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乌克兰矛盾对中国的影响?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8-17 11:16:54
热度:

乌克兰矛盾对中国的影响?【专家解说】:尽管普京17日与克里米亚政府签订了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的条约草案,但各种信息来源和客观事实表明;克里米亚最终前途仍未有定论,当前乌克兰局势还在演

【专家解说】:

尽管普京17日与克里米亚政府签订了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的条约草案,但各种信息来源和客观事实表明;克里米亚最终前途仍未有定论,当前乌克兰局势还在演变中。而乌克兰前途对中国的意义绝非仅仅军事产品合作或者租借乌克兰西部300万公顷的农业用地那样简单,在当前,它直接关乎中国中国外交“西进”的前途、以及联动影响中国在东面亚太地区的安全环境;在中长期,它关乎随着北约的进一步东扩,中国西部战略缓冲地带的缩小,尤其是在当前亚太地区困难的安全格局和形势下。

 

乌克兰局势演变:真的还要看

 

当前乌克兰的最新局势似乎在恶化:17日,普京和克里米亚政府签署了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的条约草案,美欧也启动了对俄罗斯的制裁,奥巴马还将于下周前往欧洲,和除俄罗斯以外的八国集团国家共商对付俄罗斯大计。

但这一切只是表象。从普京来看,17日和克里米亚签署的条约草案要最终生效,在俄罗斯国内还有不少程序要走,包括联邦上院、下院杜马、宪法法院的同意和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三分之二委员会的通过等等,这使得普京处理事情的回旋余地非常大,时间也很充裕。最根本的是,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并不能解除俄罗斯对其西部安全环境的担忧,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是整个乌克兰在东西方之间保持中立,因为乌克兰比克里米亚大得多,只要乌克兰不中立,最后倒向西方甚至加入北约,即便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其西部安全缓冲空间也一样会丧失,届时美国可以把飞机直接开进同为北约盟国的乌克兰。因此丧失乌克兰而获得克里米亚,是下下策,对俄罗斯西部安全环境意义不大。

当然普京还有一张牌,就是发动第聂伯河以东俄罗斯居民占多数的东乌克兰地区的俄罗斯兄弟上街,或者再搞公投以制造混乱,可是即便乌克兰届时以第聂伯河为界,分裂成东西两块,俄罗斯的战略缓冲空间还是比现在大大缩小了。以普京的战略眼光,他不可能不看到这一点。

再看西方,目前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只限于个人而不是组织,不能想象西方会制裁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这个世界能源巨头,那意味着欧洲将丧失占目前使用量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天然气来源,而且暂时无法替补,这在当前欧洲不景气的形势下简直就是灾难。而且,西方的制裁名单不包括普京和总理梅德韦杰夫。因此这种制裁象征性大于实际意义。退一步说,即便真的制裁,也是双刃剑。特别是,只要中国不参与,这种制裁同样毫无意义。

与此同时,俄罗斯和西方的外交、政治沟通管道并未关闭。

上述情况和北京外交圈一个消息来源的信息完全相符:一位欧洲大国高级的外交官透露,目前欧洲迫切希望和俄罗斯坐下来谈判,欧洲现在所做的一切,包括给予俄罗斯的压力,最终“都是围绕迫使俄罗斯坐下来谈判这个目的”,而不是其它目的。在被问及“既然事先毫无准备,欧洲现在经济形势又这样不好,为啥还要挑事?”时,这位外交官一脸无奈地说:“谁能料到事情会这样发展啊。”

欧盟对外关系委员会俄罗斯问题德籍专家马伊斯特11日接受德国电视一台采访时也表示:乌克兰危机责任不仅在俄罗斯,欧盟对此须承担一大部分责任。

乌克兰局势的演变,真的还要看一看。

 

中国无法置身事外

 

此次乌克兰危机,中国无真的法置身事外。它对中国的影响绝不是眼前和乌克兰进行军工产品合作或者租借农田这点蝇头小利,而是长远和战略性的影响。

乌克兰是中国外交战略“西进”的枢纽地之一,一旦乌克兰成为对抗俄罗斯前哨的北约成员,中国外交“西进”的前景必将变得很不明朗,而眼下中国的“西进”正如火如荼。即便只算眼前帐,中国也是吃亏的——至少,中国与乌克兰现有的军事合作必将因为北约相关的限制和纪律而陷入停顿,经济合作前景也未必会看好。

其次,尽管俄罗斯与中国的合作有种种问题,但俄罗斯仍然是中国当前主要的战略伙伴伙伴。如果俄罗斯在此次乌克兰危机中完败,则绝不仅是俄罗斯的失败,长远看也是中国的失败,这主要是因为:俄罗斯战略缓冲空间的丧失也意味着中国西部战略缓冲地带的缩小,北约东扩的结果是:北约离中国越来越近,而我们在东部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又不好。

而且,在一个相互关联的全球化时代,俄罗斯在中国西部的完败必将极大恶化中国的安全环境,尤其是东部亚太地区的安全环境。在东部,在此次危机中完胜的美国必然会在亚太地区增大对我们的压力,欧洲对中国和几个亚太国家冲突的态度也会起变化;而西部,中国不仅战略缓冲空间缩小,外交“西进”也会受阻,至少是麻烦和困难大增。

以上两点决定了:俄罗斯在此次危机中的完败不符合中国利益。

最后从哲学上讲,作为一个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全球性大国,如果对于把当今世界主要力量都卷入其中的一场危机不在相当程度上介入,本身就是在损害自己的国际形象,也会失去全球其他力量的尊重,严重影响今后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

   因此,毛泽东当年在决定是否介入朝鲜战争时说的话,仍然适用于今天。毛泽东就是否参战表示:“我们一定要入局,即便被人家打回鸭绿江了,我们也是入局了!”

