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底物和电子受体对互花米草湿地沉积物甲烷产生潜力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7:38:01
热度:175

底物和电子受体对互花米草湿地沉积物甲烷产生潜力的影响【摘要】:采用室内厌氧培养法研究闽江河口潮汐盐湿地甲烷产生不同底物(醋酸、甲醇和三甲胺)及电子受体(SO42-、NO3-和NH4

【摘要】:采用室内厌氧培养法研究闽江河口潮汐盐湿地甲烷产生不同底物(醋酸、甲醇和三甲胺)及电子受体(SO42-、NO3-和NH4+)对外来入侵种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湿地表层沉积物甲烷产生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盐湿地非竞争性甲烷产生底物中的甲醇对互花米草湿地表层沉积物甲烷产生潜力的促进作用最大,高于醋酸和三甲胺,且3种底物的添加均在培养5d后对沉积物甲烷产生潜力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不同浓度的SO42-、NO3-、NH4+的添加对沉积物甲烷产生潜力的影响呈现出抑制作用或无抑制作用2种结果,添加电子受体的浓度越高,对沉积物甲烷产生潜力的抑制作用越显著。 【作者单位】: 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亚热带湿地研究中心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互花米草 甲烷产生潜力 影响因子 闽江河口
【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J012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1174)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研究生创新基金
【分类号】:X132
【正文快照】: 甲烷(CH4)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当前全球大气甲烷浓度已达1.75×10-6,相当于工业革命前的两倍(Wuebblesetal.,2002),甲烷在大气中含量仅为CO2的二百分之一,但对全球变暖预计的贡献率为20%,二氧化碳约为50%(Dickinsonetal.,2002;叶笃正,1991)。全球甲烷排放估算表明湿地是大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闽江河口湿地互花米草钾元素分布、积累与季节动态    章文龙;曾六福;张林海;曾从盛;

黄河口潮滩湿地土壤甲烷产生潜力及其对有机物和氮输入响应的初步研究    姜欢欢;孙志高;王玲玲;孙万龙;孙文广;宋红丽;

互花米草入侵对沿海湿地甲烷排放的影响    项剑;刘德燕;袁俊吉;丁维新;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土壤甲烷产生与氧化潜力研究    高君颖

闽江口芦苇沼泽湿地微观尺度土壤甲烷产生的空间异质性    贾宜

氮肥对土壤甲烷产生的影响    丁维新,蔡祖聪

有机肥施用、土壤有效铜和氮素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焦燕,黄耀,宗良纲,周权锁,Ronald L.Sass

水稻土CH_4产生潜力及其影响因素    徐华;蔡祖聪;八木一行;

沱江流域资阳段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漆辉;伍钧;田晓刚;杨刚;汤霖杰;

微生物介导的土壤甲烷循环及全球变化研究    冯虎元,程国栋,安黎哲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沼泽草甸土壤CH_4产生速率研究    赵拥华;杜二计;刘广岳;岳广阳;

厌氧消化中的产甲烷菌研究进展    公维佳;李文哲;刘建禹;

昌马断裂带触冻泥石流的基本特征    康来迅,王建荣,王进保

GIS与地理分析    王让会

全球环境变化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可能影响评述    吕新苗,吴绍洪,杨勤业

全新世温暖期河姆渡地区古植被和古气候的重建研究    周子康,夏越炯,刘为纶,吴维棠

近千年来内蒙古岱海气候环境演变的湖泊沉积记录    曹建廷,王苏民,沈吉,张振克

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黄河流域降水的可能变化    刘晓东,安芷生,方建刚,陈广善

遥感信息系统支持的三江平原湿地消长与区域气候变化相互关系研究    张树清;汪爱华;张柏;

沱江流域资阳段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伍钧;田晓刚;杨刚;汤霖杰;

湿地甲烷生成的主要控制因子研究综述    王维奇;曾从盛;仝川;

沱江流域资阳段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伍钧;田晓刚;胡德忠;杨刚;

湖南稻田甲烷排放及其对不同管理措施的响应    秦晓波;李玉娥;万运帆;廖育林;

不同施肥处理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特征    秦晓波;李玉娥;刘克樱;万运帆;

不同类型河滨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    沙晨燕

南极苔原温室气体通量时空变化规律与产生机理研究    刘雅淑

减缓华中典型双季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措施的研究    秦晓波

沼气高效厌氧发酵的条件及产气效应研究    楚莉莉

基于模型和GIS技术估算1955-2005年中国稻田甲烷排放    王平

崇西湿地的甲烷释放及封碳效应    马安娜

高寒地区利用太阳能改善农户热舒适性的实证研究    罗光华

稻鸭共栖免耕减排甲烷机制及综合效益研究    甘德欣

华北主要森林类型的碳汇功能研究    陈遐林

兰州三万年以来古气候演化与古环境重建    杨桂芳

不同基质下低温厌氧发酵产气性能试验研究    孟庆辉

我国常用玉米自交系耐旱性鉴定、评价与改良研究    李争光

闽江河口沼泽湿地土壤甲烷产生潜力及其影响因子    陈重安

闽江口互花米草湿地甲烷与二氧化碳通量研究    鄂焱

中亚热带不同常绿阔叶林群落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朱宁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分析    廖稷

