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本人在水电站工作,想请教一下关于推力甩油及水机室内油污染处理方面的办法。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8-17 12:41:46
热度:

本人在水电站工作,想请教一下关于推力甩油及水机室内油污染处理方面的办法。【专家解说】:#2机水导轴承存在较严重的甩油现象,2006年#2机水导共加油139.5升,轴承润滑油分别从油

【专家解说】:#2机水导轴承存在较严重的甩油现象,2006年#2机水导共加油139.5升,轴承润滑油分别从油盆内挡油圈和油盆顶盖处甩出,水车室机坑盖板、水轮机顶盖、水导油盆盖均有积油,轴承甩油给机组运行带来隐患,造成环境污染,增加了检修维护工作量。 技改方案: 1.在水导轴承内挡油圈约中部位置(具体尺寸见图纸)焊接加装一块10mm厚、30mm宽的内挡油环(见图1)。 2.原水导油盆内部的不锈钢挡油板止油效果不明显,将其更换成厚5mm的铜板(见图2)。 B厂上、下导轴承甩油报告 广蓄B厂自投产以来,四台机组在运行中各导轴承均存在较严重的甩油现象,极大地威胁着机组的安全运行。对此,我们现分别对6#、7#机上、下导轴承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改造方法,以防止甩出的油扩散到电动发电机定、转子中,危及机组安全运行。现将两种改造情况介绍如下。 一、 在上、下导轴承油盆底部安装集油环。 本方案由厂家VOITH公司与SIEMENS公司设计并提供相关设备,于2002年2月安装于6#机。其基本结构与原理是:在发电机上、下导轴承油盆底板与上一次甩油改造加装的挡油板间的大轴上再加装设一个挡油圈与一个环形集油槽(见附图纸)。其中所加挡油圈被固定于大轴上,机组运行时随大轴旋转,此挡油圈与大轴结合面间采用一根φ5的盘根密封,以防止由导轴承油盆底甩出的油从中继续往下渗漏。挡油圈外面即是被固定于上、下导油盆底板的环形集油槽,其槽底开有一小孔,此孔连接一排油管。在机组运行时,从导轴承油盆底甩出的油沿大轴下渗至挡油圈处,然后经挡油圈上表面被引入集油槽中,最后经集油槽排油管排出。 二、 在上、下导轴承油盆底部安装防漏毛刷。 本方案由日本东芝(TOSHIBA)公司设计并提供全套设备,于2002年5月上旬安装于7#机。整套防漏刷主要由两套刷密封(BRUSH SEAL)、两套密封板(SEAL PLATE)、一套刷握(HOLDER)、一套环形压板(PLATE)及相应的螺栓、螺母、锁定垫片等组成。其具体尺寸与安装方法详见由东芝公司提供的安装图。该套装置的设计依据与工作原理为:由于密封刷与密封板紧贴大轴,形成接触式密封,当机组运行时,若有油雾从上、下导轴承中沿大轴外溢,则密封刷与密封板一起将其阻挡、收集于刷握中,并通过两根排油管排走。因此,该装置的作用主要为防油雾,而不防油滴。 三、 两种改造效果比较。 由于6#机的改造较早进行,自其安装以来,虽然结果不是很完美,但其集油效果比较好。根据我们对6#机上、下导加、排油记录数据统计发现二者数值基本相符。但7#机在安装上防漏刷运行一个月后,我们检查其集油效果并不理想。首先是发电机内腔各处仍有油附着,其次是该装置的排油管中无任何油滴,且在其排油管末端的集油杯中也未收集到油。再根据7#机上、下导油位电压测值,发现上、下导轴承中的油位已下降,快接近低油位报警值(见下表),这也可说明上、下导轴承中的油仍被甩出。综合来看,第一种改造方案较后者好得多。 时间 7#机上导轴承 7#机下导轴承 油态 油温 电压值 油态 油温 电压值 05.13 静止 41℃ 3.67V 静止 46℃ 4.63V 05.26 动态 47℃ 5.38~6.31V 动态 52℃ 4.33~4.43V 06.04 静止 40℃ 3.48V 静止 47℃ 4.29V 06.14 动态 52℃ 5.87~6.11V 动态 52℃ 4.15~4.20V 06.16 静止 47℃ 3.43V 静止 48℃ 4.20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