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苏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例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8-17 10:38:12
热度:

苏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例【专家解说】:苏州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005-5-30 10:56:37] [文章点击数:448]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

【专家解说】:苏州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005-5-30 10:56:37] [文章点击数:448]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苏州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2004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50亿元,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9.6亿元,苏州以全国0.09%国土面积和0.4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5%的GDP、2.98%的财政收入、8.94%的进出口总额,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等称号。2004年,苏州成功入围“中国十大最具活力城市”,并获年度大奖,主要经验是: 一、统一思想,不断增强推进循环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苏州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年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5%左右,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2004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9560.1亿元,增长36.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7307.5亿元,增长37.1%。苏州是自然资源匮乏的城市,原煤、原油等的自给率为零,所需原煤、原油等全部依靠外地调入。土地更是紧张,全市人均耕地面积0.71亩,低于国际警戒线。因此,苏州经济要保持健康发展的态势,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费、污染重的增长模式,大力推进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有效克服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瓶颈,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良性互动,确保“两个率先”和“富民强市”目标的实现。 二、多方着手,努力将循环经济工作向纵深推进 (一)把握政策导向,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保障。 一是高标准编制发展规划。苏州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发展循环经济领导小组,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 根据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意见》精神,苏州市把《苏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作为《苏州市生态市建设纲要》的主要内容,已于去年9月通过了专家评审,并开始实施。各(县)市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规划编制工作,张家港市、常熟市、昆山市、太仓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已通过评审,吴江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也已编制完成。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生态工业园发展规划也已通过评审,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张家港扬子江国际冶金工业园《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规划》已通过评审,并开始实施。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市政府出台了《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若干政策意见》,明确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用于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循环经济。在机构改革、人员精简的情况下,苏州市专门成立了循环经济推广中心,并在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各县级市也制订了扶持循环经济的相应政策,昆山、常熟等市还专门设立了清洁生产专项资金,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财力支持。为全面落实《苏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市政府还将制订具体的实施意见,在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研究探索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垃圾回收、企业搬迁、废物综合利用等相关优惠政策,逐步建立完善由融资体系、补偿机制和激励机制组成的循环经济驱动机制。 (二)以点带面,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示范。 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在企业、区域、社会三个层面切实推进循环经济工作: 1.以清洁生产为抓手,夯实循环经济工作的基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围绕水、大气二个环境系统,针对长江、太湖、阳澄湖等三个重点流域地区,突出七大重点行业(即印染、冶金、造纸、化工、电镀、建材、医药)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150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的验收,据初步统计,这些企业共实施清洁生产方案1500多项,投入资金7.9亿元,减少废水排放量2389万吨, 节水2175万吨,节电2281万度,节煤10万吨,增收节支超过8亿元。还有200多家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31家企业被树立为发展循环经济示范点。 2.以循环经济理念为基础,构建工业生态循环链。通过加快传统工业园向生态工业园的转变,整合、提升现有的各类工业园区, 在各个企业间形成资源共享、副产品互用的循环圈。苏州高新区采取促进污染零排放、建立物质闭路循环、重新利用废物资源、有效降低消耗性污染、产品和服务的非物质化、工业园区的生态化管理等六方面措施,通过十五个工业补链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了产品代谢、废物代谢、产品配套和集约利用等四条产业链,使全区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加工、精细化工等产业群落的构成更趋完整和合理。 3.以社会层面为总体目标,探索循环型城市“绿色通道”。以创建绿色社区为目标,引进循环经济理念,全面推广节能技术,鼓励使用清洁能源,进行垃圾分类收集。苏州市生态化垃圾管理项目由苏州市、意大利威尼斯市和丹麦埃斯比约市三个友好城市,共同申请欧盟亚洲建设项目并获得批准,项目历时两年,试点推行生态化垃圾管理,以改善苏州城市垃圾管理与处置的现状。 积极开展“绿色学校”、“绿色宾馆”、“绿色商场”、“绿色社区”和建设节水型社会等系列活动,激发了公众参与的自觉性,培育了一批典型。有些学校还开展了师生共建“废品银行”活动,对垃圾进行分类,对废电池进行回收。 (三)以新型工业化为龙头,为循环经济发展搭建载体。 近年来,苏州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内部小循环, 搞好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和循环利用,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一是搭建区域经济特色平台。目前,苏州市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三足鼎立”的多元化态势,初步形成了沿长江、沿太湖、沿上海和沿沪宁线布局的“四沿”战略格局,形成了临江产业的五个平台,即工业园区平台、现代化物流平台、特色旅游业平台、新型农业基地平台及公路、航道、信息等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平台,基本实现了中心城区与5个县级市区经济发展齐头并进、各具特色的“六大板块”的区域经济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二是打造行业产业特色高地。按照“退城进区”的总体思路,苏州市加速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在古城区内只保留旅游工艺品生产、特色食品加工、服装设计及加工、黄金珠宝首饰加工及电子信息产品设计与软件开发等都市型工业。沿沪宁线与新技术产业带集聚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主导产业,5年内其工业产值将达到4000亿元。沿江、沿线(路)将依托国家和省级开发区,建成冶金工业园、化学工业园、造纸产业园、造船工业园等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专业优势的工业园区。这些产业的形成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是大力改善生态环境。为进一步改善环境条件,提高生态承载力,苏州市狠抓了“蓝天计划”、“碧水工程”、“绿地方案”的实施。采用“疏、截、引、管、用”五字方针,修复受损或退化的水环境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持“水城苏州、东方天堂”的特色;开展“清洁村庄、清洁家园、清洁河道”的“三清”活动;加速“绿色通道、绿色屏障、绿色家园”的“三绿”建设;实施“改水、改厕、改路”的“三改”工程,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使古城再现了唐代诗人白居易所描绘的“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的人间美景。这些环境工程的竣工,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四)加强部门协调,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合力。 发展循环经济是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各部门的协同配合。近年来,苏州市各相关部门发挥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协力推进循环经济工作。计划部门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中,经贸部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做好节能工作,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水务部门积极推进节水型城市的建设步伐,在生活、工业和农业等方面全面开展节水工作,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环保部门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环境影响评价等各项环境管理制度中。农林部门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完善农产品生产、加工质量标准体系。贸易部门大力推广生态型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各新闻媒体及政府网站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社会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和循环经济的普及宣传,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突出重点,进一步做好循环经济工作 (一)重视科技进步,着力培育技术创新基地。一是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吸收社会投资和境外投资的多元化的技术创新投入体系,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高新化改造,重点实施一批行业带动性强,对地区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有明显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骨干项目,带动产业的优化升级。二是加快以自主创新为主的创新载体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国家高新技术的产业基地,加快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产业化步伐,重点建设好生物医药、数字电子、环保等一批高层次的技术中心。三是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坚持引进创新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以企业为主体,组织实施技术创新项目、技改项目导向计划,研发电子数字化技术、环保技术、激光技术等100项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并逐步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 (二)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着眼于人才总量的增长和人才素质的提高,促进人才总量同经济发展的目标相适应,人才结构同新型工业化的需求相适应,人才素质同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相适应。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加快人才载体建设,依托在建的苏州研究生城和苏州国际教育园,大力培养高层次研发人才和技能人才;依托留学生创业园,建设高层次人才的创业“乐园”;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技术创新中心,着力推进企业科技人才创新载体建设。 参考文献:http://www.jste.gov.cn/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