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为什么会有中国威胁论这一说法?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8-17 13:10:43
热度:

为什么会有中国威胁论这一说法?【专家解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发展,“中国威胁论”也时常见诸于国外一些文字和言论,而且近年来在美国显得颇为时髦。与美国版的“中国威胁论”相联系,美国

【专家解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发展,“中国威胁论”也时常见诸于国外一些文字和言论,而且近年来在美国显得颇为时髦。与美国版的“中国威胁论”相联系,美国进行了主要以中国为假想敌的全球战略和军力调整,并且从能源、金融、商贸、多边外交等多方面对中国进行遏制,使中美关系变得复杂和脆弱。   美国版“中国威胁论”的主要依据,能说得出口的只是两条,即“武力威胁台湾”和“军费不透明”。但是这两条都是明显站不住脚的。因为中国大陆和台湾是中国历史的遗留问题,谈不上谁威胁谁,更谈不上威胁以承认一个中国为前提而和中国建交的美国。而依中国的国力,军费再怎么“不透明”也只是服务于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根本不可能威胁美国及其海外利益。现在美国用加强中国周边军事压力和临战化武力援台态势来逼迫中国增加军备,正确的说法只能是“美国威胁论”而不是倒因为果。至于热衷于“中国威胁论”的人所说的假如中国发展起来了将会如何如何,那纯粹是恶意的政治煽情和荒唐的“幻觉透支”,因为美国也在以更大的基数发展,而中国也不可能用“不发展”来证伪“中国威胁论”。   美国一些政治势力宣扬“中国威胁论”,从苏联解体以后就已萌动。而且事实上在苏联解体以前,英国撒切尔夫人关于从北美到阿姆斯特丹的北半球的性质的说法,已经具备了“中国威胁论”的雏形。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威胁论”显然具有“冷战”的影子和意识形态背景。这种思维定势在中国的综合国力有所发展以后,就必然会变成“显学”和外交政策,各种实质性的行动也就纷至沓来。另一方面,现代版的“中国威胁论”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与东南亚有关的“局部威胁”不同,它被视为“全局”和“核心”性质的“威胁”,这样才能满足为美国庞大的军事机器和军工产业制造假想敌的需要。这就是为什么当俄罗斯(因远东地区衰退)、印度和东南亚诸国都不认为(或淡化)“中国威胁论”的时候,美国一些人却在强化“中国威胁论”的原因。   “中国威胁论”在美国很有市场的原因还在于,美国在“冷战”结束后受到“冷战红利”的刺激,日益奉行单边主义和热衷于诉诸武力,而中国对此是不予认同的,不可能什么都看它的眼色行事,因而被它视为一种现实的障碍。其实很多情况下中国对美国也是“敢怒不敢言”的,只是在恪守国际法准则的底线;这里完全没有中国和美国争“地盘”、争利益的问题。美国不能容忍中国的“不合作”,它搞单边主义愈利害,其全球战略的胃口愈大,就愈会感到中国“别扭”,所谓“中国威胁论”的调门也就会愈高。   “中国威胁论”还有一种胡乱泛化的现象。例如美国有人把一个时期以来的国际原油市场涨价归罪为中国需求的增长,进而引伸出中国将威胁全球资源市场秩序的印象。事实上现在国际原油市场涨价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并不是供给与需求失衡造成的。中国的发展不会导致以非经济行为去争夺全球资源,因为中国自身的资源可以支撑现代化进程。例如,中国的原煤储量决不像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所说的只能再开采四十年;仅仅把回采率提高到正常水平,即使现有煤矿的开采量也能成倍成倍地增长。又如,中国的核能发电比率不到3%,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再如,中国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也很低,同样有巨大的潜力可挖。即便是中国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就算不能做到“不假外求”,也不至于像日本那样先天不足、曾经到其他国家去“犯抢”。所以在中国发展问题上,还是俄罗斯驻华使馆临时代办贡恰罗夫先生说得对:必须严格区分“挑战”与“威胁”。“威胁”与武力和高压是联系的,指使用军事力量或威胁使用军事力量强迫另一个国家做其不想做的事,侵犯其主权、领土完整。“挑战”完全是另外一个概念,一些国家因新因素的出现需要作出自我调整,改变昨日已适应的状况。这种新出现的因素构成了“挑战”。与中国相关的这一现象是“挑战”而不是“威胁”。有人说,中国发展的动力是不断增长的巨大内需,因为中国有着这样大的人口,所以我们说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