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非甲烷挥发性有机物(NMHCs)对北京大气臭氧产生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7:20:44
热度:

非甲烷挥发性有机物(NMHCs)对北京大气臭氧产生的影响【摘要】:以2005年北京大气中臭氧(O3)、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和NMHCs观测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夏季O3

【摘要】:以2005年北京大气中臭氧(O3)、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和NMHCs观测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夏季O3及其前体物的变化特征以及O3产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北京夏季大气中O3体积分数较高,最高φ(O3)为199.79×10-9。按丙烯等量体积分数计算,大气中NMHCs体积分数以苯乙烯体积分数最高。AHC占总NMHCs的大部分,而AHC中以R-AROM最高。大气氧化剂OX产生率随着NOx的增加而递增,平均产生率为12.5×10-9h-1,而O3产生效率平均为4.0。O3净产生率在正午12:00最大,O3产生的过程中以过氧氢自由基的光化学生成反应为主。敏感性试验发现,大气中O3体积分数主要受NMHCs体积分数的控制,其中以R-AROM和R-OLE对大气中O3产生的贡献最大。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臭氧产生效率 非甲烷挥发性有机物(NMHCs) 相对增量反应性 体积分数 产生率 大气氧化剂 丙烯 自由基 前体物 光化学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7CB407303)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LAPC开放课题(LAPC-KF-2008-08)
【分类号】:X16
【正文快照】: O3是一种影响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的重要物种。对流层O3体积分数升高及其分布的不确定性变化对人类健康、植物生长和全球增温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1]。近几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激增和机动车数量的暴长使这一环境问题在城市地区日益突出。2007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了3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长江三角洲地区臭氧生成过程分析    胡建林,张远航

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分析方法研究    王跃思,孙扬,徐新,修天阳,王迎红

北京大气中NO、NO_2和O_3浓度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安俊琳;王跃思;李昕;孙扬;申双和;石立庆;

北京近交通主干线地区的臭氧生成效率    安俊岭;

北京市园林绿地植被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估算    谢扬飏;邵敏;陆思华;刘莹;

长江中下游地区空气质量的数值模拟研究    卢艳,费建芳

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研究现状    彭燕;沈照理;曹小安;

北京市大气中NMHC的来源特征研究    张俊刚;王跃思;王珊;毛婷;

环境样品分析    但德忠;姚玉玲;蒋雯菁;

大城市气溶胶对光化辐射通量及臭氧的影响研究(Ⅱ)——数值试验分析    邓雪娇;铁学熙;吴兑;毕雪岩;谭浩波;李菲;蒋承霖;夏冬;

臭氧生成效率(OPE)相关研究进展    徐晓斌;葛宝珠;林伟立;

大连市中心区O_3污染特征分析    韩立达;

北京市与香河县大气臭氧及氮氧化合物的变化特征    马志强;王跃思;孙扬;吉东生;胡波;

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的结构表征和保留时间的估计与预测    廖立敏;梅虎;郑怀礼;李建凤;李志良;

上甸子本底站地面臭氧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刘洁;张小玲;张晓春;汤洁;

东莞市近地面臭氧浓度变化初探    陈玲;夏冬;贾志宏;李菲;邓雪娇;谭浩波;

鞍山春季黑碳气溶胶观测研究    王绪鑫;马雁军;向旬;董秀辉;

北京大气臭氧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安俊琳

北京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浓度变化研究    姜洁

北京大气气溶胶及干沉降中有机酸的来源特征研究    刘晨书

中国不同区域大气本底VOCs的观测与研究    王珊

机动车排放物VOCs对光化学臭氧生成的影响研究    郭彦军

城市典型恶臭源的颗粒相有机物的分子标志物初步研究    周炎

上甸子本底站挥发性有机物与臭氧生成效率关系的研究    葛宝珠

大气中VOC的监测和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吕玲玲

瓦里关地面臭氧与一氧化碳浓度变化特征研究    金赛花

北京市地面臭氧和前体物浓度变化规律及气象因子影响机制分析    叶芳

北京大气臭氧及其前体物观测和模拟研究    孙丹

VOCs液态标准物质的研制及室内空气中TVOC分析方法研究    谢振伟

改进GC/ECD法连续测定大气中的CFCs    孙扬,王跃思,刘广仁

北京市大气光化学氧化剂污染研究    马一琳,张远航

大气化学模式的数值计算方法    刘峻峰,李金龙,白郁华

我国城市地区机动车污染现状与趋势    谢绍东,张远航,唐孝炎

长江三角洲地区臭氧生成过程分析    胡建林,张远航

北京地区植物VOCs排放速率的测定    王志辉,张树宇,陆思华,白郁华

北京大气中BTEX的观测分析与研究    徐新,王跃思,刘广仁,孙扬,王迎红

北京大气中CFC-11的浓度观测与变化趋势    修天阳,王跃思,孙扬,徐新,刘广仁

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分析方法研究    王跃思,孙扬,徐新,修天阳,王迎红

长江三角洲痕量气态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    王会祥,唐孝炎,邵可声,曾立民,王木林,颜鹏,王韬,杜慧芳,陈立民

