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地理提纲。。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8-17 09:42:26
热度: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地理提纲。。【专家解说】:七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物种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 遗传(基因)多样性(三个内涵) 生态系统多样性生长发育
2、生物的(共性)特征
【专家解说】:七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
物种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 遗传(基因)多样性
(三个内涵) 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长
发育
2、生物的(共性)特征: 应激性
新陈代谢
(最基本)
3、生态系统:生物和生物生活的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
4、生物圈:(1)范围:海平面以下约11000m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m之间。
(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上层)
(2)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5、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6、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
7、生物因素:指的是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
同种生物之间:互助、斗争。
不同种生物之间:捕食(最普遍)、共生、寄生。
8、生物都能适应环境,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生理特征。
9、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环境。
10、人类是生物圈中的重要成员,应该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11、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
的科学。
12、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四个重要事件:
(1)林奈(分类学之父)与生物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
(2)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所有的生物都来源于原始的共同祖先。
(3)哈维与血液循环的发现。
(4)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沃森和克里克;人类基因组计划:破译
人体内全部DNA所含的遗传信息;参加国家:美、德、英、中、法、日。
13、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观察、调查、分类、比较、文献、实验等方法。
14、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一般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
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录;
(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
15、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的其它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6、生物根据细胞数量可分为:单细胞生物(只有一个细胞)和多细胞生物。
细胞膜:分隔细胞与外界环境,具有进行物质交换和保护
细胞的作用。
17、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质:细胞膜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里面还有线粒体
(由外到内) 等结构,是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细胞核:是细胞储存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并控制细胞的
生命活动
细胞壁: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对细胞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细胞膜: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18、植物细胞: 细胞质: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包含线粒体、叶绿体、液泡等
结构。
细胞核:是细胞储存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并控制细胞的生命
活动。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细胞壁 没有 有
细胞膜 有 有
细胞质 有线粒体,没有液泡和叶绿体 有线粒体,有液泡,绿色部分有叶绿体
细胞核 有 有
19、线粒体: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是细胞呼吸作用进行能量转换的场所。
20、叶绿体: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植物光合作用进行能量转换的场所。
21、液泡: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里面储存糖分、色素等多种物质。
22、细胞分裂:细胞一分为二,产生新的细胞的过程。
23、细胞分裂的规律:细胞核一分为二,然后细胞质一分为二,每部分细胞质中
含有一个细胞核。
24、细胞分裂前,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经过复制而加倍,分裂后平均分配到两个
新细胞中,保证了新细胞与原来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
25、细胞分裂的意义: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殖,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分裂不仅与繁殖新个体有关,而且能促使新个体由小长大,使生物体不断更新衰老死亡的细胞,从而保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26、细胞分化:在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定向改变的
过程。
27、组织: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形成
的细胞群。
28、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29、人和动物的基本组织
主要结构特征 主要分布位置 功 能 举 例
上皮组织 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 体表或体内管腔的内表面 保护、分泌 皮肤上皮、小肠上皮、气管内表面
结缔组织 细胞间质发达 广泛分布于全身各处 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 骨、韧带、脂肪、血液等
肌肉组织 主要由肌细胞构成 附着在骨骼上,心脏及内脏器官 收缩、舒张的功能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神经组织 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 脑、脊髓以及神经中 接受剌激,产生和传导兴奋 脑、脊髓
30、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顺序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功能的结构。
31、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
一起。
分生组织 花
营养组织 生殖器官 果实
细胞 组织 保护组织 器官 种子 植物体
输导组织 根
…… 营养器官 茎
叶
上皮组织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结缔组织 泌尿系统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循环系统 动物体
肌肉组织 运动系统
神经系统
神经组织 生殖系统
内分泌系统
32、生物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排列如下:
生物大分子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
33、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
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34、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和氧气;光合作用
的条件:光和叶绿体。
35、反应式: 光
二氧化碳 + 水 淀粉(储存能量)+ 氧气
叶绿体
36、光合作用中的两种变化:(1)物质转变:无机物(水和二氧化碳)变成有机物(淀粉);(2)能量转化: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7、光合作用的意义:
(1)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氧气;
(2)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能量来源;
(3)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38、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提高光能利用的效率;方法:增大单位空间的叶总面 积。如:立体高效种植。
39、叶的结构:
(1)表皮:表皮细胞扁平,无色透明,排列紧密,外壁还有角质层。既有利于
透光,又防止水分的过多散失,还对叶片有保护作用。
气孔:由两个保卫细胞组成,是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
(2)叶肉:
栅栏组织,靠近上表皮,细胞呈圆柱形,含叶绿体较多,排列比较紧密和整齐。
海绵组织:靠近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含叶绿体较少,排列疏松。
(3)叶脉:由导管和筛管组成,属于输导组织,对叶片还有支持作用,分平行
叶脉和网状叶脉两种。
40、叶的结构与光合作用功能相适应的结构有:叶片阔而扁平,吸收阳光的表面
积大;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含有叶绿体和叶绿素多,利于吸收阳光和进
行光合作用;海绵组织叶肉细胞排列疏松,利于气体在叶内自由移动;保卫
细胞控制气孔开闭,当环境适合光合作用时,气孔开启,容许气体进出叶片;
叶脉有效地运输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叶表面的角质层防止水分流失。
41、所有的活的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
42、呼吸作用:绿色植物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 量的过程。
43、反应式:
有机物(储存能量)+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线粒体
44、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线粒体。
45、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的去向:(1)各种生命活动;(2)转化为热量散失。
46、呼吸作用的意义:为植物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动力)。
47、吸收作用: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场所:根毛。
48、根吸水的原理: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水从土壤中进入到细胞,当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水从细胞中流出到土壤中。
根毛区(成熟区):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主要场所
49、根尖的结构(从上到下):延长期:细胞延长并进行分化,形成输导组织。
