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甲烷氧化菌甲烷氧化活性的影响因素和甲醇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7:34:54
热度:

甲烷氧化菌甲烷氧化活性的影响因素和甲醇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摘要】:论述了甲烷氧化菌的概念、分类和代谢途径;概括了甲烷单加氧化酶的种类、结构、表达调控和作用机理;描绘了甲烷氧化菌及甲

【摘要】:论述了甲烷氧化菌的概念、分类和代谢途径;概括了甲烷单加氧化酶的种类、结构、表达调控和作用机理;描绘了甲烷氧化菌及甲烷单加氧化酶在培养条件、化学物质合成、基因工程、大气甲烷监测和治理等方面的研究前沿;概述了甲烷氧化菌及甲烷单加氧化酶在环境污染治理、甲烷排放控制、煤矿瓦斯治理和催化生成化工原料等方面的应用;提出本文立题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搭建实验装置,研究了温度、氮气、CO2和反应体系中气体成分对装置测量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用于“影响因子对甲烷氧化菌代谢甲烷活性影响的研究”。 以菌株Pseudomonas aeruginosa ME16为研究对象,采用上述实验装置,研究了温度、pH、NaCl浓度、CH4和O2体积比、Cu2+浓度、Pb2+浓度、EDTA浓度和甲醇浓度等因素对ME16甲烷代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E16代谢甲烷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7;最适NaCl浓度为0.5%;当CH4和O2体积比为1时,甲烷代谢活性最强;Cu2+或Pb2+在一定浓度范围抑制ME16静息细胞甲烷代谢活性,但是在ME16培养过程中添加Pb2+或Cu2+,可以提高其对ME16甲烷代谢活性的抑制浓度;EDTA只有在较高浓度时对ME16甲烷代谢活性有抑制作用,适量浓度的EDTA可以消除Cu2+或Pb2+对ME16甲烷代谢活性的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甲醇对ME16甲烷代谢活性的影响效果不同: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以固定化菌株Methylobacterium organophilium ME25为识别原件,搭建微生物测量体系用于甲醇含量的测定。该测量体系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0.01%~2%,检出限为3.4×10-4%;对甲醇的响应时间大约30 min。并且干扰试验结果表明该测量体系可以有效的避免其他醇类物质的干扰,对甲醇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该测量体系还具有较好的储存稳定性和重复性;对实际样品中的甲醇具有相对较好的灵敏性和选择性。 【关键词】:甲烷氧化菌 甲烷 影响因子 甲醇 生物传感器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Q93
【目录】:
  • 中文摘要11-12
  • ABSTRACT12-14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4-43
  • 1 甲烷氧化菌的特性及分类14-16
  • 1.1 甲烷氧化菌的特性14-15
  • 1.2 甲烷氧化菌的分类15-16
  • 2 甲烷单加氧化酶的种类,结构和调节16-20
  • 2.1 甲烷单加氧化酶的种类和结构16-18
  • 2.2 甲烷单加氧化酶表达的调控18-20
  • 3 甲烷氧化菌及甲烷单加氧酶的研究前沿20-26
  • 3.1 甲烷氧化菌培养条件的优化和研究20-21
  • 3.2 甲烷氧化菌在甲醇和环氧丙烷制备方面的研究21-23
  • 3.3 甲烷氧化菌在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23-25
  • 3.4 甲烷氧化菌在生态学方面的研究25-26
  • 4 甲烷氧化菌及甲烷单加氧酶的应用前景26-30
  • 4.1 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27
  • 4.2 在甲烷排放控制中的应用27-28
  • 4.3 在煤矿瓦斯治理中的应用28-29
  • 4.4 在催化生产化工原料中的应用29-30
