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氮物质对水稻田土壤甲烷氧化活性影响的研究
碳、氮物质对水稻田土壤甲烷氧化活性影响的研究【摘要】:研究了碳素和氮素物质对黄松田土壤中甲烷氧化菌种群及其甲烷氧化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加入不同碳素或氮素物质对黄松田土中甲烷氧
【关键词】: 黄松田土壤 外源甲烷 甲烷氧化活性 碳素 氮素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9870 0 3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开放实验室 (9715 31) 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项目
【分类号】:X172
【正文快照】: 众多研究表明 ,水稻田土壤排放的甲烷是大气甲烷的重要来源 ,据研究认为可占大气甲烷来源的 3 9%— 51 % [1] .水稻田土壤甲烷的排放是由于土壤中的甲烷形成量远高于甲烷氧化量的结果 .目前国内外对水稻田土壤产甲烷细菌及其产甲烷活性的影响因子研究的相关报道较多[2— 6] ,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湖南红壤晚稻田CH_4的排放 刘金剑;吴萍萍;谢小立;傅心赣;沈其荣;郭世伟;
农田土壤温室气体产生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翟胜;高宝玉;王巨媛;董杰;张玉斌;
FACE对水稻土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种群及其活性的影响 王殳屹;韩琳;史奕;梅宝玲;朱建国;
甲烷氧化细菌氧化活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周叶锋;廖晓兰;黄璜;傅志强;张亚;
大气甲烷的源和汇与土壤氧化 (吸收 )甲烷研究进展 王琛瑞,黄国宏,梁战备,吴杰,徐国强,岳进,史奕
长期定位试验对水稻田土壤甲烷氧化活性和甲烷排放通量的影响 吕琴,闵航,陈中云
水稻植株和土壤对CH_4排放的影响及定量模型研究 傅志强
设施栽培土壤氧化亚氮(N_2O)释放和甲烷(CH_4)氧化及其微生物学机理的研究 张光亚
长期秸秆还田改土培肥综合效应的研究 孙伟红
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及机制研究 汪青
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及机制研究 黄明蔚
不同区域森林土壤甲烷氧化及其影响因子的初步研究 魏晋
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湖南红壤双季稻田甲烷排放的研究 刘金剑
水稻栽培方式与植株特征对CH4排放影响研究 沈村正
甲烷氧化菌的分离及氧化活性的影响因子研究 周叶锋
大豆田土壤CO_2排放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赵泽松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分析 廖稷
水稻田的甲烷释放特性及其生物学机理 闵航,陈美慈,钱泽澍
不同水稻土甲烷氧化菌和产甲烷菌数量与甲烷排放量之间相关性的研究 陈中云,闵航,陈美慈,赵宇华
两株能利用甲烷的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的分离和鉴定 陈中云,吴伟祥,闵航,陈美慈,赵宇华
土壤中甲烷氧化菌种群数量及其与甲烷氧化活性的关系 陈中云,闵航,吴伟祥,陈美慈
厌氧发酵工艺动力学分析与优化计算 梁金喜;
沼气发酵微生物研究进展 虞方伯;罗锡平;管莉菠;张妙仙;单胜道;
糖蜜酒精废水两相UASB处理工艺的酸化段特征 张仁江,张振家,谷成,张虹,戴树桂
天然气库土壤中细菌及甲烷氧化菌的数量分布特性研究 孔淑琼;黄晓武;李斌;詹信;佘跃惠;
稻田CH_4排放的控制措施 上官行健,王明星
湿地甲烷氧化测定方法及主要控制因子研究综述 王维奇;曾从盛;仝川;
ABR中厌氧颗粒污泥的微生物学特性 徐金兰,黄廷林,王志盈
甲酸甲烷杆菌和甲烷八叠球菌的分离和特征 马光庭
酒精糟废水的回收利用与净化研究 江鸿,郭仁惠,张盼月,王明珠,郑伟
稻田甲烷代谢及其对电子受体的响应 林德华;赵娜;李鹏飞;王维奇;
牛粪沼气发酵过程中物质转化、微生物生理群变化及产甲烷菌多样性研究 汪婷;何健;赵子如;李顺鹏;
牛粪沼气发酵过程中产甲烷菌群落结构的RFLP分析 何健;汪婷;梅琴;李顺鹏;
淹水和旱作稻田土壤中产甲烷菌的多样性分异 崔中利;王英;滕齐辉;张斌;曹慧;
论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综合效益 刘银洲;刘春麟;刘春成;徐远明;周晓棠;
催化填料研制及其变速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性能研究 方芳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系统的特性及调控研究 徐金兰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生活垃圾快速降解及其生物脱氮的机理研究 何若
除草剂二氯喹啉酸对水稻田土壤微生态的影响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吕镇梅
淀粉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 杨宝芸
极端嗜热厌氧纤维素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 胡国全
