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宿迁市霾与清洁天气大气污染物的特征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7:47:54
热度:

宿迁市霾与清洁天气大气污染物的特征【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霾现象日趋严重,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灾害性天气。宿迁市地处黄淮海地区,是我国霾区之一,亟需开展霾的研究。本文以环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霾现象日趋严重,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灾害性天气。宿迁市地处黄淮海地区,是我国霾区之一,亟需开展霾的研究。本文以环保和气象开展合作为契机,利用宿迁市2006-2013年气象观测资料和空气污染物浓度数据分析霾与清洁天气过程大气污染物的特征,有助于提高对霾天气的分析能力,为宿迁市霾的监测和预报预警提供基础。结果表明:(1)2006-2013年霾天气过程中SO2、NO2、PM10的日平均浓度分别为0.004-0.217mg/m3、0.002-0.143mg/m3、0.040-0.413mg/m3;清洁天气过程中SO2、NO2、PM10的日平均浓度分别为0.004-0.045 mg/m3、0.005-0.040mg/m3、0.020-0.050mg/m3。2013年霾天气过程中O3的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浓度为0.014-0.185mg/m3,清洁天气过程中浓度为0.030-0.074 mg/m3;CO、PM2.5的日平均浓度分别为0.760-3.532mg/m3、0.024-0.283mg/m3,清洁天气过程中CO、PM2.5的日平均浓度分别为0.552-0.676mg/m3、0.022-0.027mg/m3。(2)清洁天气过程的空气质量为优,AQI指数为35-49。霾天气过程发生时空气质量为良至严重污染,AQI指数为53-330,空气质量为优未出现。其中,霾天气过程中空气质量为良的次数最多,占总数的34%,其次是轻度污染,占总数的31%,因此霾天气过程中空气质量最常出现良和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出现次数各占总数的18%和15%,严重污染出现次数最少,仅占总数的2%。即霾天气过程中空气质量越差,出现的次数越少。(3)霾天气过程中空气质量为良和轻度污染的逐月分布较均匀,均在10月出现最多。中度污染出现在10月至翌年2月,1月出现最多。重度污染出现在12月至翌年2月以及6月,12月出现最多。严重污染仅出现在1月和12月。即10月至翌年2月(秋冬季)以及6月出现霾时,空气质量能够达到中度污染及以上级别,其他月份出现霾时,空气质量均为良或轻度污染,较秋冬季及6月的霾污染更小。(4)2006-2013年霾天气过程中PM10的浓度在2010年最高,2012年浓度最低;SO2的浓度在2007年最高,2009年最低;NO2的浓度在2013年最高,2006年和2011年最低;霾天气过程发生时PM10的浓度呈下降趋势,SO2、NO2下降趋势不明显。霾天气过程中PM10的浓度在夏季最高,其次是冬季,春季和秋季较低;SO2的浓度在冬季最高,其次是春季,夏季最低;NO2的浓度季节变化平稳,冬季略高,春季略低。(5)就年际尺度而言,2006-2012年霾天气过程发生时可吸入颗粒物PM10贡献最大;2013年增加了O3、CO和PM2.5三项污染物的监测后,霾天气过程发生时细颗粒物PM2.5贡献最大,其次是可吸入颗粒物PM10。就季节尺度而言,2006-2012年四个季节霾天气过程发生时均是可吸入颗粒物PM10贡献最大;2013年增加了O3、CO和PM2.5三项污染物的监测后,春季霾天气过程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贡献相当,PM10略大,夏秋冬三季均是PM2.5贡献最大。 【作者单位】:宿迁市气象局
【关键词】: 清洁天气 污染物的浓度 空气质量 主要污染物。
【基金】:江苏省气象局预报员专项(JSYBY201312)
【分类号】:X51
【正文快照】: 1引言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10km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霾现象日趋严重,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灾害性天气[2]。霾出现时往往伴随着能见度的明显恶化,增加交通事故发生频率,同时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危害人体健康,给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新旧观测标准统计的灰霾时空分布特征对比    罗晓玲;宋丽莉;潘蔚娟;

广州城市灰霾的出现及其警示    刘攸弘;

霾与雾的识别和资料分析处理    吴兑;

灰霾期间气溶胶的污染特征    侯美伶;王杨君;

近十年中国灰霾天气研究综述    吴兑;

Black carbon aerosols and their radiative propertie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杭州市灰霾气候特征及与清洁过程的对比分析    陈丽芳;

深圳地区灰霾分布特征及预警、预报方法探讨    杨琳;杨红龙;陈嘉晔;林楚雄;

江苏秋季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张蓬勃;姜爱军;孙佳丽;姜有山;何鹏程;刘冬晴;

1951—2005年中国大陆霾的时空变化    吴兑;吴晓京;李菲;谭浩波;陈静;曹治强;孙弦;陈欢欢;李海燕;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ummertime PM_(2.5)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Aerosol Optical Properties in Guangzhou,China    

南京地区PM_(2.5)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魏玉香;银燕;杨卫芬;芮冬梅;杭维琦;

上海霾气候数据序列重建及其时空特征    史军;吴蔚;

