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清洁发展机制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7:43:22
热度:

清洁发展机制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摘要】:自《京都议定书》签署并生效以来,中国已和许多发达国家合作建立了各种类型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这一机制的实施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各个方面产生

【摘要】: 自《京都议定书》签署并生效以来,中国已和许多发达国家合作建立了各种类型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这一机制的实施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各个方面产生的具体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文章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了清洁发展机制的实施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在宏观角度的分析中,本文分别从能源、环境和经济这三个方面分析了它所产生的影响。在能源方面,运用灰色系统理论计算了节能和提高能效类型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实施与能源效率之间的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二者具有较大的正相关关系,即此类项目的实施有助于能效的提高;另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类型的项目的实施还可以优化能源结构,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这两方面。在环境方面,运用要素禀赋理论分析了清洁发展机制实施中环境技术引进问题,认为清洁发展机制促进了先进技术的引进,但在实践当中,大多引进的是先进的减排与环保设备,并没有完全获得其核心技术,技术真正实现国产化还有一定的距离。经济方面的分析认为,清洁发展机制提供了一条很好的利用外资的方式,长期来看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对能源利用状况的改变起到调整产业结构的作用。 微观角度的分析主要是运用多属性评价方法来进行的,分析的对象是北京第三热电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分析的过程中,本文建立了一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可持续发展影响的评价体系,将其影响细化为各个方面,然后对该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上述各个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评价,认为,相对于其基准线,该项目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两个角度的分析都认为,清洁发展机制的实施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环境和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在项目的建立、机遇的把握、技术的引进以及规避短期负面影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促进清洁发展机制实施并更好地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清洁发展机制 可持续发展 灰色关联度 多属性效用法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X32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插图索引9-10
  • 附表索引10-11
  • 第1章 绪论11-20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1-13
  • 1.1.1 选题背景11-12
  • 1.1.2 选题意义12-13
  • 1.2 文献综述13-17
  • 1.2.1 宏观层面的研究13-15
  • 1.2.2 项目层面的研究15-17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7-18
  • 1.4 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18-20
  • 第2章 清洁发展机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其在中国的实施20-30
  • 2.1 清洁发展机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0-24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20-22
  • 2.1.2 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清洁发展机制中的体现22-24
  • 2.2 中国实施清洁发展机制的潜力与进展24-28
  • 2.2.1 清洁发展机制在中国的潜力25-27
  • 2.2.2 清洁发展机制在中国实施的进展27-28
  • 2.3 本章小结28-30
  • 第3章 清洁发展机制对可持续发展影响的宏观角度分析30-43
  • 3.1 清洁发展机制对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30-34
  • 3.1.1 能源利用效率方面31-33
  • 3.1.2 能源利用结构方面33-34
  • 3.2 清洁发展机制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34-37
  • 3.2.1 环境质量的改善方面34-35
  • 3.2.2 先进技术引进方面35-37
  • 3.3 清洁发展机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37-41
  • 3.3.1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38-40
  • 3.3.2 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40-41
  • 3.4 本章小结41-43
  • 第4章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可持续发展影响的评价43-50
  • 4.1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体系的建立43-45
  • 4.2 具体项目可持续发展影响的分析与评价45-49
  • 4.2.1 项目案例分析45-47
  • 4.2.2 项目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47-49
  • 4.3 本章小结49-50
  • 第5章 清洁发展机制实施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50-54
  • 5.1 清洁发展机制在实施中的问题50-52
  • 5.1.1 项目的风险问题50-51
  • 5.1.2 技术引进的问题51-52
  • 5.2 利用清洁发展机制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52-54
  • 5.2.1 降低项目的各种风险52
  • 5.2.2 加强在技术转让中吸收和创新能力的建设52-53
  • 5.2.3 加大重点领域的开发力度53
  • 5.2.4 将项目的实施与区域特点相结合53
  • 5.2.5 组建专业的研究机构53-54
  • 结论54-56
  • 参考文献56-59
  • 致谢59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研究    敖翔;秦向东;

基于二维差距的中国低碳技术转移对策研究    刘国宾

我国CDM-AR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韩俊丽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的演进    方福前

《京都议定书》机制下碳贸易与环保制约的协调    杨红强 ,张晓辛

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究    田辉玉;罗军;黄艳;

用MARKAL-MACRO模型研究碳减排对中国能源系统的影响    陈文颖,高鹏飞,何建坤

基于CGE模型的CO_2减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王灿;陈吉宁;邹骥;

《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王春燕

清洁发展机制对苏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分析    袁燕;

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京都机制的经济学分析    鲁传一,刘德顺

清洁发展机制与中国环境技术引进    靳云汇,刘学,杨婉华

CGE模型建设与GHG问题的国家战略研究——“CGE与中国支持全球GHG减排政策研究研讨会”综述    沈可挺

阿坝州三大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田文勇;李冬梅;

铝粉厂粉尘爆炸危险性影响因素的灰关联分析    郑亮;蒋志雨;

安徽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专业招生规模与发展态势的灰关联分析    齐新安;朱祖林;

外部环境因素与合肥会展经济发展关联效应的实证分析    汪周生;

企业债券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灰色系统理论    王贵权;朱云鹃;

安徽省科技与经济发展灰色关联度分析    丁玉玺;

基于二次插值的GM(1,1)模型在用电量预测中的应用    吴国锋;

城市工业废水排放量灰色预测的研究    王辉;孙世群;熊鸿斌;

广东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进程关系研究    邱福林;穆兰;

基于线性规划模型的农业种植业结构优化研究    朱春江;唐德善;

灰色系统理论在建筑物变形分析中的应用    黄碧春;

一种新型的蓄电池组状态在线检测及故障预报算法    尹春杰;孙洁君;张承慧;