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生物气形成机理及成藏规律 张祥
利用微生物技术治理煤矿瓦斯的研究 余海霞
控制灌溉稻田甲烷排放规律及其影响机理研究 李道西
水稻植株和土壤对CH_4排放的影响及定量模型研究 傅志强
长期不同施肥对中国东北黑土甲烷氧化菌群落特征与功能的影响 杨芊葆
设施栽培土壤氧化亚氮(N_2O)释放和甲烷(CH_4)氧化及其微生物学机理的研究 张光亚
酒糟及废液综合利用的研究 王冬梅
复合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苏鸿洋
稻—鸭复合系统土壤中甲烷细菌数量及其活性研究 邓晓
我国高速公路附属设施污水处理方法研究 赵琴
广州地区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及模拟研究 任万辉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系统处理难降解有机物废水的特性研究 高峰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玉米浸泡液试验研究 金慧宁
畜禽粪便厌氧干发酵处理搅拌反应器的研究设计 甘如海
水稻叶片对甲烷传输速率的影响 曹云英,许锦彪,朱庆森
直播稻主茎分蘖生产力的研究 周青,夏燕,王华学
水稻根系对甲烷传输速率的影响 曹云英,许锦彪,朱庆森
肥料定位试验中处理与年份互作效应分析 姜文武,陈式谷
微生物介导的土壤甲烷循环及全球变化研究 冯虎元,程国栋,安黎哲
崇明东滩冬季水鸟生态位分析 周慧,仲阳康,赵平,葛振鸣,王天厚
水稻品种以及施肥措施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邵可声,环境模拟和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气环境分室,李震
土壤二氧化碳通量原位测定方法及装置 高程达;孙向阳;曹吉鑫;栾亚宁;郝虎东;李泽江;唐青云;
放牧强度对高寒灌丛草甸土壤CO_2释放速率的影响 张金霞,曹广民,周党卫,赵新全
湿地甲烷释放研究进展 孟范平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不同土地利用覆盖方式下的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子 张智才;高琼;邵振艳;刘峻杉;田玉强;
土壤性质和冬季水分对水稻生长期CH_4排放的影响及机理 徐华
农田土壤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研究 蒋静艳
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及机制研究 汪青
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及机制研究 黄明蔚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甲烷排放及其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王维奇
不同天然草地开垦年限下土壤特性对CH_4吸收的影响 赵江红;焦燕;徐柱;那日苏;
湿地甲烷氧化测定方法及主要控制因子研究综述 王维奇;曾从盛;仝川;
城市沿江芦苇湿地土壤呼吸动态及影响因子分析 杜紫贤;曾宏达;黄向华;魏国军;李熙波;张静;杨玉盛;
土壤CH_4产生机理及其排放的影响因素 孙树臣;翟胜;王巨媛;贾富;刘力;李成帅;
渭北旱塬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马晓丽;贾志宽;肖恩时;王雯玥;刘婷;刘艳红;崔荣美;
地理环境演化趋势的熵变化分析 王玉明;
施氮对稻麦轮作系统综合增温潜势的影响 李小礼;韦灵林;李秀明;王伟;
湖南省碳源与碳汇变化的时序分析 陈秋红;
崇明东滩芦苇湿地氧化亚氮排放 李勇;刘敏;陆敏;侯立军;林啸;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of atmospheric methane concentration and δ~(13)C-CH_4 near the surface on the Millor Peninsula,East Antarctica 刘雅淑;朱仁斌;李香兰;徐华;孙立广;
不同耕作方式下稻田土壤CH_4和CO_2的排放及碳收支估算 李成芳;曹凑贵;汪金平;翟中兵;梅少华;
微生物油气调查技术在隐蔽油气藏勘探中的实践及其发展 张春林;庞雄奇;梅海;Daniel Hitzman;张艳萍;
不同施肥方式对东北黑土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谢立勇;叶丹丹;郭李萍;张贺;林淼;
种植方式、秸秆还田与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的研究 徐国伟
长期施钾对北方典型土壤钾素及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 谭德水
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南方典型性水稻土有机碳矿化与CO_2、CH_4产生研究 郑聚锋
城市草坪温室气体通量研究 梅雪英
填埋气体胁迫下适生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 王云龙
长期定位施肥对石灰性紫色土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辜运富
典型种植制度下长期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裴雪霞
秸秆还田及有机肥对水稻生长和氮肥利用率影响的研究 许有尊
黄河上游灌区稻田系统氮素气态损失及平衡研究 张惠
