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耦合系统设计与性能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7:36:20
热度: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耦合系统设计与性能研究【摘要】: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使得我国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发展电动汽车可以有效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在纯电动汽

【摘要】: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使得我国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发展电动汽车可以有效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在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传统混合动力汽车节油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兼具纯电动汽车和传统混合动力汽车优点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成为目前最具有现实意义的一种电动汽车方案。 动力耦合系统对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等多方面性能都有很大影响,是混合动力汽车研发的核心技术。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现有混合动力汽车动力耦合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在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单电机结合行星齿轮机构的动力耦合系统方案。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阐述当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现状,介绍了现有混合动力汽车动力耦合系统的结构及特点,分析了几种典型动力耦合系统的工作原理,并指出了EVT技术是当前动力耦合系统的发展趋势。 (2)当前国内外EVT结构多采用双电机结合单排或者多排行星齿轮结构,针对其结构复杂、控制困难的缺点,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的单电机结合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的耦合方案,分析该方案在不同工况下的多种工作模式,并对各工作模式下的耦合特性进行了分析。 (3)以长安某款轿车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本文的动力耦合系统设计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根据国标要求并结合各工作模式的特点,完成包括发动机、电动机、动力电池、行星齿轮机构等传动系统重要部件的选型并对其进行参数匹配设计。 (4)根据动力耦合系统的结构以及工作模式特点,在满足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性的前提下,制定了以提高燃油经济性为目标的逻辑门限控制策略;优化了发动机工作区域,对影响电池组充放电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电池SOC的工作区间,制定了制动控制策略,并确定了各工种模式的切换条件。 (5)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整车动力传统系统仿真模型,对参数匹配结果和制定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通过仿真结果得出本文设计的动力耦合系统满足动力性设计要求,燃油经济性与原车相比有了明显提高。 【关键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动力耦合系统 参数匹配 控制策略 仿真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U469.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绪论9-21
  • 1.1 课题背景9-11
  • 1.2 国内外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现状11-13
  • 1.3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结构类型及特点13-15
  • 1.3.1 串联式 PHEV13-14
  • 1.3.2 并联式 PHEV14
  • 1.3.3 混联式 PHEV14-15
  • 1.4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耦合系统的研究15-20
  • 1.4.1 动力耦合系统的功能16
  • 1.4.2 动力耦合系统的分类16-17
  • 1.4.3 混合动力耦合系统的研究现状17-19
  • 1.4.4 动力耦合系统的发展趋势19-20
  • 1.5 本文研究内容20-21
  • 2 PHEV 动力耦合系统的设计与分析21-35
  • 2.1 方案思路21-22
  • 2.2 行星齿轮结构及其运动分析22-23
  • 2.3 动力耦合系统结构方案设计23-25
  • 2.4 PHEV 动力传动系统工作模式分析25-34
  • 2.4.1 纯电动模式25-26
  • 2.4.2 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26-28
  • 2.4.3 单自由度混合驱动模式28-29
  • 2.4.4 单自由度行车充电模式29-31
  • 2.4.5 两自由度混合驱动模式31-32
  • 2.4.6 两自由度行车充电模式32-33
  • 2.4.7 停车充电模式33
  • 2.4.8 再生制动模式33-34
  • 2.5 本章小结34-35
  • 3 PHEV 传动系统的参数匹配35-47
  • 3.1 整车基本参数和设计要求35-36
  • 3.2 电动机的选型及参数匹配36-39
  • 3.2.1 电动机类型的选择36-37
  • 3.2.2 电动机的参数匹配37-38
  • 3.2.3 电动机的功率匹配38-39
  • 3.2.4 电机转速和转矩的确定39
  • 3.3 发动机的参数匹配39-40
  • 3.4 电池参数匹配40-43
  • 3.4.1 电池的选型40-41
  • 3.4.2 纯电动行驶里程的选择41
  • 3.4.3 放电深度设计41
  • 3.4.4 电池参数设计41-43
  • 3.5 行星齿轮耦合机构特征参数的确定43-45
  • 3.6 本章小结45-47
  • 4 PHEV 控制策略的研究47-61
  • 4.1 常用的控制策略47-48
  • 4.2 整车控制策略的制定原则48-49
  • 4.3 发动机区域控制策略49-51
  • 4.4 电池组工作状态控制51-53
  • 4.5 制动控制策略53-55
  • 4.6 整车逻辑门限控制策略的设计55-59
  • 4.6.1 电量消耗控制策略55-56
  • 4.6.2 电量保持控制策略56-59
  • 4.7 本章小结59-61
  • 5 整车动力系统的建模及仿真分析61-77
  • 5.1 动力传递系统模型的建立62-67
  • 5.1.1 驾驶员模型62-63
  • 5.1.2 整车控制器模型63-64
  • 5.1.3 电机模型64-65
  • 5.1.4 发动机模型65
  • 5.1.5 电池组模型65-66
  • 5.1.6 行星齿轮耦合机构模型66-67
  • 5.2 整车仿真计算与结果分析67-75
  • 5.2.1 动力性仿真67-68
  • 5.2.2 燃油经济性仿真68-75
  • 5.3 本章小结75-77
  • 6 全文总结77-79
  • 6.1 全文总结77-78
  • 6.2 研究展望78-79
  • 致谢79-81
  • 参考文献81-85
  • 附录85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8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电动轿车机电传动系统的匹配计算与仿真    翟丽;孙逢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机电耦合系统归类分析    高建平;何洪文;孙逢春;

