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说 > 新能源汽车 > 正文

徐州改革开放的成果

关注热度:120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专家解说】:      世界最大太阳能多晶硅生产研发基地   世界最大冰箱冰柜生产基地   亚洲最大的淡水水族馆(水上世界)   亚洲第二大编组站(徐州北站)   中国第一座具有纯正(印度)佛教风格的寺庙(龙华寺,公元412年)   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座民间寺庙(丰县永宁寺,建于永平初年)   中国跨铁路股数最多的大桥(和平大桥,37股)   中国最大的城市生态湿地公园(九里湖公园)   中国四大家居物流建材中心之一(徐州八里)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中国国最大的高速数控机床研发制造基地   华东最大的食品城(淮海食品城)   中国最大工程机械生产研发基地   中国最大特种工程汽车生产基地   中国最大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   中国最大的摊铺机租赁商集聚地   中国最大摩托三轮车生产基地   中国最大电瓶三轮车生产基地   中国最大的固定机械租赁市场   中国最大板材加工出口基地   中国最大豆奶制品基地   中国最大的光伏电站   中国最全的苏轼景区   华东最大电解铝生产基地   京杭运河上最大的港口产业集群   淮海经济区最大的金属交易平台(金地商都五金机电城)   淮海经济区首家4D动感影院(云龙湖水上世界)   淮海经济区第一家5A级国际影城(星美国际影城)   江苏首家获批的中国工程机械出口基地   江苏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古彭广场)   江苏最大的软件园(徐州软件园)   江苏唯一的新能源国家产业基地   江苏最大高效农业基地   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四个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   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   跨国公司眼中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市   (唯一)中国工程机械之都   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   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6连冠   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   中国十大幸福城市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中国书法名城   江苏省文明城市   2010年江苏省唯一入选的首批国家装备制造业示范基地城市   2008中国百佳产业集群第三位(徐州工程机械)   2009中国百佳产业集群(铜山工程机械)   2009中国百佳产业集群(邳州板材加工)   2009中国百佳产业集群(沛县铝材加工)   2009中国最具竞争力低碳产业基地城市   2009中国十佳投资环境城市第二名   2009年度十大活力地级以上城市   2009全国金融生态环境50强城市   2009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   2009中国十大品牌经济城市   2009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   2009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   2009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2009首批中国创业之城   2009大陆最佳投资城市   2009中国最安全城市   行政区划   行政区类型:地级市   云龙区 面积 118平方千米,人口 30万人。邮政编码221009。   鼓楼区 面积 212平方千米,人口 38万人。邮政编码221005。   九里区 面积 98平方千米,人口 25万人。邮政编码221040。   贾汪区 面积 690平方千米,人口 49万人。邮政编码221011。   泉山区 面积 62平方千米,人口 43万人。邮政编码221006。   邳州市 面积2088平方千米,人口169万人。邮政编码221300。市人民政府驻运河镇。   新沂市 面积1571平方千米,人口 99万人。邮政编码221400。市人民政府驻新安镇。   铜山县 面积1856平方千米,人口118万人。邮政编码221100。县人民政府驻铜山镇。   睢宁县 面积1767平方千米,人口132万人。邮政编码221200。县人民政府驻睢城镇。   沛 县 面积1349平方千米,人口115万人。邮政编码221600。县人民政府驻沛城镇。   丰 县 面积1450平方千米,人口116万人。邮政编码221700。县人民政府驻凤城镇 经济概况  徐州经济已经基本形成了装备制造、能源、徐州商圈、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四大千亿元支柱产业,新医药、电子信息、环保设备为新兴产业,煤炭、电力、建材、轻纺、冶金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的具有比较鲜明特色的产业体系,3家企业名列中国最大500家企业,10家企业进入全国同行业百强,50余种产品产量位居中国或江苏省第一,徐工集团、天宝集团、维维集团、保利协鑫是中国同行业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徐州传统服务业起步较早、基础扎实,现代服务业业态健全、层次较高,金地商都、沃尔玛、家乐福、金鹰国际、中央百货、金地商都等国内外知名商家纷纷入驻,形成了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门类最全、档次最高的“中心商圈”。   近年来,徐州市充分利用江苏省加快苏北振兴和开发建设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有利时机,按照“点线面推进、大项目带动、城市间协调发展”的思路,着力实施“大工业支撑、大项目带动、大商贸流通、大城市建设”四大战略,使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经济总量提速进位 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90.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3.9%,增幅比前三个季度分别提高1.1、0.6和0.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三位,比上半年提升两位。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完成250.56亿元、1249.04亿元和890.56亿元,分别增长4.7%、14.7%和15.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7500元,按现行汇率计算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   收入效益稳步提升 发展质量不断改善    财政收支增速加快。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467.63亿元,同比增长30%,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64.34亿元,增长30.6%,增速高于全省12.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六位。全市一般预算支出255.89亿元,增长28.6%。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69元,同比增长10.7%。农民人均纯收入6951元,增长11.4%,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五位。   企业效益明显改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77.92亿元,同比增长28.2%;实现利润286.88亿元,增长29.9%;实现利税590.22亿元,增长28.8%。   内需强劲外需改善 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24.57亿元,同比增长29.9%;规模以上投资1568.99亿元,增长35.1%,增速高于2008年1.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规模以上投资中城镇投资完成1337.56亿元,增长31.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四位;农村投资231.43亿元,增长57.7%,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1.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位;房地产开发投资159.06亿元,增长21.6%,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三位。   消费品市场平稳较快增长。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8.97亿元,同比增长18.9%。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510.57亿元,增长19%;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98.39亿元,增长18.8%。农村消费市场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36.9%,比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

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以下相关问题

  • 改革开放,徐州市,睢宁县,共换了多少任县委书记?分别叫什么名...
  • 改革开放以来徐州的变化
  • 改革开放三十年,徐州的巨大变化都有哪些标志性?

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以下相关关键词

徐州改革开放30年    徐州反腐成果    改革开放的成果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    改革开放成果展    改革开放成果展ppt    改革开放成果展小报    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关键词: 成果 徐州

[ 专家说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专家说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资讯
热门推荐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