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帮忙找一下论文,关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谢谢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8-17 10:51:52
热度:

帮忙找一下论文,关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谢谢【专家解说】:下半年经济形势前瞻:警惕通货膨胀反弹 2010-08-06 回顾中国上半年的经济形势,前三个月迅猛增长,后三个月逐步回落

【专家解说】:下半年经济形势前瞻:警惕通货膨胀反弹 2010-08-06 回顾中国上半年的经济形势,前三个月迅猛增长,后三个月逐步回落。物价态势也是一样。年初时月月上涨(不包括存在春节假期的2月份),到了6月突然又掉头了。然而从经济增长来看,二季度很可能是转折点,自此部分因为基数的原因,GDP增速将逐级稳步回落。CPI的突然转向则像个随机变量,打乱了人们原先7月份见顶回落的预期,给下半年的走势增添了变数。 一季度防过热二季度防过冷进入2010年,中国经济延续了去年二季度开始的强劲反弹态势,加之去年同季中国经济增长率只有6.1%,一季度GDP同比增长达到了11.9%,创近两年的单季增速新高。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的压力日益显现。7月份,国家发改委提出拟对有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等违法行为的经营者处以最高200万元的罚款。然而与一季度的经济快速增长相对的,是二季度的经济增速回落。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GDP同比增长为10.3%,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6个百分点。受国内需求拉动力下降影响,物价涨势在6月份也开始调头向下,当月同比增长2.9%,年内首次增幅回落。为什么一季度人们担心经济过热,二季度又担心过冷了呢?有人说是国际经济波动的结果,但是5、6月份中国出口连续保持超过40%的高增长,说明国际经济对国内的冲击还未到来。从国内需求来看,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衡量的消费需求上半年增速较去年还有所加快,所以回落的只能是投资。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副司长张卫华7月15日透露,近期国家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采取了控制高耗能行业新上项目、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实行差别电价和调整或取消部分高耗能产品出口退税率等一系列措施,这对高耗能行业的过快增长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投资战略研究室副主任王元京则认为,房地产投资受到调控的影响近来出现下滑,可能是导致投资增长速度放缓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经济不会“二次探底” 按理说,10.3%的经济增长速度绝对不算慢,而且与中国过去十年平均的二季度增速基本一致。按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的话说,叫做“仍运行在正常的增长区间”。但人们更关心的是:这种经济增速的季度下降会不会成为趋势。 会的,现在这基本上已经是经济界人士的共识。“我们预计今年全年经济增速9.5%,其中一季度11.9%,二季度10.5%,三季度9.2%,四季度8.5%。”在数据公布的前一天,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这样对记者说。之所以有这个判断,刘元春表示,一个重要原因是:去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分季来看前高后低,基数的这一特点将导致GDP增长速度逐季放缓。 不过经济界的另一个主流观点是:这种减速运行,并不会导致中国经济的“二次探底”。刘元春说,“二次探底”是一个经济学术语,在美国指连续两个月经济负增长,在中国指连续两个季度经济增长速度达不到8%。之所以说中国经济不会“二次探底”,是基于三点判断:一是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后期和城市化加速期,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大;二是中国针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刺激政策还未完全退出;三是政策的可操作空间仍然很大。 12下一页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黄桂田也认为:“说中国经济可能‘二次探底’过于勉强了。”他表示,虽然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并不明朗,但是至少总体上还是向好的,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现在已经可以清晰判定,不会引发全球经济的震荡。 “放缓不等于会‘二次探底’。”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晓晶说,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11.1%,如果说全年增速要掉到8%以下,后两个季度中国经济将明显放缓。但目前暂时没出现这种迹象。 警惕通货膨胀反弹的可能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副主任胡迟对记者表示,6月CPI同比增速掉头,虽然还不足以保证未来月份会继续向下,但至少就眼前看通胀压力有所减轻。 但是也有专家提醒,要警惕通货膨胀在下半年可能出现的反弹。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对记者说:“目前的物价压力还是存在的,主要是工业品上涨比较快,进而推进消费品价格的上涨。”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张晓涛也表示:“下半年CPI增幅有可能继续上涨,涨多少不好说。”在他看来,当前还存在着四个方面的因素可能推动物价上涨。 首先,虽然我国总体粮食供给充足,但是今年中国各地多处遇到不利的气象条件,结合国际粮食减产的情况,可能给国内外的资本炒家带来炒作题材。其次,中国仍然面临着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尤其是石油和铁矿石两种主要生产资料的价格还可能上涨。再次,中国劳动力成本可能上升,未来国内工人工资上涨的速度可能加快。最后,从货币的角度来说,去年发行的大量货币导致流动性大大超出实体经济需求。这些超额货币有可能对某些商品的价格进行哄抬。 