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的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的复习资料【专家解说】:第七单元复习重点资料梳理一、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驻车叩马:拉住马车。驻,停留。叩,拉住,勒住。大言数主之失:大声数说公主的过失。大言,大
第七单元复习重点资料梳理
一、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
驻车叩马:拉住马车。驻,停留。叩,拉住,勒住。
大言数主之失:大声数说公主的过失。大言,大声说。数,列举罪状或过失。
格杀:打死。格,击打。
圣德中兴:圣明有德而复兴。
持之:强拉他。持,挟制。
谢主:向公主谢罪。谢,认错。
强使顿之:用强力使他叩头。
白衣:平民,百姓。
悉以斑诸吏:全部分发给各位差吏。
搏击:捕捉打击。
豪强:依仗权势欺人的权贵。
妻子对哭:妻子和儿女相对哭泣。
敝车一乘:一辆破车。
葬以大夫礼:按照葬大夫的礼节埋葬了他。
字:古人在年满二十时取表字。一般说来,古人的的名和字之间存在某种联系。
徙:从一处到另一处。课文指改换任职地点。
迁:迁移职位,课文里指升官。
刺疆事:刺探边疆的(军事)情况。
无以对:没有什么话说了。
敛手:指收敛行为,不敢胡作非为。
陈曲直:陈说是非。
恶:憎恶、讨厌。
苛刻:过于严厉苛求。
推以忠恕:对人忠厚宽恕。
伪辞色悦人:假装出一副说话、做事的神态讨好别人。
仕宦:做官。
犯赃:犯法贪赃。
大茔:指家族暮地。
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不遵从我的心意,就不是我的儿子及孙子。
事亲:侍奉父母。
饰名姝遗之:把著名的美女打扮起来送给他。
宵旰:宵衣旰食,天未亮就穿衣起床,天很晚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事。
却不受:推辞不接受。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文臣不爱民钱财,武臣不害怕死亡。
师每休舍:军队每次休整。舍,停留,休息。
注坡:从斜坡上急驰而下。
束刍:捆束喂牲口的草料。束,捆。刍,喂牲口的草料。
立斩以徇:马上斩首加以示众。
何功之有:有什么功绩。
育其孤:养育他们的孤儿。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摇动一座山容易,要摇动岳家军却很难。撼,摇动。
调军食:调集军粮。
好贤礼士:爱好贤人,尊敬士人。
雅歌投壶:唱雅诗,做投壶的游戏。课文里形容有儒将风度。
杞人忧天:杞国的一个人担心天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崩坠:崩塌坠落。
身无所寄:自己没有什么地方可以依托。
废寝食: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晓:开导。
积气:聚积在一起的气体。
屈伸:(四肢)弯曲伸展。
行止:课文里是行动、活动的意思。
奈何:为什么。
只使:即使。
有所中伤:有被击中受伤的机会。中,打中,击中。
奈地坏何:地塌了怎么办。奈……何,对……怎么办,把……怎么办。
舍然大喜:放下心来显得非常高兴。
衣素衣而出:穿着白衣服出去。第一个“衣”是动词,穿衣服。第二个“衣”是名词,衣服。
犹是:也像这样。
向者:从前,前些时候;刚才。
迢迢tiáo:遥远。
皎皎jiǎo:明亮。
纤纤xiān:形容手指细长。
擢zhuó:伸出。
盈盈:清澈、晶莹的样子。
几许:多少。
脉脉:含情凝视的样子。
从:跟,随从。
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仍怜:依旧怜爱。
感时:感伤国事。时,时事,时局。
烽火:战火。
不胜:禁不住。
白草:一种干熟后变成白色的草。白草很有韧性,风能将白草刮断,可见风力的强劲。
千树万树梨花开:形容万树挂雪,好像梨花盛开一样。
散入珠帘湿罗幕:(雪)飘进珠帘里沾湿了罗幕。
锦衾薄:织锦的被子都显得薄了。
角弓:两端用角质装饰的弓。
瀚hàn海:沙漠;山谷背阴的地方。
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愁云:色彩惨淡,望之易于引发愁思的云。
凝:凝滞不动。
饮yǐn归客:为归京的人饯行。饮,给……喝,请人喝酒。
风掣chè红旗冻不翻:意思是说红旗在冰雪中僵冻,遇风也不能翻动。掣,牵曳。
去时:分手上路的时候
听取:听到。
见:出现。
二、作者的掌握
范晔字蔚宗,顺阳人。出身于一个世族家庭。他的祖父范宁曾任晋豫章太守,著《谷梁集解》一书。《十三经注疏》中的《谷梁传注疏》就是以《谷梁集解》为基础写成的。他的父亲范泰官拜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是宋武帝刘裕的得力助手。他博览群书、潜心著述,作《古今善言》二十四篇。所以范晔有很深的家学渊源,一直以名门之后自居,生性孤傲,不拘小节,仕宦不甘居人后,著述也不甘居人后。以此成名,也以此丧身。元嘉九年,范晔在为彭城太妃治丧期间,行为失检得罪了司徒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范晔郁郁不得志,就借助修史来寄托他的志向,开始写作《后汉书》。元嘉二十二年,当他完成了本纪、列传的写作,同时又和谢俨共同完成《礼乐志》、《舆服志》、《五行志》、《天文志》、《州郡志》等五志的时侯,有人告发他参与了刘义康的篡位阴谋,因此下狱而死。谢俨怕受牵连,毁掉了手中的志稿,使《后汉书》只有纪传部分流传了下来。
