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美国次贷危机对外资企业(在中国建厂的外企)有哪些影响,大约会持续多久?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8-17 13:11:44
热度:

美国次贷危机对外资企业(在中国建厂的外企)有哪些影响,大约会持续多久?【专家解说】:次贷即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美国次贷危机是面

【专家解说】:次贷即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美国次贷危机是面向穷人的住房次级抵押贷款引发的危机。起初,专家普遍认为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仅仅是局部的、短期的。现在看来情况不容乐观,看不到任何缓和的迹象,相反,美国次贷危机在全球范围内扩散的速度在加快。尽管对其影响效果作出最终的结论为时尚早,但笔者认为,次贷危机给我们带来的最大负面影响是阻碍经济发展模式向内需驱动的转型。 以“借贷消费”为特征的经济危机 实际上次贷危机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美国进入后工业社会新经济形态所固有的经济危机,这和工业社会的工业经济所固有的经济危机有着本质的不同。我们不妨把前者称为新经济危机,把后者称为工业经济危机,简称经济危机。 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开始向后工业社会演进,经济形态从工业经济向新经济转型。在全球化背景下,每一个国家都参与经济的全球分工,生产和消费的平衡不再是局限于一国国内。内需不足的国家依赖出口实现供需平衡,比如我国。生产不足的国家依赖进口实现供需平衡,比如美国。在金本位下,出口越多的国家,黄金储备越多,这个国家越富裕。进口越多的国家黄金储备越少,就会变得越来越穷。 但在非金本位下,这一规律被颠覆了,因为出口国换回的不是黄金,而是符号美元,进口国支付不是用黄金而是用符号美元。美元依赖其国际货币地位,利用虚拟的符号美元从国外进口,满足国内不断膨胀的社会消费,导致美国的外债也不断膨胀。进入21世纪,这一进程进一步加快,美国几乎对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都有贸易逆差,预计2008年将接近1万亿美元。由此形成了美国社会“消费膨胀-用符号美元换取产品-外债膨胀-美元贬值”式的以“借贷消费”为特征的新经济危机。尽管美联储可以利用政策杠杆进行调控,但这不能从根本上防止虚拟经济中的金融放大和金融崩溃。美国次贷危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我国亟待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延续“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利用低劳动力成本优势提升中国制造的成本竞争力-大量出口-储备美元纸币”的发展模式,实现“利用国际资本,整合国内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目标。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一发展模式显露缺陷,即内需不足。中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消费支出只占GDP的40%,而其他较大的经济体的消费支出大多占GDP的65%左右。 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激烈的竞争迫使企业进一步压低成本,劳动者薪酬上升的压力进一步加大。这种“国内生产-低价出口”的发展模式短期内化解了“经济危机”,长期看却会导致国内需求的严重不足。从经济演进的角度看,由于路径依赖,还有可能把我国经济锁定在价值链的低端。企业进入“赢利能力下降-技术难以提高-压低工人工资”的恶性循环。从单个企业角度看,技术进步是为了实现产品的差异化,从而获取高额的利润。但从社会的角度看,由于技术进步,生产效率提高,市场越来越饱和,企业没有核心技术是难以在市场中进行博弈的。 与此同时,由于渠道商对制造商的垄断程度不断提高,而对于消费者却无法垄断,大量的商品面临着惨烈的价格竞争。特别是当消费者可支配收入不足时,更希望产品不断降价。反过来,制造商把降价压力转嫁到劳动者身上,使得劳动者的可支配收入进一步降低。面临技术和内需不足的双重挑战,我国企业难以实现从“缺少技术-被动接受市场价格-降低成本维持利润-内需不足-技术难以提升”向“利用技术优势制定价格-利用利润优势提高技术”攀升。因此,对中国来讲,当前最核心问题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转型发展化解经济压力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一方面在内需不足的情况下减少了出口,另一方面由于美元贬值、热钱流入、通胀输入等方面的因素使内需进一步相对缩小,使我国经济转型面临双重压力。 首先,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美元贬值、美国市场萎缩并波及其他国家的市场萎缩,影响了我国的出口。作为出口依赖型的经济体,美元贬值、人民币兑美元升值、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出口退税减少等已经让出口加工企业遭受了巨大的考验,次贷危机更是雪上加霜。这将使我国经济发展向“内需驱动”转型的初期,经历“断乳”的艰难考验。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增幅自去年起就开始逐渐下滑,2007年第一季度中国对美出口同比增幅是20.4%,第二季度缩窄到15.6%。2007年7月次贷危机爆发后,第三季度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同比增幅仅为12.4%,第四季度再缩窄到10.8%。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出口3059亿美元,增长21.4%,增幅低于去年同期6.4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向美国出口534.5亿美元,同比增长5.4%,增幅比上年回落15个百分点。 其次,次贷危机使国内需求进一步恶化。美元持续贬值,流动性泛滥推高国际商品价格,造成大量依靠进口原材料的中国企业成本受压。资金大量涌入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后,推动有关商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形成输入型通货膨胀。热钱流入抬高国内资产价格,进一步降低国内需求。2007年以来,随着人民币兑美元升值预期的日益加强,种种迹象表明大量的游资正在加速进入我国。2007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53万亿美元。根据东方证券的估计,2007年全年约有超过4000亿美元的热钱流入中国。根据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2008年第一季度我国外汇储备增长了1539亿美元,截至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1.68万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对外贸易顺差达到414.2亿美元,大量热钱继续流入。热钱流入产生的效果就如同富人炒房使穷人更买不起房的效果一样。 不过,针对美国次贷危机,我们可以顺势而为,找到可利用的机遇。第一,在美元贬值的同时,其资产也在贬值,并购的政治壁垒也相对有所降低,可借机加大“走出去”力度,以便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并借此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第二,在全球不景气周期中,凭借成本优势,扩大出口,特别是当发达国家经济不景气时,借机加大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开拓力度。与此同时,一些没有竞争力的外资企业可能要撤离,此时,国内企业可借机抢占市场。第三,抓住热钱流入的时机,引导热钱促进我国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化害为利。第四,尽快扩大内需,启动农村市场,在这一市场国内企业有明显的优势。第五,脱离金本位后,所有国际储备货币都将变成永远贬值的股票,因为没有力量可以约束这些强国的行为。因此,我们一方面应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利用美元和欧元的博弈获取利益,同时,应抓住契机,适时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