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东平湖有什么历史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8-17 12:10:59
热度:

东平湖有什么历史【专家解说】:东平湖地区历史悠久。根据对大安山附近的青固堆等地方文化遗址的调查发掘,共发现7个文化层,每层都出土丰富的文化标本,经中科院考古研究所鉴定结论是:1、2

【专家解说】:

东平湖地区历史悠久。根据对大安山附近的青固堆等地方文化遗址的调查发掘,共发现7个文化层,每层都出土丰富的文化标本,经中科院考古研究所鉴定结论是:1、2、3层属于商代文化层,4、5、6层属先商文化层。传说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封地就在距大安山不远的戴庙,古称“微乡”。东平湖地区的开发利用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发展演变过程经历了四个时期。

一、大野泽时期

大野泽亦称巨野泽,形成于远古时代,主要是以古济水、汶水为主要补给水源。古济水是黄河的一条分流水道,因此,各个历史时期,大野泽的水势大小及其发展变化,直接受黄河决溢及河道变迁的影响。

《尚书.禹贡》记载有“大野既潴,东原厎平”。所谓东原即在“济水之东也”。清胡渭在《禹贡锥指》中注释:“东原乃汶水下流,禹陂大野,使水得所停,而下流之患者以纾,又浚东原之畎会,注之汶济,然后其他致平,可发耕作也。”,“禹陂九泽”中治理大野泽,是治理水害的重要组成部分;汶、济水汇于东源,东原一带是大野泽的下流,根据考证,汶、济交汇在东平湖新湖区小安山以南张庄附近(古安民亭所在地);大禹治水之前,东原是大野泽的一部分,大禹治水后,水源补给减少,又开挖一些小排水沟,分别注入汶、济、,使部分土地涸出耕种,水患缓和。

战国时期《周礼.夏官.职方氏.兖州》记载“其泽薮曰大野”,《左传.哀公十四年》:“西狩于大野获麟”。大野都是泛指这一带洼地。汉初成书的《尔雅》中说:“国有十薮,鲁有大野”。到西汉时期改称钜野泽(也称巨泽)。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大野泽在钜野县东五里,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1958年以后,为兴建枢纽工程和东平湖水库工程,进行了大面积地质勘探工作。黄委会地质勘探资料记载,在地表黄河、汶河冲积土铺盖层以下4~10米,有一层厚度1~5米的湖积层,除局部为古河道所切割外,层面比较连续整齐,分布很广,并已超出东平湖区范围,一般东浅西深,都向湖内倾斜。岩性以黑色、灰褐色的粘性土为主,局部带有少量的灰色、灰黄色的亚砂土和粉砂层,有机质含量很高,有臭味,并含有豆状钙及锰质钙结核,局部带有绿色条纹及黄色斑点。部分地区打井发现储存有大量沼气,当地群众称这一土层为宋江土。在施工中,这一土层挖出的莲子,还有部分可以培育发芽开花,出土的陶器(豆)、断剑和野牛牙等物品,经北京有关文物部门鉴定,均为战国时期的文物,证明东平湖一带是当时大野泽的一部分。

二、梁山泊时期

自东汉王景治河到北宋初年,黄河在这条流路行河已近千年,河床淤积严重,又加政权不断更迭,社会混乱,治理无力,以致决溢频繁,河患日趋严重。根据史料统计,宋初从建隆元年(960年)起到太平兴国九年(984年)年25年间,黄河中有9年没有明显的决溢记载,其余年份都是多处溃决。此后河道越来越不稳定,一直到北宋年向南大改道的140年间,有记载的主要决溢年份就有35年,并由一年数决和多年不能堵复的记载。在五代以后的决溢中,一般都要沿济水、濮水故道注入钜野泽。历史上明确记载的重大决溢如:五代晋开运元年(944年),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咸平三年(1000年),天禧三年(1019年),熙宁十年(1077年),元丰五年(1082年)等河皆决入钜野泽,溢于淮泗或由北清河(即大清河,也就是古济水)入海。但五代以后,只记“注入”或“东汇入”梁山泊。由此说明:在这一时期这一带湖泊洼地由于不断得到黄河决溢大量的水源补给,同时带来了大量的泥沙淤积,使古钜野泽发生不断向北推移的变化,逐渐形成了以梁山为主要标志的积水湖泊。据《资治通鉴》记载: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复汴水,浚五丈渠,东过曹、济、梁山泊,以通青、郓之漕。”可见五代末已不称钜野泽。《宋史.杨戬传》:“梁山泊、古巨野泽,绵亘数百里,济郓数州,赖其蒲鱼之利。”元代于钦著《齐乘》云:“泽即梁山泊也。”梁山泊在寿张县东南70里,东平州西南50里,东接汶上县界,汶水西南流于济水汇于山之东北,汇合而成泺。志云:“大野泽下流也,水常汇于此”。这就是《水浒传》上描述的“周围港汊数千条,四方周围八百里”,“山排巨浪,水接遥天”的梁山泊。

