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北方 银川 兰州 内蒙古 经济发展怎么样?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8-17 14:55:14
热度:

北方 银川 兰州 内蒙古 经济发展怎么样?【专家解说】: 银川市依托资源和地域优势,大力发展能源煤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发酵及生物医药、机械电器制造、高载能新材料、清真食

【专家解说】:      银川市依托资源和地域优势,大力发展能源煤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发酵及生物医药、机械电器制造、高载能新材料、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等六大产业,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区域性商贸城市优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200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88.97亿元,占全自治区经济总量的比重达40%以上,增长14.9%。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6.91亿元、93.74亿元、78.32亿元。全市人均GDP达到168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19.46亿元,增长21.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8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88元。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先后举办了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13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首届全国钓鱼大赛,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国银川国际摩托旅游节。银川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银川已成为西部经济、金融、贸易、科技、信息和文化的重要桥梁,以及辐射宁夏全境及陕西、甘肃、内蒙古毗邻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一个繁荣、文明、进步、开放的现代化新银川正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潮流中迅速崛起。   目前,银川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被国家确定为欧亚大陆桥西陇海兰新经济重点开发城市。今后5到10年内,银川经济要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构筑起适宜200万人居住的现代化城市基本框架,城市化率将达到70%以上。我们将以“区域中心、宜居城市”为目标,围绕“塞上湖城、西夏古都、回族之乡”建设特色银川,在工业上突出把产业做大做强,在城市建设上突出把环境做美,在商贸上不断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使银川成为中国西北地区环境最美、功能齐全、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   为早日实现上述目标,银川市将继续贯彻实施自治区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全面加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一是通过实施生态立市、特色建市、兴工强市、人才兴市、依法治市五大治市方略,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壮大银川经济实力。二是通过打造“购物在银川”、“居住在银川”、“受教育在银川”、“旅游在银川”、 “信用银川”六大品牌,逐步强化银川的聚集功能,提升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三是以“五创”为载体,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优化生态环境,打造“塞上湖城”美景,努力创建“天蓝、地绿、水清、城净、居安宁”的最佳人居环境,让环境成为财富增长的有力支撑。四是坚持五个统筹,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兰州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总体上兰州市发展的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近年来,兰州经济社会总体步入了平稳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发展的质量、后劲和活力明显增强,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2007年,兰州市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预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30亿元,增长12.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008年,兰州市将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好中求快,和谐发展。明年全市生产总值的预期目标是增长12%以上。     2007年———     创业实干平稳协调预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30亿元     在即将过去的2007年,兰州市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预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30亿元,增长12.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007年,兰州市财政收入也有较大幅度增长,地区性财政收入完成12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5.2亿元,增长36.47%。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完成工业增加值266亿元,增长16%。今年兰州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0270元和3100元,分别增长了9%和7%以上。节能减排取得初步成效,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国家和省上规定的指标之内。     项目攻坚进展顺利     在今年实施的100项重大项目中,目前已开工建设的有92项,完成投资107亿元。吉利轿车一期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3997”项目攻坚计划全面完成,三年累计实施各类重大项目320项,规划建设了10大产业基地,完成投资910多亿元。     重点改革扎实推进     “393”国企改革三年攻坚战取得重大进展,国有企业从整体上焕发了新的活力。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税费改革成果巩固提高。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稳步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全面推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     基础设施投入38亿元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完成现金投入38亿元,实际工作量达到55亿元,实施了71项重大项目。九州大道延伸段、西津西路崔深段等道路拓建工程全面竣工,城区“三大出口”改造建成通车,南河道二期工程、银滩湿地公园一期、兰州客运中心等工程基本完工,邓家花园改造、西关十字综合治理等项目完成年度计划,1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洪门子公交枢纽站等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关闭117处黄河排污口     七里河安宁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年内新铺设排污管网90公里,成功关闭了117处黄河排污口,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10万吨。生态环境建设、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和黄河水污染治理进一步加强,清洁能源改造“123”计划积极推进,城区空气质量呈稳步好转趋势,三级和好于三级的天数达到90%以上,创“十五”以来最好水平。     为民兴办实事全面完成     全市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工作基本完成。