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从牛粪到沼气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49:27
热度:

从牛粪到沼气【摘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历了深刻的社会变革,不管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全面面向现代化的开放变革,使得中国传统乡村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历了深刻的社会变革,不管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全面面向现代化的开放变革,使得中国传统乡村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背景下开始发生变迁,在经历过磨合、取舍和适应后,最终,新的文化形式和文化符号开始出现。藏区乡村地处边缘,这一过程稍显滞后。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西藏与内地的来往加深,西藏的新农村建设也开始全面实施,西藏的传统文化开始面临如何选择及生存的问题,相比较过去一些不成熟的经验,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思考如何有效的进行这一变革以及变革的目的。 本文以最贴近生活的日常用能为视角,通过用能变迁来透视藏区传统乡村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机遇和挑战,及传统文化的选择适应过程。全文共分为五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主要是本篇论文的研究缘起和意义,并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简明回顾。随着全球能源资源日益紧张,绿色可再生能源成为新宠。西藏农村绿色能源工程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进入了普通百姓家中。在这些能源进入的过程中,对传统能源起到多少替代作用,传统的农村如何接受这些新能源,在此过程中农村用能观念等方面发生着哪些变迂,这些都足笔者所关注和想要迫切了解的,同时笔者也想探讨这样一个问题:为农民服务的农村公共产品如何才能切合农民需求而得到有效利用。 第二章对本次调研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背景做了一些阐述,并对调研点进行了具体的介绍说明。在方法上使用了人类学常用田野调查方法,如问卷法,访淡法等,也沿用了一些社会变迁的理论观点,主要是从技术引起的文化变迁的角度着手来展开论述。从调研点的历史沿革和其内的一些单位和组织,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个藏族社区里寺院与民众互动的典型结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这里发的的故事也成为无数个正在变迁中的藏族社会缩影。 第三章中,笔者想要通过“牛粪”——那嘎村传统能源为切入点,将那嘎村与之有关的生产、生计方式串联起来,并探讨其中的文化习俗和禁忌,从而展现那嘎村民传统的用能方式和与之相关的生产、生活方式,及暗含其中的传统文化观念,将西藏传统农村牛活图景展示出来。在本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以牛粪为连接点的两种关系,(牛计方式)牛——牛粪;牛粪——灶(灶堂文化),这两种关系使得我们以,牛粪为切入点,看到了燃料能源背后的生计和传统文化。 第四章以常规能源——那嘎村主动、迅速接受的电能为主,介绍了那嘎村通电的历程以及通电后村民生活的变化。电的使用,几乎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虽然电能进入那嘎村在时间上稍显滞后,却丝毫没有减慢其改变那嘎村传统面貌的进程。通电后的那嘎村有了电视,接触到了更多信息和别样文化,使用了更加便捷的家电,从沉重的门家务劳动中解脱了出来。新的音乐、新的舞蹈、新的文化无一不吸引着年轻人投入到个新的世界中,而如何使得年轻人继承和保持一些传统,或者说如何在现代化洪流中保持自己文化的特性,是那嘎村人正在面临的问题。 第五章主要介绍新能源“沼气”在那嘎村的推广和实践过程。沼气的推广过程其实也是一场现代科学与传统观念博弈的过程,沼气附带着诸多优惠条件最终成功的使村民接受了沼气这一新能源。但是,从沼气的实施过程及随后的使用状况调查中,还是能发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村民实际需求不一致而导致的资源浪费现象,因而,探寻一种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也是需要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结束了这次调查之后,笔者感到与其对村民用能变迁进行结论性的判断,倒不如更为深入地感受他们从用能变化过程中表现出的对现代社会及生活模式的思索与选择,及身处其中的困惑。而作为研究者的我们,如何解答好这些问题,或者说如何理解他们的文化和世界,并帮助其更好的表达诉求,才是需要深入思索和审视的问题。 【关键词】:能源 牛粪 沼气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S216.4
【目录】:
  • 摘要5-8
  • ABSTRACT8-15
  • 第一章 绪论15-24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15-17
