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产甲烷优势菌群的筛选及产甲烷规律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7:31:27
热度:

产甲烷优势菌群的筛选及产甲烷规律【摘要】:用乙酸钠除氧培养基驯化富含产甲烷菌的厌氧活性污泥,通过逐渐增加驯化体系中培养基和菌液的比率,筛选出3个产甲烷优势菌群。将筛选出的1号、2号

【摘要】:用乙酸钠除氧培养基驯化富含产甲烷菌的厌氧活性污泥,通过逐渐增加驯化体系中培养基和菌液的比率,筛选出3个产甲烷优势菌群。将筛选出的1号、2号、3号三个菌群在人工培养基中培养后,分别在第30、46、20 h进入对数期,此后产甲烷量持续上升;三个菌群分别在培养200、192、168 h后产甲烷量达到峰值46、47、55 mL。3号菌群在同条件下产甲烷量高,生长较快。 【作者单位】: 重庆理工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
【关键词】产甲烷菌 筛选 驯化 优势菌群
【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2009AC6056)
【分类号】:S216.4
【正文快照】: 产甲烷菌属水生古细菌门(euryarchaeota)。在沼气发酵过程中,产甲烷菌利用不产甲烷微生物的中间产物和最终代谢产物作为营养物质和能源而生长繁殖,最终产生大量甲烷和二氧化碳等[1]。所有的产甲烷菌都是专性严格厌氧菌,对氧非常敏感,遇氧后会立即受到抑制甚至死亡[2]。长期以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产甲烷菌研究进展    单丽伟,冯贵颖,范三红

表达胰岛素的毕赤酵母生长动力学及诱导策略    董鹏;陈劲春;冷雪;

硫化物(矿石)生物催化氧化的动力学过程    关晓辉,尹荣,魏德洲

基于膜法的生物聚合铁的制备    唐正霞,关晓辉,秦玉华,马丽霞

厌氧消化中的产甲烷菌研究进展    公维佳;李文哲;刘建禹;

加电固定化膜式反应器生产L-丙氨酸    张春枝,雷相峰,侯剑英,金风燮

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混合流态及其分析    沈耀良,王惠民,赵丹,王承武

卡那霉素发酵过程专家控制节能系统    石贤爱,郭养浩,孟春,陈剑锋

产甲烷菌的研究进展    郝鲜俊;洪坚平;高文俊;

螺旋升流式反应器的流态特性及流动模型研究    季铁军;罗固源;张佳丹;范静龙;许晓毅;张明轩;朱亮;

青霉素发酵过程优化控制问题及方法研究    于乃功,阮晓钢

水葫芦和餐厨垃圾半连续厌氧发酵产甲烷研究    陈晓晔;邱晔平;朱建良;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培养与活性研究    王永宏

秸秆微生物共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研究    潘锋

米曲霉氨基酰化酶的固定化及其拆分N-乙酰-DL-苯甘氨酸的研究    王燕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促进有机物降解的研究    钱欣平

内循环颗粒污泥床短程硝化反应器控制策略与运行特性研究    卢刚

沼泽红假单胞菌RubisCO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其固定二氧化碳特性的研究    杜翠红

热管生物反应器的传递过程研究    王煜

Bacillus Macorous WSH02-06发酵法生产γ-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研究    王峰

玫瑰茄细胞悬浮培养过程的动力学研究    郑穗平

大蒜细胞培养生产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动力学研究    李志勇

人工生物肝生物反应器搅拌系统的研制    赵弋洋

微生物转化法生产二羟基丙酮    张霞

厌氧发酵生物制氢技术的研究    李晨林

强化生化前处理降解光盘染料废水的研究    孟刚

无溶剂体系酶催化拆分α-苯乙醇    郭旺明

膨胀床吸附层析高效分离儿茶素的研究    马道荣

烟草细胞培养生产辅酶Q_(10)及其动力学研究    方晓华

生物合成谷胱甘肽及其发酵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贾建萍

生物膜滴滤床内两相流动与传输特性    陈蓉

固态发酵产酶及DL-色氨酸的拆分    孟涛

改性Mo_2C/Al_2O_3催化剂用于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    朱全力,杨建,季生福,王嘉欣,汪汉卿