湖南会同退耕还林不同造林模式碳吸存及分布    张国斌

南疆果园滴灌条件下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研究    刘国东

陕西秦岭山地生态脆弱性评价    吴磊

不同耕作方式下紫色水稻土农田生态系统甲烷排放的研究    唐其文

高等植物的钾营养    曹慧;王孝威;付循成;

黄河口滨岸潮滩湿地CO_2、CH_4和N_2O通量特征初步研究    王玲玲;孙志高;牟晓杰;孙万龙;宋红丽;姜欢欢;

互花米草及其对海岸的防护作用    宋连清

从魁北克2000-世纪湿地大事件活动看21世纪国际湿地科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    杨永兴

沼泽甲烷排放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丁维新,蔡祖聪

闽江河口感潮湿地入侵种互花米草甲烷通量及影响因子    仝川;闫宗平;王维奇;曾从盛;

河北省遵化平原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异特征——变异函数与Kriging插值分析    郭旭东,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李俊然

中国土壤土层厚度的空间变异性特征    王绍强,朱松丽,周成虎

互花米草引种对苏北潮滩湿地TOC、TN和TP分布的影响    高建华;杨桂山;欧维新;

不同电子受体及盐分输入对河口湿地土壤甲烷产生潜力的影响    曾从盛;王维奇;仝川;

闽江河口沼泽湿地土壤甲烷产生潜力及其影响因子    陈重安

稻田甲烷排放及产生、转化、输送机理    王明星,李晶,郑循华

土壤理化特性对稻田CH_4排放的影响    焦燕,黄耀,宗良纲,周权锁,Ronald L.Sass,Frank M.Fisher

土壤质地、温度和Eh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蔡祖聪,沈光裕,颜晓元,鹤田治雄,八木一行,阳捷行

冬季水分管理方式对稻田CH_4排放量的影响    蔡祖聪,徐华,卢维盛,廖宗文,张建国,魏朝富,谢德体

稻田CH_4和N_2O的排放及养萍和施肥的影响    陈冠雄,黄国宏,黄斌,吴杰,于克伟,徐慧,薛晓华,王正平

《冶金分析》杂志1999年度的影响因子及其在全国科技期刊中的位置    范文田

1999年统计学科影响因子居前3位的期刊    

殚精竭虑谋发展    徐旌;

国内化学类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排序    

国内化学类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排序    

国内化学类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排序    

《催化学报》2001年影响因子在化学类期刊中的排名    

要闻信息    

评述影响人工湿地除磷的因子    蔡明凯;邓春光;

《食品科学》影响因子、被引频次位居同类期刊榜首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的三种影响因子及其在全国各类高校学报中的位置    范文田;何小燕;

高校学报影响因子亟待提高    谨玉梅;王新英;

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及提高途径    周琼;

环境承载力影响因子分析方法研究    夏进;张勇;董业斌;

如何正确理解和提高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影响因子    张祥合;王丹;

如何提高科技期刊的影响    张世雯;胡辅朝;李蓓兰;税燕玲;周清华;

五种文章的影响力及其对影响因子的贡献    罗全安;杨晶;袁锦文;饶华松;

如何保证影响因子的真实性及其提高的方法探讨    董秀玥;

提高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途径    李勤;

廊坊市能见度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    周贺玲;田晓飞;

认清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本质    郝梓国

我科技期刊《细胞研究》影响因子达3.426    记者 王春

高校应合理使用SCI评价体系    王凌峰

从自引率到影响因子再到核心期刊?    本报记者 李潇潇

正确评价具有民族特色的医学期刊    齐淑兰

论文质量评价要看具体引用次数    本报记者 袁志勇

吉大靠优秀成果提高办学水平    记者 张兆军

学术期刊评比标准应更加全面    尹玉吉

科学论文越来越不科学?    身体周刊记者 张喆

我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突破4    朱瑞记者 王春

长江河口盐沼湿地外来物种互花米草扩散方式与机理研究    肖德荣

互花米草对河口盐沼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影响    彭容豪

互花米草基因型多样性对入侵能力及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王晓燕

互花米草入侵国际重要湿地崇明东滩的生态后果    陈中义

云南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影响因子研究    郎南军

中国空间趋同俱乐部影响因子研究    赵威

局部热暴露对人体热反应的影响    张宇峰

稀有植物紫肉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主要性状与影响因子研究    傅玉凡

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控制的生态学研究    李贺鹏

三峡库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研究    陈亮中

水体中磷的生物去除技术研究    汤桂兰

青贮玉米物质生产特性与营养品质的研究    朱建国

紫色土区水力侵蚀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及SOC预报模型研究    赵晓莅

品牌叙事主题建构及传播研究    余来辉

五大连池与望天鹅峡谷两种火山地貌中亚气生蓝藻的比较研究    张春涛

大蹄蝠不同种群回声定位声波地理差异研究    卢冠军

长江三角洲地区近47年来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蒋薇

酉阳石漠化现状评价及分区治理研究    张静

污染土壤再利用影响因子及模拟研究    胡滨

彩色棉再生体系影响因子及抗病基因NP-1转化的研究    张红艳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