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青藏高原清洁地区近地面层臭氧/二氧化碳特征分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7:46:34
热度:

青藏高原清洁地区近地面层臭氧/二氧化碳特征分析【摘要】:本文利用瓦里关1994年11月~2002年7月地面臭氧、二氧化碳、太阳辐射、臭氧总量以及边界层气象要素和气候观测资料,通过统

【摘要】: 本文利用瓦里关1994年11月~2002年7月地面臭氧、二氧化碳、太阳辐射、臭氧总量以及边界层气象要素和气候观测资料,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瓦里关地区二氧化碳和地面臭氧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洁净地区地面O_3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且呈缓慢的上升趋势,春季浓度明显高于冬季,最高值出现在每年的6月初,而最低值在1月份左右。(2)不同天气条件下,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地面O_3浓度变化不尽相同,晴天和多云天,春、夏、秋季的地面O_3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春秋季,晴天O_3值高于多云天和降雨天,而冬季和夏季则不明显;各季节降雨、雪天O_3浓度的变化情况来看,地面O_3在春、秋、冬三个季节变化不大,而夏季与其它季节明显不同,变化幅度很大,日较差在四个季节中为最大,这与降雨、降雪关系很大,并且可能存在雨、雪的差异。(2)瓦里关地区局地光化学反应较弱,地面O_3在很大程度上受大气背景状况的影响;(3)垂直风变化对地面O3日变化影响较大,从垂直风季节分布看,春、秋、冬三个季节为上升气流,而夏季下沉气流则很旺盛,这种分布有利于平流层O_3向下的输送;(5)湿度对地面O_3贡献并不明显;(6)各季节水平风速与地面O_3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不同季节相关分析表明,水平风速并不是影响地面O_3变化的主要因子之一。(7)在SE、ENE等东北方向上污染物(NO_x等)的长距离水平输送对瓦里关地面O_3具有一定的影响。但由于O_3前提物在大气中的寿命较短,两地又相距较远,而且瓦里关地区光化学反应很弱。因此,水平风向对地面O_3影响不大。(7)中国大陆上空平流层臭氧柱总量分布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即冬春季臭氧柱总量高于夏秋季;瓦里关近地面层臭氧浓度最高值出现在夏季,落后平流层2~3个月,说明在瓦里关地区夏季平流层O_3的垂直输送对地面臭氧浓度的增加发挥着重要作用;(9)与Izana全球站相比,地面O_3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上升较为缓慢,且不太稳定,说明瓦里关地区地面O_3监测具有一定的全球尺度和国际可比性。 瓦里关地区的大气二氧化碳具有明显的月、季变化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平均增长1.6614ppm。最高值出现在每年的4月中旬至5月初,而最低值出现在每年7月底到8月初。周围植被种类和覆盖的不同,对CO_2浓度变化有较大;海洋站、高山站CO_2年际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别,同类高山站中,CO_2浓度也存在纬度上的差异。 【关键词】:地面臭氧 二氧化碳 臭氧总量 气象因素 天气 辐射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气象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P421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8-17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9-13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3-14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14
  • 1.4 主要创新点14-15
  • 参考文献15-17
  • 第二章 观测仪器和资料17-28
  • 2.1 瓦里关概况17
  • 2.2 观测仪器和方法17-23
  • 2.2.1 地面臭氧系统17-19
  • 2.2.2 气象要素观测系统19
  • 2.2.3 二氧化碳系统19-20
  • 2.2.4 Brewer光谱仪20-22
  • 2.2.5 太阳辐射系统22-23
  • 2.2.6 TOMS卫星观测23
  • 2.3 资料来源23-25
  • 2.3.1 地面O_323-24
  • 2.3.2 二氧化碳24
  • 2.3.3 气象要素24
  • 2.3.4 臭氧总量24-25
  • 2.3.5 太阳辐射25
  • 2.3.6 TOMS观测资料25
  • 2.4 资料质量控制25-27
  • 2.4.1 地面O_3数据质量控制25-27
  • 2.4.2 二氧化碳数据质量控制27
  • 参考文献27-28
  • 第三章 近地面层臭氧分布特征研究28-44
  • 3.1 地面O_3年、季变化特征28-29
  • 3.2 不同天气条件下地面O_3浓度的变化29-34
  • 3.3 地面O_3与太阳辐射的关系34-36
  • 3.4 地面O_3与80m垂直风的关系36-38
  • 3.5 地面O_3与湿度的关系38
  • 3.6 地面O_3与水平风速的关系38-39
  • 3.7 地面O_3与水平风向的关系39-40
  • 3.8 地面O_3与平流层O_3分布比较40
  • 3.9 不同纬度比较40-41
  • 3.10 小结和讨论41-43
  • 参考文献43-44
  • 第四章 二氧化碳分布特征研究44-47
  • 4.1 二氧化碳年、季变化特征44-45
  • 4.2 不同纬度比较45
  • 4.3 小结和讨论45-46
  • 参考文献46-47
  • 第五章 小结47-49
  • 5.1 主要结论47
  • 5.2 今后努力的方向47-49
  • 致谢49-50
  • 论文附图50-6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近地面O_3变化化学反应机理的数值研究    杨昕,李兴生