  • 4.5 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30
  • 5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30-31
  • 参考文献31-43
  • 第二章 影响因子对甲烷氧化菌代谢甲烷活性影响的研究43-59
  • 1 材料和方法43-47
  • 1.1 菌株和培养基43-44
  •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44
  • 1.3 实验装置和方法44-45
  • 1.4 温度对甲烷氧化菌代谢甲烷的影响45
  • 1.5 pH值对甲烷氧化菌代谢甲烷的影响45
  • 1.6 NaCl对甲烷氧化菌代谢甲烷的影响45-46
  • 1.7 甲烷气体和氧气不同体积比对甲烷氧化菌代谢甲烷的影响46
  • 1.8 测量条件的选择46
  • 1.9 Cu~(2+)对甲烷氧化菌代谢甲烷的影响46
  • 1.10 Pb~(2+)对甲烷氧化菌代谢甲烷的影响46
  • 1.11 EDTA对甲烷氧化菌代谢甲烷的影响46-47
  • 1.12 EDTA与铜离子或铅离子共同作用对甲烷氧化菌代谢甲烷的影响47
  • 1.13 CH_3OH对甲烷氧化菌代谢甲烷的影响47
  • 2 结果与分析47-56
  • 2.1 温度对甲烷氧化菌代谢甲烷的影响47-48
  • 2.2 pH对甲烷氧化菌代谢甲烷的影响48
  • 2.3 NaCl对甲烷氧化菌代谢甲烷的影响48-49
  • 2.4 甲烷气体和氧气不同体积比对甲烷氧化菌代谢甲烷的影响49-50
  • 2.5 测量条件的选择50
  • 2.6 Cu~(2+)对甲烷氧化菌代谢甲烷的影响50-51
  • 2.7 Pb~(2+)对甲烷氧化菌代谢甲烷的影响51-53
  • 2.8 EDTA对甲烷氧化菌代谢甲烷的影响53
  • 2.9 EDTA与Cu~(2+)或Pb~(2+)共同作用对甲烷氧化菌代谢甲烷的影响53-54
  • 2.10 不同甲醇浓度对甲烷氧化菌代谢甲烷的影响54-56
  • 3 结论56
  • 参考文献56-59
  • 第三章 压力传感法测定甲醇含量的研究59-71
  • 1 材料方法59-62
  • 1.1 菌种59-60
  • 1.2 培养基60
  • 1.3 主要试剂和仪器60
  • 1.4 菌种的扩大培养60
  • 1.5 固定化细菌制备60
  • 1.6 测量装置及方法60-61
  • 1.7 测量条件的选择61
  • 1.8 响应时间的测定61
  • 1.9 标准曲线的测定61-62
  • 1.10 实际样品的测定62
  • 1.11 回收率的测定62
  • 1.12 固定化细菌的使用寿命实验62
  • 1.13 干扰物浓度的测定62
  • 2 结果与分析62-68
  • 2.1 固定化细菌条件的选择62-63
  • 2.2 测量工作条件的选择63-64
  • 2.3 响应时间的测定64-65
  • 2.4 甲醇测定的标准曲线65
  • 2.5 实际样品的测定65
  • 2.6 回收率的测定65-66
  • 2.7 固定化细菌的使用寿命66
  • 2.8 干扰物浓度的测定66-67
  • 2.9 本实验方法与其他文献方法的比较67-68
  • 3 结论68
  • 参考文献68-71
  • 第四章 实验装置及其稳定性的研究71-76
  • 1 材料方法71-72
  • 1.1 菌种71
  •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71
  • 1.3 实验装置和方法71
  • 1.4 温度对检测稳定性的影响71
  • 1.5 氮气对检测稳定性的影响71-72
  • 1.6 CO_2吸收剂(NaOH)对CO_2的吸收作用72
  • 1.7 不同气体成分的测定72
  • 2 结果与分析72-74
  • 2.1 温度对检测稳定性的影响72-73
  • 2.2 反应体系中氮气对检测稳定性的影响73
  • 2.3 CO_2吸收剂(NaOH)对CO_2的吸收73-74
  • 2.4 不同气体成分的测定74
  • 3 结论74-75
  • 参考文献75-76
  • 第五章 小结与展望76-78
  • 1 小结76-77
  • 2 展望77-78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8-79
  • 致谢79-80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80-8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CH_4气体光纤传感器的研究    叶险峰,汤伟中

