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谈谈经济危机带来挑战和机遇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8-17 12:54:48
热度:

谈谈经济危机带来挑战和机遇【专家解说】:经济周期:和细胞生命周期一样,生长衰退的循环,历史经验表明,高速通胀和固有资产热炒之后甚至同时往往伴随经济危机,简单说来原理是囤积居奇的商货

【专家解说】:经济周期:和细胞生命周期一样,生长衰退的循环,历史经验表明,高速通胀和固有资产热炒之后甚至同时往往伴随经济危机,简单说来原理是囤积居奇的商货交易占据了过多流动资金导致实体经济的资源供给不足形成恶性循环,经济周期在经济发展史中一直存在,并不能说经济危机是姓资社会特有现象 由此可以说,两年前开始的石油粮食大涨价就已经预示了经济高速期的结束,算是最后的高潮表演,随后而来的全球股市暴涨暴跌、房贷危机、期货商品通胀结束、金融危机作为一个开端表明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经济高增期告一段落,经济格局变化将促成政治格局变化,当然政治团体会为了各自利益努力发展和维持经济的良好状况 金融危机还不是经济危机,虚拟经济通过更高更快的回报吸引社会资源参与,其根基及根本目的是指向实体经济的,而金融业作为实体经济的调节阀更有保护膜的作用 美国各大金融公司的经营危机,倒闭、破产并不意味着资产的完全蒸发,资本经济的特性使得它们更多的是换老板、借贷额外资金、财产分流,而非彻底蒸发,这些反而会缓冲金融动荡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股票期货等证券本身也有降低风险的作用,但独立资本炒作会导致风险的增大 虚拟经济的建立使得经济危机不再是一触即发而是分两步走,先是金融风暴,然后才是实体经济的危机,由于金融占有的比重不断加大,危机往往还没实际危害到实体经济就已经动摇政治格局从而使得宏观调控更加及时,避免实际生产消费的大规模倒退 综上,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是否要演化为经济危机还要进一步观察,理论上,只要有足够的信用资金参与金融救市,托住盘面,重构金融信用,虽然已不可能把风暴的伤害抚平,但还是有很大机会进入缓和期,只要实体经济不垮,恢复期亦即萧条期可以稳步到来 但这里还要考虑另一可能,即身处金融危机的金融集团不做保守的策略,利用救市资金趁此机会挤兑其它竞争者,再做一些风险不低的高回报项目,甚至导致再一轮通胀,加高经济危机的风险,这么做显然是出于不甘心和瞄准这个赌赢就大赚的机会,但战略上无疑是愚蠢的冒险,因为是要在一堆破灭的泡沫中再吹一些泡泡 泡沫不破则以,一破就必然矫枉过正产生反泡沫,比如中国股市。一旦金融危机形成,各类金融挤兑状况出现,投资者信心一落千丈,现金流缩紧,热钱自动冻结,一切繁华景象短时间内湮灭,此类情形转移到实体经济便实际伤害到实物商品的消费,从而顺着产业链发生链式反应,进而是就业者失业,消费能力降低,进一步损害消费市场,恶性循环形成经济大萧条。这时候如没有有形之手调节,市场可能会在完全冷寂后才春风吹又生 除去有形之手的干预,还有一些隐性因素能中断这类恶性循环,就是经济生态中不在同一梯队的产业,不在同一地域的经济体,在局部萧条时反而吸引资金资源参与其中,于是如同跷跷板一样此消彼长就此繁荣起来,从而避免全面性危机,甚而以此为发源带领新一轮经济增长 以上铺垫引出所谓机遇的主旨,并且笔者对国内股市反泡沫后借反弹之力趁势达成两年内万点的预判也是从此经济局势推理得到 相对国外的成熟实业,国内实体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仍停留于消耗基础资源和廉价劳力,并且一段时间内很难改变,因为集约化经济科技创新型经济的成本高不可见风险大,如果原有模式仍能让企业继续生存甚至带来客观效益,那么这种模式就还会长存下去。在较发达地区,消费市场的扩大和政策挤压,使得这种旧经济模式被排挤向内陆欠发达地区发展,由于国内欠发达地区和相对廉价劳力仍然数量可观,所以这种经济模式的持久竞争力并不会即刻消失,所以宏观调控过于压制此类实体企业很可能是断了欠发达地区的活路,不可能让没有科技没钱的白手起家一下子跳跃到集约经济模式 故此,比较合理的渐变策略理应为沿海发达地区淘汰,内陆接手,顺次发展,才能不至于断档,同时保证了就业扩大也就保证了消费群体的扩大 解决农村劳动力逐级转型就在战略上解决了中国经济 那么战术上呢,眼下的全球人人自危的经济形势就是这另一步 金融市场的崩溃,虚拟经济自身固有的泡沫性是元凶,这种泡沫诱导了高增长,同时和实体经济抢夺社会资源,当份额超出一定比例就如同弹簧一样需要回调,每一次金融风暴都属于这种情况,不论内因导致还是外因诱发 钱是死的,拿钱的人是活的,由于人的自信和盲从,形成了泡沫,同样由于人的恐慌和盲从,形成了反泡沫。