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关于新能源的问题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8-17 09:17:25
热度:

关于新能源的问题【专家解说】:  2011年新能源行业三大问题待解面向2011:三大问题待解然而,展望未来,中国要在新能源产业革命中拔得头筹,还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一是缺乏核心技术

【专家解说】:  2011年新能源行业三大问题待解   面向2011:三大问题待解   然而,展望未来,中国要在新能源产业革命中拔得头筹,还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一是缺乏核心技术与核心原料,潜伏着深层危机,如风能的电机制造技术、多晶硅和单晶硅的提纯技术均依赖于国外;核能的核心原料为铀,但中国储备量少,大部分需要进口,规模扩大后很容易受制于人。   二是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标准化制定工作亟须进行,包括能耗标准、环保标准、购买补贴标准等,其配套设施如充电站还不够健全;人才储备不足,核电、风电、太阳能以及相关装备制造业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才缺口。   三是商业模式还不成熟,如新能源汽车要快速发展,需要有符合国情的商业模式作为支撑,使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获益,能够进行正常的商业交流和商业竞争,电力公司、电池厂、整车厂、充电站等风险分摊,利益共享。   面向2011年,中国的新能源产业要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科技研发体系,建立灵活、高效的科技投入机制,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实行高效、有力度的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搭建全方位、以我为主的国际合作平台,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等。   二是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包括配合国家的新能源政策,加快风能、水能、智能电网、电动汽车、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补贴等方面的标准化制定与修订工作;扩大高校新能源专业的招生规模,推行产学合作的长效实习、实训模式;吸引社会资金,加大对新能源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成立各种形式的新能源产业联盟,推动相关利益方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等。   三是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如通过将技术、人才、政府扶持、劳动力、设备等资源要素聚集起来,快速提高规模;或通过引进海外基金、产品技术走向海外上市,提高国际竞争力;或与国际企业巨头开展广泛的战略合作,联合研发,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等。   2010年,新能源产业热度不减,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各国争先恐后,纷纷制定相关的产业规划及优惠政策,加大创新投入,积极培育市场,力图抢占竞争的制高点。如欧盟发布了新的能源战略《能源2020:有竞争力、可持续和确保安全的发展战略》,日本修订了《能源基本计划》,美国加快新能源立法等。在主要国家的带领下,新能源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新能源产业革命已全面启动。   中国:新能源产业异军突起   中国新能源产业在2009年投资总额已经超过美国,这主要得益于中央政府采取了坚定的产业扶持政策。《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不仅将新能源产业列入了现阶段培育和发展的重点,与其密切相关的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产业也被包括在内。据悉,《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目前也已上报国务院待批。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这一领域的重视程度,新能源产业的前景被普遍看好。   地方政府作为主要推手,积极响应号召,纷纷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重点发展。如山东省将在未来三年内安排12亿元,重点支持太阳能光热及光伏利用、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利用、地源热泵等清洁能源示范项目;吉林省在“十二五”时期将围绕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核电等四大领域,着力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河北省提出将建设10个绿色能源示范县、100个绿色能源示范乡,培育6家以上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巨型”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等。   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中国的新能源企业快速成长。如无锡尚德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商以及全球光伏产业的领军企业之一,比亚迪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动力电池供应商之一以及新能源汽车的领跑者,华锐风电成为中国最大的风电整机生产企业以及全球最大的风电设备供应商之一,中广核成为中国核电运营的重点企业之一以及领先的清洁能源综合服务集团等。这些企业不仅在国内赫赫有名,在国际上也颇具竞争力。   为加快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各地还着力推进产业集群,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等结成产业技术联盟。如北京成立了包括太阳能光伏、太阳能光热、风能、生物质能、浅层地能、核能六个产业技术联盟在内的首都新能源产业技术联盟;四川双流作为国家新能源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以光伏、光电、光热、核能、风能“三光两能”为方向,打造千亿元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吉林省利用汽车产业发展优势,着力打造长春、辽源两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等。据统计,目前国内已设立了100多个新能源产业基地,规模都非常庞大。   为保障产业发展,输送高素质、高水平的专门人才,教育部决定从2011年起高校招生将新增140个新专业,全部为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目前已有不少高校增设了新能源相关专业,如华北电力大学陆续增加了本科阶段核工程与核技术、水利水电工程、风能与动力工程、水文与水资源以及工程造价专业;厦门大学增加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阶段光伏工程、核能工程、化学能源工程和能源经济学专业;浙江大学增加了本科阶段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和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等。   由此可见,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科研机构以及高校,新能源产业在中国已经全面铺开,通过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产业研发出口基地、清洁能源市场、风力涡轮发电机生产国、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国,成为世界上核电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已经处于先驱地位。   新能源:大国博弈新战场   中国新能源产业异军突起,对发达国家的优势地位形成了挑战,引起美国的强烈反应。应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的申请,美国政府对华启动了与新能源政策和措施有关的301调查案,指责中国为支持本国清洁能源部门采取的补贴措施是非市场性补贴,违反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定,目前美国政府已向世界贸易组织就中国对风能制造商的补贴提出起诉。中国则作出积极回应,表示自身的做法符合国际惯例,相较之下,美国对清洁能源的补贴有过之而无不及。   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反映出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大国博弈的战场。美国自奥巴马上任以来,就一直寻求新能源的主导权;欧洲作为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发源地,自然不甘落后;日本的化石能源匮乏,利用新能源来弥补缺陷;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新能源虽然起步较晚,但进步最快。鉴于新能源产业不仅寄托着美国领导21世纪全球经济的梦想,还寄托着欧洲成为“下一个中东”的梦想,寄托着日本成为能源输出大国的梦想,以及中国“大国崛起”的梦想,可以预料未来在新能源领域的国际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