专家建议刺激性政策退出节奏放缓 刘元春建议,增量政策的退出可以继续,但是存量政策的退出应该慎重。具体来说,财政政策要继续保持积极。从上半年情况来看,我国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这一情况下半年应加以改变,应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和社会建设领域的投资力度。从货币政策来看,央行对流动性的回收可以继续进行,但是加息与否应该慎重考虑。还有贸易政策,虽然二次汇改是中央全盘考虑的决定,但是出口退税政策应该暂缓。要看到,到了四季度,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速有可能放缓,会对我国出口产生一定影响。 王元京则强调,国家现行的对楼市、对高耗能产业等的调控政策力度不宜放松。他说,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总体上说,就是原有的经济增长路径成本太高必须转型。要形成新的路径,必须付出一定代价,会有阵痛,但是只要转到了一定程度,中国就会形成新的增长方式。 张晓晶表示,对楼市的调整是为了应对中国经济在中长期可能面临的风险,不应该放松。至于应对短期冲击,可以考虑增加保障性住房投资,增加跟消费相关的项目投资,以及着力贯彻执行民营经济“新36条”等。现在,2010年已经过去了两个季度,我们会对下半年经济形势做出什么样的预判呢?目前的经济复苏状况较好,这是延续2009年二季度以来的V型反弹的趋势,第一季度GDP增速上升到11.9%,上半年为11.1%,总体经济状况是不错的。但我们把所有的经济指标综合在一起,就会发现目前中国宏观经济的一致指数达到了历史高点,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回落!因此,我们要思考的是:前一段时间,特别是第二季度,中国经济是否超越了萧条和复苏的阶段,进入了高速增长的阶段?中国经济还需不需要遵循周期性的调整模式?对此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中国经济必须遵守一种周期性的调整模式,而不会出现超越。如果我们剔除2009年经济深度下滑带来的基数效应,就会发现很多宏观参数依旧是正常的,第一季度经济数据中很多同比数据达到历史高位,这是因为去年一、二季度经济数据的下滑达到历史低位,我们是摔得厉害,反弹得也厉害。但我们如果按照测算方法把缺口重新平滑,就会发现工业增加值并没有回到危机前的增长轨道,工业增加值和部分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甚至出现逐月下降的趋势,其中汽车产量的增速下滑很猛,发电量指标也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好。从利润指标上看,虽然我们的利润同比增长率达到了80%左右,但利润率以及某些行业中的利润并没有恢复到危机以前的水平。再从财政角度来看,与宏观相对应的财政收入增长状况并没有超过两位数,而且3—5月份增速回落比较明显,特别是5月份回落较大,其中有去年增长较快的原因。目前很多人认为通货膨胀很紧张了,但如果剔除翘尾因素,新增因素是较小的,CPI(消费者物价指数)高点将在8月份出现,PPI(生产者物价指数)高点已经出现。还有一些指标也在下跌趋势中,如我们的固定资产投资下降较快,如果剔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数据,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5月份已经跌到了20%,按照这种发展趋势,未来我们跌破20%的概率是很大的。社会零售消费总额保持在17%—18%的区间,如果剔除价格因素,实际消费增速略显疲态。前5个月,我们的贸易顺差同比下滑了60%,现在PMI指数中的新订单指数下滑得很猛,如果按照国外的测算,我们目前的新订单指数已经跌破50%的临界点。 虽然很多人认为目前中国经济数据的局部下滑是一个正常的下滑现象,但是这种局部下滑可能会引发一些全局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如下:首先,虽然进口上半年增长很猛,因为我们的一些存货、原材料的需求很猛,这会导致下半年的回落变化更大。其次,重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轻工业增速太大,已经连续4个月超过6%,重工业生产过多过快,而轻工业跟不上,消化不了,最后将出现结构性的动态失衡。第三,我们目前能源消耗比较大,这种能源消耗很大的情况是一种暂时的现象还是一种中期的现象,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第四,我们上半年看到的PPI泡沫区,我们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很猛,也会导致总量动态平衡可能会出现问题。第五,投资增速年度之差过大,去年的投资变成未来的供给,今年的投资为今年当季的需求,就意味着未来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有可能会被打破。总之,目前经济增长的三大核心动力机制——刺激性政策、存货调整和出口复苏的性质决定了当前经济增长的基础不牢固,具有强烈的易变性和敏感性。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国第一季度GDP增长很快,很重要的是来源于刺激性政策,我们分析8个增加值增速超过22%的行业,这些行业基本上都是4万亿刺激政策重点扶持的行业,而其他行业增速都没有超过22%。去年一季度,中国经济从强烈的去库存状态逐渐向库存回补的状态进行转变,如投资驱动中一个很重要的力量是存货投资,因为存货回补具有短期性和易变性,形势一变,存货调整就会很快出现变化。最后,外需持续增长的基础也不扎实,今年上半年出口增幅超过40%以上,但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一是基数效应,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中国出口增幅很低;二是今年6月份进行出口退税和各种补贴的效用;三是世界存货调整的不对称效应的反应,美国去年四季度增长5.6%,其中3.6%来自于存货回补,如果欧美的存货回补在今年一季度达到高点,这是不是意味着未来几个季度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的出口会出现回调呢?我们是基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进行分析的,基于这种分析的结论是,2010年1—6月份中国宏观经济虽然延续了2009年二季度以来的强劲反弹,但许多指标都达到了近年来同期高位,而且目前这种经济反弹和复苏是建立在强劲的刺激性政策、潜在产出短期损失、结构恶化等因素基础之上,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严重依赖于刺激政策的延续以及世界经济不确定性的复苏,具有短期性、脆弱性、多变性等特点。而目前从各类先行指标来看,中国宏观经济短期内已经见到顶部,下行力量将在5—6月份开始显现,第四季度宏观经济下滑将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