  • 一、研究缘起15-16
  • 二、选题意义16-17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17-24
  • 一、关于藏族农村社区的社会变迁研究17-20
  • (一) 相关著作17-19
  • (二) 相关论文19-20
  • 二、关于藏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探讨20-21
  • 三、与西藏农村能源和公共产品供给相关的研究21-22
  • 四、中国农村能源发展及问题研究22-23
  • 五、小结23-24
  • 第二章 研究设计24-33
  • 第一节 相关理论、政策24-25
  •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4-25
  • 二、社会文化变迁理论25
  • 第二节、研究方法25-27
  • 一、文献法25-26
  • 二、实地调查法26-27
  • 第三节 田野点概述27-33
  • 一、调查点基本情况27-31
  • 二、调查点历史沿革31-32
  • 三、结语32-33
  • 第三章 “牛粪”——那嘎村的传统能源及村民的能源观念33-66
  • 第一节 牛,农村畜牧养殖的支柱33-44
  • 一、农牧结合的生产模式33-34
  • 二、安静的村庄——那嘎村的牲畜养殖34-37
  • (一) 对猪和家禽的弃养34-35
  • (二) 那嘎村牲畜养殖结构35-37
  • 三、农民的牲畜观——藏文化价值观中的“理性”选择37-44
  • (一) 养牛——适应农村生计方式的经济性选择37-39
  • (二)“惜杀惜售”——符合传统价值观的“理性”选择39-42
  • (三) 关于狗和马42-44
  • (四) 小结44
  • 第二节 牛粪44-55
  • 一、牛粪的收集45-47
  • (一)收集与储存45-46
  • (二)关于分工46-47
  • 二、牛粪的交换47-49
  • (一)农区与牧区牛粪交换47-48
  • (二) 关于“交换”的一点思考48-49
  • 三、牛粪的使用49-55
  • (一) 牛粪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的使用49-51
  • (二) 寺院、学校、养老院和孤儿院牛粪使用状况51-52
  • (三) 节庆、丧葬等仪式中的燃料使用52-55
  • 第三节 灶、灶神和禁忌55-66
  • 一、厨房56-58
  • (一) 厨房的方位56-57
  • (二) 厨房的空间布局57-58
  • 二、灶、灶神与禁忌58-65
  • (一) 灶58-59
  • (二) 灶神59-63
  • (三) 灶堂禁忌63-65
  • 小结65-66
  • 第四章 电——常规能源带来的新变化66-85
  • 第一节 通电之前的那嘎村66-70
  • 一、传统照明方式的变迁66-67
  • (一) 已消失的传统照明——自制的火把66
  • (二) 煤油灯,小水电66-67
  • (三) 蜡烛、太阳能灯67
  • 二、通电之前的那嘎村生活67-70
  • (一)传统的生活67-69
  • (二) 探访唯一无电的村庄——九组69-70
  • 第二节 电能带来巨变70-78
  • 一、电能进入那嘎村70-76
  • (一)三、四组电风波71-74
  • (二)集体劳动——村组的凝聚力74-76
  • 二、那嘎村的生活变迁76-78
  • (一)灯——照明成本的降低76-77
  • (二)“打茶机”成为生活必需品77
  • (三)对“电视”的依赖77-78
  • 第三节 水、汽油、天然气等用能状况概述78-85
  • 一、水能利用79-81
  • (一)水磨坊79-80
  • (二)家庭用水80-81
  • (三)灌溉81
  • 二、其他常规燃料能源81-83
  • (一)柴油、汽油81-82
  • (二)天然气82-83
  • 小结83-85
  • 第五章 “沼气”——新能源的推广85-109
  • 第一节 那嘎村沼气项目实施背景及实施状况85-88
  • 一、背景介绍85-86
  • 二、那嘎村沼气项目实施情况86-88
  • (一) 堆龙德庆县沼气项目实施情况86-87
  • (二) 那嘎村沼气项目实施及使用概况87-88
  • 第二节 沼气的生产原理、条件及运行管理88-94
  • 一、沼气生产原理88-89
  • 二、沼气发酵的基本条件89-90
  • 三、户用型沼气池的启动与生产管理90-94
  • (一) 半连续常规发酵工艺操作流程90-92
  • (二) 沼气的日常管理92-94
  • 第三节 那嘎村沼气工程纪实94-107
  • 一、“谣言”与“宣传”——科学与“迷信”的博弈94-98
  • (一) “迷信”与“谣言”95-96
  • (二) 沼气挑战的禁忌:“杀生”、“灶神”、“洁净观”96-97
  • (三) 沼气的宣传与实施97-98
  • 二、补贴和蔬菜大棚98-101
  • (一) 政府补贴——政府、施工队与村民的合作98-100
  • (二) 蔬菜大棚100-101
  • (三) 宗教的支持101
  • 三、一次沼气池施工过程纪实101-104
  • 四、沼气使用调查104-107
  • (一) 沼气效用104
  • (二) 出现的问题104-107
  • 第四节 太阳能107-109
  • 结语109-111
  • 参考文献111-116
  • 附录116-12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120-121
  • 致谢121-12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公共产品供给与西藏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安七一;杨明洪;

