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21世纪湖北省汽车制造业的现状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8-17 10:48:47
热度:

21世纪湖北省汽车制造业的现状【专家解说】:汽车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新的经济增长亮点。汽车产业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崛起,形成了国有、合资、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和众多零部

【专家解说】:汽车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新的经济增长亮点。汽车产业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崛起,形成了国有、合资、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和众多零部件企业相竞争的经济发展格局,并在90年代中期出现在全国颇有影响力的神龙公司。已成为我市优势产业。今年东风公司总部搬到武汉后,相继下线,汽车产业将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如果说汽车工业是树,那么零部件业就是根,根深才能叶茂。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给我市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快速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而在我市汽车产业链中,零部件配套企业又是薄弱环节。如何做强做大我市汽车零部件企业,是延伸汽车产业链的关键所在。 部件企业近20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56.5亿元,比2002年增长69.7%,其产值占汽车产业工业总产值33.7%,占比仅低于轿车生产业,居行业第2位。从单体企业规模看,总产值超过亿元的有10多家,其中前8位企业是:神龙轿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5.8亿元,3303工厂4.7亿元,通达爱西亚消声器有限公司2.2亿元,武汉塑料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1亿元,友德汽车电器有限公司2.1亿元,东发汽车车轮有限公司1.9亿元,武汉东风冲压件有限公司1.4亿元,法雷奥车灯有限公司1.4亿元。零部件主要产品有轿车座椅(包括车用面料)、保险杠、制动器、塑料油箱、车锁、车用齿轮、同步器齿环、车用塑料件、电线束、消声器、车灯、中小冲压件及激光焊接件等近百种产品。90年代全市先后对近60项汽车及零部件项目进行建设和改造,同时大力引进国内外实力较强的汽车零部件集团来汉合资、合作,增强了零部件业的配套能力。与神龙富康配套产品由初期的5-6个增至目前的近百个,配套厂家由1995年的不足10家增至目前的56家。   调查结果显示,41家企业2003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2.6亿元,比2002年增长31.5%;预计2004年将达37.0亿元,比2002年增长42%。销售收入为36.2亿元,比2002年增长30%,预计2004年将达40.6亿元,比2002年增长40%。科技投入经费为4829万元,比2002年增长62.9%。预计2004年将达7748万元,比2002年增长2倍多。交纳税金36.4亿元,比2002年增长24.9 湖北省汽车工业已形成了以东风汽车公司为主体,军工企业、地方企业为依托,整车产品涵盖中、重、轻、轿、微、专及汽车零部件配套齐全的产业格局?熏形成了从十堰、襄樊、随州到武汉沿汉江沿线和从荆州到黄石沿长江沿线的两条汽车及零部件集聚带。 2006年末,全省规模以上汽车工业企业512家,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790亿元,从业人员20余万人。汽车年生产能力达到80万辆,主要汽车零部件生产配套能力超过50万辆份。 2006年,全省汽车工业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主要经济综合指标保持较快增长,率先实现了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千亿元工程”目标。全年共生产汽车54.17万辆(不含襄樊轿车,下同),同比增长36.33%,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9.01个百分点,其中轿车24.05万辆,同比增长69.77%;公路客车10.91万辆,同比增长68.23%;载货车19.21万辆,与上年持平,略有增长。 当前,全省汽车工业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东风汽车公司对湖北汽车工业的拉动作用明显。东风汽车公司现已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2007年计划产销100万辆,其主要增量在湖北。其中,神龙公司预计全年产销可达26万辆以上,同比增长30%左右;东风本田汽车公司产销12.5万辆,同比增长89.4%。 二是全省载货车有望在2007年创出新高。2006年由于市场需求低迷,全省载货车产销一直在低位徘徊,随着载货车增长周期的到来,载货车的增长必将高于上年。 预期2007年全省汽车工业将继续快速增长,汽车产销有望达到73万辆,同比增长34%,产品销售收入有望达到1340亿元,同比增长15%。 近年来,全省汽车产品与技术开发能力增强。全省汽车行业已建立各类研发机构260多个,其中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省级技术中心11个,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5家;全行业工程技术等各类专业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达到10%,信息技术已进入生产管理环节。通过与国外企业合资合作,我们在家门口学习和掌握了不少与世界汽车制造业水平同步或接近的经验,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汽车人才。 汽车产品自主创新已有较大的突破。载货车重点生产企业东风商用车公司去年成功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东风天龙”系列重型车,经过前一段市场考验,市场评价很高,产销逐月增长。东风汽车公司自主品牌乘用车研发取得突破,即将推向市场。电动汽车自主研发抢占全球技术制高点有了良好开端,燃料电池技术、混合动力汽车及纯电动观光汽车已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