论大气二氧化碳温室效应的饱和度    刘玉芝,肖稳安,石广玉

地面风对瓦里关山大气CO_2本底浓度的影响分析    周凌晞,汤洁,温玉璞,张晓春,乜虹

气相色谱法观测本底大气中的甲烷和二氧化碳    周凌怠,汤洁,张晓春,季军,王志邦,DouglasWorthy,MicheleErnst,NeilTrivett

鼎湖山地面臭氧、氮氧化物变化特征的分析    白建辉,王明星,孔国辉,黄忠良

新型大气二氧化碳本底浓度红外监测系统及其测量结果的分析    张晓春,赵玉成,乜虹,温玉璞,汤洁

青藏高原瓦里关地区大气臭氧柱总量及UV-B观测结果的特征分析    张晓春;郑向东;汤洁;

地面臭氧光化学过程规律的初步研究    白建辉,王明星

中国大气本底条件下不同地区地面臭氧特征    丁国安,徐晓斌,罗超,汤洁,向荣彪,颜鹏,王木林,李兴生

中美大气化学联合考察实验结果的初步分析与比较    罗超,丁国安,李兴生,汤洁,周秀骥

The Observed Low CO_2 Concentration in the Rongbuk Valley on the Northern Slope of Mt. Everest    

河西走廊中部沙漠植物δ~(13)C值的特点及其对水分利用效率的指示    苏培玺,陈怀顺,李启森

慕士塔格夏季近地表大气CO2浓度变化特征    郑伟,姚檀栋,徐柏青

放牧强度对高寒灌丛草甸土壤CO_2释放速率的影响    张金霞,曹广民,周党卫,赵新全

异样的学术声音 特殊的教学应对——温室效应是否存在的综述与思考    赵守拙;

1961~2000年中国生态区紫外辐射的时空演变特征    黄梅玲;江洪;朱求安;余树全;周国模;

巴丹吉林最高沙山区CO_2浓度与昼夜变化规律    赵景波;邵天杰;吕晓虎;侯雨乐;董治宝;

近地层大气臭氧对作物光合作用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刘建栋,周秀骥,于强,颜鹏,郭建平,丁国安

中国区域碳循环研究进展与展望    戴民汉,翟惟东,鲁中明,蔡平河,蔡卫君,洪华生

土壤呼吸研究进展    马秀梅,朱波 ,韩广轩,陈玉成,高美荣,张中杰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in mid-upper tropospheric methane over China from satellite observations    

天津秋季地面 O_3和NO_x的浓度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    姚青;刘爱霞;张小玲;孙玫玲;张长春;穆怀斌;

温室气体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何日安;

泰山顶O_3浓度与山大校园内O_3浓度分布特征分析    殷永泉;李昌梅;马桂霞;

长江三角洲对流层和地面臭氧的长期变化    徐晓斌;林伟立;王韬;颜鹏;汤洁;孟昭阳;王瑛;

青海瓦里关大气CO_2本底浓度的变化特征    赵玉成;温玉璞;德力格尔;周晓春;乜虹;蔡永祥;

上甸子本底站不同天气条件下微量反应性气体的变化规律研究    刘洁;张小玲;谢璞;董璠;欧阳俊;王振发;

大气本底台站反应性气体观测质量控制措施——以龙凤山站的实践经验为例    林伟立;徐晓斌;于大江;代鑫;张忠华;

生物质燃烧对清洁地区地面臭氧含量的影响研究    徐敬;张小玲;刘洁;马建中;董璠;

瓦里关气相色谱法大气CO_2和CH_4观测数据处理及质量控制    张芳;周凌晞;张晓春;许林;刘立新;姚波;温民;方双喜;温玉璞;

我国典型地区大气污染特征的数值模拟    刘晓环

大气CO_2、CH_4和CO浓度资料再分析及源汇研究    张芳

海水介质中一氧化氮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及一氧化氮对赤潮异弯藻影响研究    邢磊

利用CB-IV机理在复杂地势下对O_3时空分布的数值计算研究    万显烈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与时空格局    李轶冰

平流层微量气体变化趋势及其化学过程的研究    施春华

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特征的研究    肖复明

北京大气臭氧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安俊琳

空气质量模式“源同化”模型及排放源影响效应研究    程兴宏

温带干旱地区近地层CO_2浓度和土壤CO_2通量    高程达

基于OMI数据的浙江省对流层NO_2柱浓度时空动态分布    程苗苗

华北低丘山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呼吸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王平