热钱不是在泡沫中瞬间消失的,而是人人自危收入囊中不再取出,这类似流动资本冻结,而当这种经济冰川期结束,又会不知从哪里齐刷刷的冒出很多储备已久的投资。这个弹性过程的主导因素在于人心对局势的判断,人心可能永远无法猜中市场走向,故而总显得一窝蜂,追敌如浪推,败兵如山倒。如若能较准确的判断局势,有效组织力量,败局就不会惨上加惨。 还是例如国内股市一年以来的暴跌,市场怪政府不作为,政府认为市场大资本和自己作对趁机谈条件,树倒猢狲散,这种疯狂等同于暴涨的疯狂,那么只要人心还没有从理智中清醒,还无法看到真实,疯狂就会继续下去,暴跌之后仍会有暴涨,投资者不可能在一两轮的大幅动荡中成熟理智起来,更何况在经济局势极不明朗的现在 国内与国际目前对风暴的应对差异是什么呢?欧美以及各个发展中国家早已纷纷救市,同时到处筹钱挽救金融,而国内非但迟缓出台救市政策,且宏观调控仍然以谨慎收紧银根为主,何解? 政府对国内经济的判断仍为过热,发展过速,热钱过多,通胀压力,另一方面内需不足是经济高增长的瓶颈因素,因此对现金流控制还将从紧 但实际上以上矛盾的中心与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异曲同工——先富阶层和后富阶层或者说不富阶层的矛盾,贫富差异不断增大,富人的钱不会重复消费低端商品而是更多的寻求保值增值的投资渠道,这类投资热情导致各类固有资产包括证券、房地产、艺术品、奢侈品甚至基础商品的炒作,与这类囤积居奇活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量劳动力所获得的报酬并不够充分消化生产出的商品,在这种循环中实体经济越发走弱越发对投资者失去吸引力,最终社会资源无法被有效分配到生产消费中,而是滞留在花天酒地的新贵圈子,结果便是整体国民经济仰仗新贵消费的支持和指导,即便不崩溃也会导致止步不前 所以美国救市计划的争论还有救与不救两种说法,不愿救就是因为怕富人拿了穷人的钱或者说集体的钱自救后越发牛X,日后强势弱势愈发明显。救还是必须要救,因为不救大家都完蛋,贫富差异调节是只可缓图不可速攻之事 如此可见,国内经济在短期内未必会遭遇现金流周转不足的状况,要传染上这样的金融危机必须是国内资本出现非常严重的坏账 有流言说国内银行背负的次债已达到无法承载的程度,而一万多亿的外汇储备大量属于随时要抽调逃离的资本,笔者虽无数据可以证实证伪这一传言,但这种够夸张的说法太值得质疑,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宁可信其无 房地产危机,这其实是实实在在并且近在眼前,虽然房地产尚未崩盘,万科降价事件闹得满城风雨,但很明显这一泡沫维持不了太久,低迷的交易量,大量持币观望的消费群,必然导致一次或数次全国性大幅度降价。必须说明,购房者不缺,钱可能也不缺,但如果发生类似股市那样的崩盘,很可能在房地产上也上演反泡沫,大家待价而沽,宁可合租挤在一起也要等底部,这时候房地产商撤资的撤资倒闭的倒闭,银行这头出现断供危机,这个假设要比前面的国际影响更实际更靠谱,短期内的资金周转不能需要大量资金弥补,如果银行出现危机,那国内才能说出现真正的经济危机的可能,也就是说,必须为有可能到来的房地产泡沫破灭做好准备,提前做一些预案防止房地产跌过头 为了纠正虚拟经济吞噬实体经济地盘的偏向,对生产性行业的减税刻不容缓,调整财政收入结构也应尽快施行,减轻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负担,鼓励创业,就能治本,而大减税的呼声在学界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 另外,国内经济高速增长的代价不仅仅是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还是以不稳定的质量和低安全性为代价,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提高质量安全健康等等标准,虽然会提高生产成本,同样也会减缓经济,但长远来看无疑是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了,这也是没新意的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