分生区:保持分裂能力,产生新的细胞使根生长。
根冠:保护幼嫩的分生区。
50、根毛的结构:细胞壁极薄,细胞质少,液泡大,根毛与土壤颗粒紧密地黏附在一起。
51、无土栽培:根据植物生活需要的无机盐种类、数量和比例配制成营养液来栽 培植物。
52、蒸腾作用:植物体内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体外的过程。
53、蒸腾作用的意义:降低叶面温度,防止叶肉细胞被阳光灼伤;促进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54、植物气孔的分布: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但下表皮一般较多。
55、植物通过茎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
56、水分和无机盐在木质部内运输(由下往上);有机物在韧皮部内运输(由上往下)。
57、枝瘤的形成:当树枝受到伤害后,树皮内韧皮部中的筛管被切断,有机物堆
积在一起,周围的细胞由于有大量营养物质,所以大量分裂生长,从而形成
突起的枝瘤。
58、植物体内的导管和筛管彼此连接和贯通,形成一个完整的管道系统,完成植
物体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养料的功能。
59、生活史:生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
60、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从种子到种子的过程。
种皮与果皮:保护种子内部结构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61、种子的结构: 胚轴:连接茎和根的部位
胚 胚根:发育成根
子叶:储存(吸收)营养成分
胚乳(单子叶植物)
62、种子萌发的过程:(1)种子吸水膨胀;(2)胚根突破种皮,发育为幼苗的根;
(3)胚轴伸长;(4)胚芽出土,发育成幼苗的茎叶;(5)子叶萎缩或胚乳萎。
63、种子萌发的条件:(1)内部条件:有生活力的、完整的胚;有足够的营养物
质;(2)外部条件:充足的空气;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
64、根系:直根系:有明显主根;须根系:无明显主根。
65、根尖的结构:(1)成熟区:长有根毛,也叫根毛区,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
要部位。(2)伸长区:细胞能明显伸长的部位。(3)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
增生的部位。(4)根冠:分生区外的冠状结构,能保护分生区的细胞。
66、芽的结构:(1)芽轴:发育为茎的主干;(2)叶原基:发育为幼叶,幼叶发
育为成叶;(3)芽原基:发育为侧芽,侧芽发育为侧枝;
67、花的结构: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组成。
68、雄蕊:包括花丝和花药;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
69、两性花: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单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
无性花:一朵花中既没有雄蕊也没有雌蕊。
70、传粉:花药里的花粉以一定方式传送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
71、受精:花粉粒中的精子进入胚珠,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72、完成受精后,受精卵发育为胚,珠被发育为种皮,子房壁发育为果皮,整个
胚珠发育为种子,整个子房发育为果实。
73、营养生殖:用植物的根、茎和叶繁殖后代的方式。
74、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作为生产者,通过它的生命活动,直接或
间接地为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2)能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
和氧气的平衡;(3)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75、植被:覆盖地表而有规律地生活在一起的一群植物。
76、我国植被主要类型: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原荒漠。
77、我国的珍稀植物:银杉、水杉、珙桐、桫椤。
78、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1)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2)地
理分布不均衡;(3)土地沙漠化严重;(4)人为破坏严重,利用不合理。
79、我国的重大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世界四大生态工程之最,被誉
为“绿色长城”)、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黄河中游防护林工程、珠江流域综合治理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等。
80、每年的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
81、显微镜结构与功能: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3、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画范围小,内容详细,选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4、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0°纬线又叫赤道,赤道就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5、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6、纬度范围:0° 30°NS为低纬度;30° 60°NS为中纬度;60° 90°NS为高纬度。
7、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名称 形 状 长 度 指示方向
经线 半圆(弧形) 相等 南北方向
纬线 都是圆(极点除外) 有长有短 东西方向
8、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9、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注意看P23图2-19和图2-20)
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上。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10、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11、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2、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13、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4、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山地: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
15、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16、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17、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上。
18、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60亿。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19、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20、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原因是这些地区处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临海地带。
21、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会带来严重的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了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难以解决等问题;
人口增长过慢造成了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22、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23、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24、世界三大人种分别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也属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种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三大人种的具体分布到P46图3-8识记)
25、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
26、世界的三大宗教: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经典为《圣经》,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7世纪,经典为《古兰经》,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27、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28、天气和气候概念和区别:
概念 特点
天气 某个地方短时间内发生的阴、晴、冷热等变化 多变、不稳定
气候 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相对稳定
29、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30、在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
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31、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由低纬度(赤道)地区向高纬度(两极)地区逐渐降低。
32、降水形成的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空气温度下降到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降水的主要类型有: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33、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中纬度地区大陆的西岸降水多于东岸和内陆地区;
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或内陆地区降水少。
3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纬度位置、洋流因素。
-
地理开放性作业2024-08-17
-
从纬度和海陆位置来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特点2024-08-17
-
高二的地理题,大家帮帮忙啊!跪谢2024-08-17
-
安徽省2013高考地理试卷答案2024-08-17
-
日本的地理位置及资源2024-08-17
-
高二地理环境保护的复习资料2024-08-17
-
想知道: 桂林市 桂林市兴安县漠川乡协兴具体地理资料2024-08-17
-
第四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初中组试题答案2024-08-17
-
谁知道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黎咀镇的总体地理状况2024-08-17
-
高中地理题:能源消费构成是怎样的?要求分点答2024-08-17
-
地理风海流成因与洋流成因?2024-08-17
-
高一地理月相问题!2024-08-17
-
地理 填出长江与黄河的主要支流 水电站的名称2024-08-17
-
第二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论文(高中组)2024-08-17
-
初中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202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