三、安山湖时期

南宋建炎三年(1128年)“杜充决黄河,自泗入淮,以阻金兵”。这时期正是黄河从北流转向南流夺淮入海时期。直到金末元初,黄河常处在多股并流,“水东南行,其势甚大,”北流从微到绝,既是黄河最不稳定的一个时期,也是梁山泊由盛到衰的时期。水至则“漂没千里,复成泽国”。水退即“涸为平陆,安置屯田”。《巨野县志》载:“元末河决入钜野及徙后,泽遂涸为平陆”。梁山泊的大量淤积在北宋熙宁年间至元代贾鲁治河。此后,梁山泊在黄河洪水泛滥的情况下,涸出的土地又遭受淹没灾害, 不再是常年积水的八百里水泊。《明史.地理志》载:“东平州西南有安山,亦曰安民山,下有积水湖,一名安山湖。”明末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说:“今州境内积水诸湖,即其(梁山泊)余流矣。”清末东平入蒋作锦《东原考古录》载:“安山湖,原在安民山北,旧小洞庭湖也,明贯小洞庭湖开会通河,置湖岸南以济运,周围八十三里有奇……。时荆隆口支流未塞,引由济渎入柳长河为湖源,蓄水最盛,北到临清三百余里,资为灌输,称水柜第一,……弘治六年(1493年)刘大夏筑黄陵冈,以塞荆隆口,济渎源绝,湖无所受”。后经多年淤垫,渐成平陆。明清时代,由于水源减少,黄河泥沙淤积,八百里梁山泊已分割成局部洼地积水的小湖泊。从梁山东北的小安山到大安山一带洼地,由于部分汶水和坡水补给,尚有小量积水,称之为安山湖。明万历六年(1578年)丈量安山湖方圆50余公里,面积32.98平方公里。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安山湖位于运河西,南至朱家口、杨家口中,西至似蛇沟、十里堡、八里湾、通湖等4闸。

四、东平湖的形成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兰考铜瓦厢决口后,“漫水分三股行走,均汇致张秋穿运。”在东阿鱼山处夺大清河入海(即古济水入海水道),结束了长期南流汇淮入海的局面。

黄河改道夺大清河入海后,由于大清河原河道“深阔不及黄河三分之一,寻常大水,业已漫溢堪虞”(《再续行水金鉴》)。漫水汇入洼地的河流尾闾水位,使广阔干涸的土地又漫溢成巨泽,以至在原梁山泊东北部大清河、龙拱河、大运河等汇流处两岸一带洼地造成新的积水区,形成了东平湖老湖区。1915年,山东南运河疏浚事宜筹办处第一届报告中记述:黄河初汶山东省循大清河而下,横截汶水归海之路……,现黄河口日益淤高,再遇涨增顶托倒漾,汶即不能北注,旋流泛滥,遂使东平良田数千亩,尽付波臣……。在治理上采取了束汶御黄,束水保运(运河)之策。按洞庭湖的模式分区治理围垦。当时根据群众要求,在湖区内相继修建堤埝、围垦,如临黄堤王庄民埝,金山坝等工程,以减少洪水淹没损失,多涸出民田。至此,漕船直接穿湖去坡河入黄。

随着黄河淤积抬高,洼地积水面积日益扩大,新积水洼绝大部分属东平县所辖,到民国初年有东平湖之称。民国22年(1933年)12月21日,民国政府召开整治运河讨论会,在《黄淮段运河整理计划初步报告》中的调查资料说明:东平湖的高度(江淮水准)洪水位38.9米,湖底高程37.2米,容水量1.19亿立方米,集水面积洪水位229平方公里,低水位167平方公里,与老湖区范围情况基本一致。东平一带群众将其称为洼南而不称湖,据民国24年(1935年)《东平县志》山河图记载,安山镇以北大积水地称为积水洼(或土山洼),以南称安山洼,以东称冯、范二洼。1938年,国民党军为阻日本侵略军进攻,在花园口炸开黄河大堤,黄水南灌入淮,湖涸为田。翌年春,中国共产党为便于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斗争,在东平县西部沿湖3个区(即七、八、九区),成立了东平湖西办事处。1947年,堵塞花园口,黄河复归故道入海,东平湖又蓄水。1950年7月,黄河防汛总指挥部《关于防汛工作的决定》中,确定东平湖区为黄河自然滞洪区,作为确保黄河下游防汛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黄河涨水时即漫流入湖,洪水过后,漫水处渐渐淤积,湖底抬高,湖区面积逐渐扩大。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原有东平湖自然滞洪区的基础上,修建为一座具有防洪、防凌、灌溉、发电、航运、渔业等综合效益的平原湖泊水库,是全国特大型平原水库之一。东平湖水库原设计蓄水位46.0米(大沽基点),相应库容40亿立方米。由于位山枢纽工程规划设计的失误,以及水库1960年蓄水后出现许多问题,经国务院批准1963年破除位山枢纽拦河坝,废除拦河闸,东平湖水库功能由原来的综合利用改为“以防洪运用为主”、“有洪蓄洪、无洪生产”。增建了进出湖闸,在库内加修了二级湖堤,将水库分为老湖区和新湖区,实行二级调度运用。水库蓄水位保证44.0米,争取蓄水至44.5米,相应新老湖库容30亿立方米。建库以后,在调蓄黄汶洪水,确保济南市、胜利油田、津浦铁路及黄河下游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为统一管理东平湖,1985年12月23日,山东省政府决定:原梁山县的银山镇和斑鸠店、豆山等7乡划归东平县管辖。1996年2月2日,省委、省政府决定,将原属济南市平阴县的旧县乡划归东平县管辖。2011年,东平湖库区总面积达到627平方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