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感慨为题的作文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8-17 09:21:52
热度:

感慨为题的作文【专家解说】:慷慨的大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人类也正是有了这些资源的支撑,才得以繁11月7日,在云师大“西南联大纪念馆”,记者得以一睹当年西南联大教

【专家解说】:慷慨的大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人类也正是有了这些资源的支撑,才得以繁11月7日,在云师大“西南联大纪念馆”,记者得以一睹当年西南联大教授朱自清红笔批改过的学生作文。尽管只是朱自清先生平素批改的学生作文之万一,但朱自清先生对学生思想、语言的准确体察、所修改词句的贴切自然、师生通过批改作文完成的思想和语言文字技巧的交流,跃然纸上。这样认真、细致、高水平的作文批改,在今天的作文批改中很少见。 经历了70年历史风尘,大师批改过的作文,依然见证着大师的风采,见证着大师的敬业和大师倾尽心力给予学生的心血灌注。 这是西南联大纪念馆收藏的唯一朱自清先生亲笔批改过的作文,也是馆藏唯一的有关朱自清先生在西南联大时期留下来的文物。 师大西南联大纪念馆能拥有朱自清先生亲自批改过的作文,得益于西南联大香港校友梁祝明老先生的慷慨捐赠。梁祝明1939年就读西南联大商学系,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后,在昆明呆了短暂的时间后回到香港。今年9月12日,梁祝明先生及其家属从香港飞赴云南昆明,将自己珍藏67年的20余件西南联大珍贵文物及资料捐赠给师大。其中包括3篇朱自清先生亲笔批改的国文作业以及在联大时留下的书信、梁老先生及夫人的毕业证书及聘书等20余件文物资料。这也是首位港澳地区联大校友来师大捐赠联大文物及相关资料。 记者得见梁先生捐赠三篇作文中之两篇。这两篇作文是梁先生进西南联大读大一时的作文,写作的时间应在1939年至1940年期间,其中一篇写的是《我这个人》,朱自清给的评分为75分,另一篇的标题为《凤翥街》,朱先生评分为65分。还有一篇作文名为《论西南联大的贷金生活》,无缘得见。 因为纪念馆有规定,不得拍照,因此就朱自清先生批改过的这两篇作文给读者介绍如下。 千字作文批改40多处 《我这个人》千余字的作文,朱自清先生红笔批改勾划的地方共40多处,用词不当处被朱先生画了出来,写错的字给改了过来,多余的词语被划掉,而朱先生最欣赏的地方,则用圈圈表示。 朱先生的字迹温和质朴,字写得不大却透着大师的气度。学生的文字也简洁质朴,师生的文字相映衬,堪称艺术品。 两篇作文都用透明的塑料封住,一是便于翻阅,二是也保护了作文的纸质。黄褐色的作文页面上,纸张中的纤维纹理清晰可辨,作文是竖排的,开头的标题下,有梁祝明先生的名字,和他的学号一四五一(纪念馆推测),在作文开始的右下脚处,有朱先生的评分。 西南联大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说,虽然还来不及仔细研读这几篇作文,但粗看之下,朱自清先生对学生的那份细致耐心,让人印象深刻。即使是教学条件非常好的今天,也很难看到老师修改学生的作文如此细心。这也正体现出西南联大时期的教育理念,名教授上基础课,即使是搞研究、做学问,大师们仍然承担着繁重的基础课程,保持与青年学生的交流接触,这也正是当时的教授学问做得深透的原因之一。 朱自清先生亲笔批改过的这几篇作文还没有上馆公开,因此看过这三篇作文的人并不多。写作《西南联大·昆明记忆》的师大教授余斌先生说,自己还没有看过这几篇作文,因为对西南联大时期名教授的旧居和旧迹感兴趣,因此很少作其他的文物资料的研究。余斌先生介绍,朱自清先生到西南联大之前,已经成为大师,所有著名的散文,在清华时期即已写作完成。在联大他更专注于教学,他和闻一多带的研究生王瑶,成为古代和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代宗师。朱自清先生曾任西南联国文系主任,在昆明呆了近9年。迁回清华后不久,就去世了。朱自清在昆明住过不少地方,他和闻一多等曾经在北郊司家营住过,那里就是清华大学的文科研究所。人们对朱自清教授的评价是温和平和,散文风格阴柔,偶见激烈。 《我这个人》两处获圈 梁祝明先生写的《我这个人》,两处获朱自清先生圈点。 作文的开头,梁先生说:“我这个人,从外形(朱批为貌)上看来,和其他的人一样,‘圆颅方趾’没有什么异处,不过为的生来个子不高,从小便给人家戴(朱批为加)上了‘小矮子’这个绰号”。 之后,梁先生的作文里写到自己小时候如何好动,体育运动也颇为在行的情况。笔锋一转,梁先生说:“说也奇怪,我所好的的动只限于肢体方面,而(朱批划去)我的口却反是(朱批划去)好静,我不爱多说话,尤其是不爱说、其实是不晓得说向人家恭维、奉托、或是婉转圆滑这一类的话。”梁先生接下来说:“有一点不晓得是出于我的本性还是由于家教严厉而养成,我这个人对于烧烟、喝酒、赌博----这许多方面的嗜好都(朱批划去)从不沾染,而且我是(作者删“我是”,朱批恢复)绝对的不赞成,许多时我会向有这种嗜好的朋友劝告,因此学校里有的同学便以‘圣人’视我,诚然,我也明白这个加冕骨子里所含着的意味”,“这个加冕骨子里所含着意味”,被朱自清先生用红圈一个个圈成一排,看上去让人高兴。 