建成208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60所标准化村卫生所。农村5万人安全饮水工程、5000个生态家园沼气项目建成使用。城市困难家庭廉租房补贴面达到一半以上。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8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启动,参保人数达到48.5万人。市政府为民兴办的10件实事全面完成。     2008年———     好中求快和谐发展     预期目标: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     本报讯 昨日,记者从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08年,我市将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好中求快,和谐发展。在明年全市生产总值的预期目标是增长12%以上。     省长助理、市长张津梁指出,从宏观形势来看,虽然国家10年来首次提出从紧的货币政策,但财政政策的重点将进一步向社会事业、环境保护、解决民生等方面倾斜,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总体上我市发展的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近年来,兰州经济社会总体步入了平稳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发展的质量、后劲和活力明显增强,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预期目标     2008年,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和7%;新增就业4.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8‰以内。     重点工作实施100项重点项目     明年,全市初步确定实施重大项目100多项,预期固定资产投资415亿元,重点支持兰渝铁路、兰州铁路枢纽编组站、中川机场改造、输油输气管道、甘肃国际会展中心等重大基础性项目建设。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大力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好项目,培育和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     城市建设投资65亿元     明年,全市城市建设计划投资65亿元,重点抓好世纪大道等续建和新建项目,整治改造城市西出口、西北出口、大砂坪北出口,建设深安、白云观两座黄河大桥,启动南山路建设项目,基本完成南河道治理三期工程。逐步改造五泉山、白塔山公园,完成100条小街巷整治。加快安宁新城区建设,重点实施一批道路、桥梁和配套设施。     46户企业“出城入园”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工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30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83亿元。全面启动46户企业“出城入园”搬迁改造工作,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技工贸总收入均达到300亿元,增长20%和50%。     改造提升特色商业街     完善张掖路商业步行街周边街区的功能设施,推进甘南路文化休闲街、农民巷风味饮食街等的改造提升。大力实施社区商业、肉菜市场、放心消费等便民利民工程,规范完善连锁经营、代理经营、便利店、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     支持非公企业创名牌     大力实施非公有制经济“4111”主体成长工程,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和名牌战略,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奖励和扶持力度,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20%以上。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     实行严格的环评制度,严把节能减排入口关,加大存量产能的技术改造力度,确保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     大力实施放心水工程     下功夫治理黄河兰州段水污染,大力实施放心水工程。实施西新线黄河一级取水口整治,清理饮用水源地污染源。抓紧实施兰维厂、南河道污水截流工程和雁儿湾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新建雁滩、西固、盐场堡三大污水处理厂,建设黄河水源地、磨沟沿至水车博览园等排污管网。     加快建设晏家坪餐厨垃圾厂     继续实施整治工业噪声、建筑工地夜间施工等安静工程和辐射环境、危险废物固废安全工程,加快建设晏家坪餐厨垃圾、西固杏胡台等垃圾处理厂,尽快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     新增10个市级新农村试点村     按照创建精品村、扶持发展村、构建示范村的思路,明年再安排10个市级新农村试点村,同时选择10个有条件单项突破的村作为扶持发展村,构建以点串线、以线连片的农村发展格局。     力争推动1至2户企业上市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继续实施资产重组的同时,逐步健全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资本运作,以佛慈集团等13户企业为重点,力争推动1至2户企业上市。完善企业运行的制度体系。     将更多市民纳入社保对象     加快把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城镇从业人员、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保对象,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的人数达到21万人、56万人、62.4万人、31.5万人和29万人。做好城市低保人员医疗保险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轨改革试点,参保率达到85%以上。     新建1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     进一步加大住房保障工作力度,建设1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和1000套廉租住房,落实城镇廉租住房补贴,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内蒙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从此,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历程。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十五”时期以来,内蒙古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改善人民生活,走出了一条符合内蒙古实际的经济发展路子。全区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可喜局面。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各省区市的位次明显提升,使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一、经济总量进入全国中等行列,人均GDP进入全国前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为内蒙古经济发展开拓了新的前景。30年来,内蒙古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全区生产总值为58.04亿元,位于全国第25位,西部第7位;人均生产总值仅为317元,居于全国第17位,西部第5位。地区生产总值在1996年跨上千亿大关后,经济总量扩张步伐不断加快。初步核算,2007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6091.12亿元,位于全国第16位,西部第2位。生产总值增速连续6年居全国之首。截至2007年底,全区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大幅度增加,达到了25393元,按2007年年平均汇率折算,为3339美元,首次超过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3000美元大关,居全国第10位,已连续四年居全国第10位,并且连续五年保持西部第1位。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标志着内蒙古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期,经济增长稳定性将显著加强,将进入新一轮需求结构、企业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期。   