在范晔《后汉书》之前,已问世的有关东汉历史的重要著作不下十部,范晔以《东观汉记》为基本史料依据,以华峤书为主要蓝本,吸取其他各家书的长处,删繁补缺,整齐故事,超越众家,后来居上。所以到了唐代,范晔《后汉书》取代《东观汉记》,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盛行于世。而诸家《后汉书》,除袁宏《后汉纪》外,都相继散亡。于是范晔《后汉书》成为我们现在研究东汉历史的最基本的依据。
范晔《后汉书》的记述,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
脱脱,字大用,1313年生于蒙古贵族之家。脱脱自幼时拜浦江名儒吴直方为师,十六岁即精通经史,且武功超群,膂力过人,被任为内宰司丞兼成制提举司达鲁花赤。
史载脱脱施政期间,革除旧政,减免赋税,选儒臣以劝谏。内外皆称其为贤相。
1348年,脱脱升为太傅,几乎集朝政于一身。他力排众议,坚持主张“开渠修河,利农通运”。当时黄河决口,使山东境内的州县皆遭水灾,方圆几千里内的人民饱尝水患之苦。而朝中主管官员,置若罔闻。脱脱任命贾鲁为工部尚书,专督治河。
在元王朝走向衰落时,他主持修纂三史,即辽、金、宋三史。并将其列为中国的二十四史内。
由于脱脱的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才使顺治统治的前期社会略趋安定。1355年12月,脱脱受人诬陷,削去官职,流放云南,行至大理腾冲,被哈麻假借皇帝旨意,用药酒毒死,死时42岁。脱脱死后十余年,元朝即告覆亡。
毕沅(1730~1797年),字湘衡,号秋帆,因从沈德替学于灵岩山,自号灵岩山人。清经史学家,文学家。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进士,廷试第一,状元及第,援翰林院编修。乾隆五十年累官至河南巡抚,第二年擢湖广总督。嘉庆元年(1796年)赏轻车都尉世袭。病逝后,赠太子太保,赐祭葬。其墓在吴县木渎,1970年发掘时,出土大量珍贵文物。
毕沅博学多才,精通经史,旁及语文学、金石学、地理学,并善诗文,一生著作颇丰。他搜求善本古籍,校勘辑佚,编纂了许多有价值的著作,尤其在经学与史学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经学方面著有《传经表》、《通经表》等,并撰《墨子集注》,直接指明诽墨始于孟子,提出《墨子》作为一种古代典籍,“不可忽也”。在史学方面,他最大的成绩是撰修了《续资治通鉴》二百二十卷。
毕沅另一功不可没的贡献是在其抚陕期间,蹭勘了各州府、县治,调查了关中的名胜古迹状况,作了详细记录,计三十卷,六十余万字,并绘有地图,留下了《关中胜迹图志》等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在他主持下,整修了西安碑林、华岳庙,翻修了史马迁祠,修缮了苏东坡祠,重建了西安灞桥等。他留下的著作还有其主编的《经训堂丛书》,所撰的有《灵岩山人诗集》、《灵岩山人文集》、《中州金石志》、《河间书画录》、《晋书地理志校注》、《山海经新校注》等。
列子,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郑国人。思想上崇尚虚无飘渺,生前被称作“有道之士”。古书中有他卸风而行的记载,这是他潇洒的一面。然而现实中的列子则时常处于困顿之中。《庄子》中留下了这样的记载: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在西域的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使。从二十五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其间曾因吴钧等推荐,于天宝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使他对当时政治腐败,获得较深认识。天宝三载,在洛阳与诗人杜甫结交。安史之乱中,怀着平乱的志愿,曾为永王幕僚,因兵败牵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困苦,卒开当途。李白的诗歌以豪迈的气魄歌唱自己的进步思想,抨击权贵,蔑视礼教。但也时时流露出怀才不遇、人生如梦的消极情绪。从艺术上说,他的诗歌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大胆的夸张和深入浅出的语言,形成豪迈爽朗的风格,是屈原之后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在西域的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使。从二十五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其间曾因吴钧等推荐,于天宝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使他对当时政治腐败,获得较深认识。天宝三载,在洛阳与诗人杜甫结交。安史之乱中,怀着平乱的志愿,曾为永王幕僚,因兵败牵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困苦,卒开当途。李白的诗歌以豪迈的气魄歌唱自己的进步思想,抨击权贵,蔑视礼教。但也时时流露出怀才不遇、人生如梦的消极情绪。从艺术上说,他的诗歌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大胆的夸张和深入浅出的语言,形成豪迈爽朗的风格,是屈原之后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