厌氧消化中的产甲烷菌研究进展    公维佳;李文哲;刘建禹;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现状与展望    黄英超;李文哲;张波;

产甲烷菌的研究进展    郝鲜俊;洪坚平;高文俊;

激活甲烷菌的微量元素及其补充量的确定    李亚新,董春娟

高温厌氧消化处理城市有机垃圾的正交试验研究    张碧波;曾光明;张盼月;陈朝猛;黄红丽;

沼气发电技术及沼气燃料电池在我国的应用状况与前景    曾国揆,谢建,尹芳

沼气发电技术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的探讨    冉国伟;张汝坤;冯爱国;

城市有机生活垃圾高温厌氧转化生物质能研究    吴满昌;孙可伟;李如燕;孙艳;张海东;倪骏;于红艳;

中国沼气产业化途径与关键技术    庞云芝;李秀金;

产木聚糖酶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    李群良;韩玉璐;张欣英;

芒萁内生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    黄杰;林生;林文雄;

纤维素降解的菌株筛选及其运用    蒋加拉;刘素纯;关美玲;

厌氧消化菌群的筛选及其对高浓度玉米秸秆的厌氧消化    李佳;陈泽兵;李云;杨秀山;

应用RFLP和DGGE技术对沼气池中产甲烷菌多样性的研究    徐彦胜;阮志勇;刘小飞;胡国全;

温度对沼气菌群产气能力的影响及菌群变化的研究    王华;杨光;刘小刚;罗华;

以海洋微藻为原料提取生物燃料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王蒙;李纯厚;戴明;

产甲烷菌分离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李辉;

厌氧消化中的产甲烷菌研究进展    公维佳;李文哲;刘建禹;

沼气发酵微生物研究进展    虞方伯;罗锡平;管莉菠;张妙仙;单胜道;

沼气池快速启动方法探讨    王存良;

沼气发酵微生物菌群的研究进展    蒙杰;王敦球;

沼气发酵微生物菌群的研究进展    蒙杰;王敦球;

厌氧发酵过程中PH值的影响因素探讨    何光设;蒋恩臣;

接种物、pH值、曝气对秸秆两相厌氧消化的影响    朱瑾;叶小梅;常志州;许智;杜静;

厌氧发酵过程数学模型研究    何光设;蒋恩臣;

沼气发酵工艺参数对沼气及沼液成分影响的实验研究    刘荣厚;郝元元;叶子良;王远远;沈飞;武丽娟;

底物浓度对产甲烷菌群产气性能的影响    刘杰;王大蔚;裴占江;

NaOH预处理对水稻秸秆沼气发酵的影响    覃国栋;刘荣厚;孙辰;

有机负荷对厨余垃圾常温厌氧发酵产甲烷的影响    郭燕锋;孔晓英;刘婉玉;李东;王德汉;袁振宏;孙永明;

日本期待收获巨量天然气    况叶

利用两种大型海藻制备生物能源的探索研究    冯大伟

生物预处理玉米秸秆厌氧干发酵特性及沼渣基质利用的研究    赵玲

混合原料厌氧发酵产氢产甲烷技术研究    刘爽

餐厨垃圾制沼及膜法沼气提纯一体化系统设计及理论研究    尼姝丽

mcrA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分析沼气池产甲烷菌多样性中的应用研究    徐彦胜

低温产甲烷菌群分析    王宇珊

沼气发酵过程中产甲烷菌分子多样性研究及产甲烷菌的分离    汪婷

沼气池中产甲烷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分布的研究    崔晓光

土霉素和铜对厌氧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动态特征的影响    赵鑫

厌氧微生物载体生物膜的形成及对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    王真真

不同原料配比产气效果及沼液中产甲烷菌群落结构研究    张娟

薯类酒糟发酵制沼气的研究    李美群

沼气发酵微生物代谢调控技术研究    马诗淳

农村户用沼气池发酵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子解析    师晓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