从一个社区考察西藏山南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进程    李涛

西藏农户经济演化特征:基于农村住户调查资料的实证分析    杨明洪

生态人类学与西藏草地研究    白玛措;

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来自西藏杰德秀居委会的经验调查    孙继琼;

论牛奶分离器对藏族传统游牧生活的影响——技术与藏族社会变迁的个案考察    苏发祥;

西藏农村不同燃料利用类型对室内空气污染的影响    顾庆平;高翔;丁鹍;余琦;陈立民;

略论西藏乡村社会生活现代化    扎嘎

跨越文化禁忌的艰难——《鱼》的一种文化解读    郑靖茹;

农民视角下的农村沼气技术推广——基于江西、湖北、河南和山西四省的调查    汪力斌;刘启明;

民族学应用的新模式——文化策划    胡守勇;

小民族的生计模式变迁与文化适应——人类学视野中的独龙族社会结构变迁分析    周云水;

藏羌锅庄的社会功能及其现代变迁    刘伟;

对改进《民族学概论》教学工作的思考    郭建勋;

震后新生:羌区学校教育重建中的问题及思考    王攀攀;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对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启示——以云南省景洪市勐罕镇中学为例    欧群慧;巴战龙;

略论学科意义上的生态人类学    汤夺先;

2006~2007年中国大陆人类学研究综述    周典恩;

生态人类学学科研究综述    高琪;

人类学与教育学的结合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祁晓霜;

满族文化中的环太平洋文化因素    戴光宇;

多民族兼容的纽带——读《走向和谐——岑努村人类学考察》    刘檑;

从“言旨话”观屯堡人的历史记忆    张定贵;

浅析藏传佛教世俗化倾向    勘措吉;

论佤族神话《司岗里》中美的原则    赵秀兰;

基诺族的传统服饰与变迁    方媛媛;朱映占;

对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乡茶腊村多元宗教文化的田野考察    舒丽丽;

《司岗里》传说与佤族婚姻家庭形态    张跃;代世萤;

台湾原住民作家的现代诗写作智慧    李诠林;

医家传记研究中引入影视人类学方法的前景分析    罗大中;朱建平;

牦牛粪维系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健康的作用机制    鱼小军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    李占魁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    丁鹏

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    淡乐蓉

新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互动研究    贺琳凯

民族文化传媒化研究    程郁儒

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    伍先成

云南兴蒙蒙古族婚姻家庭的变迁    马京

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    李笑频

全球变暖条件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张怀坤

清末民初鄂伦春族文化变迁研究(1895-1915年)    董秀玲

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    刘兵

广西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文化研究    周艳

客家祠堂文化研究    潘瑜

黎族婚俗视野下的法律思考    陈晖阳

大连高校外专外教的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    荣亮

山东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李明

山东胶州秧歌研究    赵娜

论红河和谐社会建设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王洪

生计转型视角下的蓝靛瑶传统纺织文化变迁    胡美术

中国“十五”期间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分析    李泽辉;岳燕珍;陈昆泉;

投资与西藏城镇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杨明洪,张强

公共产品供给与西藏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安七一;杨明洪;

西藏农户经济演化特征:基于农村住户调查资料的实证分析    杨明洪

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治藏诉求与政策回应    杨明洪;

西藏“安居工程”建设:基于公共产品视觉的分析    杨明洪;安七一;郑洲;

论农村公共品供给过程中的需求表述机制    李汉文,王征

西藏日喀则地区生态安全评价与生态环境建设    赵延治;张春来;邹学勇;程宏;陈学华;杨忠;

卷烟烟气CO及其降低去除研究进展    谢兰英;钟科军;刘琪;奚红霞;

