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风光互补供电系统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48:15
热度: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风光互补供电系统研究【摘要】: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给能源利用带来巨大压力,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动力来源,探索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

【摘要】: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给能源利用带来巨大压力,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动力来源,探索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供电系统成为世界各国电动汽车推广的重要研究方向。 论文以河北唐山市沿海地区风能、太阳能资源分布状况为基础,对全年不同方位太阳能辐射量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方位角SW30°倾角35°的倾斜面接收的太阳能辐射量最大,年约1.63×10~6Wh/m~2,利用众数风速准方差配比模型对系统进行风光配比计算,系统最佳配比结果为1.2:1,利用配比结果对系统进行选型和电路设计,对风力机和光伏组件特性进行仿真,可知,影响风力机能量捕获的敏感参数是桨距角和叶尖速比,影响光伏组件输出功率的敏感参数是太阳能辐射条件和组件的背面结温,利用敏感参数对系统功率输出影响特性进行控制策略分析;利用直流母线电压控制原理对系统的能量管理进行分析,系统直流母线侧电压应在一定范围内变动,如果过高则逐级加入卸荷电路以保护系统安全稳定;利用Matlab/Simulink/SimPowerSystem对风光互补系统进行系统仿真,由仿真结果分析可知,在外界环境变化的情况下输出功率也跟随着变化,通过对变换器的调节能实现系统电压的稳定输出,既保证了最大功率的捕捉,又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初步探索了充换电站的工作模式,实现对电动汽车的快速充换电。 以众数风速准方差配比模型对系统进行配比设计的结果能够实现风能与太阳能的最优互补利用,调节DC/DC变换器的占空比可以实现最大功率的跟踪,最佳的风光配比和最大功率控制可以最佳的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研究结果为今后系统的最优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电动汽车 风光互补 能量配比 MPPT控制 系统仿真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联合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M614;TM61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第1章 绪论10-17
  • 1.1 研究背景10
  • 1.2 新能源汽车供电系统研究现状10-14
  • 1.2.1 新能源汽车10-11
  • 1.2.2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11-13
  • 1.2.3 充换电站13-14
  • 1.3 风光互补供电系统优化设计必要性14-15
  • 1.3.1 电动汽车电能需求14
  • 1.3.2 动力电池充电对电网影响14-15
  • 1.3.3 可再生能源优势15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15-17
  • 1.4.1 研究内容16
  • 1.4.2 研究方法16-17
  • 第2章 风光互补能量匹配特性研究17-28
  • 2.1 机组数学模型17-20
  • 2.1.1 风力发电机17-18
  • 2.1.2 光伏组件18-20
  • 2.2 影响风光配比因素分析20-22
  • 2.2.1 风能条件20-21
  • 2.2.2 太阳能条件21-22
  • 2.2.3 负载类型22
  • 2.3 能量配比研究22-27
  • 2.3.1 数学模型22-23
  • 2.3.2 配比计算23-26
  • 2.3.3 结果分析26-27
  • 2.4 小结27-28
  • 第3章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设计28-56
  • 3.1 系统选型28-30
  • 3.1.1 太阳能电池组件28-29
  • 3.1.2 风力机29-30
  • 3.1.3 蓄电池30
  • 3.2 影响功率输出参数分析30-40
  • 3.2.1 风力机30-32
  • 3.2.2 光伏组件32-35
  • 3.2.3 蓄电池充放电特性35-38
  • 3.2.4 快速充电方法38-40
  • 3.3 电路设计40-46
  • 3.3.1 风力发电拓扑结构40-41
  • 3.3.2 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拓扑结构41
  • 3.3.3 整流滤波器41-42
  • 3.3.4 DC/DC 变换器42-43
  • 3.3.5 逆变器43-45
  • 3.3.6 风光互补总电路45-46
  • 3.4 控制策略分析46-54
  • 3.4.1 系统运行工况能量46-47
  • 3.4.2 风力系统 MPPT 控制47-50
  • 3.4.3 光伏系统 MPPT 控制50-54
  • 3.4.4 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及运行保护54
  • 3.5 小结54-56
  • 第4章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仿真56-61
  • 4.1 风力发电模型56-58
  • 4.1.1 风力机56
  • 4.1.2 永磁同步发电机56-57
  • 4.1.3 PWM 信号器57-58
  • 4.2 光伏系统仿真模型58
  • 4.2.1 光伏电池58
  • 4.2.2 PWM 信号发生器58
  • 4.3 风光互补供电系统模型58-59
  • 4.4 结果分析59-60
  • 4.5 小结60-61
  • 第5章 供电系统营运方案初步设计61-66
  • 5.1 运行模式分析61-62
  • 5.1.1 风光互补供电系统61
  • 5.1.2 充换电站系统61-62
  • 5.2 充换电站运营策略62-63
  • 5.3 充换电过程分析63-65
  • 5.4 小结65-66
  • 结论66-67
  • 参考文献67-71
  • 致谢71-72
  • 导师简介72-73
  • 作者简介73-74
  • 学位论文数据集7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功率控制方法    刘秀翀;张化光;褚恩辉;闫士杰;

