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澳门迈向都市化,用水如何解决?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8-17 12:49:13
热度:

澳门迈向都市化,用水如何解决?【专家解说】:  澳门没有河流和湖泊,地表水蓄水条件很差,地下水又受到严重污染,因此,淡水资源十分紧缺。50年代以前,澳门主要靠境内两个贮水量约100

【专家解说】:  澳门没有河流和湖泊,地表水蓄水条件很差,地下水又受到严重污染,因此,淡水资源十分紧缺。50年代以前,澳门主要靠境内两个贮水量约100万立方米的水塘贮存天然水。从1950年起,在半岛设立青洲抽水站抽取前山水道的河水输至新口岸水塘贮存,经滤水厂处理后供给用户。这在人口、工业较少的情况下尚可勉强维持。后来由于澳门工业用水激增,以及中珠联围筑闸使前山水道水量减少,澳门淡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50年代后期,澳门水荒连年发生。仅1958~1968年的10年间就出现过4次严重制水(限制用水的情况),曾一度制约澳门经济的发展。自60年代初开始,大陆便向澳门地区供水。      为解决澳门地区的用水困境,根据澳门的请求,在中央和广东省、珠海市的大力支持下,珠海市竹仙洞水库、银坑水库于1960年3月和7月相继建成通水,每日向澳门供水7000~10000立方米,年供水约300万立方米,缓解了澳门用水的紧张状况。随着澳门人口的不断增加及工商旅游业的发展,澳门地区对食用水的要求越来越高,1978年10月及1980年9月,珠海夏湾加压站、南沙湾抽水站相继建成,将珠海香洲大镜山水库和前山水道的水引至夏湾加压后输送澳门,使供澳门水量增加至每年800万~1500万立方米。为根本解决珠澳两地用水问题,从1984年起,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和珠海市合作兴建珠海对澳门供水工程,将珠江水从西江磨刀门水道引至竹仙洞水库后,经输水管道直供澳门青洲水厂,第一、第二期工程先后于1988年5月和1989年8月建成投产。此后,供水工程设施逐步完善,供水量逐年提高,自1990年起每年向澳门供水约3000万立方米,至1994年供水量超过5000万立方米,1998年供水量达到5400万立方米,较好地满足了澳门地区的用水需要。   目前,澳门绝大部份原水来自中国珠海巿的西江磨刀门水道。原水(未经处理的食水)经由洪湾泵站至珠海竹仙洞水库。剩馀的原水则会储存於蛇地坑水库,银坑水库及南屏水库,作为紧急及於乾旱季节作调咸之用。   由於竹仙洞水库地势较高,原水得经由两条直径一米(共可日供原水约十九万立方米)及一条直径一米六(可日供原水约二十四万立方米)的输水管流入澳门青洲及大水塘食水处理厂,以及贮存於外港大水塘水库内。   磨刀门原水供应系统地处珠海巿西江东侧,引水闸位於挂定角。整个系统自洪湾西侧,横贯南屏、湾仔两区至竹仙洞水库。再分别流向澳门青洲食水处理厂及珠海拱北地区。由挂定角引水闸至澳门青洲水厂,全长约二十公里。於冬春枯水期间,磨刀门原水系统会利用位於挂定角上游二十公里处的平岗泵站抽取原水并加压输送至挂定角引水闸内,以应付咸潮。   目前,澳门97%的用水由大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