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足县的主要经济来源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8-17 08:35:52
热度:
重庆大足县的主要经济来源【专家解说】:大足县位于重庆西部,幅员面积1392平方公里,辖24个街镇乡,50个居委会,242个行政村,210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2.7万人,其中农业人
【专家解说】:大足县位于重庆西部,幅员面积1392平方公里,辖24个街镇乡,50个居委会,242个行政村,210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2.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78.25万人,农村劳动力41.34万人,是驰名中外的“石刻之乡”、“五金之乡”、“鱼米之乡”。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综合 经济总量进一步壮大,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创新高。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5631万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3041万元,比上年增长12.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385804万元,比上年增长20.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86786万元,比上年增长12.0%。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21.39:45.09:33.52,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2.4、9.3和4.3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14.9%、58.4%和26.7%。按常驻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254元,比上年增长16.8%。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达到40.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6.8%,比上年提升了2.6个百分点。 农业 大灾之年后恢复性增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1215万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种植业产值147461万元,增长26.8%;畜牧业产值104936万元,比上年增长37.2%。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6558公顷,比上年增长6.0%;油料种植面积8128公顷,比上年增长12.1%;蔬菜种植面积11430公顷,比上年增长8.4%。主要农产品产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新培育市、县级龙头企业13家,组建专业合作社24个,创绿色品牌2个,农产品优质率、商品率分别达到70.5%、64.2%。被中国果品协会命名为“中国枇杷之乡”。宝邮路特色经济带带动作用明显,东西两翼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一镇一品、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已具雏形并产生效益,为农民带来实惠。农产品价格大幅攀升,农村劳动力价格持续走高,农民收入增速创新高。3个百强镇建设持续快速推进,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9亿元,新增房屋建筑面积32.9万平方米,新增城镇常住人口8300人。 深入贯彻中央1号文件,以新农村建设总揽“三农”工作,新农村建设呈现重点突破、梯次推进、以点带面的良好局面,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共硬化村级公路151.6公里,新建人行便道289.1公里,完成各类水利工程4705处,病险水库除险销号10座,解决了3.1万人的饮水困难;新建维修水利设施686处,建沼气池1046口,整治农村环境1116户;完成中低产田改造2.1万亩,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2500户;完成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23万亩,栽种补植各类苗木561万株,建立义务植树基地3378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1%,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和“全国绿色小康县”称号。建文化体育场所46处,建便民诊所482个,新农合参合率达到73.6%。新建村级服务中心61个、五保家园49个、技物配送店185处。 贸易 消费升级,结构趋优。牢固树立大市场、大产业、大流通观念,大力发展流通产业,推广连锁经营,大力发展大型零售商场、连锁经营等新型业态,引导鼓励连锁店经营企业向乡镇延伸网点,建立直营连锁网络,开拓广阔的农村市场,深入开展“双建工程”和“万村千乡”工程,推动了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张和升级,拉动了消费增长。全县现有商业设施面积达71多万平方米,商业网点16000 多个,从业人员达15.5万多人,拥有各类商品市场、集贸市场55个(其中重点市场7个,农贸市场32个,综合市场6个,专业市场8个,生产资料市场2个),经营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个体、私营工商户15123多家,新增600户。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7057万元,比上年增长16.5%,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业216051万元,比上年增长14.89%;餐饮业45543万元,比上年增长25.7%;其他行业5463万元,比上年增长12.0%。 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全年完成出****货值14065万元,比上年增长7.8%,比上年回落12.59个百分点;实现自营出口541.4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19%,比上年快9.25个百分点。 大力招商引资,招商引资取得丰硕成果。牢固树立亲商、富商、安商意识,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经济的一号工作,成功引进鹰达刀具、云南志诚、重庆博一、重庆朝野等企业落户,全年协议引资40亿元,同比增长165.0%,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旅游项目达到36个,实际到位资金12.5亿元,同比增长131.0%。经济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历史性突破,可用财力进一步增加。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实现收入55854万元,比上年增长72.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1960万元,增长23.63%。