西藏生态脆弱区人为作用对生态退化的影响    徐增让;成升魁;闵庆文;邹秀萍;

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    吴毅

“牛电项目”风靡全世界    刘松林;

东北地区沼气分户供暖的可行性初探    董保成;鞠笑非;甘静;陈长海;

温度对牛粪厌氧消化产气特性的影响研究    谢晶晶;罗艳丽;郑春霞;余雄;贾宏涛;王纯利;

沼气发酵中纤维素酶降解牛粪的试验研究    周岭;祖鹏飞;

3种添加剂对牛粪厌氧发酵的影响    刘莉莉;王敦球;关占良;

牛粪发电一举两得    李忠东;

牛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原料干发酵试验初报    刘心雨;王山虎;刘德江;邱桃玉;

20~30℃牛粪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试验    王丽丽;王忠江;梁俊爽;杨广林;李文哲;

微量金属元素对厌氧污泥颗粒化的影响    潘云锋;李文哲;

牛粪厌氧发酵的载体筛选试验研究    夏吉庆;李文哲;李惠强;

我国牛粪生物质资源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刘春龙;袁立;李忠秋;

不同堆储方式对牛粪中氮磷含量变化的影响    周海柱;王军;张涛;纪术远;娄玉杰;

接种牛粪对棉秆降解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李艳宾;张琴;宋鹏鹏;龚明福;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牛粪堆肥发酵影响的研究    赵明梅;牛明芬;何随成;徐丽;刘峰;

不同调理剂对牛粪好氧堆肥的影响    于海霞;栾冬梅;孙黎;

东北地区沼气分户供暖的可行性初探    董保成;鞠笑非;甘静;陈长海;

牛粪高浓度水解酸化过程VS去除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王忠江;李文哲;王丽丽;刘海庆;吴志清;

牛粪厌氧发酵的活性污泥回流试验研究    夏吉庆;李文哲;李惠强;

接种微生物对改善奶牛粪便脱水性能的研究    常志州;叶小梅;黄红英;费辉盈;

制作有机堆肥,得靠“吹”    周学彬;

牛粪也能做成产业吗?    刘补堂 葛力大 贾俊英 段瑞东 罗军

“一堆牛粪”背后的两难选择题    本报记者 王世停 蔡炜 马薇 张晨 唐传虎 刘宏奇

节能减排让牛粪变成宝    本报记者 王云峰

利用发酵牛粪种植蘑菇    

淮南农场:牛粪卖大钱    佚名

一种新型的饲料——牛粪    张跃林

1500吨臭烘烘的牛粪成了宝    奉化记者站 黄成峰 吴培维 记者 孙吉晶

解决牛粪污染 促进养牛业可持续发展    辽宁省农科院检测中心 李广 吕立涛 李淑芬

劳务·牛粪·花岗石    本报记者 牟永文 杨海 熊玉霜

“沼气让我们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通讯员 姜俊义

牛粪好氧堆肥中微生物多样性及生产应用研究    王亮

沼气产业化基本理论与大中型沼气工程资源配置优化研究    王丽丽

沼气高效厌氧发酵的条件及产气效应研究    楚莉莉

中国农村户用沼气区域适宜性与可持续性研究    陈豫

石灰氮对堆肥化过程中牛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抑制及对堆肥化效果影响    斯木吉德

粪肥还田对农田生态系统氮素的影响及径流流失风险评估    朱利群

日光温室栽培下有机肥氮素供应特性研究    周博

染疫动物生物安全静态堆肥法的建立与评价    徐卫平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面源污染研究    杨志敏

    John Kangwa

从牛粪到沼气    才让卓玛

牛粪基过磷酸钙制备的研究和工艺开发    孙少飞

利用牛粪优化生产花卉有机肥料的研究    金珠理达

以牛粪为基质蚯蚓饵料的研制    赵瑞廷

添加绿肥改性牛粪腐解过程中组分变化及培肥研究    张振都

猪粪、牛粪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数量分析及光照时间对其影响研究    尹冬雪

玉米秸秆和牛粪混合厌氧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赵源亮

利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牛粪生产生物有机肥    曲淑岩

蚯蚓对牛粪的转化作用及其产物的初步应用效果    汪孙军

高效液体肥的开发与研究    郭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