高纯气体中微量一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碳的气相色谱测定    刘义民,周荣琪

差分吸收式光纤甲烷传感器的研究    王玉田,郭廷荣,王莉田,侯培国

甲烷催化元件输出漂移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刘建周,徐正新,刘凤丽

甲基单胞菌整细胞催化环氧丙烷的连续生物合成    辛嘉英,崔俊儒,陈建波,李树本,夏春谷

二氧化碳存在下甲烷氧化细菌催化甲烷生物合成甲醇    崔俊儒,辛嘉英,牛建中,夏春谷,李树本

甲烷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及减排措施    张福凯,徐龙君

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    郑京

固定化Methylomonas Z201细胞:甲烷单加氧酶的活性和稳定性    夏仕文,尉迟力,李树本

气相色谱法测定沼气中甲烷含量    张锐,常毅

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李莉;徐巍;

甲烷氧化菌的生态学研究方法    崔树军;张建云;谷立坤;和晶亮;武秀琴;张庆甫;

北方寒冷地区沼气池增保温研究    庞凤仙;崔彦如;张永锋;郗登宝;

典型镍酸盐系列复合氧化物研究进展    李强;杜卫民;

光纤光栅式甲烷浓度差分检测系统研究    管立君;张景超;褚衍平;刘宇蕾;

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的甲烷气体监测技术    韦云波;印新达;江山;董雷;

掺Al ZnO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研究进展    张化福;袁玉珍;刘汉法;刘云燕;

Si/Si_(1-x)Ge_x HEMT异质结层的结构与二维电子气密度的关系    胡英,周晓华,徐毓龙,赵祖军

掺杂对SnO_2薄膜性能影响研究    马黎君,魏京花

BOD生物传感器(BODs)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李海燕,王乐恒

数字滤波技术在激光光谱温室气体监测中的应用    阚瑞峰;刘文清;张玉钧;刘建国;王敏;陈东;陈玖英;夏惠;方曦;崔益本;

粉煤灰混凝土的多因素寿命预测模型    金祖权;孙伟;张云升;蒋金洋;

基于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的高精度痕量气体浓度定量反演方法    王晓梅;张玉钧;刘文清;涂兴华;阚瑞峰;王铁栋;王敏;陈东;刘建国;

高灵敏激光光谱温室气体监测仪性能测试    阚瑞峰;刘文清;张玉钧;刘建国;王敏;陈军;王晓梅;陈玖英;崔益本;

基于玉华煤矿的矿井废气环境效应分析    王英;刘娜;谭彦乐;贺侠;金于涛;

近红外吸收光谱技术在炼钢气体检测中的应用    林键;朱力生;浦辰雨;

采用稳频DFBLD光源的光谱吸收式甲烷光纤检测系统研究    王书涛;

基于DFB LD的光纤甲烷浓度传感系统研究    王鹏;张记龙;王志斌;李晓;田二明;阎鹤;

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研究    赵宇先;石庆兰;

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监测环境空气中甲烷含量    阚瑞峰;刘文清;张玉钧;刘建国;王敏;陈东;陈玖英;夏惠;方曦;崔益本;

基于丝网印刷电极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    滕渊洁

金属硒化物薄膜的电沉积制备及基础理论研究    刘芳洋

基于吸收光谱法的光纤气体传感器及传感网络    余贶琭

磁性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传感研究    彭花萍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其气敏、光催化性能研究    周小岩

SnO_2/TiO_2体系气敏性能及其机理研究    曾文

具有相变特性的氧化钒薄膜制备与光学特性研究    陈涛

准好氧填埋场CH_4减排和加速稳定化的微生物学机制研究    张维

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及土壤质量评价    闫晗

基于滚环DNA扩增和纳米金的生物传感技术研究    欧丽娟

干扰—沉积物再悬浮对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郭亮

折射率调制光纤气体传感系统设计与研究    贾林涛

数字化光纤气体检测系统方案研究    杨蕊

近红外光纤甲烷气体检测系统方案设计与实现    石建中

酵母菌在不同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分子生态及功能研究    王哲

安徽省“自然—经济”复合系统碳收支估算及其特征研究    孙秀丽

便携式甲烷气体检测仪    刘飞

甲烷部分氧化制含氧化合物的研究    刘念

用于PEMFC双极板的新型Ni-Cr-Fe合金的制备    郭路

闽江河口咸草湿地甲烷与二氧化碳排放及主要环境因子分析    姚顺

改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何宏舟

关于测定乙醇中微量甲醇的探讨    孙蓉

光纤光栅调制式光纤甲烷气体传感器的研究    王玉田,刘瑾,杨海马

补偿元件对载体催化元件输出特性的影响    童敏明

溶胶-凝胶固定化多酶催化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反应初探    姜忠义,吴洪,许松伟,黄淑芳,谢晴