对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问题的思考    郭孔辉;

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状况分析    邵汉桥;张维;陈鹏云;

我国电动汽车发展前景    张荣贵;

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万钢;

PHEV电动轿车动力系统配置的关键问题与优化设计    李玉芳;吴炎花;

基于CVT的PHEV中内燃机的功率选择与控制策略研究    钟勇;钟志华;李克;王柏峰;

混合动力汽车用行星齿轮机构的理论研究与仿真分析    步曦;杜爱民;薛锋;

一种新型HEV动力耦合器的ADAMS建模与仿真研究    钟勇;钟志华;金秋谈;曾志伟;胡朝晖;

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张冰战

混联式混合动力车辆优化设计与控制    于永涛

基于ADVISOR的电动汽车性能仿真研究    刘灵芝;

履带车辆行进间射击的随机响应研究    李剑峰;王剑;李振平;孙琳;

多轴越野车辆驱动力分配的优化研究    袁艺;吕建国;张金辉;肖雪莲;

车辆燃料消耗量计算方法研究    石则强;纪常伟;王伟;靖苏铜;

轮式电动车辆测试系统平台研究    丁建新;樊江滨;陈潇;刘金婧;

特种越野车车架强度及模态分析与结构优化    朱昌发;杨森;钱立军;

基于ADAMS的滚珠丝杠式ISD悬架平顺性仿真研究    孙晓强;陈龙;张孝良;聂佳梅;陈兵;

液力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标定方法研究    万国强;黄英;张付军;李骞;左哲;

基于DEWETRON的汽车操纵稳定性数据采集技术    张曦;王国权;龚国庆;

BJ-2型卡丁车车架的振动模态分析    张良城;王国权;孙潇韵;高岩;

控制爆胎车方向的驾驶方法及其原理    巢凯年;

基于前驱动桥的电动汽车耦合振动研究    薛玉春;薛震;张义民;

某轻型卡车制动稳定性分析    周毅;

某轻卡车型平顺性分析    张曦;周毅;李艳斌;

基于有限元的轮胎六分力预报方法    沈筱亮;危银涛;

论轮胎的合理使用    李世成;

电动汽车研究与发展现状    何玉鑫;

电动汽车研究与发展现状    何玉鑫;

浅谈发动机电子控制原理    程建磊;

基于CAE的QX1060车轮结构性能分析    张继伟;罗尧兵;

气动/燃油混合动力能量回收利用研究    聂相虹

面向产品工程化的混合动力客车设计方法研究    杨钫

电动轮汽车制动集成控制策略与复合ABS控制研究    王吉

全地面起重机转向性能仿真和试验研究    张小江

基于电驱动自动变速器(EMT)的Plug_in并联混合动力系统研究    曹正策

基于道路模拟的摩托车平顺性研究    邹喜红

地面探测车移动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尚伟燕

装载机并联液压混合动力系统设计与控制策略研究    石荣玲

超轻度混合动力汽车优化匹配与仿真研究    尹燕莉

动力电池组SOC估算及均衡控制方法研究    张金龙

纯电动车电池组管理系统的研究    庄益诗

BSG混合动力汽车同步电机磁场定向控制系统的研究    贾成禹

基于矢量控制的纯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研究    王迪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研究    张宇