减缓华中典型双季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措施的研究 秦晓波
长期不同施肥对中国东北黑土甲烷氧化菌群落特征与功能的影响 杨芊葆
广州地区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及模拟研究 任万辉
室内观赏植物净化甲醛效果的研究 周晓晶
华北平原典型农田甲烷通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孙善彬
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及机制研究 黄明蔚
玉米千秆还田对小麦根部病害的化感作用研究 张承胤
成都平原旱作土壤N_2O和CO_2排放及土壤微生物特性研究 荆光军
不同施肥措施下玉米地温室气体排放特点分析与模拟研究 刘运通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甲烷排放及其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王维奇
大型海藻对赤潮微藻的克生作用及其对CO_2加富的响应研究 许复华
我国不同地区稻田甲烷排放量及控制措施研究
Effect of Land Use History on Methane Emission and Methanogenic Flora in Flooded Soils
一株甲烷氧化细菌的分离和某些特性 赵树杰;汤蕴玉;邵启蔚;
一个高温厌氧直接转化纤维素为乙醇的高纯富集物 吕福英,闵航,陈美慈,刘颖
两株能利用甲烷的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的分离和鉴定 陈中云,吴伟祥,闵航,陈美慈,赵宇华
不同碳氮施肥组合对新疆滴灌棉田冠层CO_2浓度、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 尹飞虎;高志建;谢宗铭;陈冠文;李晓兰;
铝用阳极干骨料制造新工艺 龚坤荣;刘豫湘;
垃圾渗滤液微生物循环接种强化堆肥碳素和氮素迁移 李明;彭绪亚;赵由才;蔡华帅;
碳素合金钢马氏硬度的研究 杨旺;郑浩;刘杨;王晶;
从流程工业看焦化工艺的解构与集成优化 温燕明;郑文华;孙思伟;
冷拉碳素制绳钢丝强度散差影响因素 崔影;刘艳;刘震;
碳纤维电热元件开发及应用 朱波;
内蒙古霍林河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低碳农业发展策略 王成己;王义祥;黄毅斌;翁伯琦;
7年生柑橘果园植被的碳吸存研究 王义祥;吴志丹;翁伯琦;邢世和;王峰;
Cu-Ni/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组织性能研究 赵闯;马勤;任娟红;
碳素厂缺“器官” 污水“体外循环” 本报记者 邵国良
通顺碳素:塑造国企品牌 应对国际市场 本报记者 王世甫 实习生 张斌 刘长亮
美国艾斯博瑞碳素公司来郴考察 记者 周巍
填补国内碳素行业重大空白 本报记者 王莉
龙泉天松碳素实现烟尘零排放 王现伟 李海涛
祁县华宇碳素:道理都明白 污染照样排 本报记者 张剑雯
低碳经济为碳素工业带来机遇 中国炭素行业协会驻会副会长 陈国强
比拼才会赢 张伟
乘风弄潮正其时 张伟
“吉林碳素”兼并“上海碳素” 陈小浔
毛竹林群落结构与碳积累规律研究 徐涌
洞庭湖区不同防护林的生态功能及生态影响评价 柏方敏
毛竹林土壤碳素周转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梁颖颖
培肥措施对黑土碳、氮变化影响的研究 于佳
供锌水平对苹果树叶片光合特性、碳水化合物及其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张元珍
温度、水分和碳源添加对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周唯
徐州侧柏人工林生物量研究 李朝
免耕秸秆覆盖对旱作农田土壤呼吸和碳平衡的影响 崔凤娟
不同经营类型毛竹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差异 马少杰
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赵萌
河南西平县杨树人工林碳储量及其与环境响应研究 杨晓菲
-
钙钛矿型La_0.8Sr_0.2FeO_3中的晶格氧用于甲烷选择氧化制取合成气2024-08-18
-
光纤光栅调制式光纤甲烷气体传感器的研究2024-08-18
-
SBA-15负载钒氧化物催化剂上甲烷选择氧化反应2024-08-18
-
甲烷-煤尘爆炸波与障碍物相互作用的数值研究2024-08-18
-
多孔介质中甲烷水合物生成的排盐效应及其影响因素2024-08-18
-
直接饲喂微生物培养物对奶牛瘤胃发酵产甲烷及生产性能的影响2024-08-18
-
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中甲烷产量的生物动力学研究2024-08-18
-
Mo/MCM-22分子筛碳化钼活性中心结构及甲烷活化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2024-08-18
-
堆积肉牛粪便甲烷排放影响因子试验2024-08-18
-
红外甲烷气体检测仪的设计以及干扰分析2024-08-18
-
甲烷在褐煤煤焦上的裂解反应研究2024-08-18
-
基于1665nm激光器测量甲烷气体浓度的研究2024-08-18
-
非水溶剂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纳米卤氧化镧在甲烷氧化偶联反应中的应用2024-08-18
-
MgO改性Ni/γ-Al_2O_3催化剂用于甲烷重整制取合成气研究2024-08-18
-
用于甲烷水蒸气重整的镍基催化剂的失活和再生(英文)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