杜甫(712~770),唐朝诗人。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祖藉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审言之孙。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今属陕西)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靠献赋得始得官。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一说饫死耒阳。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有《杜工部集》。
岑参(715~770),江陵人,自幼家境贫寒,二十岁时到长安求仕,天宝三年(七四四)中进士,充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后出为虢州长史,关西节度判官,嘉州刺史。大历五年卒于成都。岑参的诗,题材多样,想象丰富。特别是几次随军出塞,描写边塞最为擅长,与高适齐名。他的边塞诗以具有特色的语言,鲜明的情调,把西域地区的雄伟壮阔、绮丽多姿的自然景物,描写的栩栩如生;他把激烈征战、远戍思乡,将军逸乐、战士悲苦等等内容都写入诗中;热情地歌颂了戍边将士保卫祖国而英勇抗敌的战斗精神。历来被认为是“边塞诗”作者中成就最高的一个。有《岑嘉州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仛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三、重温经典知识
《包拯》
一、解释加点字
第归,杀而鬻之(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旧制,风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 ) E.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虽甚嫉恶( )饮食如布衣时( ) 不伪辞色悦人 ( ) 死不得葬大茔中(
二、一词多义
1.知 知天长县()亦知其名 ()
2.其 其人遂无以对 ( )亦知其名 ( )
三1. 题目解说:本文选自《宋史•包拯传》,选人教材时作了删节。“传”是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司马迁创设纪传体史书编写体例,此后历代以为著史正例,正史都采用纪传体的形式。一般来说,“传”主要叙述传主的生卒、地望、职官、生平事迹等内容。
2. 文章分析
第一段突出包拯为官机智;第二段突出他为官廉洁;第三段突出他巧言善辩、不辱使命;第四段突出他为官刚正、执法严峻;第五段突出他克己奉公。其中,第一、二、三、五段主要用了正面描写,第四段则穿插了侧面描写。第一、三段记叙较具体,第二、四、五段记叙较概括。
3. 翻译句子
①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包拯性情严峻刚直,憎恶办事小吏苛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
憎恨厌恶,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
②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假若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
③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端州出产砚台,前任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敛取贡数几十倍的砚台,送给当朝权贵。
④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人们把包拯笑比作黄河清(一样不可能)
⑤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包拯命令制造的人只做够进贡的数量,年终回家不带一块砚池
4. 包拯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关于他判案的故事,民间流传的很多,你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结合课文,你认为包拯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最佩服他哪一点?