工商税收总额达到31567万元,比上年增长24。28%。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10736万元,比上年增长46.71%。其中:一般预算支出85134万元,同比增长25.51%;教育事业支出20349万元,同比增长36.76%;卫生事业支出5279万元,同比增长5279万元;社会保障支出15335万元,同比增长23.96%。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快速增长,金融对地方经济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596656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2.8%,其中:企业存款130664万元,比上年末增长44.8%;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65992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7.8%。本外币贷款余额209530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2.8%。 城市建设 城镇化进程加快。随着南环二路控制性工程南山隧道的全面竣工,组团城市连接大道正式启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城镇集聚功能显著增强,极大地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全县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9.06平方公里,集聚城镇人口24.78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2.6%,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组团城市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8平方公里,集聚城镇人口17.7万人。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5平方米,被国家正式批准为国家园林县城。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9亿元,同比增长9.9%,商品房销售面积达46.1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3.9%,城区商品房住宅均价达到1299元/平方米。 省级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胜地的南、北二山环绕城区,濑溪河清流穿城而过。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博大精深的石刻文化内涵和历史悠久的五金机电产业,坚持做大规模、做优环境、做强产业、做精品牌的思路,实施了棠香、龙岗、龙水组团城市发展战略,其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35万人。目前,已建成北环路、南环路、北环二路、中山路、五星大道、龙中路、陵园路,正在新建全长近11公里的绕城高等级公路,初步构建了“三纵四横”的城市交通网络。实施了濑溪河综合整治、污水处理厂、垃圾卫生填埋场等环保工程,推进了宏声文化广场、滨河公园、灯饰等一批绿化美化工程,完善了自来水、天然气、体育场(馆)、学校、医院等市政公益设施,城市功能日臻完善,人居环境更趋优化,成功创建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县城、全国人居范例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城、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区、市级山水园林城市等众多的城市品牌。城镇建设快速推进,坚持依托产业、突出特色的原则,形成了邮亭、万古、中敖、三驱、珠溪等一批区域性中心城镇,涌现出了旅游资源开发、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代物流、工业经济、现代观光农业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城镇群体,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日渐增强,城镇体系初步完善,城乡一体化格局初见端倪,是重庆市唯一的全国乡村城市化建设试点县。 工业和建筑业 规模工业户数增多,发展后劲足,效益向好。企业户数突破100户大关,达到110户,规模工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不断攀升。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1200000万元,同比增长30%,实现增加值322424万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09732万元,同比增长33.0%,比上年快7.9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达到34.03%,比上年提高了12.35个百分点;工业品产销率为98.5%,比上年减少0.3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10.8%,比上年提高了37.9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350493万元,比上年增长44.88%;实现利润27392万元,比上年增长44.08%;实现利税总额46738万元,比上年增长41.72%;总资产贡献率为24.6%,比上年增长4.0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88356元/人,同比增长78.7%。 工业园区建设加快。2007年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25亿元,完成土地整治800亩,道路硬化0.5公里,新建标准化厂房8000平方米,新入园企业35家,投资23.9亿元,重庆朝野房地产商砼基地建成投产,产值上亿元的企业达到4家,5000万元企业10家,园区成为了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和支撑点。 建筑业持续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63380万元,比上年增长10.1%。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实现营业利润5851万元;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4910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2353万元,比上年增长33.0%。其中: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294881万元,比上年增长49.1%;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9337万元,比上年增长9.9%;工业投资完成126650万元,同比增长56.68%。 重点建设工程玉滩水库、龙水湖影视基地、南环二路等项目顺利推进,为加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助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交通、邮电和旅游 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交通运输事业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完成交通建设总投资1.04亿元,改造乡村公路275公里,242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村通公路,196个村实现畅通,畅通率达81%,完成农村客运站点建设4个,新开辟3条客运线路,205个行政村通客车。