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二转后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8-17 11:01:32
热度:

二转后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专家解说】: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历史背景①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

【专家解说】: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历史背景 ①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到了若干协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 ②二战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企图称霸世界。 ③战后苏联实力的不断增强及在世界上影响的日益增大,引起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 ④二战结束后,美苏反法西斯联盟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同盟关系破裂。 2、“冷战”的兴起 (1)含义: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2)表现 政治: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着美苏“冷战”的开始。1948年的柏林危机是美苏“冷战”的第一次高潮。 经济: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对欧洲援助计划,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1949年初苏联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进行反击。 军事:为进一步加强对西欧政治军事控制,1949年美英法等十二国在华盛顿签定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对抗北约,1955年苏联和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八国政府首脑在波兰首都华沙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至此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历史影响 两极格局的形成对世界国际关系的发展造成了近半个世纪的影响。 ① 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②两强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③客观上两强竞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总之,世界在近半个世纪大局稳定小波浪不断。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背景 ①共同的地域使欧洲国家一直拥有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这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基础。 ②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美苏两极格局下,西欧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为了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就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实现欧洲的统一。 ② 在战后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2)进程 ①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西欧国家在一些具体经济领域实现联合的“舒曼计划”。 ②1951年法、意、荷、比、卢和联邦德国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进了成员国工业的发展,使法、德两个政治宿敌开始走向和解。 ③1957年西欧六国在罗马签署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1958年,两个共同体正式成立。 ④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统称欧洲共同体。 ⑤欧共体推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和外贸政策;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和渔业政策;建立单一的欧洲货币体系,进一步加快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⑥欧共体的扩大:从1973年至1986年历经三次扩大,成员达到12国。 (3)影响 ①促进了欧共体国家经济的发展,客观上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欧共体的扩大,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力量,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2、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日本 (1)原因 ①民主化改革:推行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恢复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美国的扶植:1948年后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对日本占领政策的重点由强制日本执行战争赔偿转到扶植日本发展经济。 ③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朝鲜战争为日本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④高度重视科技与教育,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 ⑤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2)结果 1956-1972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到80年代,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影响 ①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②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出现了多极化趋势,形成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①二战后许多国家获得民族独立,为其成立奠定了政治基础; ②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 ③为摆脱美苏控制和维护自身独立,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相互团结支持,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形成 ①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统理尼赫鲁提出不结盟的主张,不结盟运动兴起。 ②1961年,不结盟会议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3)特点 ①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 ②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和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是其重要任务。 (4)作用 ①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第三世界的崛起,并作为一支新的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②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 ③ 影响世界格局的变化,有利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4、中国的振兴 (1)过程 ①1949-1956年,恢复发展国民经济,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②1956-1966年,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虽有挫折,但成绩很大; ③1966-1976年,十年“文革”,蒙受巨大损失; ④1978年以来,中共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和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经济发展迅速。 (2)影响 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保持着与不结盟运动的良好合作。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苏联解体 (1)背景 A.戈尔巴乔夫改革:①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首先在经济领域进行改革,但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②从1988年起,他转而进行政治改革。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③结果:加剧了政局动荡,导致民族矛盾爆发,民族分裂活动愈演愈烈。 B.八一九事件:①根本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导致局势的混乱.② 导火线:1991年8月《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签署。③影响: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苏共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标志 1991年阿拉木图宣言发表,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完全解体。 (3)影响 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特点 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2)原因 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 ②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并极力构建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③多个国家联盟力量中心的出现。 (3)影响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