尿和农作物秸秆等堆积起来,使细菌和真菌大量______,大量的细菌和真菌可以
    2024-08-17
  6. 能在含有很多有机物的生活污水及牲畜粪便的沼气池中(密封条件下)发酵产生甲烷的细菌是什么?
    2024-08-17
  7. 急!!! 能在含有很多有机物的生活污水及牲畜粪便的沼气池中(密封条件)发酵产生甲烷的细菌是
    2024-08-17
  8. 在密闭的沼气池里,那些能够生活在缺乏氧气条件下的细菌会大量繁殖。它们将人粪尿、禽畜粪尿和秸杆中的有机物分解,并且产生沼气。沼
    2024-08-17
  9. 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对应有误的是
    2024-08-17
  10. 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对应有误的是( )
    2024-08-17
  11. 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对应有误的是 A.酵母菌—制作面包 B.醋酸菌—制作泡菜 C.乳酸
    2024-08-17
  12. 污水处理厂利用细菌,通过发酵作用产生甲烷来净化水源,其过程是()
    2024-08-17
  13. 细菌和真菌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发面利用的是酵母菌B.所有的细菌对人类都是
    2024-08-17
  14. 将一能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生存的细菌从有氧环境下放到无氧环境,那么下列一定增加的是葡萄糖的利用,还是丙酮酸的利用
    2024-08-17
  15. 在生态系统中,能利用和分解人粪尿的有机物是 ( ) ①植物 ②动物 ③细菌 ④真菌.A.①②B.②③
    202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