完成上游水库长源桥主体工程建设,渝大高速公路建设前期工作已正式启动。年末拥有各类小型汽车6381辆,大型货车1097辆,农用车841辆。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43678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2.3%;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119897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0.99%。 邮电业务稳步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1024万元,比上年增长10.8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541万元,比上年增长12.1%;电信业务总量4580万元,同比增长-13.18%。固定电话户数达到12.16万户,宽带接入户数达1.26万户。 旅游业蓬勃发展。坚持“依托大集团、规划大气魄、开发大市场、投入大手笔”,全力实施旅游大项目带动战略,加速景区建设,加快华地王朝酒店、石都宾馆、宝顶古镇、城南旅游商品一条街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推进旅游景区、旅游服务、旅游管理标准化建设,打造旅游整体形象。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54.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02%,旅游总收入突破7亿元,达到70214万元,增长16.42%。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40.53万人次,增长14.96%;接待海外游客13.72万人,增长15.58%。 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共有学校552所,普通中学校33所,小学263所。全县普通中小学校共招生38403人、在校生134445人、毕业生38366人,分别比上年增长-8.31%、-5.0%和-6.03%;普通中学招生19563人、在校生58210人、毕业生18157人;小学招生7028人、在校生57191人、毕业生1395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2007年全县科技示范户共1000户,示范面积达5000亩,辐射带动了农户2万余户。其中:示范区水稻平均亩产达711公斤,比全县平均亩产增长23.6%,通过推广机耕、机插、机收等技术亩平生产成本下降200元,全县共增收节支达205万元。 2007年,我县获国家专利授权51件,同比增长37.8%,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5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23件。 编辑本段社会事业 大足县始终坚持经济和社会统筹协调的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科教文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近年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工作、特殊教育、体育工作、广播电视先进县等称号,是重庆市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地和"中华一绝"鲤鱼灯舞的发祥地。 全县近四年推广科技成果138项,获国家专利32项。现有8713人拥有各种专业技术职称,其中高级职称184人,中级职称1661人。建成全国首个农民荷莲太空育种基地。2007年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48.8%。 全县有各类学校524所,其中:普通中学33所,在校学生59086人;职业中学3所,在校学生4344人;特教校1所,在校学生84人;小学296所,在校生72920人;幼儿园(含私人幼儿园)193所,11332人。全县共有专任教师7102名,其中:特级教师12人,高级职称243人,中级职称2056人。全县中小学校全部建成“村村通”,在全市率先启动并建成“班班通”教学班455个。 全县有文化单位48个,有文化艺术中心、妇女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工人演讲厅等文化设施和24个文化站,图书馆藏书9.1万余册;有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即石刻博物馆1个。拥有作家、诗词、摄影、石雕协会各1个,一批诗歌、散文、小说结集出版,石刻、五金等特色文化得到发扬,大足石雕被评为“巴渝十大民间艺术”。 全县有新闻中心、广电网络传输分公司各1个,传输站32个,自办广播电台、电视节目各1套。光纤电视、广电宽带信息网络实现24个街镇乡全覆盖,广播电视基本实现"村村通",其中有线电视用户达7.5万户,覆盖率达80.1%。 全县拥有标准体育馆3个,体育场、青少年俱乐部各1个,社区、乡镇群众性体育健身设施较为完善,拥有门球、武术、柔力、信鸽、钓鱼、象棋等群众体育组织10余个。2006年,县门球队荣获全国竞技比赛冠军。现有国家级裁判1人,一级裁判7人,二裁判36人。国家体育锻炼达标率96.3%。近几年,成功承办3项国家级比赛,2项省级比赛。在首届重庆市运动会上取得8金2铜的优异成绩。龙岗、石马、古龙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乡镇"。 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72个,其中:县级综合医院3个(其中市二甲医院2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教学基地1个)。专科医院2个(其中二级甲等医院1个);乡镇卫生院23个(其中中心卫生院9个),地各卫生院42个;拥有医疗床位1280张。卫生监督所,疾病控制中心各1个。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512人,其中医生612人。医技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45人,中级职称的234人。
-
重庆理工大学专科在山西的录取分数2024-08-17
-
重庆小南海水电站2024-08-17
-
重庆巫山农村无息贷款有哪些政策2024-08-17
-
重庆一共有几座水电站?2024-08-17
-
重庆现在什么地方可以摘枇杷2024-08-17
-
谁知道重庆市的涪陵啊,它的经济发展很快,有什么经验可供参考2024-08-17
-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到底怎么样?2024-08-17
-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到底好不好?如果不好,是不是很差?急需答案2024-08-17
-
2011重庆LED照明展览会什么时间呢?2024-08-17
-
重庆两江新区建设给我们带来的机遇2024-08-17
-
重庆电工资质证书2024-08-17
-
重庆两江新区建设给我们带来的机遇2024-08-17
-
重庆市农村危房改造咋补贴2024-08-17
-
求高人指点,重庆地区穿骨香手撕鸭,中药及香料配方比例。定会重谢。2024-08-17
-
重庆哪里有节能灯毛管厂和镇流器厂!202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