直驱永磁同步风电机组的最优功率运行控制    严干贵;魏治成;穆钢;黄鹤;崔杨;刘吉刚;

蓄电池充电方法的分析和探讨    胡恒生;王慧;赵徐成;吕瑞强;

浅谈并网运行光伏发电站系统集成    汤继东;陈正国;

我国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及能源供给模式的探讨    张文亮;武斌;李武峰;来小康;

电动汽车蓄电池的充电方法和充电设备    李俄收;朱会田;吴文民;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中蓄电池充电方法探究    王恩;杨海柱;陈广华;

中国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潘佳佳;李廉水;

电动汽车充换电站集中监控系统设计    叶剑斌;金秋;

我国风力发电存在的问题分析    谭忠富;邓强;龙海;

光伏发电用DC/DC变换器的研究    汪令祥

蓄电池快速充电技术研究    李俊

变电站光伏直流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林航;陈晓明;

双面太阳电池垂直安装发电性能的测试    王宁;吴昌宏;舒杰;

大型集中并网光伏电站硬件设计要求及安全保护    王志刚;龙维绪;崔海昱;邓菊莲;刘祖明;廖华;涂洁磊;

太阳能高效路灯系统工作原理与设计    张鹏;

太阳能光伏支架系统的应用    李天下;

光伏控制器新型充电管理模式研究    普平贵;

基于PSIM的光伏模块建模与电气特性仿真    刘俊杰;张新燕;

太阳能组件自动化装配技术现状及发展    刘彬;伍凌川;彭旭;

复合材料叶片结构设计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探讨    王耀东;何景武;夏盛来;

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中光伏组件封装工艺探讨    陈志强;

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建设方案的探讨    寇英刚;金胜利;

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双向互动的动态经济调度    白晓清;韦化;陈英杰;黄锋;

GIS在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行中的应用    谢添卉;李武峰;柏德胜;崔宇;罗小英;

云南电动汽车发展及充电设施建设研究    杨家全;崔玉峰;

中国制造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    刘军;

大规模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中的应用研究    王文亮;秦明;刘卫;

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岳恩;唐龙;罗顺安;张平;

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技术研究    傅家祥;

太阳能光伏技术与建筑应用    李蔚;

小型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PSCAD/EMTDC仿真研究    于文杰;严干贵;权炜炜;

分布式电源的概率建模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王敏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投资风险及决策研究    朱震宇

基于汽车产业的新能源多层次发展研究    杨宇

永磁风力发电机分布式直流并网变流器的研究与实现    张洪阳

太阳能电动车关键技术研究    李春芳

基于酞菁铜的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刘一婷

热丝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硅氢薄膜及其性质的研究    郭小松

蓄冷降温式太阳电池组件材料和热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秦红

太阳能热光伏系统机理与实验研究    陈雪

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曹太强

基于软开关PWM技术的光伏逆变器的研究与设计    曹建

太阳能光伏发电单相并网逆变器研究    李本元

氧化物半导体的湿化学法制备    贾红

光伏发电系统自适应控制研究    李亭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MPPT及孤岛检测新方法的研究    于希洋

