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汽爆玉米秸秆乙醇发酵残留物产甲烷特性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7:45:11
热度:

汽爆玉米秸秆乙醇发酵残留物产甲烷特性研究【摘要】:为阐明木质纤维素原料乙醇发酵残留物产甲烷的能力,以汽爆玉米秸秆为原料进行高底物浓度同步糖化发酵(SSF)产乙醇,并将乙醇发酵残留物

【摘要】:为阐明木质纤维素原料乙醇发酵残留物产甲烷的能力,以汽爆玉米秸秆为原料进行高底物浓度同步糖化发酵(SSF)产乙醇,并将乙醇发酵残留物、发酵残留物上清及固体部分分别进行产甲烷潜力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汽爆玉米秸秆同步糖化发酵底物浓度达到30%(w/w),乙醇浓度为48.9g/L。发酵残留物产甲烷潜力为46mL CH_4/g底物,上清部分产甲烷潜力为12mL CH_4/g底物,固体部分产甲烷潜力达到286mL CH_4/g底物,从而证明高底物浓度汽爆玉米秸秆乙醇发酵残留物具有较好的产甲烷潜力。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发酵残留物 甲烷潜力 厌氧消化 乙醇发酵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70790)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D22B03)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重点项目(KZ201310028034)
【分类号】:TQ223.122;TQ920.1
【正文快照】: 0 引言 生物乙醇作为可再生清洁生物能源,以其可缓解化石能源危机、保护环境以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优点,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1,2]。研究报道,纤维素乙醇生产过程在蒸馏阶段后会产生大量发酵残留物,如何有效利用这些量大且高COD值的残留物仍是一个难题[3]。淀粉类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生料乙醇发酵试验    费立发;张鹏;

乙醇发酵厌氧高温菌培养基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    

乙醇发酵原位分离产物耦合方法研究进展    惠继星;张德胜;胡世洋;岳军;刘海军;王继艳;徐友海;金刚;王龙辉;朱庆伟;

固定化Zymomonas mobilis 10225乙醇发酵研究    田沈,刘然,刘春燕,蔺增曦,蒋萱,吕爽,王滟,孙嘉康,所伟

影响~(12)C~(6+)离子辐照诱变酵母菌株乙醇发酵的主要因素(英文)    陆栋;

乙醇发酵过程模型及模拟优化研究进展    杨小健;殷绚;欧阳平凯;

利用溶氧控制策略进行高密度和高强度乙醇发酵的初步研究    何向飞;张梁;石贵阳;

运动发酵单胞菌乙醇发酵条件的优化    张向东;杨谦;张炳照;

超高浓度乙醇发酵培养基优化与酵母生理变化    胡纯铿;洪美;高培培;顾中凤;陈培钦;司党辉;杨功勋;

碳水化合物降解产物对酿酒酵母乙醇发酵的影响    宋晓川;储秋露;朱均均;徐勇;余世袁;勇强;

高压或超临界相态下乙醇发酵的研究    张团伟;张宝泉;

乙醇发酵生产工程菌研究进展    王凡强;许平;

酵母菌浓度对颗粒填充床同步酶解气载乙醇发酵的影响    王艳梅;王永忠;陈蓉;廖强;朱恂;

乙醇发酵与气提分离耦合工艺的研究    张丽君;程可可;张建安;

自然干燥的甜高粱茎秆长期贮藏及乙醇发酵可行性研究    沈飞;曹卫星;刘荣厚;

酶法糖化玉米芯发酵生产乙醇的研究    赵晶;陈明;张靖方;夏黎明;

燃料乙醇发酵过程建模初探    柳元;胡山鹰;陈定江;朱兵;杜风光;

高软化点脱油沥青气化完成工业试验    袁新文 曾天舒

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天然木糖酵母研究获进展    王兴

木质纤维超高压爆破预处理及乙醇发酵研究    陈东

氧化还原电位调控的高浓度乙醇发酵及其机理研究    刘晨光

酿酒酵母遗传操作方法研究及乙醇发酵高产菌株构建    侯丽华

运动发酵单胞菌乙醇发酵性能及絮凝机制    赵宁

预处理方法对甜高粱茎秆汁液及残渣乙醇发酵的影响    曹卫星

絮凝酵母重复批次高浓度乙醇发酵的研究    李凡

嗜热厌氧杆菌工程菌(Δldh)的构建及其廉价生物质乙醇发酵的研究    蔡友华

细胞循环硅橡胶膜生物反应器连续乙醇发酵动力学模型研究    伍勇

高效乙醇发酵重组酿酒酵母菌株的构建及Sfi1p蛋白在生孢与核配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刘静静

甘蔗糖蜜中影响高浓度乙醇发酵的主要因素    杨丽峰

超高浓度乙醇发酵通气补料新工艺研究    高培培

基于中红外光谱技术监测生物乙醇发酵过程:乙醇和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李扬

自絮凝酵母超高浓度乙醇发酵及其生理生化研究    秦晴

运动发酵单胞菌的乙醇发酵及其代谢流量分配解析    陈玲

代谢工程与基因组重排相结合构建高浓度乙醇发酵酿酒酵母菌株    陶香林

乙醇发酵循环气提耦合工艺的研究    幸婷

耐高温酵母的筛选及糖蜜乙醇发酵研究    孙焕民

木糖渣酶解及乙醇发酵的研究    李涛

补料通气乙醇发酵新工艺及酵母生理研究    杨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