华东雾和霾日数的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史军;崔林丽;贺千山;孙林;

探讨基于Delphi用多种方法统计灰霾数据    何伟芬;汤莉莉;郑仕友;

Reconstructed Light Extinction Coefficients Using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PM_(2.5) in Winter in Urban Guangzhou, China    陶俊;曹军骥;张仁健;朱李华;张涛;施思;陈尊裕;

霾天气南京市大气PM_(2.5)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    魏玉香;杨卫芬;银燕;芮冬梅;杭维琦;孙娟;柏松;陈魁;

福州区域雾霾天气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叶光营;吴毅伟;刘必桔;

灰霾天气的形成与演化    吴兑;

以珠三角典型灰霾天气为例谈资料分析方法    吴兑;吴晟;李海燕;陈欢欢;

成都市城区灰霾污染现状初探    张普;周来东;王治渊;

大运会期间深圳重度灰霾天气特征及环流形势    王明洁;张蕾;陈元昭;朱小雅;

珠江三角洲典型过程VOCs的平均浓度与化学反应活性    邓雪娇;王新明;赵春生;冉靓;李菲;谭浩波;邓涛;吴兑;周秀骥;

穗港晴沙两重天-2010年3月17-23日珠三角灰霾过程分析    吴兑;吴晟;李海燕;陈欢欢;邓涛;

城市灰霾事件气溶胶化学特性研究    于兴娜;李新妹;

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灰霾天气分析    吴兑;廖碧婷;吴晟;陈慧忠;李菲;李海燕;艾卉;

灰霾天气的形成与演化    吴兑;

闽南沿海地区低能见度事件变化特征及和天气系统、大气污染的相关性分析    王晓芙;林长城;郑美秀;王宏;陈彬彬;

江苏秋季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张蓬勃;姜爱军;孙佳丽;姜有山;何鹏程;刘冬晴;

广州地区PM_(2.5)污染特征与外来源输送分析    李婷苑;邓雪娇;范绍佳;

广州市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粒径分布和穗港大气颗粒中有机碳/元素碳的分布特征研究    段菁春

声波团聚及联合其他方法脱除燃煤飞灰细颗粒的研究    王洁

我国典型地区大气PM_(2.5)水溶性离子的理化特征及来源解析    高晓梅

大气能见度价值评估方法与实证研究    黄德生

广州市森林健康风险研究    桂子凡

水稻秸秆烟雾灰分对蔬菜生长和品质及体内多环芳烃含量影响的研究    诸卫平

淮南市空气悬浮颗粒特征及污染物的树木监测    刘玲

机动车排放PM_(2.5)和NO_x的特征与减排对策    孙国金

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的改进及环境应用    李磊

长三角地区霾天气形成机理和预报方法研究    邓君俊

不同地区颗粒物致肺泡巨噬细胞毒性作用的研究    郭翔

不同地区颗粒物毒性的比较实验研究    赵学彬

城市粉尘污染治理的管理干预    盛楠

沪宁高速公路团雾发生规律研究及一次复杂性大雾过程的数值模拟    丁秋冀

黄山顶大气气溶胶粒子来源和输送过程的数值模拟    张小培

细颗粒物和臭氧对我国居民死亡影响的急性效应研究    杨春雪

基于MODIS数据的雾霾检测方法研究    张倩倩

河北南部地区霾污染特征及来源研究    潘雪梅

基于CALPUFF模式的杭州市机动车污染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研究    王孝文

郑州市春节期间气溶胶污染物的变化规律研究    王梦

冬季典型灰霾天气过程的特征分析    张云海;王扬锋;洪也;马雁军;

北京市冬季霾天气可吸入颗粒物的矿物学研究    郑南;吉昂;王河锦;徐廷婧;李婷;

天津地区灰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郭军;

关于城市灰霾的治理——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谭明华;

气溶胶采样技术简介(一)    石志侠;苏万新;

气候变化对中国大雾的影响    王丽萍;陈少勇;董安祥;

1961-2005年中国霾日气候特征及变化分析    高歌;

统计天气预报中相关系数的不稳定性问题    林学椿

大气气溶胶对激光的消光的理论计算    吕达仁,魏重

华北山区大气气溶胶的化学成份    王明星,吕位秀,任丽新,J.W.温切斯特

治污数据与感受不能两张皮    刘毅;

求解雾霾中国    刘晓翠;

一次雾霾天气过程的污染影响因子分析    吴庆梅;张胜军;

北京夏季典型天气TSP组成和来源对比    李金香;董树屏;虞统;刘文清;李海军;冯鹏;

    

湖北省大范围霾天气过程的气象特征分析    周悦;李兰;

2014年2月华北地区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的综合分析    许万智;蔡菁菁;陈仲榆;陈辉;廖蜜;

石家庄冬季环境温度的分析研究    周须文;高建华;康西言;李根娥;

京津冀地区重污染天气过程的污染扩散气象条件研究    蒋伊蓉;朱蓉;李泽椿;朱克云;

“经济政策”治污该动真格了    记者 林晖 邵香云 张泽伟 许正 倪元锦 孙洪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