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研究    雷家宁

户用光伏逆变电源系统研究    王恩

咔唑类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制备研究    王忠原

基于矢量控制的纯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研究    王迪

一种新型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控制系统的研究    刘凤龙

最大功率跟踪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    杨海柱,金新民

动力蓄电池微机控制充放电装置的研制    张维戈,姜久春,周希德

锂离子动力电池特性研究    王震坡,孙逢春

不一致性对动力电池组使用寿命影响的分析    王震坡;孙逢春;林程;

影响中国人均碳排放的因素分析    陈彦玲;王琛;

电动汽车铅酸蓄电池智能快速充电方法的研究    杜飞龙

电动车用铅蓄电池的快速充电    桂长清

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质量分析及标准的制订与研究    伊晓波

关于快速脉冲充电技术的研究    刘玉杰,姜印平,孟祥适

太阳能光伏应用中的储能系统研究    陈维;沈辉;邓幼俊;

“京都时代”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研究    施楠

基于DSP的大功率快速智能充电器的设计    陈玉敏

今年年底我国将彻底消灭无电乡    

风光互补路灯    张金广;曹静;张宪东;

山东文登安装使用风光互补太阳能路灯    

在青海省建设风光互补电站可行性探讨    陈慧玲

风光互补移动通信电源的设计与应用    赖克中;

风光互补充电控制器的研究    韩志强;姚国兴;

公路照明设计中风光互补路灯的优势    刘潇毅;黄小青;刘亚飞;

我国正通过实施“送电到乡”工程 消灭西部无电乡    沛吉

关于光伏和风光互补电站的用户调查    陈光明;张亚彬;熊燕;马胜红;

基于多Agent的风光互补发电场控制系统研究    张胜文;

风光互补技术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举例    王侃宏;石钰杨;李克营;肖静静;

风光互补新能源发电技术研究综述    王育欣;

农村户用风光互补提水加热系统研究与开发    李昶志;杜海江;谢虎;杨明皓;

资源有限 风光无限    邓金伦;

新能源供电系统在移动基站的应用    吴雪刚;

基于TL431反馈补偿的风光互补功率跟踪控制技术研究    王智灵;何淼;辛煜;陈宗海;

风光互补路灯照明系统蓄电池充电控制策略研究    公维磊;马金花;方燕;

风光互补供电系统在灯桩上的实际应用    王文生;

风光能互补智能化半导体室外照明工程的设计和研究    陈萍;陈白瑶;陈志学;

济南市太阳能光伏路灯的应用探讨    张红瑞;刘学来;李永安;

鄂旗“风光互补”通电工程惠及民生    莫日根达来

风光互补路灯为滇池平添自然美    汤小琳 付拥民

“风光互补”发电让居民得实惠    通讯员 金琳 记者 谈燕

风光互补绿色路灯照亮昆明滇池    李萌

我区最大风光互补发电机组投入运行    记者 尼玛潘多 实习生 安凤花

东乌旗积极推广移动式多功能风光互补发电机组    李迅超 阿迪亚

风光互补供电系统受瞩目    记者 孙理

风光互补路灯照亮姚安地震灾区    本报记者 起永俊

东乌旗推广移动式多功能风光互补发电机组    武娜

江苏首条风光互补路灯街建成亮相    杜小卫

海上风力机气动特性及新型浮式系统    任年鑫

海上风力机系统流体动力性能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赵静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任海军

并网风力发电机组的转矩控制研究    郑黎明

光伏水泵系统及其控制的研究    苏建徽

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曹太强

大型风力机功率控制与最大能量捕获策略研究    孔屹刚

兆瓦级Darrieus型立轴式风力机气动性能评价和结构动特性研究    张凯

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快速评估方法研究    王亮

基于开关磁阻电动机的风力机模拟研究    张艳杰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风光互补供电系统研究    刘良旭

风光互补混合能源系统的能量管理研究    房勇

二连浩特风光互补城市供电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    赵毅峰

风光互补分布式发供电系统设计与研制    滕志飞

风光互补路灯控制器的研制    胡永华

48V风光互补独立电源系统研究与开发    何淼

双级式风光互补路灯控制器的研制    刘文明

白云湖风光互补照明系统设计    李锐

风光互补发电装置的结构优化    苏赛志

小型风光互补供电提水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    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