灰色双层线性规划的粒子群解法    李军亮;肖新平;毛树华;

图像边缘检测新算法及应用    戴文战;李俊峰;

非等间隔广义累加灰色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刘捷;李军亮;廖锐全;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图像去噪算法研究    李俊峰;戴文战;潘海鹏;高金凤;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自适应图像去噪算法研究    李俊峰;戴文战;潘海鹏;

基于遗传算法的灰色Verhulst模型的改进研究    戴文战;李燕;杨爱萍;

基于灰色关联的自然保护区居民旅游感知研究——以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廉同辉;王金叶;

我国对外贸易行政垄断制度变迁研究——基于反垄断的视角    史振华;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电源结构优化研究    杨莉

中国产业结构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分析    王晓辉

我国环境税收问题研究    魏光明

海洋灾害补偿基金设计研究    赵昕

注水开发阶段的储层评价与油水分布规律研究    董凤娟

我国产业低碳化经济发展研究    姚宇

中国建立碳交易市场的可行性研究及框架设计    刘娜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研究    王艳红

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研究    李宸瑝

基于提速线路TQI的轨道不平顺预测与辅助决策技术的研究    曲建军

杏鲍菇优良杂交子的初步选育    潘慧

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研究    杜金龙

我国柑橘出口比较优势及其可持续性研究    陈正坤

湖北省淡水渔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陈曙

杉木树矿井瓦斯地质规律及瓦斯预测研究    刘文伍

新安井田瓦斯赋存规律研究    王晓彬

国际贸易中补贴与反补贴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许红霞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及绩效评价研究    米帅

深井底板突水判别和预测系统开发研究    孙明

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研究    李晓芬

碳排放权交易的双向拍卖博弈研究    刘娜;何继新;周俊;顾凯平;

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方法及应用研究    张志强,程国栋,徐中民

清洁发展机制下造林或再造林项目的额外性问题探讨    武曙红,张小全,李俊清

对技术转移的基本理论分析    郭燕青

中国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描述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    李朝洪,郝爱民

中国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方法    李朝洪,许俊杰,于波涛

中国CDM林业碳汇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    陈继红;宋维明;

区域发展规划指标体系建立方法探讨    方创琳,毛汉英

国内外海洋能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世界核电技术发展趋势及第3代核电技术的定位    欧阳予;

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    苏为华

中国森林资源未来发展趋势及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张丽霞

可再生能源领域CDM项目开发的关键问题研究    刘尚余

江苏省森林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FEES)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优化    竺杏月

生物质发电技术国际转移机制研究    戴凌燕

我国技术引进的问题分析及发展对策    黄建轲

我国技术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陈文山

养殖场甲烷回收利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案例研究    马展

清洁发展机制的经济学意义及其对策研究    张园浩

基于PSR模型的南麂岛生态系统评价研究    肖佳媚

我国技术转移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祝立国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和PSR模型的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贺美利

浙江省CDM-AR碳汇项目方法研究    朱向辉

我国各地区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陈秋红;

论我国气候交易所的法律制度构建    李守倩

借鉴国际经验构建中国碳交易体系的研究    温岩

清洁发展机制:一种新的国际环境合作机制(下)    郑照宁,刘德顺

从“人类中心观”到“生态文明观”——生态文化的环境生态学视角    伊武军

及早参与——中国加入CDM与实现可持续发展    靳云汇,刘学,杨婉华

影响评估的影响——发达国家对CDM的经济设想    徐嵩龄

必要的修正——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再考察    林毅夫,李永军

云南热区几种阔叶人工林C储量的研究    李江,陈宏伟,冯弦

通过清洁发展机制促进可持续发展    段茂盛;

利用高炉煤气联合循环发电方案初探    黄敏坤,彭翔宇

作为全球环境对策的净化发展模式(CDM)及其相关的商机    皆川佳代,天野宏欣

从环境资源稀缺性到可持续发展:西方环境经济理论的发展变迁    蔡宁,郭斌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法律研究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简介    

《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工作正在深入展开    赵玉川,胡富梅

落实社会责任 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王基铭;

人类文明演替与中国可持续发展    

中国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开封举行    乔家君

《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第3卷 《中国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研究会学术年会在济南召开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十个关键问题    

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高层主题报告会召开    申立会;

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新认识    张光斗;

低碳经济与中国可持续发展    陈树文;黄娜;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国可持续发展相关政策导向    岳宗文;佘丰宁;

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    

城市化及其挑战:聚焦中国可持续发展(英文)    Sten Nilsson;

第18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中森林资源合理配置的有关问题分析与建议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GDP及其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杨充霖;文先明;

科技引领重塑绿水青山——地方政府、企业、公众参与的实践    陈可良;赵群子;黄志斌;

前言    

前言    

神龙公司在京发布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记者 陈剑文 张晓峰 通讯员 邢燕

神龙发布《2007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何人民

“蜜蜂”效应持续发酵    赵陕雄

举全市之力争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林阿玲 傅长盛

2050年中国人能活到85岁    刘佳

可持续发展需要用行动来落实    郑杨

美铝再度发布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    赵钰馨

汽车业首个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    赵陕雄

“三无”问题挑战可持续发展    周子宇

2050年 我们国家大变样    齐芳

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安全系统研究    吴巧生

生态足迹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李宏

技术利益论    张耿庆

全球生态危机与中国可持续发展    张敏

科技进步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    谢鹏

论绿党生态行政观及其对当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朱海鹏

甘肃水资源现状评价和供需发展趋势分析    刘佳莉

可持续发展之制度分析    冉棋文

基于系统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李向宇

FDI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作用研究    王艳玲

宋代福建与两广地区人地关系比较研究    王丽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学观点的研究    左小航

论我国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周定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