铡美案,狸猫换太子,陈州放粮,铡包勉等。包拯是一个有智慧,有骨气,爱国家,爱百姓,为官廉洁、刚正,执法严峻,铁面无私,克己奉公的大清官。
《强项令》
一、 解释下列各组加点字词。
1.得 吏不能得( )请得自杀( )
2.以 而以奴骖乘( ) 葬以大夫礼( )
3.被 布被覆尸( ) 流血被面( )
4.因 因匿主家() 因敕( )
5.令 威不能行一令乎?( )帝令小黄门持之 ( )
6.数 大言数主之失 ( ) 有大麦数斛 ()
二、
1.题目解说:董宣是东汉时一个执法严格的官员,被刘秀赏赐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强项令”,意思是脖子刚强、不肯低头的县令。他为官正直廉洁,秉公执法,不畏权势,不仅赢得了汉光武帝刘秀的信任,敢于大胆任用他,而且也受到当时人们的称颂。
2.故事情节:本文重点记叙了董宣的一件事,突出了他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精神。文章先交代事件的起因:湖阳公主的家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接着介绍事件的发展:董宣找准机会,“格杀”家奴。紧接着写事件的高潮:公主告状,董宣痛陈杀奴的理由;光武帝命董宣向公主谢罪,董宣宁死不从。最后叙述事件的结局:光武帝明白个中道理,重赏董宣。
3.董宣未经审判,“格杀”湖阳公主家奴,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我们应该用现代法制的眼光,来分析董宣“格杀”家奴的是非,应该明白现代的“法”及“执法”与古代的“法”及“执法”不同,应该树立现代法制观念。(董宣秉公执法,他知道如审判湖阳公主家奴,必遭公主阻挠,或许就杀不了家奴,这样做,体现了董宣的当机立断,果敢英明。)
4.翻译句子:
①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皇帝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
②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董宣不答应,(光武帝命小太监)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地,一直不肯低头
③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
现在做皇帝,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
④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
⑤诏谴使者临视,惟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光武帝)召令派遣使者探望,只看见布做的被子覆盖着尸体,(董宣的)妻子和儿子相对而哭,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
⑥枹鼓不鸣董少平
使鸣冤之鼓不再响的人是董少平
5.董宣为什么被称作“强项令”?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6.汉光武帝刘秀对董宜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明确:汉光武帝刘秀对董宣的态度先是“怒”,表现在“召宜”欲菙杀之”。接着听了董宣的陈述,改为“笑”,表现在“因敕”,“赐钱三十万”。最后,当董宣卒于宫时,“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文章通过刘秀的言行变化,表现出他对董宣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
《岳飞》
1.多义字
2.文章结构
课文可分三层。第一层,从开始到“天下太平矣”,写岳飞对亲(父母)上(皇帝)至孝至忠。第二层,从“师每休舍”到“阙一不可”,写岳飞治军有方,军队所向披靡。其中,从“师每休舍”到“卒有疾”前,写岳飞治军“严”;从“座有疾”到“哭之而育其孤”、写岳飞治军“仁”;“有颁犒,均给军吏”,写岳飞治军“信”;“善以少击众”,写岳飞治军“勇”;从“凡有所举”到“猝遇敌不动”,写岳飞治军“智”。第三层,从“每调军食”到结束,写岳飞关心百姓和将士的疾苦。
3.主旨
《岳飞》通过记叙,从岳飞对父母、皇帝的至孝至忠,治军有方、关心将士的疾苦等三个方面的表现,赞扬了岳飞的高贵品格。
《列子》二则
1.多义字
2.寓意
杞人忧天:现在用来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担忧。
杨布打狗:批评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人,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结果往往出错的现象。
《诗词五首》
1.思想内容
《迢迢牵牛星》:全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到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渡荆门送别》:这首诗开头写荆门一带的江山形势,尤其着力描写了长江出三峡、入平原的浩荡之势,最后两句归结到诗题“送别”,全诗以“渡远”始,以“送行”结,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充溢着远别壮游,心怀开阔的激情。