基于CAN总线的纯电动汽车网络通信的研究    蔡丽香

基于Pareto最优的悬架参数多目标优化    饶江

载货汽车动力传动系优化匹配研究    王建强

混合动力公交客车驱动系统仿真研究    倪定洲

发动机前端齿轮应力及寿命分析    矫海静

基于ADVISOR的多能量源HEV仿真软件二次开发及应用研究    李宁

基于MATLAB/SIMUlink电动汽车感应电机建模仿真与特性分析    翟丽,彭连云,孙逢春

混合动力车辆的归类方法研究    孙逢春,何洪文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机电耦合系统归类分析    高建平;何洪文;孙逢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系统选型策略分析    王冬,田光宇,陈全世

汽车新动力的发展趋势研究(上)    胡安生

国外电动汽车的发展战略    王宇宁 ,姚磊 ,王艳丽

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研究进展    欧健;张勇;陈宝;邓国红;张志远;

基于dSPACE的混合动力实验台系统开发研究    韦作高;刘振军;叶明;邓涛;

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扭矩管理的模糊控制与仿真    赵树恩,李玉玲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寿命试验    林成涛;李腾;田光宇;陈全世;

基于CVT的类菱形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系统研究与仿真    钟勇

CVT混合动力汽车再生制动系统性能仿真与试验研究    谭强俊

混合动力车用电池均衡方案研究    牛萌

饱和土体固—液两相介质动力耦合问题有限元解析    李宁,陈飞熊

内燃机系统动力学与油膜动力润滑的耦合分析    戴旭东,赵三星,袁小阳,谢友柏

曲轴主轴承油膜动力润滑与系统动力学的耦合分析    戴旭东,马雪芬,赵三星,谢友柏

基于轴系-基础动力耦合作用的汽机机组弹簧隔振基础的设计方法    李飞舟;

连杆机构的拆杆运动弹性动力分析方法    邹慧君,王德明

面板堆石坝三维耦合非线性数值计算    张社荣,何辉

磁悬浮轨道梁的动力响应分析    熊文,祝兵

柔性支撑下的Ste wart平台速度控制    保宏;段宝岩;米建伟;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耦合方式的分类与比较    李美军;

混合动力汽车行星机构动力耦合器控制策略仿真    邹乃威;刘金刚;周云山;张友坤;黄伟;蔡源春;

利用特解边界元法求解粘弹性动力耦合问题    胡良明;张同德;周红锤;

输电导线舞动稳定性的理论与仿真分析    张华彪;李欣业;李银山;

中国的冬季的两种降温型及其与平流层环流的关系    魏科;

检测与修补移动机械手系统的协调控制技术研究    李春书;崔根群;庞思红;

薄膜结构气弹动力稳定性研究    杨庆山;刘瑞霞;

FCJ-GIS动力区划模型及其在斜坡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谭儒蛟;胡瑞林;刘衡秋;曾如意;梁辉;

都江堰—汶川公路地质灾害特征及形成机制初步研究    甘建军;黄润秋;李前银;叶胜华;高文军;

临近空间痕量气体紫外临边观测需求研究    黄聪;林冠宇;

脊骨梁桥面板结构的车桥耦合分析    宋广君;曹健;黄思勇;吴云;

东风客车实现重大科技创新    郑建玲 周密 陈铁

混合动力将是传统汽车发展的自然选择    本报记者 张海燕

新能源汽车:但闻楼梯响 何时人下来    葛如江

我国电动汽车发展出现“虚热”症状    记者 徐旭忠 田建军 李志勇

天津发力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    记者 程瀚

中汽研发布两款新能源产品    本报记者 赵三明

混合动力汽车引领新兴汽车产业发展    本报记者 陈喆

无级变速混合动力汽车动力耦合及速比控制研究    邹乃威

基于行驶状况识别的混联式HEV多模式能量控制策略研究    郭海龙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耦合装置动态接触及润滑流场特性分析    孔龙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耦合系统设计与性能研究    张亿

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车辆动力耦合机构的可靠性优化设计    杜保贞

一种双排行星轮系动力耦合方案研究    赵博闻

基于COMSOL的混合动力汽车动力耦合机构瞬态温度场研究    何强

多缸内燃机机体结构动力学及缸套穴蚀问题的研究    张建亭

差速耦合式混合动力汽车系统建模与性能仿真    张东旭

车辆与路基路面耦合的动力学分析及其仿真    董慧

多杆内燃机摩擦耦合柔性多体动力学分析    王姗

高架轨道交通浮置板轨道减振降噪性能研究    董国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