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峨眉山市环境污染调查(成因、危害及对应策略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8-17 10:20:09
热度:

峨眉山市环境污染调查(成因、危害及对应策略【专家解说】:下面是我们小组调查我们市(代号MZ)的调查文件(2010年的)。图显示不了,你就将就吧。 农村垃圾污染问题研究
MZ市环境

【专家解说】:下面是我们小组调查我们市(代号MZ)的调查文件(2010年的)。图显示不了,你就将就吧。 农村垃圾污染问题研究 MZ市环境污染源调查小组 农村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它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综合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正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极大地着影响我国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生活服务的场所,是广大农村居民赖于生产和生活的基础,是农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的生态如果遭到破坏,环境如果遭到污染,不仅危机广大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基础、制约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将危机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全局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把防治农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环境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因此,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高度,我们对MZ市的农村进行了环境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写成报告,旨在提高政府和公众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和关注度,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一个科学的依据,减少政府的决策难度和执行成本。 一.MZ市农村环境问题现状 本调查小组共26位成员历经1个月,总共调查WH、JL、FS 3个县和XN地级市,包括SZ、JC、HC等11个乡镇,28个村庄,共381户人家。在调查的村镇、村庄和农户中,其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状况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保证了此次调查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1.农村和城镇地区垃圾日产量及垃圾种类示意图 图1.农村人均垃圾日产量示意图 图2.城镇人均垃圾日产量示意图 图3.农村垃圾分类示意图 图4.城镇垃圾分类示意图 图5.农村、城镇垃圾种类比较示意图 在农村家庭中(约1380人),人均垃圾日产量在0.6公斤至1.5公斤之间(不包括一年两季产生的秸秆),主要包括炉灰、食品袋、废纸、塑料制品、水果腐烂品、家禽死尸等成份。其中年收入在3万元到6万元之间的家庭每人每天的垃圾产生量最多(图1),其中的原因可能是购买更多的生产资料来维持这个生活水平,而这些生产资料所附带的包装及用后剩余的物品成为了垃圾的主要来源。而在城镇家庭中(约750人),人均垃圾日产量在0.7公斤至1.6公斤之间,主要包括有塑料制品、废电器、废旧衣物、玻璃、金属、水果腐烂品等成份。,家庭生活水平与垃圾日产量总体上呈正比关系(图2)。同时,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的人均垃圾日产量相当接近,且其各自种类所占的比例也没有太大的差异(图3、图4、图5)。 2. 各类垃圾的处理示意图 图6.农村、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示意图 图7.农村养殖业垃圾处理示意图 图8.农村秸秆杂草处理示意图 图9.农村农用地膜、农药化肥包装等垃圾处理示意图 图10.河流成为垃圾的主要堆放场所 图11.多余的家畜粪水直接排放到河流 图12.在农田附近直接焚烧垃圾 图13.鸭子在布满垃圾的小溪旁休憩 图14.屋前舍后成为垃圾丢放的场所 经调查发现,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镇,家庭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多是随处丢放或焚烧,真正作为沼气发酵或薪材燃烧的比例只有13%(图6、图10、图12、图13、图14)。调查还发现有一些农户把多余的牲畜粪便直接排放到附近河流,严重污染了当地的水体环境(图11)。在部分有养殖业和耕作业的家庭中,其各自的垃圾排放方式因不同的类型而有所区别,其中养殖业垃圾多是选择堆肥和还田,但有近87%的家庭是直接把秸秆和杂草用于焚烧或随处丢放。(图7、图8、图9)。 3. 污水排放方式示意图 图15.污水排放方式示意图 在此次调查的381户人家中,有近50%的家庭随意倾倒洗澡用水等生活污水,同时,河流也成为了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场所,这个比例高达42%,只有8%左右的家庭会把生活污水排放在附件的坑塘(图15)。 二.农村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1. 占用大量可使用土地资源,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 有60%左右的家庭选择把垃圾丢放在农田附近,等积累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再统一焚烧,这种行为不仅直接侵蚀了大量可使用的土地资源,而且有些垃圾中含有的各种重金属(如铜、镉、铬等)也会在雨水的冲刷下渗透积累在土壤里,破坏土壤理化性质,危害农作物的生长。 2. 严重污染水体 不少家庭把垃圾直接丢放在附近的小溪、河流中(联长村贤德楼、笃庆楼地区的家庭比例高达80%),这些垃圾不仅直接污染水体,严重影响当地及下游居民的生活用水问题。而且,存在于垃圾中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的积累会在杀死水体微生物的同时引起水质的进一步恶化。此外,小溪和河流也逐渐成为生活污水和家禽废液的最终排放场所,这些污水不仅直接污染水体,而且在引起富营养化效应的同时会造成水体缺氧,引发二次污染。 3. 严重污染空气 生活垃圾的大量堆放和随意焚烧对农村的空气也造成严重的污染。露天堆放的垃圾臭气冲天,其主要有害气体有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甲烷等,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生存环境。同时,生活垃圾的随意焚烧也会产生多种有毒有害气体而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去,严重影响农村的空气质量。 4. 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农村垃圾在污染土壤、水体和空气的同时也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垃圾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在空气、水体、土壤中可直接被动植物吸收,而且这些物质会在食物链的富集作用下累积在动植物体中而影响动植物的繁殖和生长,于是,这些毒害物质最终也会随着人们的取食作用积累在体内,造成严重的健康威胁。此外,垃圾堆还是苍蝇、蚊子、老鼠等病原生物的理想栖息之地,这些病原生物也会很容易引起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同时,在垃圾的焚烧过程中会产生二恶英等多种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的化学气体。近几年,中国农村人口中因环境污染引发的各类疾病死亡率逐步上升,极大地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生活问题。 三.农村垃圾污染的原因及其分析 1. 农村总体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发展滞后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行了“城乡二元制”,并从政策上作出了农业辅助工业,优先发展城市的决定,这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也就导致了农村总体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后果。