光纤瓦斯气体传感器的发展    蒋继平

热催化型甲烷气敏元件结构与性能分析    刘建周

温室气体与全球变暖    陈秋

甲醛的几种测定方法    葛兴,郑燕英,罗蒨

煤层气污染控制及其资源化利用的研讨    徐龙君,鲜学福,刘成伦

甲烷氧化菌研究进展    梁战备,史奕,岳进

厌氧消化器中的甲烷氧化菌    梁家騵,程光胜,陈子英,王大耜

厌氧消化器中的甲烷氧化菌    梁家騵,程光胜,陈子英,王大耜

加科学家发现新甲烷氧化菌    

土壤中甲烷氧化菌种群数量及其与甲烷氧化活性的关系    陈中云,闵航,吴伟祥,陈美慈

三个水稻田甲烷氧化菌分离物的分离及其特性    刘颖 ,闵航,陈美慈

惰性气体内标法在甲烷氧化菌检测中的应用    郑坚;吴衍庸;

甲烷氧化菌分离物的分离及其特性    刘颖,闵航,陈美慈,程克明

天然气微生物勘探指示菌的筛选    金文标,姚建军,陈孟晋,高哲荣

温度对甲烷产生和氧化的影响    丁维新,蔡祖聪

高浓度焦化废水的液膜分离应用研究    王新伟;王杰;张小勇;郑明东;

甲烷氧化混合菌群结构和功能解析    邢新会;罗明芳;吴昊;王磊;

低剂量高浓度造影剂在螺旋CT肺动脉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华婷;周如康;

高浓度SO_2转化技术对“低碳经济”发展的促进    张化刚;曹汝俊;韩耀强;

衣藻对水体中高浓度氮磷的去除    刘菲;李晓敏;鲍倩;

高密度培养甲烷氧化菌的研究    吴昊;邢新会;缑仲轩;

高浓度二氧化氯溶液的直接光度法测定    周荣丰;吕世会;江霜英;徐文英;高廷耀;

膜法处理高浓度卤水实验研究    黎刚;陈侠;

颗粒性甲烷单加氧酶的异源表达    韩冰;缑仲轩;陈浩;胡骏;邢新会;

甲烷氧化细菌的冷冻蚀刻电镜观察    郑中华;

妇女三期不宜多饮茶    杨吉生

桔皮可有效处理有色工业污水    记者 张巍巍

高浓度有机废水有克星    张淑英

用生物强化技术处理高浓度炼油碱渣废水    朱国宾

高浓度支链氨基酸有利于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    张中桥

“一心”高浓度多元肥田间试验报告    黄泽林(高级农艺师) 陈琦 武显煜 曹均成

“一心”高浓度多元肥田间试验报告(四)    黄泽林(高级农艺师) 陈琦 武显煜 曹均成

省农业厅发布2008年春夏播主推肥料产品公告    易妍睿 王巍

晋城煤化工产业成形    梅香

聚焦中国化肥工业    成东

氧化还原电位调控的高浓度乙醇发酵及其机理研究    刘晨光

甲烷氧化菌的微生态解析及其应用基础研究    韩冰

淡水环境中新型酯酶和甲烷氧化菌的筛选与鉴定    武超

利用微生物技术治理煤矿瓦斯的研究    余海霞

Clark氧电极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及分析应用    温广明

高Co非匀质Ti_(1-x)Co_xO_2铁磁性半导体的制备、结构与物性研究    宋红强

絮凝酵母重复批次高浓度乙醇发酵的研究    李凡

沼泽湿地及其不同利用方式下甲烷排放机理研究    丁维新

高浓度掺铒光纤的研制    常德远

填埋气体胁迫下适生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    王云龙

甲烷氧化菌甲烷氧化活性的影响因素和甲醇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陈亮

长期不同施肥对中国东北黑土甲烷氧化菌群落特征与功能的影响    杨芊葆

生黑葡萄糖酸杆菌转化高浓度山梨醇的研究    秦芹

甲烷氧化菌的分离及氧化活性的影响因子研究    周叶锋

甲烷氧化菌的高密度培养    梁洪野

二甲基甲酰胺作业工人健康监护及维生素C干预研究    赵林辉

不同区域森林土壤甲烷氧化及其影响因子的初步研究    魏晋

高浓度无沉淀浓缩茶汁工艺条件选择及优化研究    颜治

大粒径、高浓度硅溶胶的合成及其结构性能    范渊卿

活性炭处理高浓度焦化废水的吸附分离与热能转化研究    张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