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油气藏埋存二氧化碳生物转化甲烷的机理和应用研究进展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7:35:16
热度:

油气藏埋存二氧化碳生物转化甲烷的机理和应用研究进展【摘要】:埋存CO2生物转化CH4技术是利用油、气藏中内源微生物,以埋存的CO2为底物,通过CO2生物还原途径合成CH4的生物技术

【摘要】:埋存CO2生物转化CH4技术是利用油、气藏中内源微生物,以埋存的CO2为底物,通过CO2生物还原途径合成CH4的生物技术。此技术因兼备CO2减排的环保意义、生物合成CH4的再生能源意义、延长油气藏寿命和潜在经济收益等优势有着广泛应用前景。CO2的捕集、埋存和油气藏生物多样性为此技术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油藏中低矿化度的地层水中存在产H2和CH4的微生物,一定的成岩阶段生物气藏成因主要源于代谢CO2/H2的甲烷菌。因此,一定条件下油气藏内源微生物能够生物转化CO2。但是,油气藏埋存CO2生物转化CH4的实现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包括:发酵菌群、产H2菌群和甲烷菌群之间的合作关系;甲烷菌群结构是否合理;甲烷菌和硫酸盐还原菌两大菌群之间的竞争和共代谢关系;以及CO2还原需要的H2来源等。相对于已知的代谢途径,油气藏中CO2还原途径可能更加复杂。因此,无论是微生物学家还是石油工程师,通过调控油气藏参数来实现生物合成CH4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目前,埋存CO2生物转化甲烷处于研究的实验室探索阶段,需要突破的瓶颈是寻找合适的油气藏、激活内源微生物实现CH4的再生,达到有经济意义的CH4转化速率和转化率。尽管埋藏CO2生物转化CH4是一个仅有10年研究历史的新技术,相信不久的将来,此项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会为人类可再生能源和CO2减排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 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提高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实验室;CSIRO
【关键词】CO生物转化 CO减排 CH 提高采收率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生物气形成的母质来源研究”(编号:40873031) 中国石油创新基金项目“难动用资源生物成气的可行性研究”(编号:2009D-5006-01-01)资助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1引言2009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再次提醒人们温室气体CO2减排的重要性。CO2捕集、埋存(Carbon d ioxide CaptureStorage,CCS)是近年来CO2减排的有效手段之一[1,2]。返注的CO2主要用于地质封存[3,4],或用于提高石油采收率[5]。事实上,返注的CO2并没有消失,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生物气研究现状与勘探前景    林春明;李艳丽;漆滨汶;

产甲烷菌的研究进展    郝鲜俊;洪坚平;高文俊;

CO_2的地质埋存与资源化利用进展    许志刚;陈代钊;曾荣树;

利用产甲烷菌进行CO_2地质固定在中国生物气田的应用初探    夏遵义,白志强

生物气研究新进展与勘探策略    张水昌,赵文智,李先奇,黄海平,苏爱国,帅燕华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研究进展和展望    刘清春,千怀遂

油藏中硫酸盐还原菌引起的腐蚀诊断及其生物学防治    何正国,王修垣

硫酸盐还原菌及其在工业和矿山废水治理中的应用    易正戟;谭凯旋;澹爱丽;赵龙云;

产甲烷菌研究进展    单丽伟,冯贵颖,范三红

甲烷菌的生存条件与生物气    关德师;

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某钻孔沉积物中厌氧细菌的组成与分布    邓宇,张辉,钱贻伯,戚厚发,关德师,张祥

厌氧消化中的产甲烷菌研究进展    公维佳;李文哲;刘建禹;

生物气生成的化学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以柴达木盆地为例    王民;卢双舫;胡慧婷;申家年;薛海涛;

产甲烷菌的研究进展    郝鲜俊;洪坚平;高文俊;

生物气研究现状与勘探前景    林春明;李艳丽;漆滨汶;

油田采出水回注处理技术进展    张金波,傅绍斌,曾玉彬

油田硫酸盐还原菌快速定量检测方法    魏利;马放;王继华;赵立军;

硫酸盐还原菌对两种不锈钢的腐蚀作用    刘建华,梁馨,李松梅

生物气生成的地球化学因素分析    康晏,王万春,任军虎

FACE环境下不同秸秆与氮肥管理对稻田土壤产甲烷菌的影响    韩琳;史奕;李建东;岳进;谢宝华;朱建国;王鸽;

浅层生物气特征及其研究现状    林春明;李艳丽;漆滨汶;

水葫芦和餐厨垃圾半连续厌氧发酵产甲烷研究    陈晓晔;邱晔平;朱建良;

鼠李糖脂合成酶Rh1A和Rh1B基因的克隆、表达、纯化及在石油微生物中的表达和应用研究    李清心

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生物气形成机理及成藏规律    张祥

黄土高原典型流域土地利用/森林植被演变的水文生态响应与尺度转换研究    张晓明

河套盆地浅层气(生物气)成藏地质条件研究    高胜利

新疆吐哈盆地十红滩铀矿床的流体—有机质—生物成矿作用研究    乔海明

陆相浅层气藏早期评价技术    段新国

浅层生物气特征、成藏条件与富集规律研究    刘若冰

天然气藏多源充注与散失的地质地球化学示踪研究    程付启

秸秆覆盖全程节水对春小麦土壤微生物数量 、区系及根病影响的研究    李亚莉

有机硫类含油废水絮凝剂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李丽

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评价研究    李健

柴达木盆地三湖凹陷北斜坡第四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林晓星

沼气发酵过程中产甲烷菌分子多样性研究及产甲烷菌的分离    汪婷

厌氧微生物空间载体结构及性能研究    公维佳

一株嗜盐产甲烷菌的分离、生物学特性、系统发育分析及产甲烷活性污泥利用CO的初步研究    刘晓凤

EGSB颗粒污泥甲烷化动力学及NO_2的影响    白玉华

提高厨余垃圾厌氧消化水解酸化阶段挥发性脂肪酸产率的技术研究    王琦

生物气生成量、生成期评价方法探讨及其在松辽盆地应用    王民

利用产甲烷菌进行CO_2地质固定在中国生物气田的应用初探    夏遵义,白志强

左旋肉碱的合成方法研究    刘永红

有机沉积区中由微生物导致的物质与能量转化    王大珍

莺歌海盆地海相生物气特征及生化成气模式    黄保家,肖贤明

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某钻孔沉积物中厌氧细菌的组成与分布    邓宇,张辉,钱贻伯,戚厚发,关德师,张祥

厌氧消化中的产甲烷菌研究进展    公维佳;李文哲;刘建禹;

未熟有机质发酵后饱和烃中主要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变化    丁安娜,黄第藩,惠荣耀,张水昌,孟仟祥

煤的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    钟玲文

全球变化的集成研究    葛全胜,陈泮勤,张雪芹

IGBP未来发展方向    陈宜瑜

有序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    叶笃正,符淙斌,季劲钧,董文杰,吕建华,温刚,延晓冬

全球变化科学进展与未来趋势    叶笃正,符淙斌,董文杰

空气雾化钻井井下燃爆分析    李永杰

油田钻井参实时监测系统    刘春晖

微藻生物柴油产业化技术中的若干科学问题及其分析    李元广;谭天伟;黄英明;

煤炭地下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及煤气热值的调配方法    李文军;梁丽彤;李强;

我国煤制天然气发展思路及问题分析    吴枫;张数义;

CO_2减排给我国石化企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姜丽萍;于春江;

动力系统利用液化天然气冷能的节能减排分析    熊永强;华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