而且客观上,眼下中国很受欢迎。

据北京外交圈的消息来源透露:乌克兰问题将是习近平主席访问欧洲时欧洲要与之商谈的当前主要议题。目前,欧洲的主要当事国对中国有如下期盼:

当前短期内,希望中国保持中立。

  当前欧洲根据局势发展和演变,期望利用联合国和安理会这个平台,压俄罗斯屈服,就像不久前试图通过安理会发表一个保持乌克兰领土完整、反对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的文件或者声明那样,届时,他们希望中国投弃权票,“我们没指望中国会反对俄罗斯,我们只求你们投弃权票”、“保持中立就行”。当被问及:“俄罗斯是常任理事国,一票给你否了怎么办?”时,他们表示:即便到时候俄罗斯对此投反对票,也会感受到巨大的孤单和政治压力。当然,这种想法的本身就很滑稽,但也真实反映了欧洲面对俄罗斯时的无奈。

在中长期内,期望中国入局,介入乌克兰局势的处理。

据透露:目前欧洲主要当事国的想法是由世界几大力量共同磋商,合力解决乌克兰问题,主要是欧洲、美国、俄罗斯,“我们欧洲几百年来就是这样做的”。他们希望中国加入,成为其中的一支主要力量,“这对中国外交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我们坐在一起商讨一个方案,可以压乌克兰放弃不当诉求呀”。

它们对中国的具体期盼如下:

  其一,在几大力量之间斡旋

欧洲主要当事国认为:由于中国目前不是乌克兰问题中冲突的一方,又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可以利用这个身份和位置,在几大力量中扮演斡旋者角色,这不会为其它力量所反对,还可以在其间保护和获取自己在当地和其他地区的正当利益。

其二,利用经济实力影响乌克兰局势的演变

欧洲主要当事国认为:目前乌克兰的经济困局,美欧和俄罗斯都无能力或者因为涉及自身利益而不愿解决,目前虽然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国都拿出了一点钱,但加在一起还不够乌克兰偿还今年的外债的,唯独中国有这个经济实力,况且本来中国也意图在当地发展经济,而且“乌克兰又是中国外交‘西进’的重要一环,”“为什么不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影响局势呢?”

他们表示:根据局势的演变,一定要同到访的习近平主席当面讨论这一问题。

 

不一定全部满意,但又都能接受

 

上述欧洲主要当事国对中国在危机中可能扮演的角色的判断,大体符合实际情况。中国拥有的不是危机冲突一方、经济实力强大、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身份与位置,使得中国具有斡旋者身份应该具有的要素,介入危机可被各方接受。为此,首先必须了解各方的诉求和底线。

消息来源显示:欧洲主要当事国对当前乌克兰局势发展的底线是:

保留乌克兰的领土完整,当前,乌克兰成为欧盟的联系国,未来可以考虑成为欧盟成员,但是可以接受乌克兰最终不加入北约,“我们同意它可以永远不加入北约”;

如局势继续恶化并且不能控制,克里米亚真的独立并最终并入俄罗斯,欧洲能做的也不多,但是乌克兰的其它部分要保持完整,而其这是最坏的结果和最后的底线。估计不到万不得已,这个方案是不会接受的。

据了解,确立上述底线的依据是:

乌克兰的特殊情况,即它与俄罗斯有着漫长、深厚的历史、文化关系以及紧密的经济联系;

俄罗斯居民在乌克兰东部当地人口数量中占巨大比例,一旦处理不好,无论当前还是今后都是大麻烦。

欧盟本身与俄罗斯的贸易关系密切,欧洲本身对俄罗斯能源有着巨大的的依赖,其中德国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达到实际使用量的百分之五十四,而且德国当前新政府正在奉行废核政策;此外在当前整个欧洲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一旦和俄罗斯全面对抗,对欧洲经济绝对不利。

俄罗斯巨大的军事实力,以及欧洲一旦因为乌克兰问题和俄罗斯发生全面对抗,首先倒霉的是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欧洲。

   此外,俄罗斯不想丧失在克里米亚的特殊利益,不想丧失乌克兰的战略缓冲空间,其需求主要在安全领域;乌克兰除了不希望国土被分裂,还希望成为欧盟成员,其诉求主要属于政治和经济领域。因此符合各方利益的方案交点就是:

乌克兰保持领土完整,未来可以成为欧盟成员,但永远不得加入北约;

俄罗斯在克里米亚的特殊利益以及和原乌克兰政府签署的关于俄罗斯租借塞瓦斯托波尔的海军基地协议必须得到保证和继续有效;在乌克兰的俄罗斯民族公民的平等地位不得受到侵害。

目前主要障碍在于美国,其利益需求是借助乌克兰危机把乌克兰拉入北约,彻底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缓冲空间,取得战略优势地位。这一诉求不符合欧洲的利益,美欧实际上在乌克兰问题上是有矛盾的,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欧洲愿意中国介入。中国应该联合欧、俄加以制止,以制定并通过上述解决方案。

   中国的切入要点在于:提出一个各方不一定全部满意、但又都能接受的解决问题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