这也使得在农村环境的管理和治理上获得远远少于城市水平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使得政府在有限的公共环境资源配置下不能发挥有效作用。 2. 政府管理失灵,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 政府管理失灵主要是指在农村的整体发展过程中,政府并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一味重视经济发展而不顾环境保护,在农村实行了“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同时也由于地方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当地各级政府面对农村环境的日益恶化而无能为力。此外,政府管理失灵还表现在当地缺失或不健全的环卫管理制度。在偏离县市或乡镇的农村地区,由于资金的不足及相应管理、技术人员的缺乏而导致基层部门不能很好地执行上级制定的管理制度,完成相应的任务。 3. 市场调节失灵,公共资源浪费严重 市场调节失灵是指在市场机制中,仅靠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不能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状态。在公共经济学中,环境被定义为一种公共物品,它具有集体消费的特性。如清新的空气, 清彻的河水,洁净的居住环境都是公共物品,并不能严格地划分它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只能为在这个环境生存的群体所共有。垃圾污染的根源或环境质量之所以会恶化,关键在于人们所使用的环境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够规范,长期以来免费使用,人们习惯于将这些公共物品用于各种用途,其中包括用于处理各种污染物,如随处堆放农村垃圾,最终使自然环境公共资源过度滥用而严重恶化。 4.村民对垃圾的危害认识不足,环保意识不强 在政府可利用资金不足、管理失灵和市场调节失灵的状态下,农村缺乏垃圾处理设施,导致农民随意乱倒乱放垃圾。同时,由于农民的环保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对垃圾的危害认识不足,这就使得他们并没有选择定点倾倒处理垃圾而是为了自家方便地随处堆放垃圾。 四.解决农村垃圾污染的对策 1.加强地方政府的管理作用,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 各级地方政府在响应中央号召,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大发展方式的转变,在注重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村环境的保护,做到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发展,在整体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在制定相关发展规划、计划和重大决策时,政府应当将垃圾处理发展规划和设施的建设计划纳入其中,把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协调起来。同时,各级地方政府还必须从解决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和良好的政策,鼓励社会各方力量研究、开发和推广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经济、适用型技术,推广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理念,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污染防治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在现阶段,政府最急待完成的工作就是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指定各地的垃圾排放地址,以阻止农民再随意排放垃圾污染河流和农田,避免二次污染的产生。同时,鼓励并帮助农民建造沼气池,推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此外,还应加大环保的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教育设施,运用广播、电视及报纸等农民能经常接触到的大众媒体,大力宣传农村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要把环保教育从中小学开始,积极培养中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2.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农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村财富的主人。农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是在源头上减少农村垃圾排放量的根本。广大农民应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在3R(Reduce减少原料,Reuse重新利用,Recycle物品回收)的方针下,节约利用各种资源,并积极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在对生活垃圾进行简单分类后排放在指定的地点,从而在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遏制农村生活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3.加大市场的调节作用 加强农村垃圾处理与经济之间的联系。在“谁污染,谁治理”和“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下,政府应当通过培育市场,建立规范的市场运行秩序,充分开放农村的垃圾处理市场,引导并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同时政府还应从投资、信贷、土地利用、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以利于农村垃圾处理产业化的形成,促进市场的整体调节作用。如鼓励创建农村垃圾发电厂,使投资者觉得农村垃圾处理行业有利可图。鼓励单位和个人积极推广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开发沼气,将垃圾变废为宝,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就地无害化的处理。 五.结语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且正处于经济发展关键时刻的发展中国家,农村垃圾问题不仅仅是生活在农村的每一个农民应该面对的问题,也是政府应该面对考虑的问题。垃圾的处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有效处理农村垃圾对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次调查反映了MZ市部分地区的农村环境污染情况,也从某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整个农村地区垃圾污染的现实。然而,有着“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之称的MZ一直在致力改善当地生活环境,为MZ市500万市民创造最适合的人居环境。2010年3月18日南方日报大篇幅的报道了MZ市龙丰垃圾场清洁发展项目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事迹,这是MZ市在“一江两岸改造工程”、“公厕模式”之后拥有的第3项国家级人居环境范例奖。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A省共有15个项目获此奖项,MZ占据1/5,在A省21个地级市中居首位。 今天,面对日益严重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也很艰难。在农村环境的治理路途上,我们必须集政中政府、农民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以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系为核心,立足于经济发展,综合运用经济、政治、文化等措施途径来解决高度复杂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环境和社会等的全面协调发展,建设一个富强、美丽、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附录: MZ市“农村环境污染现状调查”成员信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