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位次前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次稳中有升   1978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6.56亿元,居于全国第18位,西部第3位。30年来,全区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加快了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的建设步伐,集中建设了一批重大项目,使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得到较大改观。全区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07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404.8亿元,比1978年增长265倍,总量位于全国第12位,西部第2位,保持平稳增长。其中,全区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实现4330.02亿元,总量为全国第11位,同比增长29.6%。   1978年-2007年,全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68亿元。由于居民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有力地带动了全区消费品市场的持续旺盛。2007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4.1亿元,比1978年增长60.4倍,总量居于全国第18位,西部第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为19.4%,居于全国第2位。   三、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位次有大幅度上升,增速跃居全国首位   1978年,全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6.9亿元,居于全国第25位,西部第7位;2007年达到492.28亿元,比1978年增长107.4倍,居于全国第17位,西部第2位。改革开放初期,全区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11.9%,此后呈下降趋势,1981达到最低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5.3%。“十五”以来,这一比重不断上升,2007年全区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6.7%,比2000年提高6.6个百分点,财政综合调控、协调社会发展的能力有所增强。2007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43.4%,居于全国首位。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052元,居全国31个省区市的第8位。   四、城乡居民收入位次前移,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30年来,随着自治区经济盘子的持续扩大,加之对涉及群众利益的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通过增加行政事业单位工资与补贴,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保证离退休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全区城镇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在2006年突破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01元提高到2007年的12378元,若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7.5%,收入在全国的位次上升到第10位,首次进入全国前10位的行列中,在西部位次由第8位上升到第2位,并连续两年居西部第2位。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2000年以后,中央高度关注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农村牧区、农牧民问题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民得到更多实惠,粮食直接补贴、退耕还林还草补贴和政府无偿扶持等多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使农牧民直接受益,充分调动了农牧民生产积极性,有力拉动了农牧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再加上农牧业结构调整及农牧业产业化的积极推进,使内蒙古农村牧区经济快速发展,农牧民收入呈现出阶段性快速增长,为农牧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和升级换代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1元提高到2007年的3953元,若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6.7%,居全国第15位,连续5年居西部第1位。1978—2007年,内蒙古农牧民生活消费支出人均增加了3118元,增长22倍,达到3256元;恩格尔系数已下降到39%,标志着农牧民生活进入全面建设小康新时期。   五、农牧业生产能力跃上新台阶,主要农畜产品产量的位次前移   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在农村较早地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牧区创造性地实行了“草畜双承包责任制”,并对不合理的农畜产品价格体系进行了大力调整,极大地激发了农牧民的生产热情。“十五”以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解决“三农三牧”问题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加大对农牧业的投入力度,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综合生产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2007年,内蒙古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784.08亿元,比1978年增长6.5倍,居全国第18位,西部第4位。1978年,内蒙古粮食总产仅为499万吨,2007年粮食总产1810.7万吨,比1978年增长2.6倍,位次由全国第23位上升至第13位,西部第8位上升至第2位。肉类产量由1978年的21.8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205万吨,增长8.4倍,居全国第15位,西部第4位;奶类产量由1990年的39.7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916.1万吨,稳居全国第1位。   六、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位次前移,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   “十五”以来,自治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取得较大进展,支柱行业支撑作用加大。全区农畜产品加工、能源、冶金、化工等优势产业竞争力和盈利水平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上升。内蒙古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21.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742.7亿元,由全国第24位上升至第17位,西部第6位上升至第2位。原煤产量由1978年的0.22亿吨增加到2007年的3.54亿吨,相应位次由全国第10位上升至第2位,居西部第1位,占全国原煤产量的比重由3.6%上升到14%;发电量由37.78亿千瓦小时增加到1931.9亿千瓦小时,位次由全国第25位上升到第4位,西部第7位上升到第1位,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由1.5%上升到6%;粗钢产量由99万吨上升到1040.3万吨,居全国第15位,西部第2位。   七、对外贸易长足发展,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全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与世界许多国家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1978-2007年全区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465亿美元,2007年全区海关进出口总值为77.45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483.1倍,居全国第23位,西部第5位。到2007年底,全区实际利用外资额累计达到116.8亿美元,利用外资渠道已扩展到欧美、东南亚、日本、韩国、俄罗斯、港澳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