作文的结尾,梁先生说,自己说了一堆话,但对自己究竟是个怎样的人还是迷糊,因此“最后我要问我这个人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再次获得朱自清先生的红色圈圈。 60多年前风翥街茶馆林立 梁先生的作文《风翥街》,让人看到西南联大时期《风翥街》的风貌,与今天完全是两回事。 梁先生描述,风翥街上早上卖早点,有牛肉铺,生意火爆,吸引众多的学生,尽管物价飞涨,但人们的食欲不减。街道本来很差,再加上一批批驴留下的“礼物”,更显得脏,“如果粪便是利害一点的话,大家就要掩鼻而逃”。“如果粪便要是利害一点的话”被朱自清先生改为,“不过大家看惯了、闻惯了,也就不在乎了”。 晚上的风翥街,家家又都改为茶室,梁先生写道:“天还没有黑,茶馆里已坐满了学生,他们不是吃东西,桌子上放着的都不是食品,而是一本本的大学丛书,这样一来,茶馆便做了自修室,老板们晚上横直不能做买卖,这样一来可以收回点租钱,老板们便乐得于做起投机生意来了。” 文章的末了,梁先生说,来西南联大月余了,无数次走过这条街道,但都不知其名,今天才知道它就是“风翥”先生。(记者杨理锐都市时报) 衍生息。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虽有丰富的资源,消耗也是非常大的。许多资源都向人类张大了枯涸的大口和凶狠的魔爪。而人类有一些还在昏昏的沉睡着,到处都是废渣、废水,因为污水、废气的任意排放而导致许多河流中的动物死亡,两极的冰川逐渐融化, 气温不断上升。这些废弃物是地球身上的一个毒瘤,也时刻威胁着我们人类。在我们身边经常能看到浪费水源、乱扔废弃物的现象。 近几年来,我们这里的河里都不长大水,山的脊背都露在了外面,就算是一张废纸,一节废电池的丢弃,一滴水的浪费,都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缺水,土地生产力下降,国民生产逐渐下滑,如今这个悲惨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你是否去深思过问题的根本所在呢? 刷牙、洗脸期间不关水龙头的人,水龙头滴水置之不理的人你们是否想像过,假如世界上没有了水的生活,那没有水的日子你能活下去吗? 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土地是我们的铁饭碗,假如人类是一个果实,那么它们就是孕育果实的花,假如说人类是一个参天大树,那么它们就是温暖大树的太阳,既然人类离不开它们的滋润,既然只有依靠它们才能生存。保护资源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命,节约能源,从我做起。 自然对人们“善行”的回报,让人们渐渐从梦中清醒,政府部门颁布了许多有关保护资源的法律,保护资源这种思想也从高级领导人扩展到大庭广众里。好像每个人都有了节约能源的意识。 在生活中很少见人乱扔废弃物了,都能自觉的植树,都把节约能源当作一种责任和义务,在我们村里还建立了废品收购站,人们把废品收集起来既可卖钱还能避免环境污染,真是两全其美。 随着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我们这里有了太阳能、沼气池等先进设施,利用太阳能烧水,用沼气池做饭能节省许多燃料,还能方便人们的生活。为了方便生活,国家制造许多一次性筷子、杯子、毛巾、鞋等生活用品,虽然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这也是一种浪费现象,如果我们不用一次性用品,就能节约许多能源,其实节约水源很简单,例如在做饭时,洗菜淘米的水可用来擦地板和浇花。每天早晨起来刷牙时,把水关掉,不让身边有水龙头滴水现象。洗澡时不放过多的水,不用食用水大量去灌溉庄稼。 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会用尽,有些资源一旦用尽就永远也不会有了,我们多一点浪费,地球就少一份资源,因为有了地球孕育世界万物,才有我们人类生命的存在,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母亲,我们的一生食她、用她,我们的一体一肤都来源于她,我们应把保护她作为一份责任和义务。 地球生命的延续,要靠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作为21世纪的我们,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更应有社会危机感,做到珍惜自然,从我做起,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珍惜身边的每一种资源。 绿色的地球需要我们每个人种下绿色的种子,珍惜资源能从小培养我们勤俭节约的品性,也能让自己感受到资源对每个人的重要。 世界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人与地球是和谐的,为了持续这种和谐关系,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勤俭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