南极中山站近地面臭氧和一氧化碳的本底特征研究    王玉婷

北京上甸子大气本底站气相色谱法在线观测CH_4和CO研究    汪巍

基于观测的污染气体区域排放特征研究    李阳

南京大气污染物NO_2、O_3、SO_2的城郊对比分析    李月清

UV-B辐射增强与O_3胁迫单因子及其复合作用下冬小麦光合能力变化研究    张金恩

机动车排放VOCs和NOx对形成大气光化学氧化剂影响的模拟    刘璐

利用天顶被动DOAS研究上海市大气污染    杨素娜

华北低山丘陵区石榴-作物间作系统的土壤呼吸特征    刘文娟

一种快速高效的逐线积分大气吸收计算方法    张华,石广玉

气象因子对近地面臭氧污染影响的研究    徐家骝,朱毓秀

大气中的水汽对太阳紫外辐射消光的可能机制分析    白建辉,王庚辰

大气辐射计算的吸收系数分布模式    石广玉

鼎湖山臭氧、氮氧化物和太阳可见光辐射相互关系的研究    白建辉,王明星,JohnGraham,RonaldG.Prinn,黄忠良,孔国辉

气相色谱法观测本底大气中的甲烷和二氧化碳    周凌怠,汤洁,张晓春,季军,王志邦,DouglasWorthy,MicheleErnst,NeilTrivett

鼎湖山地面臭氧、氮氧化物变化特征的分析    白建辉,王明星,孔国辉,黄忠良

中国东部地区大气臭氧及前体物本底变化规律的初步研究    周秀骥,罗超,丁国安,汤洁,刘奇俊

我国西北部沙漠地区大气甲烷浓度的季节变化和长期变化趋势    王明星,刘卫卫,吕国涛,龚晏邦,R.A.Rasmussen,M.A.K.Khalill

我国南方清洁地区春季地面O_3的某些特点    丁国安,汤洁,房秀梅,吴凡,符基萌,刘奇俊,俞香仁,苏维瀚,宋文质

预测大气臭氧含量变化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    柳燕

中国低纬度地区大气臭氧总量的变化特征    张秀年,常有礼,陈辉,郭世昌,孙正友

大气臭氧总量的一个统计计算方法    白建辉,王庚辰

卫星实测臭氧总量资料在区域气候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吴涧,王卫国,郭世昌,张艳霞

北京地区大气臭氧总量与地面气压和温度的变化    王贵勤,肖文俊

南极臭氧洞的研究    陈善敏,贾朋群

昆明地区臭氧层时空变化及其与高空温压场的相关分析    郭世昌,孙锐,罗红明,秦芳,魏鼎文

全球大气臭氧层的主要特征和变化趋势    曲绍厚

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对地球臭氧层的影响    А.А.Черников,Ю.А.Борисов,А.М.Звягинцев,袁凤杰

昆明地区臭氧总量变化和气候关系的初步分析    郭世昌,吴涧,陈艳,黄仪方

我国星载臭氧总量探测的进展    王英鉴;王咏梅;管凤君;

中国地区近三十年臭氧的卫星资料分析    沈凡卉;王体健;沈毅;张欣;

FY-3A臭氧总量探测仪在轨定标产品生成和应用    王维和;

中国几个地点长期臭氧总量的卫星与地面的Brewer,DobsonUV光谱仪观测结果的比较    郑向东;

紫外后向散射测量大气臭氧含量的反演方法    江芳;

后向散射方法反演臭氧的波段选取    江芳;

地球大气臭氧的卫星探测    张仲谋;王继红;吕建工;陈济;

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的研制    王英鉴;张仲谋;管凤君;陈济;王继红;吕建工;王咏梅;傅利平;

北京地区臭氧的时空分布特征    李伟;苏德斌;谢庄;虞海燕;于丽萍;孙敏峰;许仕清;

风云三号卫星紫外臭氧总量/垂直探测仪产品生成及与国外卫星数据的初步比较    黄富祥;王维和;

青藏高原存在明显臭氧低值中心    记者 晓勇

极地变化与人类未来(下)    本报记者  朱广菁

“洞”悉未来?    本报记者  唐烨 梁建刚 见习记者 杨潇慧

2007年南极臭氧洞“正常”    杨健

防止臭氧层恶化意义重大    王元红

风云三号有效载荷如何各司其职    胡亚丁继武

风云卫星发现北极臭氧减少    张星海

南极考察与全球气候变化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陆龙骅 卞林根 程彦杰

臭氧层: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胡良民

FY-3紫外臭氧探测仪地基外场观测试验圆满结束    黄富祥 余建锐

气辉的非线性重力波研究及臭氧总量探测仪的研制    王咏梅

地基观测与卫星TOMS观测的全球大气臭氧总量对比分析    张中波

用卫星资料反演臭氧总量的研究    李辉

青藏高原地区太阳紫外辐射的观测资料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    饶晓琴

近年来北极平流层臭氧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    刘姝媛

青藏高原大气臭氧与对流层顶的关系    李鹏

青藏高原清洁地区近地面层臭氧/二氧化碳特征分析    乜虹

我国臭氧和紫外线的分布特征及未来变化预测    韦惠红

南极臭氧和大气垂直结构探测研究    林忠

大气臭氧总量资料的分析    张金强

瓦里关地面臭氧与一氧化碳浓度变化特征研究    金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