《春望》:诗人眺望沦陷中的长安的破败景象、想望寄居鄜州的妻小,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全诗贯穿着一条明显的叙事线索:开始写胡天飞雪的图景,接着写中军帐里的告别宴会,最后写轮台东门送别的情形,诗中既着力描写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西江月》:词人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夜色那么清幽,气氛那么恬静,充满了朴素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2.名句理解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条浅浅的河流,就把牛郎织女隔开了。只能彼此含情地看着,而不能说上一句话。这里,诗人根据古代传说,把银河想象成一条河流。抒发了因爱情遭到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句话的意思是: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依然滔滔不绝。白天行舟,天开地阔,诗人开阔的胸襟,舒畅的心情,都流露在字里行间。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话是继“城春草木深”的具体描绘,由泛览满城草木,到收为花、鸟的特写镜头。诗人淋漓尽致的把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倾吐出来:由于感伤国破家散,看到那美丽的花儿、听到那动听的鸟鸣,反而更增加了自己的伤感。此句互文见义,因为无论是花香还是鸟语,都增添了诗人的“感时”和“恨别”。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写北方飞雪,却用南国的春风和梨花作喻,这里不仅是因为梨花和雪都有相同的颜色,而且梨花盛开时花团锦簇的景象恰能传达出大雪纷飞的势态。这一奇想把萧索酷寒顿时转化为绚丽烂漫,从一开始就给全诗定下了豪迈乐观的基调。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诗中写风中的红旗,却用凝固的字眼来形容。这就在色彩鲜丽的画面中,突出了奇寒的感觉。这些描写有意避实就虚,通过想像和虚构,把平凡的生活景象一变而为富有美感的艺术形象。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句话的意思是:路随山转,转眼就看不见你了,雪上只留下马蹄的痕迹。主人看不见客人了,只看见串串马蹄的印迹,他迟迟不返,一定是在为客人担心。以景传情,言虽尽而意未绝。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大雨将至,急忙避雨,本来很熟悉茅店的位置,一时竟找不到了,可见词人刚才是怎样沉浸在“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意境之中怡然自得,路转了一转,茅店不就在眼前吗?焦急和迷惑之后的欣喜,真是情趣横生
4.阅读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全。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① 对《春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意为: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意为:感叹时局,看到开花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意为:战争已经持续了三个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意为: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②诗中点明时间和季节的句子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③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为何在诗人眼里见到后反而落泪心惊?
因为诗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乡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会对花溅泪,即便听到悦耳的鸟鸣声,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
④根据下文,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包含的思想感情。
“连三月”见出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
高二地理环境保护的复习资料2024-08-17
-
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有哪些2024-08-17
-
发电厂电气部分复习资料2024-08-17
-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2024-08-17
-
who有物理中考的总复习资料2024-08-17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复习资料2024-08-17
-
who有物理中考的总复习资料2024-08-17
-
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2024-08-17
-
求地理必修3复习资料(详细)2024-08-17
-
2009(浙江省)初中科学.数学.语文.复习资料(中考复习用的)!跪求............2024-08-17
-
初中物理复习资料2024-08-17
-
初三物理复习资料、、???2024-08-17
-
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国内重大时事政治中考复习资料2024-08-17
-
苏教版初一数字上册复习资料2024-08-17
-
初三上学期科学复习资料202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