火灾烟气中有毒气体的体积分数分布与危害    黎强,刘清辉,张慧,连晨舟,占丽萍,吕子安

北京冬季二氧化硫污染和气象条件的关系    陈辉,胡非,任丽红,石立庆

北京地区严重大气污染的气象和化学因子    刘小红,洪钟祥,李家伦,李冰,张玉林,石立庆

不同晶须体积分数Al_(18)B_4O_(33)w/Al复合材料的腐蚀敏感性    任文超

体积分数对W_f/Zr基非晶复合材料准静态压缩特性的影响    王志华;陈光;姜斐;杜宇雷;陈国良;

一步提取山楂中总黄酮和熊果酸的工艺研究    杨万运,殷殿书,蒋建兰,元英进

剪切速率和体积分数对共混物分散相尺寸的影响    石小华,游长江

热处理对双相钢矫顽力的影响    马鸣图,陈笃行,吴宝榕

多元可燃性混合气体临界氧浓度的测定    傅志远,谭迎新

泡沫铝的声频内耗    刘长松,朱震刚,韩福生

Zr-Sn-Nb合金电解渗氢及氢含量确定研究    刘彦章;赵文金;彭倩;蒋宏曼;

Al_2O_3-ZrO_2(体积分数为15%)复合粉料浆料的流变特性与凝胶注模成型    刘晓林;黄勇;杨金龙;

在不同营养组份中培养人树突状细胞    高跞;范华骅;陆华中;龚裕春;陈波斌;高峰;

膜分离技术与变压吸附技术结合制取高浓度氧的研究    徐徜徉;曹义鸣;赵勇;邓麦村;

N,N-二乙基羟胺辐解产生的气态产物的研究    王锦花;包伯荣;吴明红;孙喜莲;张先业;胡景炘;叶国安;

二甲亚砜与第二信使效应剂对深低温保存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影响    孟凡会;孙青刚;刘竹珍;潭金山;刘金兰;

二甲亚砜与第二信使效应剂对深低温保存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孟凡会;孙青刚;刘忠强;孙波;刘竹珍;刘金兰;

HMX混合炸药的声学特性    张伟斌;田勇;罗顺火;

二甲亚砜与第二信使效应剂对深低温冻存血小板膜CD42b、CD62p表达的影响    孟凡会;孙青刚;孙波;刘竹珍;曹永献;赵洪国;

Au-MgF_2复合纳米颗粒薄膜有效介质理论的颗粒尺寸效应修正    江锡顺;曹春斌;蔡琪;宋学萍;孙兆奇;

也谈“高压氧”的定义    纪明毅

2007年中信铌钢优秀论文奖部分论文介绍    本版编辑 叶影萍 黎世德 孙亮 胡守天 赵阳 杨福平 陈礼清 徐香秋 刘相华 曹正 乔兵 刘燕 王毛球 时捷 惠卫军 董瀚 樊刚 徐军 王子砚 周福功 李本祥 徐海卫 杨王玥 孙祖庆 王西涛 周乐育 刘雅政 孙景宏 方圆 黄全伟 宋仁伯 刘浩 陈晓 李平和 郑红 吴青松 刘清友 陈方义 彭涛 周晓光 刘振宇 吴迪 张晓芳 王国栋

皮肤消毒液要选准    孙备

低碳含铌HSLA钢合金设计及性能控制    

Nb和Mo对热轧TRIP钢板机械性能的影响    

应立法控制二氧化碳排放    葛志玉

再不能炒作葡萄酒概念了    徐风

铌在汽车用锻造钢中的应用    

微合金化元素在硅钢片中的作用    

2007年申报中信铌钢优秀论文奖论文(部分)介绍    本版编辑 缪成亮 曹建平 尚成嘉 杨旭宁 康永林 于浩 龙明建 牛涛 尹雨群 谯明亮 王立涛 朱涛 刘雅政 张建平 武会宾 蔡庆伍 余伟 唐荻 李权 刘正东 唐广波 田志凌 张志波 刘清友 张晓兵 孙新军 项金钟

高梯度定向凝固共晶高温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于金江

Al-Cu-Fe系合金相结构及初生准晶凝固动力学的研究    赵东山

耦合化学反应相分离中的图样生成与选择    童朝晖

乳状液膜技术回收处理白云鄂博稀土矿中钍的研究    车丽萍

电动分析系统的色谱分离研究    王蕾

多介质流体运动界面高分辨率Level-Set方法研究    张学莹

准晶增强Mg-Zn-Y合金的ECAP变形组织及力学性能    卢庆亮

多嵌段共聚物的相分离和囊泡形状的自洽场理论研究    孙明珠

浓乳液快速聚合方法的研究    张晨

原位自生(Ti,W)C增强钢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潘卫东

Ni,Cr,Al-TaC共晶自生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王峰

C/C复合材料Mo-Si系抗氧化涂层的研究    刘叶群

碳化钨颗粒增强铁基表面复合材料及其冲蚀磨损性能研究    张玉勤

自洽场理论对物理缔合高分子溶液的相分离及凝胶化转变的研究    王彪

铜基钎料钎焊颗粒增强复合涂层的研究    马彦宇

渗流型β相聚偏氟乙烯基复合厚膜材料的制备和介电性能研究    陈倩

氯气传感器的研制    钟铁钢

金属环件热辗扩宏微观变形三维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    欧新哲

P91钢蠕变损伤全过程模型的研究    冀润景

表面电荷密度对Mg/AILDHs胶体分散体系液晶相行为的影响    王宁